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张静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满意度
摘要:目的:综合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阻肺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肺功能的改变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成员的平均住院时间为明显少于对照组的,肺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开展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体会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结核病的忽视,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回升,而控制结核病的关键环节是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肺结核病人。结核菌素试验可作为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重要依据,就此,结核菌素试验也就在门诊广泛的开展起来。自从2008年5月份,我院开展结核菌素实验以来,主要负责服务于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部队官兵和儿童上学体检这四个方面的人群,至今共做约3056人。以上数字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对结核病重视起来。那么,如何更正确的为病人进行结核菌素实验,现将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顾芳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农村社区医疗的功能定位与发展

    目的:通过近五年来医改实践中种种现象和实例的分析,确定农村社区医疗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法:从医改前后的职能、环境、模式的比较;急救医疗在社区的重要性;公立医院绩效改革的实施;双向转诊等一系列制度的执行以及举例调查结果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判断。结果:农村社区医疗不可或缺。结论:农村社区医疗与公共卫生并列前进,共同发展。

    作者:髙祝平;辛彤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转录因子Foxp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虽属良性病变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和复发等恶性行为。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多发病。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录因子Fox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作者:刘嘉;徐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肿瘤化疗时有效性、安全性的对比。方法观察133例PICC与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的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比较。结果 PICC组(P组)平均留置时间为(83.7±11.2)d,静脉留置针组(C组)为(4.5±1.3)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浅谈军队血站检验试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

    军队血站肩负血站及医院输血科的双重职能,严把血液质量关、确保战备和临床用血安全,是军队血站的首要任务。而检验试剂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血液的质量安全。因此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刘丽丽;李翠;李云宝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4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癫痫继发精神障碍(EMD)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选取接诊40例EMD患者,对其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出现脑电图异常及CT异常,均有自知力缺失表现,妄想、幻听、亢奋、情绪异常均较为典型。出院时,痊愈24例(60.0%),显著10例(25.0%),好转5例(12.50%),无效1例(2.5%)。结论 EMD以类精神分裂症为主,合理用药疗效显著。

    作者:赵钊;张瑜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申捷辅助治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申捷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即分为观察组(申捷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4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呕吐1例,腹泻1例,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皮疹1例。结论:申捷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来我院治疗腹部创伤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治疗组患者采用C T检查。6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将两组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比较两组检查的准确性。结果:治疗组影像学检查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CT影像学在腹部创伤检查中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患者腹部创伤面积、位置以及类别,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小芳;杨殿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对复发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对复发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进行为期12个月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胆源性复发2例,酒精性复发2例,高脂血症复发1例,饮食因素1例,合计6例,总复发率为9.68%;对照组患者胆源性复发3例,酒精性复发5例,高脂血症复发2例,饮食因素4例,合计14例,总复发率为22.58%。两组患者总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其复发率,对于保障患者健康意义显著。

    作者:麦结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检出率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不同性质的痰液标本的涂阳检出率,提高结核分支杆菌的检出水平。方法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规程》中的萋尔-尼尔逊氏染色方法严格操作,并按镜检结果分级报告结果不同时间留取的痰标本与涂阳检出率无明显差别,而送检痰标本的质量以及检验人制作涂片的痰膜厚薄、脱色效果均能影响结核分支杆菌检出率。

    作者:陈华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对患者可能产生伤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过程。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如何面对和解决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每位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作者:李春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

    异位妊娠对孕期妇女来说是比较常见的妊娠症状。本文针对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及相关护理展开讨论,探讨保守治疗方法及效果与对异位妊娠如何进行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适应症、禁忌事项和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从而减少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伤害或遗留后遗症,保护其生育能力和身体健康。

    作者:宾彩容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除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外,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2012年我病房开设健康宣教室,每日午后定时为糖尿病患者开设健康教育讲课,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对愿意参与随访的患者定期随访,找出患者病情控制不良的原因,提出指导意见或转诊给专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帮助患者达到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工作开展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南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急危重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本病的诊断可根据病史、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诊断后给予气道通气治疗和对症处理,经以上处理,本次入选病例53例患者1例死亡,52例痊愈。结论:急危重症患者根据临床特点和检查结果,诊断是否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如果确诊及时的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黄鑫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目的:为了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方法科室自查与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出不足,找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和总结。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结论只有加深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刘化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体会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通过临床经验认真分析总结。结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否和护士的心理素质、查对制度、技术水平、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及穿刺后固定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应从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及加强技术水平入手。

    作者:郝春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医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中医护理在肺癌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3年11月所接收并诊治的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医理论与方法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在本组肺癌患者中,采取中医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护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肺癌患者利用中医理论开展辩证性护理,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接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细香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我院药房药品盘点方法及存在问题的讨论

    目的:加强我院药品盘点管理,减少误差率。方法:从我院药房计算机管理实际出发,从药品管理方面,药剂工作人员责任心,数据录入,盘点方法等多方面引起盘点数据不符原因进行讨论。结果:存在盘点误差。结论:完善盘点制度,加强药品管理,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盘点时的误差。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RT置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RT,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避免或减少CRT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蒋红玉;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我们应用北京葛长海老教授的《葛氏捏筋拍打正骨疗法》,治疗300例,总有效率98.3%,通过临床观察,北京葛长海老教授的《葛氏捏筋拍打正骨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葛士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