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
目的 对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回顾我院自1999 年1 月至 2011 年 1 月间的647 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有56 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对其产生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总结.结果 术后死亡34 例,存活22 例,术后半年 GOS 评定:植物生存 3 例,重残 6 例,中残 4例,轻残 4 例,5 例恢复良好.结论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和迟发性颅内血肿是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中处理困难,预后差.经过一些综合措施,可以减少其死亡率及重残率.
作者:韦明锋;丁勇强;吴克文;沈湛泉;安飞鸣;胡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心血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找出高血压患者深麻醉下拔管的好方法.方法 选取2009 年3 月到2011 年10 月的50 例高血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 例,全部使用静吸复合全麻加上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结束之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手术结束时、拔管之前、拔管之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过敏反应、血氧饱和度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机率.结果 使用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在拔管5 分钟时的血压明显高于使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拔管之后患者的苏醒时间相比丙泊酚组较慢,在苏醒期有2 例患者出现躁动情况.结论 高血压患者进行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都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在拔管时的心血管变化情况,确保血压和心率稳定,相比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的患者要由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患者.
作者:朱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机械通气联合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将新生儿肺出血的患儿16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 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与静脉滴注血凝酶;治疗组10 例加用血凝酶气管内给药联合机械通气.结果 治疗组:平均肺出血停止时间5.6±2.2h,治愈率 7 例(70% ),对照组分别为:14.3±3.8h,2 例(33.3%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气管内加压滴入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柴斌英;万俊;凌厉;包志丹;华亚军;张玉如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意大利(杰西)Angiologica B.M.SRL 公司生产的外科修补网系列--填充式网塞补片.结果 30 例全部治愈.平均术后1.5 天下床活动,随访2 年无复发,1 例术后切口疼痛一月,1 例切口积血,经冷敷,多次抽出积血而治愈,1 例术后切口硬结明显,未行处理自行缩小.无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平均住院6 天.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患者无张力,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合并症少,更适合老年人的腹股沟疝及复发疝.
作者:卜华彬;李作娅;李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坐浴结合护理治疗痔疮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 年4 月至2012 年4 月,300 例痔疮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坐浴结合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愈合情况、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愈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坐浴疗法辅以合理护理措施治疗痔疮术后,能够明显增强疗效,减轻疼痛,加强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烈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戒毒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谢慧雯;李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 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葛根芩连汤加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报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18 例射频消融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结果 18 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随访无一例复发,亦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东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祛风散配合黄藤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将240 例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 例,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观察组采用祛风散配合黄藤合剂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祛风散配合黄藤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
作者:彭义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妊娠时限肝内胆汁淤积发病的结局,方法选取自2009 年1 月~ 2011 年1 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且经诊断患有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120 例,其中孕周<28 周(A 组)以及在28 周-34 周(B 组)的各60 例,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胎儿变化、胎儿结局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肝内胆汁淤积组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B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内胆汁淤积发病的早晚对胎儿的影响密切相关.
作者:唐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电击伤后家兔血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动态变化.方法 220V 交流电电击,复制家兔电击伤模型,分别于电击伤后6 个时间点(0h、4h、12h、1d、2d、3d ) 采家兔心室血,以无电击家兔为对照组(C),测定各组家兔心室血清的LDH 和CK.结果 LDH 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2d、3d 时间点均显著上调(P<0.01 或P<0.05),在电击伤后4h 达高值,以后有所降低;CK 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 三个时间点显著升高(P<0.01或P <0.05),在12 小时升到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2d、3d 渐回复至正常(P > 0.05).结论 电击伤后血清L D H 和C K 的变化特点为电击伤存活案例的法医鉴定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李秀娟;苏丽萍;张洁;王鑫成;李建洲;李凯超;何金龙;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0 例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应用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结果 产后30d 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EPDS+ 发生率为13.4%,对照组EPDS+ 发生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产妇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极大地降低了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值得门诊推广应用.
作者:黎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的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对70 例明确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根据孕期分别结合孕前标准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所需能量,并结合孕妇饮食情况,血糖、对运动的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监测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将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FPG、2h PG、HbAlc、TC、TG 有显著性变化.总有效率为92.8%.结论 饮食干预结合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何洋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我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近9300 万,每年约有近50 万人死于各种肝病,其中约有25% 的肝炎病人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肝脏作为脂类代谢的中心,能合成和储存各种脂类,以供应肝脏及全身的需要,因此肝胆疾病中血脂水平变化的分析,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都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对162 例肝胆病住院病人及40 例门诊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T-chol、TG、HDL-c、LDL-c、apoB 和apoA1 等指标检测,结果见表.
作者:刘庆丰;胡先礼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死亡原因.其治疗失败主要为血行转移和播散,患者术后有约30% ~ 40% 在10 年内可出现转移性病灶[1].乳腺癌远处转移和播散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乳腺癌微转移的检出率, 合理并及时地选择治疗方案, 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因素.通常认为癌细胞通过外周血进行微转移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必需步骤[2].
作者:莫军扬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对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120 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60 例.A 组患者进行常规改善咽鼓管功能治疗;B 组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手术治疗.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能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 组; 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 组; 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结论 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远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急门诊与住院治疗热性惊厥小成本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首次出现热性惊厥患儿165 例,随机分为急门诊治疗组和住院治疗组,对比二组治疗效果,并行小成本分析.结果 急门诊治疗热性惊厥与住院治疗同样有效,且急门诊治疗组人均总成本为498.47±265.15 元,住院组为1275.89±475.45 元,t = 12.9074,急门诊治疗组成本显著低于住院组(P<0.05),故急门诊方案优于住院方案.结论热性惊厥的急门诊治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韦欢;孟文;王昕;彭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并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08 年6 月-2011 年6 月我院6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药物服用不当以及饮食运动不当是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因素,占91.7%.各种因素经卡方分布分析( P < 0.05) 后没有明显差别.临床治疗方法出现低血糖反应后①对症状轻者口服葡萄糖或糖水,重者静脉注射葡萄糖;②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胰升糖素后补充葡萄糖或进食.所有患者经及时处理不留后遗症.结论 引起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有很多,在老年2 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为了降低发生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总结、分析产生低血糖的原因,对临床治疗低血糖有重要意义,并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作者:戴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2005-2011 年泰兴市疟疾疫情流行状况,分析疫情和防治措施,为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泰兴市2005-2011年的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报表以及疟疾病人流调表,分析疟疾发病率、人群分布、输入性疟疾等指标.结果 泰兴市2005-2011 年共报告疟疾病人25例,年发病率在0.0078-0.0669/ 万,上升幅度较大.其中输入性疟疾22 例(本地人口本省外市感染2 例、外省感染2 例、外国感染18 例),占疟疾发病的88%.发病时间各个月份均有,无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以30-49 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0%(20/25).结论 全市疟疾发病呈上升趋势,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应加强流动人口和现症病人的监测、管理,控制疫情扩散和上升,杜绝二代病例发生.
作者:赵兰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在满足现今人们对疾病治疗要求的基础上,如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护理服务需求,是广大护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首要而艰巨的任务.为使护患关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开展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护士应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缪硕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