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性能验证分析

符俊超;邸玉玮;郑卫东;戴耀宗;董晖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酶法, 分析测量范围, 准确度
摘要:目的 验证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各项性能.方法 检测质控血清验证不精密度;低值血清验证功能灵敏度,按EP6-A方法验证线性范围,回收实验验证大可稀释倍数与抗干扰能力;与参考方法比较验证准确度;检测健康人血清验证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批内检测CV为1.46%、3.54%,批间检测CV为1.68%、5.03%;分析测量范围2.16 μmol/L~478.35.μmol/L;维生素C 10 mg/dl、胆红素342 μmol/L、血红蛋白12 g/L、甘油三酯39.12 mmol/L水平,实测值与理论值偏倚均<5%;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10例样本偏倚均< 10%;20例健康人血清检测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各项性能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山羊奶与非转基因羊奶中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检测分析

    目的 测定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羊奶及非转基因羊奶中VB1、VB2及尼克酰胺的含量,考察其在2种羊奶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方法 HPLC法测定泌乳30 d、60d及90d采集的2种羊奶中各90个样品的上述3种维生素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泌乳30 d、60d及90d采集转基因羊奶,VB1含量分别为0.151μg/ml、0.102μg/ml、0.068μg/ml,VB2含量分别为1.622 μg/ml、0.784μg/ml、1.228 μg/ml,尼克酰胺含量分别为23.28 μg/ml、8.032 μg/ml、5.346μg/ml.结论 60d及90 d,转基因羊奶与非转基因羊奶的VB1含量存在显著差异,30 d及60d,2种羊奶的VB2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3个时间段采集的样品中,2种羊奶的尼克酰胺含量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何素婷;吕晶;聂亮;陈妙芬;邵泓;陈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清游离脂肪酸测定在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浓度变化及其与肥胖、高血压及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86例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G1组)、79例中心肥胖型无高血压患者(G2组)和82例正常对照者(G3组),分别测定血清FFA、胰岛素水平、血压及腰围等人体一般指标.结果 空腹状态下G1组FFA明显高于G2、G3组(P<0.05),G1、G2组INS明显高于G3组(P<0.05).口服葡萄糖2h后,G1、G2组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G3组.空腹FFA与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胰岛素水平及口服葡萄糖2h后胰岛素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结论 中心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升高,并与其血压、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血清胰岛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江永青;胡志坚;谷翔;唐新虎;谢福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3种主要呼吸道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鼻病毒(HRV)、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的三重实时定量RT-PCR技术,为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提供支持.方法 以HRV的5'UTR、RSV和HMPV的L区为检测靶基因,设计三对引物和相应TaqMam探针,建立三重实时定量RT-PCR检测HRV、RSV、HMPV的方法,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比较其与单重荧光RT-PCR在临床快速诊断应用的差异.结果 该方法对HRV、RSV、HMPV的检测下限为10 copies/μl,特异性实验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重复试验Ct平均值变异系数均<5%,与单重检测方法比较,三重RT-PCR检测方法成本低,实验耗时短,2种方法的临床标本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重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可同时检测HRV、RSV、HMPV,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

    作者:李静媚;金玉娟;陈应坚;李文东;杨慧;周健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009年深圳市H3亚型流感病毒分子变异研究

    目的 了解2009年深圳市H3亚型流感病毒系统进化及分子变异情况.方法 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收获病毒后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 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送大连宝生物公司纯化及测序,测序结果用Clustal W2软件和MEGA 3.1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009年的深圳毒株与同期国际疫苗株“A/Brisbane/10/2007”相比差异较大,在HA1区段共发生了7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62位的E突变成了K;抗原决定簇A的144位点由N变成了K;抗原决定簇B的158位点由K变成了N;173位的K变成了Q;抗原决定簇B的189位点由N变成了K;194位的P变成了L;213位的V突变成了A.值得注意的是N144K突变导致了144位糖基化位点的消失,这些突变可能已经造成了病毒抗原性的改变.结论 2009年深圳市流行的H3亚型流感病毒很可能是一个新的优势流行株.

    作者:黄福新;吕星;程小雯;吴春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和二甲苯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二甲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被测有机物经活性炭管吸附,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FFAP(30 m×0.53 mm×1.2μm)色谱柱分离,初始柱温60℃,保持0 min,以10℃/min的速度升至120℃,保持2 min,分流比:20∶1,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所测9种化合物在7 min内能有效分离,定量分析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组分方法检出限在0.19 μg/m1~0.54 μg/m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7.5%~ 104.5%之间.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好,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二甲苯的同时测定,大大地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

    作者:冯婉丽;李玉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弯曲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人群中弯曲菌感染流行状况和耐药性情况,为正确评价腹泻病人中弯曲菌的流行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培养分离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间浦东新区13家监测点医院感染性腹泻人群进行进行弯曲菌监测.结果 在2 532份标本中,共分离到弯曲菌127株,其中空肠弯曲菌106株,阳性率4.19%;结肠弯曲菌21株,阳性率0.83%;中心城区感染率高于郊区,春秋季感染显著高于夏季(x2=12.17,P<0.01).106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的是阿奇霉素91.04%,红霉素86.57%;高度耐药的是:头孢西丁98.51%,奈啶酸97.76%,复方新诺明96.27%,头孢呋辛92.54%,诺氟沙星91.79%.结论 浦东新区腹泻病人中弯曲菌成为腹泻病原谱的主要病原,耐药性相当严重.

    作者:黄红;王闻卿;傅惠琴;苏靖华;张勇琪;赵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010年-2012年温州地区手足口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肠道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和肛拭子,用荧光定量RT-PCR对肠道病毒分型.结果 2010年-2012年共检测3 110例,肠道病毒阳性率为73.31%,EV71、CoxA16和未定型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57.33%、4.86%、11.13%.阳性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74,0岁~4岁儿童阳性数占91.62%,发病较高月份为4月-7月.结论 2010年-2012年温州手足口病患者检出的肠道病毒主要为EV71,其感染率高于CoxA16,是引起温州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2012年未定型肠道病毒阳性率高于2010年和2011年,提示对未定型肠道病毒需引起足够重视.0岁~4岁儿童发病率高,发病高峰期为春末夏初,呈明显季节性.

    作者:钭慧芬;陈栋;孙宝昌;朱传新;胡玉琴;郑文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微量RhD抗原检测法

    目的 为解决患儿、烧伤患者以及危重患者,因采集RhD抗原检测的血标本困难,而研究的一种微量RhD抗原检测方法.方法 取洁净玻片一张,用加样器加入RhD单克隆试剂血清和被检测患者5%红细胞悬液各10μl,再加入低离子介质溶液20μl于玻片上.将上述3种液体混匀,置室温5 min观察结果.对幼儿园206份儿童体检血标本与常规玻片法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206份儿童血标本微量法与常规法平行对照,2种方法检测RhD抗原结果完全吻合.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血标本和试剂用量少,适用于儿童、大面积烧伤患者以及危重患者,进行RhD抗原检测.

    作者:王振芳;吴春富;代伟伟;赵胜昔;王帅;胡佳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全球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生物材料进出口监管状况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与此同时,随着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材料跨境运输给各国监管带来了很大挑战[1].如何在保证生物材料快速流通的同时,有效防范其潜在生物安全隐患,正成为各国在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的同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2].

    作者:李小波;黄吉城;陈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常用凝血指标对慢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常用凝血指标对慢乙肝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在S0期~S4期的453例慢乙肝患者,依据肝穿病检结果分为无纤维化组(S0期~S1期)和纤维化组(S2期~S4期),分析组间PT、APTT、TT、Fbg、PLT水平的差异.应用二元Loig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有意义项目对肝纤维化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纤维化组PT、APTT、TT水平比无纤维化组高,PLT水平则降低;Fbg的水平无差异(P>0.05).联合PLT、PT、APTT、TT计算预测值的回归方程为:Pre=1/[1+e(-0.815-0.012PLT+0.238PT+0.022APTT+0.041TT)],其对肝纤维化病变预测的总体准确性为74.4%;经ROC曲线分析PLT、PT、APTT、TT、预测值诊断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06、0.619、0.581、0.575、0.723(均为P<0.05).大Youden指数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PLT(56.6%,75.2%);PT(35.7%,84.0%);APTT(48.6%,64.0%);TT(44.0%,72.0%);预测值(68.9%,68.8%).结论 常用凝血指标PLT、PT、APTT、TT对慢乙肝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化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PT的诊断特异度高,联合应用则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安宏亮;江海燕;伍华林;钟幸容;陈胜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性能验证分析

    目的 验证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各项性能.方法 检测质控血清验证不精密度;低值血清验证功能灵敏度,按EP6-A方法验证线性范围,回收实验验证大可稀释倍数与抗干扰能力;与参考方法比较验证准确度;检测健康人血清验证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批内检测CV为1.46%、3.54%,批间检测CV为1.68%、5.03%;分析测量范围2.16 μmol/L~478.35.μmol/L;维生素C 10 mg/dl、胆红素342 μmol/L、血红蛋白12 g/L、甘油三酯39.12 mmol/L水平,实测值与理论值偏倚均<5%;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10例样本偏倚均< 10%;20例健康人血清检测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各项性能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

    作者:符俊超;邸玉玮;郑卫东;戴耀宗;董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B类单端孢烯霉族类真菌毒素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食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镰刀菌烯酮(Fus X)等B类单端孢烯霉族类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水(84+16)溶液浸泡超声提取、227净化柱净化后,以水(A)和乙腈(B)为流动相经BEH C18柱(2.1 mm× 100 mm,1.7μm)梯度洗脱分离,串联四级杆质谱在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下同时测定.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DON、3-ADON、15-ADON、Fus X、NIV5 ng/ml~900 ng/ml,r≥0.995,平均加标回收率75.2%~90.9%,精密度为3.4%~6.5%.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食品中的DON、3-ADON、15-ADON、NIV、Fus X的同时测定及确证.

    作者:张剑峰;孙艳芳;李健平;安宏;王晓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女性卒中患者发病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女性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风险,为有效二级预防及针对性共患病控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已有病例记录及定期会诊或随访,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统计分析所有女性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239例女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8.4岁±26.1岁)多集中于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BMI大于24 kg/m2及心血管共患病患者(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中,老年、身高、BMI、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等对脑卒中复发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老年、身高、BMI、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房颤均为女性患者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有效开展二级预防及严格控制相关并发症(病)对于预防女性卒中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晓晶;林淑琴;黄静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Mini-MPN法在食品沙门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为了探索一种与传统定量方法比较,更具有实用性和准确性的沙门菌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对牡丹江市400份肉鸡生产销售环节的样品进行沙门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比较了MPN法和Mini-MPN法对沙门菌检测率的影响.结果 Mini-MPN法共检出49份试样呈阳性,比MPN法多检出9份,阳性率为12.3%,比MPN法提高了2.3个百分点.用2个方法检测MPN值>3.8 MPN/g的试样均为9份,而用Mini-MPN法检测MPN值在0.3 MPN/g~3.8 MPN/g的试样为40份,比用MPN法多9份.结论 与传统MPN法相比,Mini-MPN法在沙门菌定量检测中具有灵敏度高、耗时短、工作量小、成本低等优良的特性.

    作者:吕昌武;吴双志;褚杨硕;冯春艳;沙丽娜;裘静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EXCEL在实验室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在规范化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要准确规范完成诸如样品记录、原始记录、报告单、统计报表等等工作数据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一些重复的数据进行录入.如果能用好EXCEL软件强大的函数、透视表等功能会大幅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以建立艾滋病实验室EXCEL数据库管理模板为例,简要介绍如何通过IF、VLOOKUP等基本函数和数据透视表等应用进行实验室数据管理和分析.

    作者:陈杰毅;杨育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枸杞中对硫磷残留量痕量测定的溶剂微萃取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用快速溶剂萃取仪萃取枸杞中对硫磷的方法.方法 称取捣匀的样品5.0g,加20.0g硅藻土,研磨成沙状,放人事先在底部装有6.5g铝粉的萃取池中,用快速溶剂萃取仪萃取枸杞中对硫磷残留量,用安捷伦GC-6890N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浓度在0.010 μg/ml ~ 3.0μ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在0.9996~ 0.9998之间;RSD在0.56%~2.2%之间,回收率在98%~107%之间,低检出限为0.18 ng/kg,定量下线为0.57 ng/kg.结论 简化了萃取过程,防止了污染,降低了潜在的分析误差,该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检出线、定量下线等各项方法学指标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适合枸杞中对硫磷残留量痕量的测定.

    作者:陈京闽;索芳;王生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蛇咬伤患者创面脓液菌种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近5年来蛇咬伤患者创面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皮肤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蛇伤创面脓液标本分离到的细菌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药敏数据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29份刨面标本中有89例阳性标本,阳性率27.1%,其中有7例为混合菌感染.菌种分布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9%、21/96)、摩根摩根菌(14.6%、14/96)、肺炎克雷伯菌(10.4%、10/96).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沙西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柰唑烷、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坦因未出现耐药,其中检出MRSA4株,占19.0%.摩根摩根菌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坦和亚胺培南为100%敏感,其中产ESBLs的菌株占40% (4/10).结论 蛇咬伤患者创面脓液标本中分离的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摩根摩根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余丽阳;杨玮;詹碧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探讨天津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rs4646994和rs35397082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浓度的相关性,找出天津地区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提供相应的检测指标.方法 用基因测序技术以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81例健康志愿者的ACE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及血浆浓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rs4646994的插入型SNP与急性脑梗病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rs35397082的插入型SNP却只存在于脑梗死病人组中,比例高达40.91%,插入型的rs35397082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同时病人组的AC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天津地区rs35397082的插入型似乎为脑梗死发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时血浆中ACE的浓度也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该初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预防天津地区的脑梗死发生提供一定的检验指标.

    作者:白雪莹;徐晨;杨立顺;刘津;张莹;刘运德;鲍会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某高校三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特点,为高校防治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PPD试验、胸部X线透视及痰培养确诊结核病;通过全身体格检查及询问等方式调查水痘及阴虱的流行情况.结果 有密切接触史者所在班级PPD试验的总阳性率、强阳性率和患病率均高于有接触史的其他班级学生(x2值分别为47.78、48.70、4.53,P值均<o.05);有密切接触史者PPD试验与同年级其他学生比较,总阳性率、强阳性率和患病率均高于同年级学生(x2值分别为536.19、82.38、23.41,P值均为0.000);水痘患者所在班级学生发病率明显高于波及的其他班级学生(x2=15.06,P =0.000);阴虱病在寝室内可间接传播.结论 高校学生结核、水痘及阴虱病传播不容忽视,应提高大学生的健康卫生意识,防止高校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王玉红;胡殿宇;雷朝宽;刘艳雯;徐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从一起聚集感染事件中分离培养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目的 查找引起此次聚集性感染事件的病原菌,了解其生物学特征,并为快速诊断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暴发事件积累经验.方法 对一工厂内发生的不明原因发热事件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临床特征,并采集病人咽拭子及周围环境涂抹拭子进行分离培养和系统鉴定以确定感染病原.结果 调查共发现22例可疑病例,77.3%具发热(体温≥37.5℃)并咽痛、100%咽部充血,77.3%扁桃体肿大,54.5%可见咽部化脓点,50%伴头痛,86.4%伴全身酸痛.采集7份(43.75%)咽拭子标本检出灰色菌落,直径3 mm左右,具明显β溶血环的链球菌,经鉴定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结论 此次聚集性感染事件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但因溯源信息量不足,病原分离鉴定在分析事件起因方面起关键作用.

    作者:张彦丽;刘容珍;张桂玲;李宝法;陈振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