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敏;林武华;黄前堂;李俊青;何玉芬;周琦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和减少疼痛,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治疗和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方法 总结我科2010 年11 月~ 2011 年7 月对128 例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及时采取止痛措施,评估疼痛治疗效果,观察药物副作用并予相应处理.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疼痛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能积极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创伤骨折患者,通过疼痛评估,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钟云兰;陈静;黄佑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使用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及分析.方法 选取50 例乳腺增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乳癖舒胶囊,治疗组使用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 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垂体催乳素(PRL)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愈17 例,有效7 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7 例,有效11 例,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的E2、P R L 在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幅较对照组大(p <0.01);P 在治疗后有所回升,且治疗组升幅较对照组大(p <0.01).结论 使用周期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能够较快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练志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我院在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共40 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非常完整,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该40 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以及生理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给出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和配合方法.结果 (1)全部40 例患者均在腹腔镜指引下切开胆总管、在纤维胆道镜的指引下进行探查取石,手术持续时间100 min 至220 min,术中出血量5 ml 至110 ml;(2)12 例没有放置T 型引流管,这12 例中有8 例患者没有出现显著的不适症状和腹部体征,其余4 例患者在手术后有胆汁流出(100 ml 至200 ml),但均在1 周内自动停止;(3)28 例放置T 型引流管,全部没有出现胆汁泄漏问题,手术完成进行胆道造影检查,显示无结石患者共21 例,该部分患者在手术完成1 个月之后拔除T 型引流管,4 例显示胆总管残余结石,该部分患者在手术第7 周取净结石,并拔除T 型引流管;(4)放置T 型引流管的28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因为手术原因发生并发症.结论 科学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积极合理的术前手术准备、紧密衔接的术后临床护理提高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有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晁晓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在医学领域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高新技术的治疗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医疗器械的安全和管理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手术室高值耗材作为医疗耗材中的特殊种类,大多直接的进入人体,其安全性显的至关重要,而且价格昂贵.那么高值耗材的管理更应得到高度的重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不断的提高和完善高值耗材的管理方式是我们的必行之路.
作者:高锦萍;姚晓旋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幼少女阴道与子宫疾病中的的护理配合,以使患儿安全、舒适地接受检查.方法 自1998 年以来因反复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就诊患儿12 例、阴道出血患儿9 例、阴道异物置入史患儿4 例,在氯胺酮+ 咪唑安定分离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重点对小儿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中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医护密切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儿心理状况稳定,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检查效果满意.认为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纤维宫腔镜用于诊治小儿妇科疾病水平的重要保证.结论 应用宫腔镜诊治幼少女阴道与子宫疾病,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石喜妹;黄小明;李荣明;蒋妮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肾上腺素/ 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60例,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60 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均为本院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住院病人,诊断符合急性感染性喉炎诊断标准.0.5 ~ 3岁36 例(60%),3 ~ 6 岁16 例,6 ~ 12 岁8 例.就诊时至发病时间30 分钟~ 8 天,夜间( 尤其后夜) 就诊者24 例(40% ),多数病人于发病后6 小时内就诊.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主, 共49 例(81.6% ),其他月份散发共11 例,同时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42 例(70% ),伴发下呼吸道感染( 包括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12 例,发热51 例(85% ),声音嘶哑57 例(95%),犬吠样咳嗽45 例(75%);喉梗阻Ⅰ度18 例(30%)、Ⅱ度36例(60%)、Ⅲ度6 例(10%);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高.CRP 升高.
作者:姚志营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详细的观察,然后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辅助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近一段时间给予治疗的共163 位患有缺氧缺血性的新生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第二组除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还采用以神经节苷脂为辅助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分析和对比,第二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且意义显著.结果 第一组采用的方法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上的有效率为76%,第二组为97%,明显的统计差异具有深刻意义.结论 辅助药物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控制该病症的发展.
作者:燕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总结了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34 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颈外静脉导管针留置,观察穿刺成功率和抢救效果.颈外静脉留置针易穿刺,效果显著,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易香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我院2005 年2 月~ 2012 年2 月收治乙型肝炎患者68 例,在传统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α 干扰素(IFNα) 和胸腺肽治疗,并观察其近期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8 例按1990 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诊断为慢性活动型肝炎59 例,慢性迁延型肝炎9 例.治疗前未采用过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治疗,血清学检测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感染,选择HBsAg(+),HBeAg(+),HBV-DNA(+),谷丙转氨酶( ALT ) 均异常(124 ~ 250 U/L ) 的无黄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 例,对照组32 例.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型及肝功能等方面皆有可比性.
作者:杨映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通过不同调节器的应用,寻找一种更适合临床患者持续静脉滴注思他宁的给药方式.方法:对63 例持续静脉滴注思他宁的患者,根据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单数组为输液泵组33 例,双数组为一次性使用可调节输液器(简称调节器)组30 例.观察比较两种不同输液调节器的临床使用效果.结果:发生输液针头堵塞者输液泵组1 例(3%),低于调节器组6 例(20%),P < 0.05 ;5d 内重新留置套管针者输液泵组5 例(15%),明显低于调节器组15 例(50%),P < 0.01.结论:使用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思他宁优于一次性使用可调节输液器,在临床中应推广使用,以保证思他宁药物在使用过程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佳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淑红;陈桂清;谭清华;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调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烧伤科近7 年病案显示,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共26 例.现将此类患者诊疗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6 例,男20 例,女6 例;年龄20 ~ 73 岁;其中热液烫伤2 例,火焰烧伤24 例;烧伤总面积55% ~ 100%.吸入性损伤患者轻度8 例,中度12 例,重度6 例;气管切开18 例.
作者:贺荣鹏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病例56例,对其分别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和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进行比较,改良小切口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伤口美观等优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眭正辉;汤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本文将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以确定磁脉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磁脉冲方法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磁脉冲辅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磁脉冲方法进行辅助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未进行磁脉冲辅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论 应用磁脉冲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冰;周进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临床上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慢性根尖周炎治疗适应症的选择.方法 选取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240 颗,随机分成前牙前磨牙、磨牙两组各120 例,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多次法各完成前牙前磨牙组60 例、磨牙组60 例根管治疗,术后一周、半年、一年回访,根据患者主观症状、临床表现和术前术后X 线片评价疗效.结果 一年回访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成功率达88.3%,与多次法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异性,可在临床择病例使用.
作者:符晓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对壶腹部周围的患癌者分别使用肠外和肠内营养的差别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这两者的营养方式的作用进行评价[1].方法 把我院曾经接受的50 例患有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肠内营养,另一组则使用肠外营养,并对这两组的患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使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无论是在平均住院时间,还是在平均费用上都明显的少于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结论 对于患有胰十二指肠的患者而言,肠内营养支持是切除手术后的佳选择.
作者:王平;宁桂芝;吕丽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我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诊疗机构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为监督管理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检查结合资料查阅以及填写调查表的方法进行.结果 被检的205 家放射诊疗机构中有113 家暂未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这些暂未持证的单位均存在着放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硬件建设投入不足、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不落实以及放射防护设施配置不全等问题.结论 必须建立健全相应机制,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增强检测服务能力,以促进我市的放射卫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周素洁;叶婉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根据品行障碍病人的特点,结合临床实践,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我院住院的16 例品行障碍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品行障碍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后均以好转疗效出院.结论 良好、得当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黄丹;朱琳;王魁元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45 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急性期与缓解期及40 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血清三碘游离甲状腺素(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同时检测动脉血中氧分压(PaO2) 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分析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程度与TT3、TT4、FT3、FT4 和TSH 的相关性.结果 Ⅰ型呼吸衰竭急发期及TT3,TT4,FT3,FT4 水平均值与Ⅰ型呼吸衰竭缓解期上述数值相比有差异显著性(P < 0.05),Ⅱ型呼吸衰竭急发期TT3,TT4,FT3,FT4 水平均值与Ⅱ型呼吸衰竭缓解期上述数值相比有差异显著性(P < 0.05).Ⅰ型呼吸衰竭急发期与Ⅱ型呼吸衰竭急发期相比有差异显著性(P < 0.05),Ⅰ型呼吸衰竭急发期及Ⅱ型呼吸衰竭急发期TT3,TT4,FT3,FT4 水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显著性(P < 0.01); 呼吸衰竭死亡组TT3,TT4,FT3,FT4 水平均值显著低于存活组(P < 0.01).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血清T3 和T4 水平与氧分压(PaO2)与呈显著性正相关,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血清TT3,TT4,FT3,FT4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缺氧是导致COPD 呼吸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测定血清中T3,T4 的含量有助于判断重症肺炎危重程度和估计预后.
作者:赵静渝;李海燕;韩利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发生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期间住院的2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应用长谷川痴呆量表进行智能测评,将其中112 例不同程度出现理智障碍者作为实验组,173 例未出现智能障碍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进行单因素非条件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文化程度(初中以下)、高同型半胱氨酸、梗死灶数目(≧ 3)、梗死体积(≧ 25m l)、有无白质疏松及有无脑萎缩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梗死灶数目(≧ 3)、梗死体积(≧ 25ml)、有无白质疏松及有无脑萎缩是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高血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梗死灶数目(≧ 3)、梗死体积(≧ 25ml)、有无白质疏松及有无脑萎缩是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陆少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宫腔镜检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拟接受门诊宫腔镜检术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R 组,n=60) 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 组,n=60),监测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及术后的恶心呕吐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1)PR 组的HR 与MAP 在麻醉诱导后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R 组T1 时间点HR 与MAP 较T0 时间点降低(P < 0.05),而T3 时间点HR 与MAP 与T0 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SR 组苏醒时间较PR 组短(P < 0.05);定向力恢复时间较PR组短( P < 0.05).(3)术中无意识肢动及呼吸抑制发生例数P R 组较SR 组高( P < 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PR 组较与S R 组少( P < 0.05);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更小,苏醒质量更高,适合用于宫腔镜检术.
作者:乔山青;王健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