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后不同时间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局部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变化

赵仓焕;谢步霓;王文靖;李静铭;胡静

关键词: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时效关系, 后效应, 阿片肽基因表达, 前阿黑皮素, 前脑啡肽
摘要:目的:从时效关系角度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镇痛后效应随时间延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电针镇痛后效应的产生机制.方法:以Freund's完全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在电针治疗后1h、3h、6h、12h、24h和48h观测大鼠痛阈、炎症局部前阿黑皮素(POMC)和前脑啡肽(PENK)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后1h、3h、6h、12h,大鼠的痛阈提高,炎症局部的POMC和PENK mRNA的表达增强.结论:电针对AA大鼠镇痛有明显的后效应,可延续12h以上,且后效应的产生与大鼠炎症局部的POMC和PENK mRNA表达增强有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氏抗纤颗粒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康氏抗纤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复合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康氏抗纤颗粒大剂量组、等效剂量组和干扰素组.观察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肝组织羟脯氨酸、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康氏抗纤颗粒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和肝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减少肝纤维化面积,减少α-SMA的表达.结论:康氏抗纤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调节胶原代谢减少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有关.

    作者:章亭;陈扬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30例观察

    按脾肾气虚、肝郁气滞、心肾阳虚、痰热内扰辨证治疗30例尿毒症心肌病人,治疗前后肾功能、心功能及结构改变均有改善.

    作者:安海燕;郭海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海马Gi2α、Gi3α基因转录的影响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研究电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双肾双夹法复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以胶原酶加肝素脑内注射诱发脑出血,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运用Northern blotting分子杂交技术动态检测电针治疗后不同时相点脑出血大鼠海马Gi蛋白α亚基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Gi2αmRNA、Gi3αmRNA表达明显减弱,其中以Gi2αmRNA表达下降更为明显.电针治疗后,大鼠海马Gi2αmRNA、Gi3αmRNA表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趋于恢复.结论:电针水沟、内关、足三里穴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Giα基因转录水平,使Giα蛋白合成增加,进而减轻了紊乱的信号转导系统对脑组织引起的损害等作用有关.

    作者:周爽;方邦江;黄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胃衰老之初探

    衰老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中医界对衰老原因、发生发展机理以及衰老的各种表现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气虚血瘀说、阴阳失调说、脏腑虚损说等等,其中脏腑虚损学说影响较大.近年对肝、脾、肾等脏的衰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笔者认为,虽然肝、肾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胃衰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作者:吴秋玲;严俨;白兆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黄芩甙、枳壳抗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实验研究

    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慢反应物质、肝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反应有关,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就可以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中药黄芩甙、枳壳等有抗过敏作用,但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应用微分干涉差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黄芩甙、枳壳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为临床选用中药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郑红;周新灵;明彩荣;张丽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46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近几年来,采用现代制药技术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供人体(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或滴注的灭菌溶液、粉末或浓缩液,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突出,屡有发生.本文对近年来上报的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调查,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以便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作者:马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辨象施治与辨证论治之比较

    论述了韩医四象医学的辨象施治和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在理论来源、基本内容和建构方法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作者:鞠宝兆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牛前胃弛缓病证候与中医胃病证候比较

    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人)之间生理和病理进行比较的研究.现代医学比较医学是在现代医学、兽医学及实验动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比较成熟,它促进了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作者:岗卫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冠心病痰瘀证候与载脂蛋白E第一内含子增强子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不同的痰瘀证候与载脂蛋白E基因第一内含子增强子(ApoE IE1)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CHD中医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证(其他证型)患者200例,另选100例健康对照,常规检测所有样品的血脂水平.提取全血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apoE IE1的基因型.采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意义,但C/C,C/G,G/G基因型患者的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顺序有依次升高的趋势.CHD患者中的G/G基因型显著多于健康对照,并在痰证和痰瘀互阻证中的分布多于瘀证和非痰非瘀证.G等位基因与apoE第四外显子ε4等位基因密切相关.结论:ApoE第一内含子增强子BspLI位点的G/G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痰证及痰瘀互阻证的易感基因型之一.

    作者:欧阳涛;宋剑南;李林;牛晓红;金红;陈冰;苗阳;林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藏象学说名词术语的分类探讨

    分类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在现代中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构架,上及哲学文化下达形神体魄,包罗脏腑、形体、官窍、精神活动以及气血津液等物质,与古代社会学以及多种自然科学的成果密切相关,因此其名词术语涵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成分又极其复杂.所以,对藏象学说名词术语的分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但是也决非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在不脱离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依照语言文字学标准,认真分析每个名词术语的语义及形成来源,辨别其内涵与外延,可找出其归类的客观规律.在尚无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意在举一反三,抛砖引玉.

    作者:李晓君;刘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气丸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

    全楷体目的:探讨肾气丸防治肺纤维化作用及机理.方法:用平阳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后,中药组每天灌胃肾气丸,28d后处死,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肺部病理组织学改变、肺组织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模型组大鼠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中药组,肺组织及血清中SOD活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中药组.结论:肾气丸能明显减轻平阳霉素所致的大鼠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提高肺组织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

    作者:宋建平;张瑞;李瑞琴;刘方州;李伟;孙红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剂量西洋参联合卡托普利防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近10年来中西医治疗心衰的观念均有转变,把治疗目标从短期的血液动力学改善,转变为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住院率.为探索防治心衰进行性加重、延缓心肌重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特选择我院自2000年至2002年经治疗病情稳定已出院病人60例,进行门诊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望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清血颗粒的活血化瘀作用

    目的:建立大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观察清血颗粒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造成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分组,观察外周血象、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模型外周红细胞计数、血色素、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率和变形指数均有明显增加,清血颗粒组的干预作用较为明显,多数指标与西药对照依那普利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结论:提示该模型既符合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疾病模型,又符合中医血瘀证模型,为病证结合模型.同时从动物实验角度证实清血颗粒的确是通过活血化瘀来发挥疗效的.

    作者:杨宇飞;马麟麟;许勇刚;刘剑刚;马鲁波;王娜;林成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针后不同时间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局部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从时效关系角度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镇痛后效应随时间延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电针镇痛后效应的产生机制.方法:以Freund's完全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在电针治疗后1h、3h、6h、12h、24h和48h观测大鼠痛阈、炎症局部前阿黑皮素(POMC)和前脑啡肽(PENK)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后1h、3h、6h、12h,大鼠的痛阈提高,炎症局部的POMC和PENK mRNA的表达增强.结论:电针对AA大鼠镇痛有明显的后效应,可延续12h以上,且后效应的产生与大鼠炎症局部的POMC和PENK mRNA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赵仓焕;谢步霓;王文靖;李静铭;胡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郑绍周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探析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直接相关关系[1].我们采用郑绍周教授自拟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烧伤速愈酊的临床应用与制剂

    烧伤速愈酊是我院治疗烧烫伤的自制制剂,经多年使用,临床上对Ⅱ度烧烫伤疗效切实可靠,现报道如下.1 临床应用1.1 病例选择120例烧烫伤病人中,开水烫伤80例,沸油烫伤29例,烧伤11例,其中男85例,女35例,年龄小1岁,大75岁.烧伤程度:浅Ⅱ度88例,深Ⅱ度32例.烧烫伤面积:10%以下者108例,超过10%者12例.

    作者:李世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SARS中西医结合疗效综合评价

    目的:对治疗SARS的主要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结果:得出了7个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排序.结论:综合评价是对多指标多属性进行评价的理想方法.

    作者:曹洪欣;王志国;王永炎;翁维良;谢雁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常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和肺原性心脏病[1].近两年来我科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及心肌酶的改善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新;吕林;赵玉慧;陈黎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中医现代化及其发展战略的思考

    目前中医现代化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中医理念与落后技术的矛盾.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中医科学技术现代化,现阶段中医科技现代化的重点是中医技术现代化.建设具有现代水平的中医基础医学研究平台,是中医技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基础研究的趋势是,重视对人体整体和功能的研究,重视对脑功能的研究.

    作者:闪增郁;张智;彭锦;向丽华;陈燕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冷庐医话》中的慎药说探析

    <冷庐医话>是蜚声于杏苑文坛的清代医学家陆以NFDA6的医话集.书中载录医史文献资料的考证,叙述杂证治疗的历验,评论古今医家的得失,探讨择方用药的规范,都切中肯綮,颇多精警之语,在中医医话类著作中素负盛誉.特别是书中有关慎药养生的观点,误药致疾的医案,至今读来仍发人深思.

    作者:暴连英;原所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