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张丽娟;张芳红;樊锦慧
目的:建立26种医院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采用常规法试验26种医院制剂中有19种对不同的试验菌的回收率低于70%,控制菌检查中有10种制剂试验菌不能检出,需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离心法、中和法及联用这些方法试验,使试验菌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被检样品必须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华;钟国庆;刘大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茶叶中12种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法.方法:用丙酮和石油醚混合溶剂浸提,石墨化碳柱固相萃取.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程序升温、OV-1701(30 m×0.25 mm×0.25 μm)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12种农药的回收率为79.0%~10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7%~3.34%;检出限为0.008 mg/kg~0.051 mg/kg;12种农药线性范围为0.1 mg/L~15.0 mg/L,相关系数r≥0.9923.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分析茶叶中的12种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
作者:翟增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副溶血性弧菌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技术.方法: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副溶血性弧菌蛋白制备方法,样品纯化后,选择不同pH范围IPG胶条,双向电泳,蓝银染色,比较图片.结果:超声裂解法效果较好且操作简便快速,提取出来的蛋白质经过纯化处理后再进行双向电泳效果较好,该细菌蛋白质点主要集中在pH4.5~5.5之间,还有部分分布在pH6~7之间.结论:建立了副溶血性弧菌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曾华书;周海涛;陈润莉;侯红斌;张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测定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中氢醌(对苯二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以Tris、柠檬酸、甲醇(9:9:1)为电泳运行液;分离电压20 kV;重力进样10 s(高度20 cm);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氢醌在50~550 g/ml范围内呈线性,R<'2>=0.9996,回收率为98.58%~101.9%,RSD为0.36%,检出下限为0.2746μ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样品消耗量少,适用于各类化妆品中氢醌的测定.
作者:刘泳洲;曾令斌;李少杰;毋福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大理猪源旋毛虫肌幼虫(Trichinela spiralis musclelarvae)3种抗原:虫体可溶性抗原(body soluble antigen,BSA)、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SA)和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ESA)的蛋白组分及其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分析其免疫反应性,为分离和筛选出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强的旋毛虫肌幼虫抗原成分打基础.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肌幼虫3种抗原蛋白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对成虫3种抗原蛋白组分进行免疫反应性分析.结果:SDS-PAGE电泳结果:BSA显示30条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00 kDa~12 kDa之间,其中主带11条;SA显示10条主要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05 kDa~28 kDa之间;ESA显示20条蛋白染色条带,分子量范围在112 kDa~10 kDa之间,其中主带11条.Western-blot结果:BSA出现25条反应条带,其中分子量为75 kDa、66 kDa、63 kDa、55 kDa、49 kDa、45 kDa、37 kDa、28 kDa、20 kDa、16 kDa的条带着色较深;sA出现7条反应条带;ESA显示14条反应带,其中53 kDa、49 kDa、45 kDa、43 kDa、35 kDa、27 kDa、18 kDa、12 kDa显色明显.结论:旋毛虫肌幼虫BSA与ESA较sA蛋白组分复杂,三者主带部分属低分子量区;免疫反应性的强度SA和ESA高于BSA,说明前两种抗原是旋毛虫肌幼虫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靶抗原.
作者:马鸣旺;张志兰;申丽洁;董明治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沈阳市自2002年-2009年这8年间无偿献血人群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ilciencyVirus,my)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方法: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对沈阳市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标本做HIV抗体筛查,应用免疫印迹法确证HIV感染.结果:8年间每年HIV抗体确认的阳性率依次为10万分之3.05、4.28、4.39、1.58、17.02、7.60、13.35和17.59,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沈阳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一男性行为者(the Illten who have flex with men,MSM)为HIV感染的主要人群,某些固定献血者已不再是安全的献血者.因此,应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排除高危人群,适当调整检测策略,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王芳;栾燕;刘显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分析2008年及2009年平谷区肺结核登记病例,为痰检质量保证提供借鉴.方法1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痰涂片镜检法.结果:2008年涂阳检出率58%,2009年涂阳检出率46.7%.肺结核病人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在60岁以上年龄段检出率高达64.2%;不同性质的痰液中干酪样痰检出率高64.8%;不同留痰时间的痰液中晨痰检出率高为77.7%.结论:严格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进行痰检工作,不断提高痰检水平,是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人的基本保证.
作者:刘凤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应用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方法.方法:试样经氯化钠-盐酸溶液回旋振荡提取、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后,用正已烷萃取衍生产物,经毛细管柱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外标峰面积定量.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12μg/kg(S/N=10).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2%~96.4%,相对标准偏差为5.4%~6.4%(n=6),峰面积与浓度在0.2 μg/ml~3.2 w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快速,适合批量腐竹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
作者:曾祥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葛根食品中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染料木素5种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Cosmosil C18-AR(25mm×4.6mm,5 μm)色谱柱,采用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素、染料木素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35μg~1.76μg(r=1.0000),0.051 μg~0.20μg(r=0.9992),0.045 μg~0.18μg(r=0.9992),0.047 μg~0.18 μg(r=0.9998),0.055μg~0.21μg(r=0.9997);平均加标回收率(n=6)分别为98.58%、110.38%、98.58%、100.04%、100.67%.结论:本方法提取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较好,适用于同时测定葛根食品中以上5种组分的含量.
作者:赖红梅;邢君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生物材料及动物肌肉组织中β2-兴奋剂的检测方法,并为药物的安全评价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法同时检测动物组织和尿样中的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检测参数,并根据检测结果推测了莱克多巴胺衍生物可能的裂解机理.结果:采用该方法,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的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8和0.996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5.621%和8.829%,其检出限分别可达到0.1 ppb和4.5 ppb.结论:本文所用方法可完全满足生物材料和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同时检测的需要.
作者:谢劲心;林斯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分析85例男性不育患者病毒感染状况,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技术进行病毒检测,计算机自动分析精子活率和活力,精子形态检测系统下人工修正方法进行精子形态分析.结果:85例男性不育精液样本中人巨细胞病毒阳性率3.8%,与15例生育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毒感染阳性组精子密度、精液pH值、精液量、液化时间、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与病毒感染阴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毒感染阳性组精子的头部畸形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阴性组(P<0.05).结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精子头部畸形,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男性不育间可能存在联系.
作者:陈廷;聂尚丹;李雷生;杨海霞;邵泽伟;倪楠;张孝侠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许多细菌有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或游离氮的能力.这种特性有助于对从临床上分离的菌株的鉴别.硝酸盐还原试验的还原作用可以通过培养基中有分解代谢终产物或者没有硝酸盐来证实.通常使用的Griess-Ilosvay测定方法是:取36℃孵育下24 h的肉汤、半固体培养物或琼脂斜面,加入试剂A和试剂B两种物质,然后观察反应情况.试剂A是
作者:胡伟;廖文;赵宏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oVringens)是一种革兰阳性产芽孢专性厌氧杆菌1,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污水、粪便及人和动物肠道中,是肠道正常菌群的成员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将其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它能引起人创伤性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鸡坏死性肠炎、兔出血性痢疾、羔羊痢疾、仔猪红痢、羊肠毒血等各种疾病(2-5).
作者:李金霞;程池;郭立芸 刊期: 2010年第08期
Branhamella又称卡他莫拉菌.是一种寄生于上呼吸道粘膜的条件致病菌,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病原菌共同作用引起多种急慢性感染,由于该菌产酶株的增加和新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其耐药株日益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研究收集了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从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的97株Branhamella.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该菌的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胡宏平;张媛媛;许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b,HBV)引起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HBV是重要的肝脏疾病致病因子,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也可通过医源性、胎源性、昆虫叮咬或与HBV携带者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世界上有20亿人感染HBV,约占全球人口的1/3.目前全世界慢性HBV感染患者至少有3.5亿,而我国就占了1.2亿.
作者:张永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人血液中乙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血液用水稀释后采用GDX-103玻璃填充柱-FID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佳分析条件下,血液中乙醇在10 μg/ml~20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方法低检出限为5 μg/ml.方法的回收率为92.9%,精密度RSD为4.17%~7.22%.结论:该法测定人血液中乙醇快速、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罗赟;岳蕴瑶;李大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婴幼儿中尿隐血情况.方法:收集2600名0岁-3岁的健康婴幼儿新鲜随机尿液,1 h内检测.婴幼儿经8超排除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结果:2600例中尿隐血阳性153例,占5.88%.其中BLD(+-)74例,占2.85%,BLD(+)47例,占1.80%.BLD(2+)24例,占0.92%.BLD(3+)8例,占0.31%.以上尿隐血阳性患儿,前两者离心沉淀后,镜检查到红细胞为阳性的分别是60例和39例,阳性率为2.31%和1.50%,低于尿隐血阳性率;后两者离心沉淀后,镜下均查到红细胞,与尿隐血阳性率一致.结论:对于婴幼儿期出现的尿隐血阳性或镜检查到红细胞一定要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早日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作者:俞夏美;田根富;黄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白带常规检测在妇科常见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550份门诊妇科白带标本进行白带常规镜检和BV试剂盒检测.结果:1550份标本中清洁度I度150例占9.68%,Ⅱ度567例占36.58%,Ⅲ度662例占42.71%,Ⅳ度171例占11.03%.镜检霉菌占32.7%,滴虫占7.2%,加德纳菌占25.1%,杂菌占12.2%,正常分泌物占22.8%.1550份标本BV阳性37.5%.结论:妇女生殖道白带检测以霉菌和细菌性阴道炎为主,清洁度以Ⅱ、Ⅲ度为主,BV检测阳性率高于镜检加德纳细菌.
作者:潘克女;张辉;邵听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随州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随州地区农村安全饮水改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法:对随州市辖区内2009年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分散式取水点进行抽样调查,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本次调查的随州市辖区内农村居民分散式供水点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仅为0.2%,合格率低的项目主要有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铁、锰、总硬度.结论:随州市辖区内农村居民分散式供取水水质合格率低,正确选择取水点,完善净化取水工艺,用水消毒工艺,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隐患.
作者:段光顺;刘贵杉;聂文武;王浩;曹慧婕;冷福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查明一起霍乱疫情发生的原因,为疫情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对疫情中所有调查对象采集肛拭样,对肇事餐厅、追踪的市售可疑食物、有关环境、水质等采样共3167件.进行霍乱病原茵检测.结果:从813件就餐者肛拭样中共检出116株0139型霍乱弧菌,其中病原学确诊0139型霍乱病人3例,0139型霍乱携带者113例,其罹患率、带菌率、感染率分别为0.49%(4/813)、13.90%(113/813)、14.39%(117/813);从1377件环境样中检出0139型霍乱弧菌21件,阳性率为1.53%;与就餐者有接触史的800人份肛拭子、91件食品、86件水样中,均未检出霍乱病原菌.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聚餐引起的食源性0139型霍乱暴发,加工用具交叉污染是疫情暴发的直接原因;但未查明具体传染源.
作者:郎中凯;王恒芹;丁建武;李丹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