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省2003年-2012年麻疹网络监测数据及质量控制分析

龚甜;熊英;周顺德;施勇;张艳妮

关键词:江西省, 麻疹, 风疹, 监测,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 分析江西省麻疹网络监测数据和质量控制,评价实验室网络建立和运转情况.方法 对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正式建立以来10年的各项实验室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对2003年-2012年检测麻疹IgM抗体8 033份标本,阳性率为40.81%;风疹IgM抗体3 787份标本,阳性率为17.80%;在204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麻疹毒株19株,经鉴定为麻疹野病毒H1a基因型,风疹毒株13株,经鉴定为风疹野病毒1E基因型.麻疹疑似病例的标本实验室诊断率从2004年的16.60%上升到2012年的100%.国家麻疹实验室及WHO对省级麻疹实验室的职能考核、血清再证实与现场认证成绩为满分或优秀;省级麻疹实验室对市级麻疹实验室进行职能考核和血清标本再证实等各项质控指标逐年提高并达到较高水平.结论 江西省已建立了麻疹/风疹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在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枸杞中对硫磷残留量痕量测定的溶剂微萃取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用快速溶剂萃取仪萃取枸杞中对硫磷的方法.方法 称取捣匀的样品5.0g,加20.0g硅藻土,研磨成沙状,放人事先在底部装有6.5g铝粉的萃取池中,用快速溶剂萃取仪萃取枸杞中对硫磷残留量,用安捷伦GC-6890N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浓度在0.010 μg/ml ~ 3.0μg/m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在0.9996~ 0.9998之间;RSD在0.56%~2.2%之间,回收率在98%~107%之间,低检出限为0.18 ng/kg,定量下线为0.57 ng/kg.结论 简化了萃取过程,防止了污染,降低了潜在的分析误差,该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检出线、定量下线等各项方法学指标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适合枸杞中对硫磷残留量痕量的测定.

    作者:陈京闽;索芳;王生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保健食品菌落总数测定中国标方法与培养基稀释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分别用国标方法与培养基稀释法对保健食品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选出更适合保健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方法 对7批本身存在微生物并且含一种或多种抑菌成分的保健食品,分别采用国标方法和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国标方法测定结果中,出现了稀释级之间不成10倍关系的情况,这是由于保健食品中含有的抑菌成分使微生物的生长受到了抑制,从而使计数结果不准确.国标方法测定结果低于培养基稀释法测定结果.结论 在采用国标方法对保健食品进行菌落总数测定时,如果出现稀释级之间的菌落数不成10倍关系的情况,建议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测定,并将培养基稀释法结果作为终结果.

    作者:王似锦;张光华;刘文杰;牛振东;高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B类单端孢烯霉族类真菌毒素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食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镰刀菌烯酮(Fus X)等B类单端孢烯霉族类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水(84+16)溶液浸泡超声提取、227净化柱净化后,以水(A)和乙腈(B)为流动相经BEH C18柱(2.1 mm× 100 mm,1.7μm)梯度洗脱分离,串联四级杆质谱在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下同时测定.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DON、3-ADON、15-ADON、Fus X、NIV5 ng/ml~900 ng/ml,r≥0.995,平均加标回收率75.2%~90.9%,精密度为3.4%~6.5%.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食品中的DON、3-ADON、15-ADON、NIV、Fus X的同时测定及确证.

    作者:张剑峰;孙艳芳;李健平;安宏;王晓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

    目的 建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的方法.方法 采用吹扫捕集器富集水中的环氧氯丙烷,在解吸温度为250℃、气相进样口温度为160℃条件下,DB-5MS 60 m×0.25 mm× 1.0 μm毛细管柱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选择特征离子57 m/z定量.结果 水质中环氧氯丙烷浓度为0μg/L~20.0 μg/L时线性相关系数r>0.999,按1.0μg/L、6.0 μg/L、10.0 μg/L浓度加标时回收率为84.9%、91.0%、104.3%,精密度(RSD%)为7.3%、6.5%、4.1%,检出限为0.04μg/L.结论 本方法能简便、快速、有效地分离检测水中环氧氯丙烷,并能同时分析其他30种挥发性有机物,满足生活饮用水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要求.

    作者:刘国平;黄诚;陈华宜;薛荣旋;周日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牡丹花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目的 通过90d大鼠喂养实验,了解牡丹花的亚慢性毒性,并对其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 试验设3个试验组、1个阴性对照组.每日灌胃.单笼饲养,每天观察并记录动物的一般表现,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每周记录1次体重和2次食物摄入量,计算每周及总的食物利用率.连续灌胃90d,每周记录体重及摄食量,灌胃结束后,做血液学、病理学等检查.结果 大鼠90d喂养试验:临床检查、血液细胞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脏器称量结果表明各检验项目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雌、雄性大鼠的肝、肾、胃、肠、脾、睾丸、卵巢均未见与试验用样品有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通过各项指标的观察,未见实验样品对雌雄大鼠有明显毒性作用.

    作者:谢韬;范文今;杨鸿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锦州市2012年-2013年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行为和HIV、丙肝、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 依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2年-2013年共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800人,HIV抗体阳性者6例,HIV抗体阳性率为0.75%;梅毒抗体阳性者234例,梅毒感染率为29.25%、丙肝抗体阳性者5例,丙肝感染率为0.63%;性病以梅毒、生殖器泡疹的构成较高,分别占69.85%、18.81%.结论 性病门诊就诊者中HIV感染率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性病患病率高,提示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在性病病人中的蔓延扩散.

    作者:田晶;张旭;白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拉曼散射光谱快速鉴别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目的 本文采用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拉曼光谱扫描,采用模式识别技术,建立样品的快速鉴别模型.方法 采用拉曼散射光谱法,激发波长785 nm,激光强度和积分时间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调整,对收集的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样品进行拉曼光谱扫描,以替硝唑、葡萄糖为两个主成分,选择特征谱段,建立化学计量学模型:谱段为970 cm-1~1140 cm-1与1160 cm-1~ 1580 cm-1;光谱预处理方法为矢量归一与一阶导数(30点平滑);采用主成分光谱和主成分参考光谱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阈值为0.95,同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所建立的鉴别模型对验证集中的样品能够作出准确无误的判别.结论 通过验证试验表明,模型结果准确可靠,所建方法准确有效,可用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快速鉴别,适用于市场监督抽样.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检测不同种类溶菌酶含量

    目的 采用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种类溶菌酶含量.方法 通过均相反应合成季铵化纤维素(QC),运用500 μg/ml QC对毛细管涂层以抑制溶菌酶吸附,并对不同种类溶菌酶进行分离检测.结果 QC有效抑制毛细管内壁对溶菌酶的吸附,显著改善蛋白质的分离效果,同时实现对人和鸡溶菌酶的定量检测.鸡溶菌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1,检出限和定量限为0.022 mg/ml和0.073 mg/ml.人溶菌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检出限和定量限为0.016 mg/ml和0.053 mg/ml.鸡溶菌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4%(RSD =5.2%),人溶菌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7%(RSD =4.3%).3个浓度水平溶菌酶含量测定的日内精密度RSD(%)为2.7% ~6.5%,日间精密度RSD(%)为3.9%~7.0%.实际样品分析对溶菌酶含片和人泪液中溶菌酶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论 该方法适合生物、医药制剂等样本中溶菌酶的检测.

    作者:赵凌国;丘汾;李可;周海涛;梁肇海;谢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同时测定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注射液中门冬氨酸和葡萄糖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同时测定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注射液中门冬氨酸和葡萄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CarboPacTM PA20阴离子分离柱(3mm×250m m)和PA20保护柱(3mm×50 mm);以去离子水为淋洗液A、200 m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B、1 mol/L的醋酸钠为淋洗液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积分脉冲安培检测器(金工作电极、pH-Ag/Agcl参比电极);检测器温度30℃;柱温30℃,进样量25μl.结果 葡萄糖和门冬氨酸两种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0.7952μg/ml ~ 25.4470 μg/ml(r=0.9996)和0.1122 μg/ml ~7.1808μg/ml (r =0.9998);葡萄糖和门冬氨酸两种成分高、中、低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在98.77%~100.14%之间和98.15%~100.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n=9)和0.5%(n=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门冬氨酸和葡萄糖的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注射液中门冬氨酸和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军霞;仲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从一起聚集感染事件中分离培养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目的 查找引起此次聚集性感染事件的病原菌,了解其生物学特征,并为快速诊断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暴发事件积累经验.方法 对一工厂内发生的不明原因发热事件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临床特征,并采集病人咽拭子及周围环境涂抹拭子进行分离培养和系统鉴定以确定感染病原.结果 调查共发现22例可疑病例,77.3%具发热(体温≥37.5℃)并咽痛、100%咽部充血,77.3%扁桃体肿大,54.5%可见咽部化脓点,50%伴头痛,86.4%伴全身酸痛.采集7份(43.75%)咽拭子标本检出灰色菌落,直径3 mm左右,具明显β溶血环的链球菌,经鉴定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结论 此次聚集性感染事件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但因溯源信息量不足,病原分离鉴定在分析事件起因方面起关键作用.

    作者:张彦丽;刘容珍;张桂玲;李宝法;陈振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009年深圳市H3亚型流感病毒分子变异研究

    目的 了解2009年深圳市H3亚型流感病毒系统进化及分子变异情况.方法 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收获病毒后提取病毒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 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送大连宝生物公司纯化及测序,测序结果用Clustal W2软件和MEGA 3.1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009年的深圳毒株与同期国际疫苗株“A/Brisbane/10/2007”相比差异较大,在HA1区段共发生了7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62位的E突变成了K;抗原决定簇A的144位点由N变成了K;抗原决定簇B的158位点由K变成了N;173位的K变成了Q;抗原决定簇B的189位点由N变成了K;194位的P变成了L;213位的V突变成了A.值得注意的是N144K突变导致了144位糖基化位点的消失,这些突变可能已经造成了病毒抗原性的改变.结论 2009年深圳市流行的H3亚型流感病毒很可能是一个新的优势流行株.

    作者:黄福新;吕星;程小雯;吴春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人血清中数种致病元素

    目的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的银、钡、铍、镉、钴、铬、镍、铅和锶的含量.方法 采用硝酸+高氯酸(4+1)作为消化液,湿法消化处理人血清,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分析其中的以上元素.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其含量.结果 各测定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范围0.004 ng/ml~18.0ng/ml,RSD在0.37% ~ 8.57%,回收率在80.1% ~98.5%之间.结论 该方法可以作为人血清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丁宇;颜怡菁;曹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福州市乙型流感病毒HA1基因特性的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市2006年-2012年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特点及种系进化分布.方法 采用狗肾传代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选取部分乙型流感病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用DNASTAR MegAlign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基因种系进化特性分析.结果 2006年-2012年福州市人群中同时流行着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毒株.分离的Yamagata系毒株与B/Florida/4/2006比较,在血凝素基因HA1区发生3个~7个氨基酸替换.分离的Victoria系毒株与B/Brisbane/60/2008比较,在HA1区发生5个~7个氨基酸替换,在197位增加一个糖基化位点.结论 福州市人群中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与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代表株相比基因特性已经发生了进一步改变.

    作者:姚栩;张彩云;陈智伟;谢迺鸿;陈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弯曲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人群中弯曲菌感染流行状况和耐药性情况,为正确评价腹泻病人中弯曲菌的流行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培养分离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间浦东新区13家监测点医院感染性腹泻人群进行进行弯曲菌监测.结果 在2 532份标本中,共分离到弯曲菌127株,其中空肠弯曲菌106株,阳性率4.19%;结肠弯曲菌21株,阳性率0.83%;中心城区感染率高于郊区,春秋季感染显著高于夏季(x2=12.17,P<0.01).106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的是阿奇霉素91.04%,红霉素86.57%;高度耐药的是:头孢西丁98.51%,奈啶酸97.76%,复方新诺明96.27%,头孢呋辛92.54%,诺氟沙星91.79%.结论 浦东新区腹泻病人中弯曲菌成为腹泻病原谱的主要病原,耐药性相当严重.

    作者:黄红;王闻卿;傅惠琴;苏靖华;张勇琪;赵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常用凝血指标对慢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常用凝血指标对慢乙肝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在S0期~S4期的453例慢乙肝患者,依据肝穿病检结果分为无纤维化组(S0期~S1期)和纤维化组(S2期~S4期),分析组间PT、APTT、TT、Fbg、PLT水平的差异.应用二元Loig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有意义项目对肝纤维化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纤维化组PT、APTT、TT水平比无纤维化组高,PLT水平则降低;Fbg的水平无差异(P>0.05).联合PLT、PT、APTT、TT计算预测值的回归方程为:Pre=1/[1+e(-0.815-0.012PLT+0.238PT+0.022APTT+0.041TT)],其对肝纤维化病变预测的总体准确性为74.4%;经ROC曲线分析PLT、PT、APTT、TT、预测值诊断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06、0.619、0.581、0.575、0.723(均为P<0.05).大Youden指数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PLT(56.6%,75.2%);PT(35.7%,84.0%);APTT(48.6%,64.0%);TT(44.0%,72.0%);预测值(68.9%,68.8%).结论 常用凝血指标PLT、PT、APTT、TT对慢乙肝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化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PT的诊断特异度高,联合应用则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安宏亮;江海燕;伍华林;钟幸容;陈胜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应用进展

    诺如病毒(Norovirus,NV)首次在1972年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暴发腹泻疫情的患者粪便中发现[1],故初被称为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后不断地在全球各地的腹泻病人粪便中发现此病毒.2002年8月,在第十二届国际病毒会议上,被正式命名为诺如病毒(Norovirus)[2].诺如病毒是常见的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病原体之一,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及由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形成的气溶胶等传播.易在医院、疗养院、学校、幼儿园、船舱、宾馆等人多密集、半封闭的环境中引起暴发性流行.诺如病毒感染的特征为突然发病,呕吐、腹痛和水样腹泻,可伴有发烧和头痛等,所有年龄人群对该病毒敏感,一般潜伏期为24 h~48 h,病程为2d~3d,常自愈.在北半球,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是高发季节.

    作者:沈家瑜;徐德顺;韩建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蛇咬伤患者创面脓液菌种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近5年来蛇咬伤患者创面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皮肤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蛇伤创面脓液标本分离到的细菌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药敏数据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29份刨面标本中有89例阳性标本,阳性率27.1%,其中有7例为混合菌感染.菌种分布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9%、21/96)、摩根摩根菌(14.6%、14/96)、肺炎克雷伯菌(10.4%、10/96).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沙西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柰唑烷、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坦因未出现耐药,其中检出MRSA4株,占19.0%.摩根摩根菌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坦和亚胺培南为100%敏感,其中产ESBLs的菌株占40% (4/10).结论 蛇咬伤患者创面脓液标本中分离的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摩根摩根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余丽阳;杨玮;詹碧翠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山羊奶与非转基因羊奶中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检测分析

    目的 测定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羊奶及非转基因羊奶中VB1、VB2及尼克酰胺的含量,考察其在2种羊奶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方法 HPLC法测定泌乳30 d、60d及90d采集的2种羊奶中各90个样品的上述3种维生素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泌乳30 d、60d及90d采集转基因羊奶,VB1含量分别为0.151μg/ml、0.102μg/ml、0.068μg/ml,VB2含量分别为1.622 μg/ml、0.784μg/ml、1.228 μg/ml,尼克酰胺含量分别为23.28 μg/ml、8.032 μg/ml、5.346μg/ml.结论 60d及90 d,转基因羊奶与非转基因羊奶的VB1含量存在显著差异,30 d及60d,2种羊奶的VB2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3个时间段采集的样品中,2种羊奶的尼克酰胺含量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何素婷;吕晶;聂亮;陈妙芬;邵泓;陈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3种主要呼吸道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鼻病毒(HRV)、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的三重实时定量RT-PCR技术,为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提供支持.方法 以HRV的5'UTR、RSV和HMPV的L区为检测靶基因,设计三对引物和相应TaqMam探针,建立三重实时定量RT-PCR检测HRV、RSV、HMPV的方法,评价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比较其与单重荧光RT-PCR在临床快速诊断应用的差异.结果 该方法对HRV、RSV、HMPV的检测下限为10 copies/μl,特异性实验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重复试验Ct平均值变异系数均<5%,与单重检测方法比较,三重RT-PCR检测方法成本低,实验耗时短,2种方法的临床标本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重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可同时检测HRV、RSV、HMPV,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

    作者:李静媚;金玉娟;陈应坚;李文东;杨慧;周健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化工原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GC-MS定性研究

    目的 建立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联用技术对化工原材料中30个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定性分析的方法.方法 利用静态顶空原理,化工原材料中可挥发的有机组分在一定的温度下达到气-液或气-固两相平衡后,取一定量的顶部气体进样,以HP-5MS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质谱全扫描模式下检测并进行定性.结果 各组分都能完全分离,利用质谱鉴定分离得出来的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和保留时间等相关信息,建立化工原材料中30个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的GC/MS指纹图谱鉴定参数表,被测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分离峰根据其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进行准确定性.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单,能快速地对化工原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对职业化学中毒及工作场所日常监测起快速鉴定作用.

    作者:梁素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