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算机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36例

黄信超;苏一家;杨军

关键词:三维塑形钛网, 颅骨缺损, 修补术
摘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的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 例使用计算机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 36 例术后均两侧头颅对称,外形良好,基本恢复了头颅原始状态,无感染,1 例额叶血肿约20ml,保守治疗治愈,2 例头皮下积液,行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处理后痊愈.结论 计算机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外形美观等优点.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并发骨水泥反应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后护理体会

    水泥(骨粘合剂)[1]:常用名为骨水泥,化学名为丙烯酸粘固剂(acrylic cemen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ic,PMMA).1951 年,瑞典Klaer 用PMMA 作为髋关节假体固定材料;1988 年Charnley 深入研究并推广使用,从而使骨粘固剂固定假体置换获得成功;我国1978 年研制成功并应用与临床.

    作者:史淑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011年卢湾区血液安全卫生抽检结果及监管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行为,完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做好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方法 对辖区内3 家设立输血科(血库)的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4 台冷藏贮血冰箱内空气进行采样送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进行霉菌及细菌总数两项指标检测.结果 临床用血医疗机构贮血冰箱的消毒工作开展情况总体较好,卫生监督的有效干预和医疗机构管理部门重视并落实相关措施等有较大的关联.讨论依据监督、监测结果,分析卫生监管效果.

    作者:陈嘉文;钱依雯;俞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黔西南州无偿献血者HIV 检测结果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黔西南州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情况,以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对2005 年-2011 年我站无偿献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对其血液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 抗-HIV) 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对2005 年-2011 年我站无偿献血者调查统计显示,初筛阳性者45 例,其中37 例复检确诊为抗-HIV 呈阳性,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9-29 岁年龄段检出率高,已婚多于未婚,自由职业人员多.结论为保证无偿献血的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血站在选择试剂时要选择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的试剂,同时检测人员一定要做好血液检测初筛和复检质量,以避免抗HIV 阳性血液的漏检漏报.

    作者:黄明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开展处方点评制度促进抗菌药物合理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处方点评制度对提高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 年7 月~ 12 月和2011 年7 月~ 12 月二个时间段我院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400 张,每月随机抽取住院病历40 份,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填写处方评价表,对不合理处方逐一点评,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2011 年7-12 月我院住院病例抗菌药物平均用药品种数低于2010 年同期;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符合率明显提高,一级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天数较2010 年下半年明显减少,至2011 年第四季度已为3.5 天.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11 年较2010 年明显下降,至2011 年第四季度已达7.8%.结论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通过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多重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水平.

    作者:童德银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医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86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药能否配合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以及临床效果,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寻求较好的治疗方法,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86 例原发性肝癌经中医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52 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及时观察患者病情,生存时间从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治疗后结束后,每月一次随访,同时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好转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肿瘤的大小无明显影响;治疗组患者生存率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能够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明显.

    作者:曾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来源和对策,为促进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和提高人性化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我院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结果 低年资护士心理压力较大,社会地位低、岗位薪酬过少、责任重大、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紧迫的在职学习和提高学历的需要、心理学知识欠缺是其主要原因.结论 低年资护士承受多种工作压力,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压力源,低年资护士提高个人素质,调整心态,学习心理学知识,以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压力.

    作者:伍思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相应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 例处于缓解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2 例.常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雅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美洛西林钠致高热1例

    患者,23 岁,11 年10 月11 日,因G2P0 孕40+3 周L O A 待产、胎膜早破入院.查体:T 36.9o c,P 84 次/ 分,R 17 次/ 分,Bp108/77mmHg,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率 84 次/ 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浮肿,胎膜破,羊水清.静滴美洛西林钠针(江西东风药业,批号070451.2),3.0g / 次,一日二次,预防感染.10 月12 日,血常规示:WBC 7.4×109/L,N 59.6 %,HGB119g/L,血小板计数 191×10 9 /L.肝功能示:ALB 27.5 g/L、TP54.7 g/L,低于正常值下限,其余项目正常.尿常规正常.10 月13 日,行剖宫产,术后继续用美洛西林针3.0g / 次,一日二次,预防感染,并给予维生素C 针、水溶性维生素针、缩宫素针每日1 次静脉滴注.

    作者:侯素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398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行为指导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女性盆腔器官轻度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为指导的效果,为广泛开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 的行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妇科病普查发现的409 例有轻度症状的FPFD 患者(盆腔器官轻度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规范的行为指导,并进行3 次随访交流指导,一年后再次普查观察疗效.结果 409 例患者接受规范的行为指导后,11 例因各种原因失访;398 例一年后的普查显示近70% 症状得到控制,其中8% 恢复正常(显效)、60.6%例症状明显改善(有效)、20.1% 例症状减轻(中效)、11.3% 效果不明显(无效).结论 FPFD 严重影响成年妇女生活质量,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伴或不伴压力性尿失禁(SUI)多见,规范的行为指导,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是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姜少琼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分析静脉输液的危害

    分析静脉输液滥用的原因,总结静脉输液的风险,输液在发挥治疗优势的同时存在诸多风险,不应当成疾病治疗的必须和唯一手段.

    作者:蒋敏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血清学检测梅毒的三种方法比较与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常用的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3 种方法对6372 例住院及门诊梅毒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6372 例标本用ELISA 方法共检出梅毒阳性标本101 例,检出率1.58%,101 例梅毒阳性标本中,TPPA 检出梅毒阳性83 例,相符率82.1%,83 例TPPA 确诊阳性标本中,trust 检出42 例,检出例为50.6%.结论 ELISA 法是门诊及住院患者初筛梅毒的理想方法,但确诊是否为梅毒,要同时结合TPPA 确诊实验和trust滴度试验,实验室合理选用3 种不同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群英;谢筱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胶原酶溶解联合硬膜外侧间隙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CT 引导下椎间盘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联合硬膜外侧间隙注射消炎镇痛液与单纯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疼痛反应及疗效.方法 8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 例,分别行椎间盘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联合硬膜外侧间隙注射消炎镇痛液(联合治疗组)及突出物内单纯注射胶原酶 ( 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VAS 评分.结果 组内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3天、7 天疼痛加重; 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 d、7 d、半月、1 月VAS 评分底于对照组(P<0.05),而6 个月时两组无区别(P>0.05).治疗后1 个月联合治疗组优良为75% (30/40),对照组优良率为65% (26/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优良为87.5% (35/40),对照组优良率为85% (34/40)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椎间盘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联合硬膜外侧间隙注射消炎镇痛液较单纯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疼痛反应轻,远期疗效无区别.

    作者:韩俊松;余生源;吴梅;代作富;浦创;王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2 年1 月~ 2012 年5月,在我市行择期外科手术6 例患者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结果 本组6 例患者采血过程中未见有不良反应.自体血回输过程中,未见有发热、过敏以及其他不良输血反应.监测患者采血前、手术前24 小时以及自体血回输后7 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指标变化,均未见异常.结论 储存式自体输血,具有安全性能高、输血不良反应少、缓解血源短缺等优点,在外科择期手术中可应用推广

    作者:唐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及联合物理降温治疗小儿高热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60 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2 组,第1 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第2 组在第1 组的基础上联合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观察患儿体温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降温总有效率均为100%;联合擦浴组体温下降较单纯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组快,体温下降幅度大(P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探讨

    目的 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实习生带教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6O 名护理临床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 名;对照组,60 名.对照组所采用的方法是传统带教法,实验组采用的方法是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实习生带教方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有提高个人素质、能够胜任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工作,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好新生儿急性病变.实验组对各项评价肯定的例数均超过对照组.结论 采用我科制定的新生儿无陪人病房实习生带教法进行儿科护理带教有利于护生沟通能力、操作技能、临床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爱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120 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60 例.A 组患者进行常规改善咽鼓管功能治疗;B 组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手术治疗.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能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 组; 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 组; 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结论 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技术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远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2 月~ 2011 年2 月间我院收治的64 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 例应用腹腔镜诊治,对照组32 例采用传统开腹术诊治.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全部成功.观察组32 例术中因胆囊炎症粘连严重,解剖结构辨别不清转开腹治疗2 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均病愈出院,且无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 ~ 3 年(平均1.5 年),除对照组1 例(3.1%)发生切口疝外,其余均无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诊断外科急腹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朱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106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106 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 年01 月-2011 年12 月期间,我院口腔科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病例106 例,其中男性59 例,女性47 例,年龄22-76 岁.前臂游离皮瓣65 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18 例,腓骨肌皮瓣15 例,小腿内侧皮瓣8 例.术后观察皮瓣成活率和并发症.结果 成功102 例(96.23% ),失败4 例,术后皮瓣危象发生率为5.66% (6 / 106),其中静脉血栓形成83.33% (5 / 6),手术探查抢救成功率33.33% (2 / 6),前臂桡侧皮瓣成活率95.38% (62 / 65);股前外侧皮瓣成活率94.44% (17 / 18);腓骨肌皮瓣成活率100% (15 / 15);小腿内侧皮瓣8 例全部成活,随访半年-3 年大部分患者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成活率高,且并发症少.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肌( 皮) 瓣、小腿内侧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良好皮瓣.

    作者:郑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护士长人性化理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人性化管理理念就是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满足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实现管理者的目的,从而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效益双赢.[1]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护理管理者,护理质量、病人的满意度等直接与护士长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有关,在新形势下,护士长运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对护士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是现代医院护理管理的精髓和必然趋势.

    作者:方盈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 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葛根芩连汤加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报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