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安医家继承发展金元四大家学说概要

张玉才;李净

关键词:新安医家, 金元四大家, 儒医
摘要:金元时期刘完素、李杲、张从正、朱震亨的学说,是中医药学继承、发展、创新性的里程碑,是明清时期产生其他流派及指导理论研讨、临床的主要学术渊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脉通治疗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提出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的病机关键为气虚血瘀.方法:大补元气、化瘀通脉为其重要的治疗大法.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气阴两虚、瘀血阻脉和阳气虚弱、寒凝血瘀两型,根据此病的病机特点及临床经验,总结拟定糖脉通Ⅰ号和糖脉通Ⅱ号.共观察90例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用糖脉通Ⅰ号和糖脉通Ⅱ号各观察30例,对照组用糖脉康治疗观察30例.结果:糖脉通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还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和血脂,明显改善血液流变状态、血浆前列腺素(PGF2)和血栓素(TXB2)的含量及踝/肱指数.与治疗前相比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1或P<0.05.说明糖脉通对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钱秋海;王思明;庄乾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痈30例临床观察

    自1999年1月~2001年5月治疗颈痈30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0例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0岁~50岁.病程短约10d,长约30d.本组病人共有症状:颈后部肿胀,灼热,疼痛,夜不能眠,颈强,不能活动;或痛如鸡啄,皮色红,肿势高突,按之软而有波动感,溃后脓出黄白稠厚,肿退痛减.

    作者:孟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冬季瘙痒症的体会

    自2000年以来用中药治愈6例冬季瘙痒症患者,对比分析发现治疗此症中药比西药疗效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乔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46例

    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报告如下.

    作者:翟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脾胃升降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

    脾胃升降运动是人体生理活动中重要的功能活动,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将起到重要作用.健脾和胃是脾胃升降失调的基本治则,临症中灵活运用多能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付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清脑益智方药血清在缺氧培养条件下对人胚大脑神经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脑益智方药血清在缺氧条件下,对体外培养人胚脑神经细胞活性、自由基清除及细胞超微结构保护方面等作用.方法:在缺氧条件下(95%N2+5%CO2,120min),造成胚脑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应用清脑益智方药处理人血清,以牛磺酸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清脑益智方药血清对缺氧损伤的神经细胞培养液中异常增高的LDH释出量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提高了SOD活力和NSE活性,降低LPO含量,有保护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等作用.结论:表明清脑益智方药人血清在缺氧培养条件下,对人胚大脑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军平;张伯礼;王永炎;陈晓玉;李苓;山本清高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浅谈中医药治疗失眠症

    比较系统地回顾性论述了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和辨证施治,以期对临床诊治失眠有一定的裨益,对失眠的理论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许兴涛;于峥;杨建宇;王国明;刘艳骄;刘洋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体会

    1 注意可能致癌因素肿瘤的病因十分复杂.从外因入手,重视自然环境中某些致癌因素,如空气、水源、食物等污染或某些化学致癌物质.不少学者从内分泌、免疫学、遗传学、基因及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分析内因.中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重视内源性因素,认为肿瘤的产生与情绪内伤密切相关,过度的情绪变化、抑郁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

    作者:陈顺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参麦注射液减轻肿瘤介入治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恶性肿瘤病人在介入化疗后体内毒副反应减轻的效果.方法:48例肿瘤病人均属中晚期,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经皮穿刺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介入化疗开始静滴参麦注射液80ml+5%葡萄糖500ml,每日1次,连用7d~10d 1疗程,每月2个疗程.结果:参麦治疗组介入化疗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及恶心呕吐影响与对照组比较P值约小于0.01,介入化疗前后2组体力变化提示,参麦组Karnofsh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对中晚期恶性肿瘤介入化疗产生的胃肠功能障碍和骨髓抑制具有明显的预防和减轻体内的毒副反应的作用.

    作者:黄莉;赵华民;郭岳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学术特点探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医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其学术特点及在中医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本书具备药典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所载方剂疗效卓著,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深远的影响.<局方>的方书体例决定了本书不能以议论病源为主要内容,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思想还是有规可循的.由于对<局方>的不同看法,导致诸多医学流派的出现,因此而引发的学术争鸣深化了对中医理论和方药的研究.

    作者:章健;边玉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针刺刮痧治疗小儿脑瘫2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刮痧治脑瘫(CP)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规律.方法:采用针刺刮痧配合治疗小儿脑瘫24例.结果:24例中22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中医针刺风府、哑门,配合刮痧治疗脑瘫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作者:王焕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医现代化研究之我见

    中医现代化研究必须遵循中医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坚持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整体观辨证施治,合理地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建立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体系,才能发展中医学的优势,使中医走向世界.而不可一味地用西医学模式及其思路、方法、指标去研究中医学,违背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事倍功半.

    作者:董协栋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与临床实践价值

    中医的证是病人的全身综合反映状态,是病因病理学之外的另一个临床医学范畴.状态与病因病理是人类疾病的两个不同方面.文章从单纯状态病、西医难治和不治的疾病、常见病的治疗、中医药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张有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穴位注射治疗化疗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

    采用足三里、三阴交穴经注射654-2加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所致骨髓抑制96例,有效率达83.3%,且价廉易操作,适于基层医院配合化疗应用.

    作者:杨秋敏;朱瑞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顽固性口腔溃疡并智齿冠周炎治验与体会

    治验高××,男,28岁,万荣人,于2000年3月4日初诊.病史:口疮此起彼伏,反复发作3年,左智齿周围炎缠绵不愈1年.经中西药治疗,屡治只能缓解疼痛,不能痊愈,影响言语饮食.1周来,身热、头痛,静滴抗生素治疗1周,身热虽轻,但口疮愈重,张口困难,咀嚼受限,邀余诊治.

    作者:严印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药扶正为主在肿瘤治疗中的体会

    针对肿瘤对生命体的耗竭,手术、放疗、化疗对肌体的损伤,以及中医临床中普遍存在侧重单位抗肿瘤中药表现的损伤正气,从临床经验总结出以扶正为主的治疗方法,偏重于补益脾、肾,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并以此揭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正确方法.

    作者:任世劳;陈选京;王友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魏晋南北朝医学特点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局势乱,社会思想杂,学术风气新,注重临床实践,形成了以临床医学为特色,多种学术思想体系并存的医学模式.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以理气活血中药为主,辅以化痰开窍,配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理论及治疗实践研究进行总结,勾画出其整体研究轮廓并指出一些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作者:刘文;刘艳骄;杨建宇;于峥;谷胜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临床验案2则

    针药并用治愈水肿患者张××,女,65岁,双下肢水肿半年,多处求医未见成效.查体:面色黄,额头有散在性多发性黄褐色扁平疣体,双下肢水肿,皮肤紧发亮,压之有凹.气短乏力,四肢倦,腰痛,夜尿多,舌体胖大,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肾两虚.治则:健脾益肾佐以利水.

    作者:刘彩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