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晶;林淑琴;黄静静
目的 对浙江省不同地区上送的分离株进行NDM-1基因筛检,以了解NDM-1基因携带菌存在现状.方法 应用定量PCR及PCR分别对菌株进行NDM-1基因筛检、MLST分型及其他耐药基因检测;使用VITEK 2仪器测试MIC耐药表型;运用改良Hodge实验及EDTA-增强协同确认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结果 经对1 617株菌筛检,仅从1株ST20型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NDM-1基因.该菌对Amikaci、Gentamicin、Tobramycin、Trimethoprim/Sulfa敏感,而对其他15种药物均显示耐药,另携带OXA-23、SPM,CARB,TEM,aadA1,AmpC,aphA1,OXA-51耐药基因.结论 浙江省首次检出NDM-1鲍曼不动杆菌,提示应加强该类菌株的监测检测力度.
作者:朱水荣;潘军航;魏兰芬;梅玲玲;张云怡;张政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采用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种类溶菌酶含量.方法 通过均相反应合成季铵化纤维素(QC),运用500 μg/ml QC对毛细管涂层以抑制溶菌酶吸附,并对不同种类溶菌酶进行分离检测.结果 QC有效抑制毛细管内壁对溶菌酶的吸附,显著改善蛋白质的分离效果,同时实现对人和鸡溶菌酶的定量检测.鸡溶菌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1,检出限和定量限为0.022 mg/ml和0.073 mg/ml.人溶菌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检出限和定量限为0.016 mg/ml和0.053 mg/ml.鸡溶菌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4%(RSD =5.2%),人溶菌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7%(RSD =4.3%).3个浓度水平溶菌酶含量测定的日内精密度RSD(%)为2.7% ~6.5%,日间精密度RSD(%)为3.9%~7.0%.实际样品分析对溶菌酶含片和人泪液中溶菌酶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论 该方法适合生物、医药制剂等样本中溶菌酶的检测.
作者:赵凌国;丘汾;李可;周海涛;梁肇海;谢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在甘肃省14个地州市范围内开展蔬菜中汞污染监测,按照食品种类和地区分类进行分析,掌握甘肃省蔬菜中汞污染的基本情况,为今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积累资料和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于2011年采集样品314份,2012年采集样品179份,2013年采集样品214份,总计707份.将所监测的蔬菜按植物学分类,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菌类等六大类进行统计分析,按监测年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地区间来看,各地样本中都检出了汞,从分类的来看,各类样本中也都检出了汞,但含量相对较低,只有菌类蔬菜中含量稍高.结论 甘肃省蔬菜中汞的污染较轻,加强监管,保持更好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李拥军;王义平;刘俊娓;程妍;王文娟;韩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湛江地区汉族健康人群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参考区间.方法 采用白蛋白钴结合(ACB)法检测1 071名健康人群血清IMA含量,其中城市542人、农村529人,男536人、女535人,分别对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各年龄段之间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城乡之间、男女之间的参考区间经Z检验可予以合并,各年龄组之间经Kruskal-Wallis H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呈偏态分布,取单侧的第95百分位值建立健康人群血清IMA参考区间为<83.35 U/ml.结论 湛江地区健康人群血清IMA参考区间略低于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亦有别于以往文献报道的以白蛋白钴结合力(ACB值)作为IMA参考区间的报告形式,因此建立该实验室IMA的生物参考区间非常必要.
作者:陈康荣;王丽英;吴福清;陈敏锋;陈志伟;叶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江西省麻疹网络监测数据和质量控制,评价实验室网络建立和运转情况.方法 对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正式建立以来10年的各项实验室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对2003年-2012年检测麻疹IgM抗体8 033份标本,阳性率为40.81%;风疹IgM抗体3 787份标本,阳性率为17.80%;在204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麻疹毒株19株,经鉴定为麻疹野病毒H1a基因型,风疹毒株13株,经鉴定为风疹野病毒1E基因型.麻疹疑似病例的标本实验室诊断率从2004年的16.60%上升到2012年的100%.国家麻疹实验室及WHO对省级麻疹实验室的职能考核、血清再证实与现场认证成绩为满分或优秀;省级麻疹实验室对市级麻疹实验室进行职能考核和血清标本再证实等各项质控指标逐年提高并达到较高水平.结论 江西省已建立了麻疹/风疹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在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龚甜;熊英;周顺德;施勇;张艳妮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关爱家园HIV/AIDS患者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及多重感染对HIV/AIDS的影响,为HIV/AIDS防控和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LSIA法检测丙肝抗体(抗-HCV)、EB病毒抗体(EBAb)、科萨奇病毒抗体(CoxAb);TORCH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IV感染者全血中的CD4/CD8细胞,检测结果分组,组间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321例HIV阳性患者单纯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37例(11.53%);单纯合并丙肝病毒(HCV)感染8例(2.49%);单纯合并梅毒螺旋体(TP)感染107例(33.33%);单纯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4例(1.25%).结论 HIV阳性患者容易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尤其以梅毒螺旋体感染常见.
作者:潘熠健;朱明利;潘克女;余道军;张永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联用技术对化工原材料中30个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定性分析的方法.方法 利用静态顶空原理,化工原材料中可挥发的有机组分在一定的温度下达到气-液或气-固两相平衡后,取一定量的顶部气体进样,以HP-5MS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质谱全扫描模式下检测并进行定性.结果 各组分都能完全分离,利用质谱鉴定分离得出来的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和保留时间等相关信息,建立化工原材料中30个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的GC/MS指纹图谱鉴定参数表,被测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分离峰根据其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进行准确定性.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单,能快速地对化工原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对职业化学中毒及工作场所日常监测起快速鉴定作用.
作者:梁素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的银、钡、铍、镉、钴、铬、镍、铅和锶的含量.方法 采用硝酸+高氯酸(4+1)作为消化液,湿法消化处理人血清,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分析其中的以上元素.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其含量.结果 各测定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范围0.004 ng/ml~18.0ng/ml,RSD在0.37% ~ 8.57%,回收率在80.1% ~98.5%之间.结论 该方法可以作为人血清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丁宇;颜怡菁;曹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在民众越发关注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大背景下,与其他的商品检测相比,“全面质量管理”一词早由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学者菲根堡姆提出.它是在传统的质量管理基础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发展起来的[1].全面质量管理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起源于美国,后来在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并且在实践中各有所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国外企业(特别是GE)的应用中,发展为“六西格玛理论”,就是要持续地“流程设计、改善、优化的技术”[1].
作者:蔡雪凤;侯翠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90d大鼠喂养实验,了解牡丹花的亚慢性毒性,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 试验设3个试验组、1个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单笼饲养,每天观察并记录动物的一般表现,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每周记录1次体重和2次食物摄入量,计算每周及总的食物利用率.连续灌胃90d,每周记录体重及摄食量,灌胃结束后,做血液学、病理学等检查.结果 大鼠90d喂养试验:临床检查、血液细胞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脏器称量结果表明各检验项目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雌、雄性大鼠的肝、肾、胃、肠、脾、睾丸、卵巢均未见与试验用样品有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通过各项指标的观察,未见实验样品对雌雄大鼠有明显毒性作用.
作者:谢韬;范文今;杨鸿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院近5年来蛇咬伤患者创面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皮肤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蛇伤创面脓液标本分离到的细菌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药敏数据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29份刨面标本中有89例阳性标本,阳性率27.1%,其中有7例为混合菌感染.菌种分布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9%、21/96)、摩根摩根菌(14.6%、14/96)、肺炎克雷伯菌(10.4%、10/96).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沙西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柰唑烷、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坦因未出现耐药,其中检出MRSA4株,占19.0%.摩根摩根菌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坦和亚胺培南为100%敏感,其中产ESBLs的菌株占40% (4/10).结论 蛇咬伤患者创面脓液标本中分离的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摩根摩根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余丽阳;杨玮;詹碧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鼻病毒(HRV)、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的三重实时定量RT-PCR技术,为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提供支持.方法 以HRV的5'UTR、RSV和HMPV的L区为检测靶基因,设计三对引物和相应TaqMam探针,建立三重实时定量RT-PCR检测HRV、RSV、HMPV的方法,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比较其与单重荧光RT-PCR在临床快速诊断应用的差异.结果 该方法对HRV、RSV、HMPV的检测下限为10 copies/μl,特异性实验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重复试验Ct平均值变异系数均<5%,与单重检测方法比较,三重RT-PCR检测方法成本低,实验耗时短,2种方法的临床标本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重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可同时检测HRV、RSV、HMPV,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
作者:李静媚;金玉娟;陈应坚;李文东;杨慧;周健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高校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特点,为高校防治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PPD试验、胸部X线透视及痰培养确诊结核病;通过全身体格检查及询问等方式调查水痘及阴虱的流行情况.结果 有密切接触史者所在班级PPD试验的总阳性率、强阳性率和患病率均高于有接触史的其他班级学生(x2值分别为47.78、48.70、4.53,P值均<o.05);有密切接触史者PPD试验与同年级其他学生比较,总阳性率、强阳性率和患病率均高于同年级学生(x2值分别为536.19、82.38、23.41,P值均为0.000);水痘患者所在班级学生发病率明显高于波及的其他班级学生(x2=15.06,P =0.000);阴虱病在寝室内可间接传播.结论 高校学生结核、水痘及阴虱病传播不容忽视,应提高大学生的健康卫生意识,防止高校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王玉红;胡殿宇;雷朝宽;刘艳雯;徐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查找引起此次聚集性感染事件的病原菌,了解其生物学特征,并为快速诊断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暴发事件积累经验.方法 对一工厂内发生的不明原因发热事件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临床特征,并采集病人咽拭子及周围环境涂抹拭子进行分离培养和系统鉴定以确定感染病原.结果 调查共发现22例可疑病例,77.3%具发热(体温≥37.5℃)并咽痛、100%咽部充血,77.3%扁桃体肿大,54.5%可见咽部化脓点,50%伴头痛,86.4%伴全身酸痛.采集7份(43.75%)咽拭子标本检出灰色菌落,直径3 mm左右,具明显β溶血环的链球菌,经鉴定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结论 此次聚集性感染事件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但因溯源信息量不足,病原分离鉴定在分析事件起因方面起关键作用.
作者:张彦丽;刘容珍;张桂玲;李宝法;陈振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同时测定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注射液中门冬氨酸和葡萄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CarboPacTM PA20阴离子分离柱(3mm×250m m)和PA20保护柱(3mm×50 mm);以去离子水为淋洗液A、200 m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B、1 mol/L的醋酸钠为淋洗液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积分脉冲安培检测器(金工作电极、pH-Ag/Agcl参比电极);检测器温度30℃;柱温30℃,进样量25μl.结果 葡萄糖和门冬氨酸两种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0.7952μg/ml ~ 25.4470 μg/ml(r=0.9996)和0.1122 μg/ml ~7.1808μg/ml (r =0.9998);葡萄糖和门冬氨酸两种成分高、中、低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在98.77%~100.14%之间和98.15%~100.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n=9)和0.5%(n=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门冬氨酸和葡萄糖的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注射液中门冬氨酸和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军霞;仲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1883年丹麦化学家凯道尔(Johan Kjedahl)首创了凯氏定氮法,为定氮分析经典方法,并列为AOAC蛋白质测定的标准法,是我国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第一法[1].同时,凯氏定氮装置的蒸馏提纯及相关项目的检测分析在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2-6],是实验室不可缺少的设备.凯氏定氮装置发展至今,各种品牌自动凯氏定氮仪相继问世,但自动凯氏定氮仪价格相对较贵,其内部结构管道较复杂,维护较困难,易发生故障[7].传统凯氏定氮装置由水蒸气发生器、反应室、冷凝装置、接收瓶4部分组成,基本上是玻璃磨口连接,使用中,效率较低,特别是蒸气发生器,采用电炉加热玻璃烧瓶,热效率低下,玻璃易碎,且在烧瓶中水烧干后,需待烧瓶冷却后补加水,必要时还要在热的电炉上卸下烧瓶冷却,操作很不方便[8],因此,导致样品蒸馏效率低下.本实验室在分析以上缺点后,采用市售电高压锅替代蒸气发生器,并采用三通连接,使蒸气通入、泄压、调节大小非常方便.应用该装置开展了食品中二氧化硫、甲醛蒸馏和奶粉中蛋白质测定,获得满意效果.接下来用定氮蒸馏滴定试验来考察凯氏定氮蒸馏装置改进后实用性.
作者:李铁墙;袁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验证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各项性能.方法 检测质控血清验证不精密度;低值血清验证功能灵敏度,按EP6-A方法验证线性范围,回收实验验证大可稀释倍数与抗干扰能力;与参考方法比较验证准确度;检测健康人血清验证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批内检测CV为1.46%、3.54%,批间检测CV为1.68%、5.03%;分析测量范围2.16 μmol/L~478.35.μmol/L;维生素C 10 mg/dl、胆红素342 μmol/L、血红蛋白12 g/L、甘油三酯39.12 mmol/L水平,实测值与理论值偏倚均<5%;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10例样本偏倚均< 10%;20例健康人血清检测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循环酶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各项性能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
作者:符俊超;邸玉玮;郑卫东;戴耀宗;董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女性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风险,为有效二级预防及针对性共患病控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已有病例记录及定期会诊或随访,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统计分析所有女性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239例女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8.4岁±26.1岁)多集中于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BMI大于24 kg/m2及心血管共患病患者(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中,老年、身高、BMI、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等对脑卒中复发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老年、身高、BMI、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房颤均为女性患者卒中发病危险因素.有效开展二级预防及严格控制相关并发症(病)对于预防女性卒中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晓晶;林淑琴;黄静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二甲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被测有机物经活性炭管吸附,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FFAP(30 m×0.53 mm×1.2μm)色谱柱分离,初始柱温60℃,保持0 min,以10℃/min的速度升至120℃,保持2 min,分流比:20∶1,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所测9种化合物在7 min内能有效分离,定量分析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组分方法检出限在0.19 μg/m1~0.54 μg/m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7.5%~ 104.5%之间.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好,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苯、二甲苯的同时测定,大大地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
作者:冯婉丽;李玉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制备白喉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定量检测白喉毒素的竞争ELISA方法.方法 用白喉毒素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方法融合、间接ELISA筛选分泌白喉毒素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阳性细胞株,有限稀释法克隆3次~4次,用稳定分泌抗白喉毒素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细胞株扩大培养,制备腹水.以含白喉毒素单克隆抗体的腹水进行竞争ELISA定量检测白喉毒素.结果 筛选出6株分泌白喉毒素特异性抗体杂交瘤阳性细胞株,应用1株单克隆抗体,进行的竞争ELISA定量检测白喉毒素的检测范围为3.2 ng/ml~ 50 000 ng/ml.结论 用制备抗白喉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白喉毒素竞争ELISA定量检测的免疫检测方法.
作者:钱雯;代云波;黄微;江曼;马波;李作生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