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李丽婕;高伟利;田会方;宋红梅;徐保红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4~2008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点和流感病毒优势毒株的情况,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流感流行季节,采集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咽拭子标本,用MDCK(Madin Darby Canine Kidney)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经血凝抑制(Hemass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鉴定病毒型别.结果:2004年10月一2008年3月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3179份,分离到流感病毒288株,血清学鉴定结果A(H1N1)亚型78株,占27.08%,A(H3N2)亚型113株,占39.24%,B-Victoria系36株,占12.50%,B-Yamagata系61株,占21.18%.在2004~2005年流行期和2006~2007年流行期均以A(H3N2)亚型流感病毒占优势;2005~2006年流行期以A(H1N1)亚型流感病毒占优势;2007~2008年流行期优势流行株为B-Yamagata系流感病毒.除2005~2006年流行期外,我省流感病毒流行高峰期均在1月份.结论:河北省流感病毒流行有明显季节性,1月为发病高峰,感染人群中流感毒株A(H1N1)、A(H3N2)亚型和B-Victoria、B-Yamagata系交替出现,流行优势毒株不断发生变化.
作者:彭世强;刘艳芳;韩光跃;高伟;齐顺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追踪观察嵊泗县市售食品卫生质量,了解生产加工食品与销售食品的质量差异.方法:运用统计学χ2显著性检验方法[1],对嵊泗县2004~2008年间17类食品卫生质量的随机抽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食品样品17类5814件,检验合格5127件,抽样总合格率为88.18%;其中销售食品17类2888件,合格率为91.90%;生产加工食品12类2926件,合格率为84.52%.12类销售类食品质量显著高于同类生产加工类食品(χ2=42.92,P<0.01);其中销售类的冷冻饮品、饮料和糕点质量高于生产加工类(χ2=11.98,59.46,9.06;P<0.01);生产加工类水产品质量显著高于销售类水产品质量(χ2=28.17,P<0.001).结论: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卫生执法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和深度.
作者:倪惠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目前武汉市市售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情况.方法:分别在上半年的6月份和下半年的10月份各采样75件,依据GB/T 20361-200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孔雀石绿.结果:上半年的孔雀石绿检出率为8.0%,下半年的孔雀石绿没有检出.结论:孔雀石绿的残留情况可能与季节有关.
作者:肖永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07~2008年间52株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经VITKE-AMS-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GPI卡鉴定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结果:52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不敏感菌株32株,占61.5%,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仅为21.2%和5.8%,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则达50.0%.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均达92.3%,氯霉素的耐药率为15.4%,而对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呈现高敏感性,敏感率分别达100%和98.1%.并且青霉素耐药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比青霉素敏感株明显.结论: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性高,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以及氯霉素比较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率比较严重,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普遍耐药.
作者:徐丽慧;王贤军;王敏敏;董晓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含朱砂中药制剂中可溶性汞盐,测定含量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处方分析、提取方法及检测方法筛查,并根据可溶性汞盐的化学性质,选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含朱砂中药制剂中可溶性汞盐的含量,光电倍增管负压为300 v,原子化器温度为200℃,A通道灯电流为80 mA,还原剂为0.5%氢氧化钠+0.75%硼氢化钾,载流为3%硝酸.并根据样品检测结果及朱砂的日摄取量制定合理限度,完善质量标准中的安全性检查.结果:在0.8-4.0 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检出限为0.1073 μg/L.平均回收率(n=6)为91.33%,RSD为3.3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含朱砂中药制剂中可溶性汞盐的测定,评价药品安全性,完善质量标准.
作者:张映娜;李旸华;曾丽玲;林秋凤;雷柳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对解放军第302医院2005年12月到2008年12月有关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6例次院内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率高为大肠埃希菌,约占所有菌株的31.8%,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2.3%;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常见,占9.9%.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作者:孔华丽;庄英杰;杨静;文萃荣;聂为民;姜天俊;张秀;赫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室间质龟评价作为一种实验室质量控制工具,可以帮助实验室通过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验质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方法:根据专家组调研确定了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对参评的实验室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实施的整个过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结果:2008年组织2次室间质量评价(EQA)活动及格率:尿液干化学分析液(98.9%、99.0%)>传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85.9%、86.1%)>全血细胞计数(38.2%、43.9%)>常规生化(20.9%、23.0%).全血细胞计数约有50%的参评单位不及格,常规生化约有70%的参评单位不及格,针对这些问题找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作者:葛君琍;薛海鲸;王丽娜;乔正梅;李宝;林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的N-2a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并确定可能的检测限值.方法:使用不同浓度毒素标准品结合藜芦定和乌本苷共同作用对数生长期的N-2a细胞,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毒性,确立细胞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及比较各毒素作用大小,并同步利用小鼠生物法进行验证,通过精确记录小鼠死亡时间,比较各毒素的毒作用大小.结果:麻痹性贝类毒素能明显降低藜芦定和乌本苷的细胞毒性,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通过比较得出毒素各成分毒性大小为:neoSTX>STX>dcSTX>GTX1,4>GTX2,3>dcGTX2,3;小鼠生物法的毒作用平均死亡时间为:neoSTX组(6.5 min),GTX1,4组(8.0 min),STX组(9.0 min),dcSTX组(15 min);GTX2,3组和deGTX2,3组未见动物死亡.结论:细胞检测与小鼠生物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立的细胞检测法可行,且细胞毒性试验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低检出限值可达到10-9 mol/L剂量水平,其中浓度在10-6~10-8 mol/L间具有较好的线性.
作者:黄海燕;付英斌;赵昆山;袁建辉;周丽;刘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是肠道正常菌群之一,属于条件致病菌.其中一些特殊的血清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可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
作者:罗中捷;周卓晟;郝春慧;刘红艳;黄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沙门菌(Salmonella)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可致多种感染,轻者为自愈性胃肠炎,重者可引起致死性伤寒,全球每年约有1600万感染病例,其中60万例死亡[1].
作者:吴静怡;董路宁;任立松;王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沈阳市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及其优势株的情况.方法:采集2005年~2009年冬春流行季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以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根据CPE和HA方法鉴定流感病毒的存在,阳性毒株以HI和RT-PCR方法进行分型鉴定.结果:2005~2009年四个监测周期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783份,分离到流感病毒161株,总分离率为20.6%.其中A1型(H1N1)62株(38.5%)、A3型(H3N2)71株(44.1%)、B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28株(17.4%).3种型别的毒株在5~岁和15~岁年龄组分离率高(34.9%,31.7%),但A3亚型在0~组所占比例高(46.5%).11月~次年1月为我市流感流行的冬高峰.结论:近年沈阳地区同时存在3种型别流感毒株流行,每年优势株明显不同,前一年监测周期的优势株在下一个周期中可被其他型别抑制甚至取代,2009~2010年监测周期中应密切关注A3(H3N2)亚型和SWH1N1亚型流感毒株的活动情况,加强学校人群的监测,及时发现流感病毒新变异株.
作者:王冰;陈建平;王迎春;刘建敏;刘娜;侯元;李继耀;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Ⅱ、Ⅲ、Ⅳ.方法:样品经萃取、浓缩后,用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定性、定量.结果:该方法苏丹红的线性范围均为0.125~20.0 μg/ml,检出限为4.4~9.1 μg/kg,辣椒粉的加标回收率为98.1%~105%.结论:该方法较灵敏,准确,可用于食品中苏丹红的常规检测.
作者:姚进文;冯新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萃取方法对食用植物油进行前处理来测定砷.方法:分别以无毒级石油醚、盐酸作为溶剂和萃取剂,将油中砷萃取,以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优化出佳萃取条件,回收率(92%~100%)、精密度均能满足工作需要.结论:该萃取方法简单、环保、节能、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砷的前处理.
作者:郭会芝;侯梦滢;吴艳丽;徐静清;李彦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科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生化检验.如何进一步提高生化检验质量,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将其纳入标准化、科学化的统一管理轨道,已成为检验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
作者:刘凤春;齐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评价监测结果,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及时改进,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对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采用随机抽样进行检测.结果:5年共检测各类样品3077份,合格2978份,检测合格率为96.8%;无菌物品和压力蒸汽灭菌微生物的合格率高为100.0%,其次是使用中消毒液为99.3%;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依次为85.5%、91.6%、94.4%.结论: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合格率欠佳,应是今后整改的重点.在医院消毒效果质量方面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
作者:张冬民;贾桂华;丁勇莉;毛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甲萘威又名西维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广泛用于稻、麦、棉、果树、蔬菜等作物害虫的防治[1],国标GB 2763-2005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标准检验方法[2].
作者:张春玲;闻向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学方法检测HLA-B27,并进行比较.方法:对120例来我院进行HLA-B27检测的可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样本采用PCR技术和血清学方法同时检测,并对二者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3例血清学结果阳性者中经PCR-SSP法确认有41例阳性.8例血清学结果可疑经PCR-SSP法确认有6例阳性.69例血清学结果阴性者中经PCR-SSP法确认有67例阴性.结论:PCR-SSP法与血清学方法比较,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简捷、准确性高等优点,适宜大批量操作,对血清学方法有疑问的结果起到确定作用.
作者:刘元明;郝钦芳;张丽萍;段萃娟;杨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汉族人群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型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的221例汉族人群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正常对照组104例,胃癌117例).结果:胃癌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的GG、GA和AA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650、0.325和0.026,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812和0.188;正常对照组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798、0.192和0.010,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94和0.106;Gin223Arg位点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7,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胃癌相关.
作者:任晓华;蒋波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乳制品中合成色素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使用冰乙酸作沉淀剂,溶液过盛有聚酰胺粉的G3垂融漏斗抽滤,吸附合成色素,后用乙醇-氨水解吸色素,收集全部解吸液,经蒸发、定容、过滤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各合成色素含量在5.0~10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2.6%~6.1%;加标回收率为96.7%~105.3%.结论: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好、简便快速,便于推广.
作者:刁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优化生物样品中吗啡的衍生化条件及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条件.方法:吗啡中毒犬血液和肝脏酸水解后,三氯甲烷-异丙醇(9:1)萃取,丙酸酐-吡啶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分析、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生物样品中吗啡.结果:吗啡与丙酸酐-吡啶以1:3:2比例、在微波80火力3 min能够完全衍生.心血和肝脏中吗啡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0.0796X+0.0821、0.2~120 μg/ml、0.9976、92.6%±0.55%、0.02 μg/ml(S/N>3)和Y=0.0457X+0.0656、0.2~120 μg/ml、0.9955、90.07%±0.67%、0.02 μg/ml(S/N>3).结论:建立的生物样品中吗啡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可用于吸毒者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和吸毒者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董镧;尉志文;贠克明;王玉瑾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