杨军;奚九一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肝力克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40%CCl4皮下注射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给予不同剂量的肝力克和秋水仙碱灌胃治疗9周.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肝组织中TIMP-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IMP-2 Mrna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应用肝力克大、中、小剂量治疗后,大鼠肝组织TIMP-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秋水仙碱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TIMP-2是影响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因素,肝力克下调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IMp-2 Mrna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陈宝珍;严茂祥;陈芝芸;项柏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解郁活血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3例卒中后1个月的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解郁活血汤,对照组给予百忧解(20mg,每日1次,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80.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6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郁活血汤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药物,同时具有安全性且无副作用.
作者:朱薇;贾满仓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双黄连及其拆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的体外和血清药效学,评价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染料摄入法,检测双黄连及其拆方抗RSV的作用,改变给药方式,探讨双黄连及其拆方抗病毒的作用环节.同时,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含双黄连及其拆方的大鼠血清对RSV的抑制作用.结果:双黄连复方具有明显抗RSV的作用,并优于各拆方;且复方及拆方的体外和血清药效学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双黄连作用机制可能为直接杀病毒或抑制病毒吸附或抑制病毒增殖作用.结论:双黄连组方合理,并具有多环节抗RSV的作用.
作者:莫红缨;赖克方;江永南;谢建屏;钟南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对三探头压力式传感器同步检测三部脉象和单探头压力式传感器检测单部脉象的结果进行比较,揭示了单部脉象检测与三部脉象检测时在佳取脉压力、主峰波高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提示在三部脉象客观量化的研究中,不能简单套用单部脉象检测法所建立的脉象参数和脉象图谱来描述三部脉象的定量检测,而应通过临床样本的积累,逐步建立符合三部脉象检测规律的各种脉象判读标准.
作者:黄晓昱;汤伟昌;李睿;黄惠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脱疽病包括了多种周围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不通导致的指(趾)脱落、坏死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性坏疽等,是外科临床较为常见、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作者:傅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采用以芪蛭蛙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73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怡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成人Still病(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以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周围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增高和肝功能受损等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将此病归于风湿病或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作者:徐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们自2004年3月~2004年8月,采用中成药加味逍遥丸与心通口服液联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120例,并与用西药治疗的80例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兴军;孙书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手术不能切除者多行介入治疗.由于经药盒持续灌注给药,可以长期规则序贯性治疗,近年来逐渐被临床所接受.我科从2004年开始,采用经皮穿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植入术,术后配合持续长程灌注中药针剂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薏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和重要的死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在迅速增长;而且糖尿病肾病患者从出现微量白蛋白到临床糖尿病肾病,到出现肾功能损害,直至终末期尿毒症,呈不断进展趋势.
作者:宋美铃;张丽芬;牟新;赵进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珍菊降压片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已成为临床常选药物之一.本文系统综述近10年来中西结合复方降压药珍菊降压片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临床用药状况等,旨在为珍菊降压片的临床用药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跃进;黄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产生鼻黏膜炎症,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的一种疾患.某些非特异性刺激如空气污染,可加速IgE合成及变应性炎症.变态反应病是20世纪的流行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各类变应性疾病约占全球人口中的50%,而AR在其中占明显地位.AR发病率的增高在发达国家更明显,约占发达国家人口中的20%以上.AR常伴生支气管哮喘(BA),据统计87%BA患者同时患有AR.
作者:袁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运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补肾复方含药血清(BS)促进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增殖及其拮抗谷氨酸兴奋性神经毒损伤的作用.方法:以MTT法观察BS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其拮抗谷氨酸损伤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BS对谷氨酸所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BS含药血清可以增强PC12细胞活力,拮抗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作用且在20%浓度时作用强,并且能够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早期凋亡.结论:补肾方BS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贺文彬;张俊龙;陈乃宏;张岭;朱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静脉血栓早期机化阶段大鼠模型.方法:采用激素致血瘀大鼠股静脉起始处不全结扎,环形缩窄管腔1/2限流,直流电刺激造栓的方法制作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组观察血栓机化的病理改变,实验末测定血浆t-PA、PAI活性,并与未造模的正常组做对照观察.结果:模型制作后,全部大鼠股静脉内均形成稳定的血栓.机化从血栓形成的第3天开始,第7~15天,机化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模型组的血浆t-PA/PAI比值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静脉血栓早期机化阶段大鼠模型制作成功.
作者:杨军;奚九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物汤治疗某些皮肤病的疗效.方法:运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症、多形性红斑、慢性荨麻疹各1例,随症加减.结果:3例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均告痊愈.结论:四物汤加减治疗营血虚滞的皮肤瘙痒症、多形性红斑、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作者:徐保来;杨爱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探讨辨病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及广泛性,明确辨病论治一直是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客观评价辨证论治的局限性,同时对其延伸的异病同证同治持反对意见,提出异病同证应异治的观点,并且主张应结合抓主症,实际上也就是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观点.并结合中医医疗现状提出了以西医辨病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的佳途径.
作者:巩琪;栾杰男;郑大为;王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对<内经·上古天真论>及<难经>条文的深入理解,阐明先天精气对人身生理、病理、防御疾病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从临床提出养护先天精气以救诸脏之疾的论点.
作者:角建瓴;邹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桂麻合方中方与方间在镇痛作用方面的协同与拮抗关系.方法:通过对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的镇痛药效学观察,揭示桂麻合方中方与方间存在着功效的相加、协同或拮抗.结果:桂麻合方中各方对小鼠及日本大耳白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与桂枝汤及麻黄汤比较,从镇痛趋势上比较,在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中,桂枝麻黄各半先合后煎组、桂枝二麻黄一先煎后合组、桂枝二麻黄一先合后煎组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疼痛效果较明显,从趋势上看为协同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组的镇痛效果介于麻黄汤与桂枝汤之间,从趋势上看为相加作用.在K+皮下透入致家兔疼痛反应实验中,桂麻各半先合后煎汤剂在镇痛方面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桂二麻一先合后煎为相加作用;桂麻各半先煎后合及桂二麻一先煎后合为拮抗关系.结论:桂麻方中方与方间有协同或拮抗关系存在,其存在原因和两方的相合方法与相合比例有关.
作者:郭玉成;贾春华;李静华;李晓军;刘小刚;庞宗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络通药物血清对高糖诱导足细胞分泌明胶酶、Ⅳ型胶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足细胞分为高糖组、甘露醇对照组、正常糖对照组和肾络通药物血清组.应用明胶酶谱法观察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明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上清Ⅳ型胶原α5链蛋白水平.RT-PCR方法检测MMP9 mRNA的改变.结果:高糖组细胞培养上清MMP2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MMP9活性于第2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高峰;高糖组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α5链蛋白表达自第2天开始下降,第3天达低水平,细胞培养上清MMP9的活性与Ⅳ型胶原α5链蛋白的表达量呈负相关;高糖刺激足细胞2d MMP9 mRNA水平增加,5d降到基础水平;5%肾络通药物血清组第3天 MMP9 活性无明显升高,MMP2活性无明显变化;5%肾络通药物血清第2天MMP9mRNA水平无明显增加;5%肾络通药物血清组第3天培养上清Ⅳ型胶原α5链蛋白表达无明显下降.结论:肾络通可以抑制高糖诱导足细胞MMP9及Ⅳ型胶原α5链蛋白的异常改变.
作者:白亚玲;赵玉庸;黄海长;徐金升;许庆友;陈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从2001年6月~2003年6月治疗(DN)患者128例,用自拟通络保肾汤治疗64例.与单纯西药组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国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