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葛君琍;薛海鲸;王丽娜;乔正梅;李宝;林波

关键词: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室间质龟评价作为一种实验室质量控制工具,可以帮助实验室通过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验质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方法:根据专家组调研确定了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对参评的实验室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实施的整个过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结果:2008年组织2次室间质量评价(EQA)活动及格率:尿液干化学分析液(98.9%、99.0%)>传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85.9%、86.1%)>全血细胞计数(38.2%、43.9%)>常规生化(20.9%、23.0%).全血细胞计数约有50%的参评单位不及格,常规生化约有70%的参评单位不及格,针对这些问题找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LC-ESI-MS测定人血浆中的姜黄素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姜黄素的LC-ESI-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1×100 mm,3.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70:30).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检测,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离子为m/z 367(姜黄素),m/z 479(内标芍药苷).结果:人血浆中姜黄素浓度在8~2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限为8 ng/ml.姜黄素的萃取回收率为81.6%~90.6%,日内及日间RSD都低于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姜黄素的临床血药浓度分析.

    作者:林观样;王贤亲;胡卢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研究

    目的:建立水中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乙苯、苯乙烯8种苯系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用氮气将水中苯系物吹出,并捕集在吸附管内,加热吸附管,解析出的组分进入气相色谱仪分离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8种苯系物在相应的试验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低检出限为0.0002 mg/L,平均回收率在90.2%~105.6%之间,RSD均小于5.0%.结论:该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无污染等优点,适合水中苯系物含量的检测.

    作者:姚浔平;李继革;姚珊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TTG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FG)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NSCLC组织及6例良性病变肺组织中PTTG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FITG和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72%和61.4%,在良性病变肺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两者的表达.上述两种组织之间的PTTG和PCNA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TTG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PCNA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癌组织中PTYG和PCNA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06,P=0.005).结论:PTTG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两基因表达成显著正相关,二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并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作者:苗淑荣;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富锶食品中的锶

    目的:建立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富锶食品中锶含量.方法:采用干法灰化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EDTA-表面活性剂联合增敏,采用中性火焰测定锶含量,对EDTA-表面活性剂、混合气体、共存离子干扰与消除、硝酸镧用量的确定进行试验探讨.结果:当EDTA-聚乙二醇辛基苯醚(OP)存在时,测定锶的灵敏度提高60%,同时以EDTA、硝酸镧为保护剂、消电离剂、释放剂可消除样品中共存元素的干扰.方法线性范围0~10.0 μg/ml检出限为0.02 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4.0%-6.5%,方法回收率在92%-105%.对3种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测定值均与真值相吻合.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富锶食品中锶的测定.

    作者:谢金成;何宗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06~2008年长春市保健食品质量监督抽检质量分析及对策建议

    目的:了解长春市保健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加强保健食品监管.方法:通过每年一次对长春市保健食品的市场抽查,依据国家标准对保健食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2006年~2008年抽检的91份样品中,标签标注错误占29.7%;未取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伪造或盗用其他标准文号的占23.1%;重金属砷和铅超标占4.4%;所抽检的41份营养补充剂中功效成分不达标占31.7%;所抽检的50份减肥类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分占66.0%.结论:长春市保健食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董巧红;石金娥;李媛媛;杨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汉族人群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型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的221例汉族人群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正常对照组104例,胃癌117例).结果:胃癌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的GG、GA和AA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650、0.325和0.026,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812和0.188;正常对照组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798、0.192和0.010,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94和0.106;Gin223Arg位点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7,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胃癌相关.

    作者:任晓华;蒋波湧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保健食品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分析探讨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有机硒和无机硒含量的方法.方法: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将样品中的有机硒氧化成无机硒后测定总硒含鼍,同时用酸提取样品中的无机硒,再通过差减法获得有机硒的含量.结果:经回收实验和实际样品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95.0%~105.6%,RSD为2.5%~4.9%.结论: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相关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好,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卢岚;鲁兵;王春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指甲中的砷

    砷中毒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该病影响因素复杂、毒作用机制不明、无早期敏感特异的诊断和监测指标以及理想的治疗药物等,使其危害难以得到彻底控制.

    作者:陈兴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离子色谱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新进展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离子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发展,可以看到离子色谱分析物的范围不断扩大,样品介质日益复杂,对传统分析物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分离、检测手段不断丰富;样品前处理手段的相应改进;标准分析方法的逐步建立和分析目的的进一步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芳;龙军标;周金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制品中苏丹红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Ⅱ、Ⅲ、Ⅳ.方法:样品经萃取、浓缩后,用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定性、定量.结果:该方法苏丹红的线性范围均为0.125~20.0 μg/ml,检出限为4.4~9.1 μg/kg,辣椒粉的加标回收率为98.1%~105%.结论:该方法较灵敏,准确,可用于食品中苏丹红的常规检测.

    作者:姚进文;冯新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以SEA基因作为肠毒素A的检测靶序列,设计荧光定量PCR引物和Taqman探针,优化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浓度和循环条件,评价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对22株食物中毒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A的检测.结果: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25 μl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主要成分浓度分别为Mg2+7.0 mmol/L,dNTP 0.3 mmol/L,引物0.4 μmol/L,探针0.7 μmol/L,TaqDNA聚合酶2.5U.方法可检出低45个拷贝的细菌DNA,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从22株食物中毒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肠毒素A阳性菌株6株.结论:荧光定量PCR可快速、准确的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索A,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刘渠;廖灵灵;徐亚军;李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含朱砂中药制剂中的可溶性汞盐

    目的:研究含朱砂中药制剂中可溶性汞盐,测定含量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处方分析、提取方法及检测方法筛查,并根据可溶性汞盐的化学性质,选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含朱砂中药制剂中可溶性汞盐的含量,光电倍增管负压为300 v,原子化器温度为200℃,A通道灯电流为80 mA,还原剂为0.5%氢氧化钠+0.75%硼氢化钾,载流为3%硝酸.并根据样品检测结果及朱砂的日摄取量制定合理限度,完善质量标准中的安全性检查.结果:在0.8-4.0 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检出限为0.1073 μg/L.平均回收率(n=6)为91.33%,RSD为3.36%.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含朱砂中药制剂中可溶性汞盐的测定,评价药品安全性,完善质量标准.

    作者:张映娜;李旸华;曾丽玲;林秋凤;雷柳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广西北部湾海域产牡蛎中创伤弧菌污染监测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北部湾海域产牡蛎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增菌,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CC)琼脂分离牡蛎中的创伤弧菌,可疑菌落的鉴定采用生化试验或PCR法.采用可能数(MPN)法检测牡蛎中创伤弧菌污染水平.结果:广西北部湾海域产牡蛎中创伤弧菌的检出率为32.50%(13/40),平均菌浓度为75.06 MPN/g,低于低检出限3 MPN/g的牡蛎样品占67.50%(27/40).牡蛎中创伤弧菌的污染水平存在季节性差异.结论:应加强对广西北部湾海域产牡蛎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的监测,尤其是夏秋季节.

    作者:李秀桂;蒋震羚;黄彦;王红;吕素玲;程国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63例ACS患者人院时血清PAPP-A水平,观察3月时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血清PAPP-A水平截断点,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血清PAPP-A水平危险分层的佳截断点取15.3 mU/L,其敏感性73.68.0%,特异性59.09%.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为42.42%,而无事件者为57.58%;低危组中分别为16.67%和83.33%.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P<0.05).结论:血清PAPP-A水平可能是ACS患者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对筛选ACS患者中高危患者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作者:李德柒;周乐;唐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代森锰锌

    目的:建立测定苹果中代森锰锌的气相色谱法.方法:代森锰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硫化碳,用气相色谱进行测定.结果:线性范围为0.00~5.00 μg,加标回收率为93.8%~104.7%,相对标准偏差为3.9%.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合苹果中代森锰锌的检测分析.

    作者:田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ELISA方法检测CA242的不确定度评估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定量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估ELISA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参考CNAS-GL06:20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等测量不确定度指南文件,重复检测低、中、高值3个混合标本,对本实验室ELISA法检测肿瘤标志物CA242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低、中、高值标本测定结果分别为3.69、14.57、89.31 U/ml,其相应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8、0.50、6.96 U/ml.随着标本浓度的上升,不确定度逐渐增大,精密度在总不确定度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与此相反,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随标本浓度逐渐降低.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控制ELISA实验条件,尽量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标准曲线的稳定性,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作者:秦绪珍;高学慧;徐二木;赵芳;齐志宏;邱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cccDNA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优化

    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并建立一种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准确检测血清中HBV cccDNA的方法,同时能够消除HBV rcDNA非特异性扩增的干扰.方法:用两步法提取2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total HBV DNA,分别用荧光PCR试剂盒定量检测HBV DNA和cccDNA.然后通过质粒保护型的DNA酶对提取的DNA模板进行消化处理,使rcDNA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后,再分别进行HBV DNA和cccDNA的定量检测.结果:未经过酶消化处理直接定量cccDNA时存在一定的非特异性扩增.这种非特异性扩增在HBV DNA含量>106 copies/ml时比较明显,消化前后cccDNA定量值的对数平均相差1.94.经过酶消化后的定量cccDNA值基本消除了rcDNA非特异性扩增的干扰.结论:通过质粒保护型的DNA酶降解rcDNA后再进行cccDNA检测是一个方便可行的解决cccDNA准确定量问题的方法,非特异性干扰几乎可以完全消除.血清cccDNA与HBeAg及HBV-DNA有关,提示它可能也是HBV复制的血清标志.乙肝患者血清中cccDNA的含量与total HBV DNA含量成正相关.

    作者:江明凤;江培学;陈伟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猪苓复合多糖含量测定的条件实验

    目的:建立猪苓复合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猪苓复合多糖中多糖的含量,并对其佳反应条件进行了实验.结果:该方法显示葡萄糖在0.0080~0.064 g/L范围内,葡萄糖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98.01%,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2.1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猪苓复合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乔丽华;贾小燕;刘萍;阎素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排泵MexAB-OprM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耐药机制及其耐药性与外排泵表达水平关系.方法:PCR法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exB基因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exAB-OprM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进行外排泵抑制剂的抑制试验,观察抗菌药物的MIC变化.结果:联合外排泵抑制剂后,庆大霉素(GEN)和环丙沙星(CIP)MIC值与之前相比大部分有2个折点的变化,有4株Mea的MIC值有4个折点以上的变化,但总体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株多重耐药Pa株中,均存在外排泵MexAB-OprM的高表达,多重耐药菌组外排泵表达量达敏感组的36.5倍.当外排泵抑制剂CCCP浓度为7.5 μg/ml时,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ET)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头孢噻肟(CTX)MIC值不变或增加的菌株(≥1MIC组)与MIC值减小的菌株(≤1/2MIC组)的外排泵相对表达量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外排泵MexAB-OprM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起着十分莺要的作用,MexAB-OprM的高表达与多重耐药Pa菌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有着密切关系,可能起着基础性耐药作用,但其对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影响较小.其高表达还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有着直接的量的关系,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刘洋;李方去;蒋伟燕;杨爱平;杨锦红;王金文;张颖;赵飞;李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核酸检测在血液HBV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献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状况,探讨HBV核酸扩增检测(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在酶联免疫法(enzyine immunoassay,EIA)检测的基础上,应用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HBsAg EIA阴性血液标本进行HBV DNA的NAT检测.对NAT阳性标本进一步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 Marker,HBV-M)及核酸定量检测.结果:共检测了105,152例HBsAg阴性的血液标本,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15例,阳性率0.014%.Abbott酶联免疫试剂检测发现,15例标本中有6例标本的HBV-M五项指标检测全部阴性,9例为HBsAg阴性但其它标志物阳性.其中10例HBV DNA阳性标本再经Roche试剂进行核酸定量检测,HBV DNA核酸含量高为149 IU/ml.结论:在HBsAg ELA阴性献血者中仍有极少数的HBV感染者;核酸扩增检测和酶联免疫检测互补,能够缩短血液筛查中HBV检测窗口期,特别是对提高HBsAg阴性血液标本中HBV感染检出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芳;金钊;林松峰;栾燕;刘显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