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

冯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颅内压监测,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开颅夹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62例行开颅夹闭动脉瘤患者病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1例。颅内压监测组(ICP组)于术中行脑实质颅内压监测,根据ICP的变化调整治疗计划,常规治疗组根据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ICP 组预后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ICP组应用甘露醇的时间和剂量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能第一时间反映患者颅内病情变化,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和积极妥当的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胰十二指肠术后病人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术后病人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2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头、壶腹部或其周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分析术后引流管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24例患者全部治愈,均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效果满意。结论周密细致术后病人引流管的护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月婵;黄丽娟;谢敏议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自控镇痛泵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自控镇痛泵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患者随机分为镇痛泵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泵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更明显,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结论肝癌切除术后应用镇痛泵能够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加强护理工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吉文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鼓膜外伤性穿孔贴康复新液及自然愈合疗效观察

    现对本科2010年8月~2013年1月62例外伤性鼓膜穿孔贴康复新液棉片干预及自然愈合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7例,均为掌、拳击等间接性损伤的单耳鼓膜紧张部穿孔,年龄11~52岁,左耳40例,右耳27例,伤后30分钟~9天开始第一次接受治疗。67例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等,纯音听力测试(25±25)D b。根据耳镜检查图片测量穿孔面积,按穿孔面积占鼓膜紧张部面积的比例,将穿孔程度分为[1]:大穿孔(穿孔面积等于或大于1/2鼓膜紧张部面积)9例,中穿孔(穿孔面积占鼓膜紧张部面积的1/4~1/2)11例。小穿孔(穿孔面积占鼓膜紧张部面积的1/4以下)47。穿孔形态分为:三角形、肾形、梭形、椭圆形、类圆形。

    作者:钟素昭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胸膜神经鞘粘液瘤病例分析

    神经鞘粘液瘤(neurothekeoma)为一种神经间质肿瘤的谱病,其特征为在不同程度的粘液瘤性基质中呈现神经鞘细胞增生,主要发生于头部和上肢的皮肤,其他部位极为罕见。我们发现一例中国人的神经鞘粘液瘤发生在右侧胸膜,现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庄大鹏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自拟补血汤治疗慢性再障160例临床体会

    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用自拟补血汤为主治疗慢性再障16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160例患者均符合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72例;年龄小11岁,大60岁;病程短者9个月,长3年,平均1.4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少气懒言144例;形寒肢冷128例;腰膝酸软100例;皮下出血112例;合并发热17例;腹泻便溏42例;盗汗者58例。

    作者:郑欣;杨桂霞;孙桂霞;钟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眼部细菌学检验的标准化建议

    一、眼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从眼的解剖学分析,人类体表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和经常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习惯上称为外眼。它们包括眼睑、泪囊、结膜、角膜、巩膜等。由于眼泪具有机械的冲洗作用,同时又含有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故泪囊、结膜、角膜、巩膜和前房等通常应是无菌的。但由于某种原因也可致一些细菌的侵入。眼标本中可能发现的细菌参见下表: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浅谈新生儿预防接种的几点体会

    目的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分析新生儿家长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合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以确保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地进行。方法在实施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注意沟通方式并了解总结新生儿家长想了解的预防接种知识,进行适当的健康宣传教育。结果新生儿家长对预防接种必要性了解度增加,配合度也相应增加。结论做好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接种工作的前提,安全接种是新生儿接种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甲状腺疾病围术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46例患者中140院,6现并发症。结论在甲状腺围术期的治疗护理中,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能及时避免和减少各类并发症。

    作者:胡文馨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未婚先孕中期引产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期妊娠引产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一项补救措施,尤其是近年来未婚先孕才呈上升趋势,由于各自的性格、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的不同,未婚先孕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因素,所表现的不良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孕妇的身心健康。对这类病人应实施正确的护理,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从而保证引产者产后身体、心理、与家庭成员或社会群体的关系恢复。

    作者:李玉兰;俞月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3月期间30例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治疗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胆道出血0例,胆漏0例,胆道堵塞并感染0例,T管脱落0例,管周炎症0例。结论对胆道探察T管引流术后患者实施有效而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治愈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瑞强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精细过滤输液器对预防氯化钾静滴疼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2种方式静脉输注氯化钾后疼痛的发生率。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输液器输液,对比两组药物性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 P<0.05)。结论输注氯化钾时,采用精细过滤输液器对预防氯化钾静滴疼痛有良好的效果,且方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吴冬雅;李吾枝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宫颈癌放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在我科接受放射治疗的187例患者治疗的同时,采取了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指导和放射并发症的护理。结果18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经放疗和综合性护理,使原发灶得到了有效控制,明显减轻了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痛苦,提高了放疗质量。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保证放疗质量和减轻病人痛苦的重要措施。

    作者:董秀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针药结合加按摩治疗顽固性失眠33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加手法按摩对顽固性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都采用针刺、中药煎服与手法按摩治疗,10次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疗效显著,临床痊癒率占84.8%,好转率9%,总有效率93.8%。结论针药结合加按摩治疗顽固失眠有满意效果。

    作者:唐成洋;范红卿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RA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及甲氨喋呤治疗,综合组此基础上辅以中药熏蒸、康复训练及健康指导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性因子(RF)的变化、关节疼痛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d后,两组E S R、C R P、R F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综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疼痛疗效比较,综合组疼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综合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RA 可明显减轻RA疼痛,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李江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0例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患者接受单纯放疗,B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随访2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死亡率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随访期间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对肿瘤病情控制较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立君;王敏;周文龙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从处方点评浅谈儿童用药安全存在的几个问题

    儿童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各系统和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而且儿童机体正处于不断生长期,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对药物的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都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为此儿童用药安全问题成为广大医务工作感到困惑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开展不合处方点评,发现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很多,通过收集、统计、分析,以探讨一条适合儿童用药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龚敏学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机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对于医学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要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实验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变的尤为重要,而实验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学实验室,因此搞好实验室建设,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医学人才。

    作者:孔令恒;周芳;马瑞丽;肖丹秦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早产的临床诊治与预防

    早产是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8天)之间终止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其出生体重不足2500g,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因而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早产约占分娩总数的10%左右。早产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早产儿即使存活,亦多有神经及智力发育缺陷。因此,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蒲兴莲;宋昌宇(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浅谈急诊科护理管理

    急诊科是危、重、急症患者集中、病种多、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要求护士本身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研究,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对于医院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探索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例120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术中有3例(2.5%)出现胆管损伤,胆管穿洞性损伤1例,电灼伤致胆管缺损l例,胆管横断伤1例。穿洞伤患者经开腹侧修补术,现恢复良好;胆管缺损者经肝门空肠围套式吻合治疗治愈;胆管横断者行胆管I期断端吻合治疗,现已治愈。结论胆囊切除术中,术者应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严格遵循手术的适应征与禁忌症,细致耐心操作才能避免胆管损伤的发生;发生胆管损伤,应及时根据损伤情况和术后时间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作者:郭利生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