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杰
目的:了解喉源性咳嗽发病的新途径。方法:采用中医病症诊断和疗效标准对本病进行中医分型。结果:采用镇咳抗过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宣肺祛痰止咳治疗。中医分型以风邪困肺、卫气不固、禀质过敏、阴虚火旺型为主。结论:喉源性咳嗽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本病中医早有诊断,而西医至今无此病,有待于西医的研究者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研究。
作者:嵇学智;杨继芳;朴相俊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独活寄参汤合肾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坐骨神痛的效果。方法服用独活寄参汤合肾气汤加减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临床症状痊愈80例、占66.6%,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0例、占25%,临床症状无改善10例、占8.3%,总有效果110例、占91.6%。结论我近五年来临床使用独活寄参汤合肾气汤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很满意,本案治疗无效的病人都是服药后出现胃肠道付作用。
作者:陈志明;袁礼政;刘绍青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各种不同复杂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缓解急诊患者的恐惧、急躁、焦虑、孤独、怀疑、不信任等心理状况。结果经过护士的心理护理,急诊患者的恐惧、急躁、焦虑、孤独、怀疑、不信任等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的疏泄或缓解。结论对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疏泄、消除或缓解急诊患者的恐惧、急躁、焦虑、孤独、怀疑、不信任等复杂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俞广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中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时都可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助产士在观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产妇出血较多,一定要提高警惕,严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观察的过程中,不但要沉着冷静,还要反应快捷,做到急而不乱,分秒必争,高效率地对病人进行抢救,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妇在短的时间内转危为安,以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利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母婴同室是产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亲与婴儿频繁的接触,增加母子间的感情,提高母亲护理婴儿及哺乳能力。作为产科护士,必须懂得如何观察与护理新生儿。一方面,通过全面整体的观察与评估新生儿的情况,及时发现潜在因素,做好预防,预防并发症。另一方面,通过对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解决疑问,保证母婴平安,密切医疗关系,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现将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史华云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而病机关键在脾、肺、肝等脏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功能障碍,临床采取攻补兼施法,以健脾行气通便为治疗原则组方,为治疗小儿便秘的有效方药。
作者:栾靓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女性成熟的生理标志之一为月经来潮。在月经来潮时,部分女性会感到腹部不适,精神不振、疲乏、心烦等。以上这些症状在青年女性中表现尤为明显,特别是那些面临各种考试的女学生,她们特别希望将经期和考试时间错开。本人自2009年起对32名参加考试的学生试用耳穴压丸提前经期,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蔡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骨与关节创伤是常见的损失之一,因其伤害后遗伤残的增加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在明确骨与关节创伤病因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研究了骨与关节创伤的治疗。
作者:孙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1]在临床上工作中除了抢救治疗为主外,正确得当地进行急性期护理是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103例,在各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限度的减少了病死率,这与细致的病情动态观察以及系统的整体护理措施的实施是离不开的。现将护理方面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赵新芝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和超声检查清晰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甲状腺疾病被发现。在手术中冰冻切片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不断被诊断出来。所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就是乳头状癌直径等于或小于1癥时称为微小乳头状癌[1]。微小乳头状癌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中有一定难度,我们回顾性阅读以往四年的1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冰冻切片,分析其病变特点,得到一些心得。
作者:李静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对我科2013年1-5月分24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术后训练,体位指导,康复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结果24例病人均无伤口感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并发症出现,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治疗后康复出院
作者:陆静静;徐建(通讯作者);朱红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近2个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格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逐步衰退,大多数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但由于老年人机体出现很大程度的衰变,致使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及对药物的敏感、耐受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自身的心里误区,极易造成药物的毒副作用,甚至死亡。因此,了解老年人身心状态,掌握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确保老年人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童燕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科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给予干预护理,观察病人的睡眠变化情况。结果穴位按摩具有与药物治疗相当的睡眠质量而且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对高血压睡眠障碍病人进行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关键,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是佳的选择,也是患者的“生命线”。以往给新病人穿刺时,时常发生在穿刺针刚进血管就会迅速有小血肿形成,给病人心理造成压力,若血肿增大还会对内瘘造成影响。怎样保护好内瘘,从穿刺技术到内瘘护理都值得我们去探讨。我院透析中心对初次内瘘的穿刺探讨和改进,经过临床试用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日前,我们成功救治了1例2岁的急性汞中毒的病人,现将救治的过程和体会一起和大家分享。治疗经过:患者为1名2岁左右的农村男孩,在测量体温时,趁家人不注意,拿出体温计放在嘴里咬碎,家人发现后非常紧张,让其口服牛奶约250m l后,急送来院。到我科时距服下汞的时间约40分钟。到放射科拍片证实其胃窦部有米粒样大小金属影3处。在家人配合下,行留置胃管,用2%碳酸氢钠液1500ml洗胃,20%甘露醇100ml加蒙脱石散3克注入胃内保留,以后每12小时用20%甘露醇100m l加蒙脱石散3克口服。第二天放射检查,金属影移至左下腹,第四天复查未见明显金属影,停用。同时,静注解毒药二巯基丙磺酸钠针16mg/kg,第1个24小时q8h,第2个24小时q12h,第3天起qd使用,连用一周。药物使用为保护胃肠道,肝脏和神经类药物。每天检测尿常规,每两天检测肝肾功。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项检测指标正常。出院随访至今未发现明显异常。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我院在2006年5月-2012年5月6年间共收治胰腺损伤病人54例,现将胰腺损伤的外科诊治经验和教训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2.5岁,外伤原因主要有:交通事故32例(59。2%),坠落伤9例,刀刺伤4例,枪伤3例,其他6例,其中复合性外伤39例(72.2%)。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情况:脑外伤5例,胸外伤9例,脊柱四肢外伤7例,肾外伤3例,腹部开放性外伤6例,腹部闭合性外伤18例(78.2%)。该组病例实施淀粉酶检查者共有14例,其中血淀粉酶升高者5例,占38.7%。尿淀粉酶升高者6例,占42.89%。腹部C T检查54例,疑为胰腺损伤38例。伤后时间,0.5-3小时。
作者:邵本深;高飞;韩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在医院中,人文关怀就是主动关怀患者的意念和行动,以及从行动和言语中体现出医生的职业素质和价值。作为我们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在接待这些病人时有更大的耐心和责任心。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使人文主义关怀深入人心。
作者:陈璐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疾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并常伴有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现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玉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目的了解临床使用抗生素对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提供依据,便于医生更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方法对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185例非肠道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以婴幼儿为主(占69.2%);与1~3岁的幼儿组及>3岁的儿童组相比差异显著,且程度更重。所有患儿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以第3代头孢抗菌素和复合抗生素,累计使用种类多,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对因婴幼儿肠道菌群影响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注重对粪便标本中条件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及时分析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汤军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PICC即径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儿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数月)。我院是一所地处大巴山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我院新生儿病房承担着本地区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工作,随着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大大提高,成功救治的新生儿胎龄小至26周,产重低至800克。小早产儿,超低,极低体重儿,血管小,脆性大。加之静脉营养的开展,高浓度药物治疗的需要。静脉输液成为了一重大难题。反复穿刺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及感染机会,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故在基层医院NICU开展PICC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廖永生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