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长龙
目的 探究对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确诊收治的3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8例)和常规组(18例);常规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情绪、运动指导以及用药护理,并观察3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的血糖(2 hPG)、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体质指数和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指数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 结论 对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指数明显降低,对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的学习也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雪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四维与二维超声在胎儿体表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本院孕妇400例常规行四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并与产后诊断比较,统计分析2种方法对诊断胎儿体表畸形的准确率和直观性. 结果 产后诊断胎儿体表畸形共12例33处,其中二维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63.63%,四维超声的符合率为93.93%,2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四维彩超可立体直观显示胎儿体表结构,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产前诊断的可靠方法.
作者:罗妙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增多的甲状腺激素进入血液循环中,作用于全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机体的各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1].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突眼症、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现将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彭力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对血浆中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本院做HCV RNA定量检测的病人,采集患者外周血4ml,并进行分装,将分装的血浆分别于室温保存7d,4℃保存12d,-20℃保存4周,反复冻融5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浆HCV RNA在相应温度下不同时间点的水平,并分别与样本采集时的HCV RNA比较,比较不同保存条件下血浆HCV RNA的稳定性. 结果 血浆样本在室温保存7d时,HCV RNA平均下降幅度≤2.51 U/mL;4℃保存12d时,HCV RNA平均下降幅度≤1.95 U/mL;-20℃保存4周时,HCV RNA平均下降幅度≤1.41 U/mL;反复冻融5次时,HCV RNA平均下降幅度≤1.26 U/mL. 结论 血浆样本在-20℃保存4周、反复冻融5次时,HCVRNA水平下降的幅度并不明显;但室温保存7d、4℃保存12d时HCV RNA水平显著下降.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尽量避免在该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保存及运输血浆,以保证HCV RNA.
作者:刘洪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针刺背俞穴配合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取背俞穴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取穴配合电针治疗,治疗10次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刺背俞穴配合电针减肥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卢长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公费医疗始于1952年,是指国家为保障国家工作人员而实行的、通过医疗卫生部门按规定向享受人员提供免费医疗及预防服务的一项社保制度.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对防病治病、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减轻职工的生活困难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国家对职工的关怀和帮助.
作者:王东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MTA和Vitapex糊剂应用于成人慢性根尖周炎所致根尖孔开放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在本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慢性根尖周炎至根尖孔开放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8例施以MTA根尖孔封闭加热牙胶充填术,对照组12例利用Vitapex糊剂诱导根尖部出现钙化组织后进行根管充填.2组于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X线片情况. 结果 治疗6个月时,MTA组与Vitapex糊剂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2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均无临床不适症状. 结论 MTA作为根尖封闭材料较Vitapex糊剂而言有着明显的临床优势.
作者:邹强;袁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泰州市二次供水卫生现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加强二次供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4年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检的二次供水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2-2014年共采集二次供水117份,其中合格103份,合格率为88.0%,2012-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92.0%、86.0%、79.0%,经统计分析,各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22,P>0.05);同期二次供水与末梢水检测结果比较,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56,P<0.01);主要不合格指标包括:游离余氯、菌落总数、铁、浑浊度. 结论 泰州市二次供水水质状况较好,但是仍然存在安全风险;二次供水合格率低于同期城市末梢水合格率.
作者:王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东海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1999-2014年东海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1999年东海县发现首例AIDS病例,至2014年底共发现68例HIV/AIDS,年均发病率0.593/10万,疫情呈上升趋势(x2趋势=15.567,P<0.01).感染者年龄以20 ~ 39岁为主(73.53%),男女性别比为5.18:1;性接触传播为主要途径(95.59%);已婚占45.59%;本县户籍占89.71%;职业分布以农民多(38.24%),其次是商业服务(17.6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61.76%;样本来源以自愿咨询检测报告多(39.71%). 结论 东海县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性接触传播为主要途径,男男性接触传播上升明显,应加强重点人群、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力度,同时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建议试行早发现早治疗策略,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作者:陈晓芹;谢冰艳;张振宇;钱培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三间分布,对比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地区超重与肥胖危险因素,探寻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与肥胖干预的方法,为制定防控体质量超标与肥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Epidate 3.1录入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地区学生的肥胖状况及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别. 结果 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总体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6.30%和13.15%.其中男生31.64%和17.23%,女生21.27%和9 31%;市区22.19%和10.62%,牧区29.51%和15.12%;小学生为29.68%和15.75%,中学生为14.22%和9.25%.父母肥胖、学生偏食、家长对学生进食的种类和数量能否有效干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频率是影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地区危险因素分布也有不同. 结论 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率较高,体质量超标、肥胖危险因素较复杂且分布不同.
作者:王宁;韩柯;包艳;刘琦琦;袁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根据对徐州市中小学生为样本的青少年饮水现状调查,分析其环境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饮水等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588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饮水习惯、饮品种类等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徐州市中小学生每日实际饮用量多的是白开水或纯净水,每日饮水量不固定;饮用的饮品顺位是相同的,依次为奶类、豆浆或果汁、白开水或纯净水、碳酸饮料、茶类饮料;家长饮品为白开水或纯净水,24.7%家长的日饮水量符合健康标准;学生课间饮品种类与商店常售种类无相关关系(r=0.027,P>0.05);学生回家后的饮品种类与家长的饮品种类具有相关关系(r=0.108,P<0.05). 结论 当前青少年实际饮用多的是白开水,但饮水量尚未符合国家推荐的卫生要求量.家长的饮水行为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密切配合,加强中小学生的健康饮水教育工作,实施恰当的饮水行为干预,促进他们的身体成长.
作者:张峰;张训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以自我效能和自尊为中介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自评量表、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结果 家庭功能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尊之间均显著相关;家庭功能维度和应对方式维度的回归分析大多显著相关. 结论 大学生家庭功能影响其应对方式,且自尊、自我效能是其中介变量.
作者:张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以了解影响儿童学习成绩可能的环境因素. 方法随 机抽取常熟市区3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以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作为分组依据,结合班主任的评价分成学习不良儿童组和优秀儿童组,对筛选出的儿童采用自编问卷由父母填写. 结果 学习不良儿童的父母普遍存在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差是由于不用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在教育上他们是斥责打骂、陪读加督促;在家庭生活中,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影响到家庭和睦及亲子关系. 结论 父母的教育及其本身的情绪问题与儿童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王建忠;罗英;王莉丽;龚建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徐州市云龙区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方法 选取云龙区子房街道的14个居委会作为调查地区,根据现场调查所得到的死亡资料,进行入户调查,与上报死因监测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09-2011年云龙区子房街道年平均死亡率为6.12‰,与同期云龙区全区平均报告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漏报率7.23%.14个调查的居委会中,子房居委会漏报率高,响山居委会漏报率低.数据完整性呈逐年升高的趋势,2011年数据完整性好. 结论 云龙区存在死亡漏报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死亡报告数据的完整性.
作者:刘亚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对2009-2012年9 782例梅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趋势,评价检测方法以及宣教、预防意义. 方法 采用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 结果 2009-2012年梅毒检测人数分别为2045、2212、2452、3073.RPR阳性率分别1.52%、1.76%、1.96%、2.44%,TPPA阳性率分别为1.86%%、1.99%、2.53%、2.77%.在梅毒检测总人数中,TPPA阳性率高为41~60岁年龄组,RPR阳性率高为21~40岁年龄组. 结论 梅毒阳性率逐年增长,应引起重视,同时要大力进行宣教工作,控制传播途径,降低其危害程度.
作者:周艳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场MR诊断髌骨软骨软化症的价值及其相关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骨科门诊或者病房住院治疗的90例髌骨软骨软化症患者MR及CT检查成像的特点和相应的阳性诊断参数,分设MR50例,CT或X线片40例,对比CT和磁共振在诊断髌骨软骨软化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MR诊断髌骨软骨软化症的阳性率普遍高于CT或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5,P<0.05). 结论 MR能显著提高髌骨软骨软化症的阳性诊断率.
作者:王其涛;邵松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情况,为高校教职工保健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某高校2010年504例教职工健康状况普查心电图异常检出情况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27.38%.23~39岁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9.20%,40~49岁组为26.37%,50~59岁组为30.95%,60~90岁组为52.21%,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加,40岁以上各组均高于23~3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异常类型中,以心律失常多见,其次为ST-T改变、左心室肥大 结论 高校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应重视健康普查,早期防治心血管疾病,提高教职工的生活质量.
作者:茹祥宏;杨秀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南京某高校2014年在职教职工高血压检出情况及其分布特征,为高血压的有效治疗与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2014年教职工体检报告,收集在职教职工体检的相关资料,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岗位教职工高血压检出情况. 结果 2014年该校在职教职工高血压检出率为17.8%,其中男性为26.63%,女性为6.79%,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5);教师岗位高血压检出率高,管理岗位次之. 结论 高校教职工是高血压患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男性.应针对高校教职工的职业特点,开展有效的高血压防治措施.
作者:叶长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蒙古族预科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为民族预科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70名蒙古族预科班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蒙古族预科学生SCL-90中的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及焦虑4个因子分相对较高.女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其中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及焦虑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针对民族预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张静;崔桂玉;姚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语言激发配合辅食添加方法对促进高危儿语言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NICU出院的高危儿2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家长就语言激发和添加辅食的时间和方法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对照组仅对其辅食添加方法和时间进行一般性登记.用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定期评定2组高危儿语言发育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组高危儿语言发育评分在9个月以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4个月干预组词汇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35个月干预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积极的语言激发配合正确的辅食添加方法和时间对高危儿语言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指导高危儿家长进行早期语言激发并合理添加辅食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陈学珍;刘智妹;魏蓉美;胡海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