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7名中老年旅行者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谭华

关键词:中老年旅行者, 异常血脂, 心血管疾病
摘要:目的:了解中老年旅行者的血脂水平,为有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分别对137名55~80岁的中老年旅行者进行血清血脂4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58.3%;男、女性总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6.6%和11.6%,女性高于男性;甘油三酯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1.6%和10.3%,男性高于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51.6%和64.9%,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保健体检对血脂水平异常的中老年旅行者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给予正确的防治知识,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中老年旅行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提取剂对春花胡枝子黄酮含量及抑菌活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溶剂提取对春花胡枝子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水、乙醇、甲醇做提取剂,可得粗黄酮粉,将粗黄酮经大孔树脂纯化得精制黄酮.采用盏碟法及平板计数法测定4种黄酮粉抑菌活性.结果:以甲醇、乙醇、水作溶剂可从春花胡枝子叶粉中提取到黄酮含量不同的粗黄酮粉,经大孔树脂纯化后可得到含黄酮74.8%的精制黄酮粉.4种黄酮粉对6种受试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存在很大差异.相同条件下,春花胡枝子黄酮粉对酵母菌、小麦赤霉菌、苹果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pH值对春花胡枝子黄酮粉的抑菌活性有较大的影响,超过或低于佳pH值范围时,抑菌活性急剧下降.结论:不同溶剂提取的春花胡枝子黄酮粉黄酮含量及体外抑菌活性不同.

    作者:陈乃东;周守标;罗琦;胡金蓉;柳后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浙江省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目的:了解浙江省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情况及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毒力特征,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和同源性分析,研究其分子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05年7~9月采集浙江省温州、宁波、舟山的海、水产品及杭州某批发市场的甲鱼,对检出的霍乱弧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Ctx)、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Ace)的检测,并参照美国CDC PulseNet的统一方法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作同源性分析.结果:从采集的990份海、水产品标本中检出14株霍乱弧菌,其中分离自青蛙1株、甲鱼9株、贝类1株、甲壳类1株、鱼类1株、其它1株.经耐药性分析,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萘啶酸耐药率高,达64.3%,其次为庆大霉素、利福平,耐药率为35.7%.毒力基因检测表明,14株霍乱弧菌中3种毒力基因均阳性的有5株,占35.7%;携带Ctx的有7株,占50.0%;只携带Zot的有4株,占28.6%;另有3株毒力基因均阴性,占21.4%.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显示,2株稻叶1f同源;2株小川1k同源;1株小川19k降解;9株O139群霍乱弧菌除1株死亡未作分析外,其余8株分为3个型.结论:此次海、水产品检测的霍乱弧菌血清型较多,但以O139群霍乱弧菌为主,其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较多,这与浙江省近几年霍乱时有散发和多菌型并存的特点一致.耐药率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与广州省有较大的差别.

    作者:叶菊莲;程苏云;陆群英;罗芸;吕华坤;孟真;姜理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Ⅱ、Ⅲ、Ⅳ)染料

    目的:苏丹红是一种非生物合成着色剂,致癌性很强,它是应用于油彩、腊、地板腊和香皂等化工产品中的一种着色剂,它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不允许掺人食品中调色.目前,一些生产厂家为达到盈利目的,违法掺人辣椒制品中.测定苏丹红的方法目前有国标法和欧盟法.国标法提取样品麻烦,欧盟法出峰时间太慢.本文在欧盟法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ESI-MSn)测定.方法:通过多级质谱和保留时间对样品进行确证.并用此方法对部分产品进行了调查.结果:以峰面积定量,苏丹红Ⅰ、Ⅱ、Ⅲ、Ⅳ检出限均为0.10 μg/ml.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苏丹红Ⅰ:92.3%~106.1%;苏丹红Ⅱ:91.2%~111.6%;苏丹红Ⅲ:96.1%~107.5%;苏丹红Ⅳ:91.7%~108.1%.结论:本方法具有提取样品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重复性好等特点.

    作者:于红卫;曲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肉中三氯联苯和五氯联苯

    目的:用铝粉做吸附剂,观察其对脂肪干扰三氯联苯和五氯联苯的消除效果以及其对测定值的影响.方法:取一定量的铝粉放人萃取池中做吸附剂,对鱼肉进行快速溶剂萃取.然后用本方法和国标法分别对其测定,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浓度在O.05~4.0 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3~0.9996),测定值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整个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尤其是简化了萃取过程,消除了脂肪对三氯联苯和五氯联苯的干扰,防止了污染,减少了损耗.

    作者:陈京闽;杨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应用大型水蚤对农药和无机砷污染的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毒性检测

    目的:验证采用大型水蚤检测农药和无机砷污染的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毒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大型水蚤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的毒性,用SPSS12.0统计分析计算大型水蚤的LC50.结果:大型水蚤能够灵敏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的0.2%高渗甲维盐和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液污染,在农药浓度达到微克时,仍然有响应;对砷酸钠的敏感度相对较低,但仍然可以达到毫克.结论:大型水蚤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可以用来检测饮用水和地表水源水中农药和无机砷的污染.

    作者:潘力军;高世荣;孙凤英;王俊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肥胖症儿童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分析

    目的:检测、分析肥胖症患儿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为临床诊断、预防儿童肥胖症及并发症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117例肥胖症儿童和120例正常儿童作为肥胖组和对照组,同步空腹静脉采血检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①肥胖组儿童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肥胖组儿童的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症儿童出现脂质代谢紊乱,并存在血液高粘滞状态.

    作者:毋小玉;陈青珍;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广东省农村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及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健康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自然免疫状况.方法:采集2~13岁儿童血清标本共计418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结果:418份血清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阳性194人,抗体阳性率为46.41%,抗体含量均值为366 mIU/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12.86%)低,10~13岁年龄组的阳性率(90.00%)高.结论:建议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应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种水痘疫苗.

    作者:郭雪;郑焕英;刘冷;疏俊;何展;王彬;林永杰;梁剑;柯昌文;许桂锋;彭国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生活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目的:了解鞍山市生活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方法: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对生活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提取、分离以及定性定量分析,优化了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结果:在佳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大多数小于1.0 μg/L(按水样体积1 L,提取液定容体积为1.0 ml计),回收率为60%~130%之间.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生活饮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日常监测.

    作者:孙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吹扫效应与室内空气污染

    目的:探讨吹扫效应与室内空气污染.方法:对具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宾馆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O2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检测分析.结果:有滤尘罩的中央空调系统管道送风口终端(客房送风口)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小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有显著性差异.气态污染物CO2在客房送风口端的浓度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房间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浓度的增高是由于送风口的吹扫气流使得房间静止的颗粒物被吹扫搅起的结果.CO2等气态污染物在送风口终端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差异应取决于新风量的大小.除颗粒物本身的致病因素外,作为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应避免在有污染可能的房间内吹扫效应所导致的进一步传播.室内空气污染在不同的建筑几何结构中表现为相应的、动态的变化规律,污染物的吹扫效应是对其一定规律的总结.

    作者:谭天媛;李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油条中铝的改进

    目的:探讨铬天青S作显色剂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油条中铝的含量.方法:在pH 6.7~7.0近中性的体系中,铝在聚乙二醇辛基苯醚(OP)和溴代十六烷吡啶的存在下与铬天青S形成稳定的蓝色四元混合胶束,其吸光度与铝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结果:铝含量在0.5~8.0 μg/25 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O.9996,回收率在90%~110%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显色灵敏、稳定,可用于油条中铝的测定.

    作者:徐明敏;陈波;陈武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惠城区部分市售食品的微生物学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惠城区市售食品的卫生状况.方法:于2005年1月~5月对惠城区6类食品进行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6类食品(饮料、凉拌菜、糕点、灌肠类、酱卤肉类、果脯)的超标率分别为7.70%、47.06%、13.34%、11.11%、40.00%、6.25%.除饮料和果脯外其余食品均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6.12%.结论:凉拌类和酱卤肉类食品的污染较严重,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以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毛露甜;王绍芬;曾伟;陈蔡国;梁锦灿;杜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方法(ELISA)检测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方法:按要求采集农村集中式水厂源水,同时用HPLC法和ELISA法双盲测定,比较结果;选择微囊藻毒素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水体,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标准用ELISA法各进行6次测定,统计出相应的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结果:ELISA法检测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准确度及精密度较理想,与HPLC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LISA法实用、准确、简便、快速,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作者:余天莉;蒲朝文;何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

    目的:建立特异、快速、灵敏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副流感3型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对副流感3型病毒的N基因应用ClustalW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在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并对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同时应用于疑似患者临床标本检测.结果:该方法对副流感3型病毒核酸检测有高度特异性,与副流感1、2、4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ID50,可从疑似患者含漱液标本中直接检出,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 h左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是一种快速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特异、敏感的方法,适用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徐昌平;严菊英;卢亦愚;史雯;茅海燕;陈小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37名中老年旅行者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老年旅行者的血脂水平,为有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分别对137名55~80岁的中老年旅行者进行血清血脂4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58.3%;男、女性总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6.6%和11.6%,女性高于男性;甘油三酯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1.6%和10.3%,男性高于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51.6%和64.9%,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保健体检对血脂水平异常的中老年旅行者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给予正确的防治知识,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中老年旅行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微波消解-乙酰丙酮甲醛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绿色的食品中蛋白质的批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微波溶样技术处理样品,并与乙酰丙酮和甲醛显色定量.结果:微波消解-乙酰丙酮甲醛分光光度法与国标凯氏定氮法相比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该方法线性范围在5~100 μg/10 ml,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0.546 μg/10 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9%~2.21%,加标回收率93.3%~103%.结论:微波消解-乙酰丙酮甲醛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方法简便、试剂用量少且环保,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合于批量蛋白质样品的测定.

    作者:王永根;王剑波;陈淑莎;沈永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宁波市江北区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托幼机构是急性传染病容易发生和传播的地方,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为了解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工作状况,本中心在2005年的春、冬两季,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芬;徐奋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全血铅测定的前处理优化与质控检测

    目的:通过质控样品的检测验证优化后全血铅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全血标本经10%硝酸酸化,与基体改进剂同时进样,采用石墨炉原子化器原子化和Zeman效应背景校正,测量吸收峰面积,通过标准工作曲线得出血铅值,同时检测全血标本和质控样品.结果:优化后的处理条件检测质控样品结果满意.结论:本实验中对血铅检测条件的优化合理.

    作者:张宜明;俞锡林;丁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稳定高表达人野生型DNA polβ食管癌细胞Ec9706的生物学特征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人野生型DNA聚合酶beta(polβ)的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并对该细胞系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脂质体转染法将人野生型polβ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AC3转染入Ec9706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经G4l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系.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polβmRNA的表达水平,绘制生长曲线,软琼脂实验测细胞克隆形成率,MTr法测转染前后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转染细胞荧光强,转染效率高,RT-PCR结果表明转染细胞的polβ表达较空载体转染细胞、对照细胞增加.转染前后细胞生长速度接近,转染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多被阻滞在S期,在软琼脂实验中克隆形成率增加,对顺铂的敏感性降低.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高表达人野生型polβ的Ec9706细胞系,polβ的高表达与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恶性增殖能力及耐药性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敏;付庆;赵国强;董子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慢性乙肝患者CD25及CD25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CD25、CD25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9例典型慢性乙肝患者,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PHA诱导前后患者PBMC CD25和CD25 mRNA表达水平;用PCR法检测患者HBV-DNA载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CD25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CD25和CD25 mRNA的表达水平不完全相同,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乙肝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CD25、CD25 mRNA表达水平降低,其表达水平与病情活跃程度、病毒复制水平相关.

    作者:王瑜;刘新矿;王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化学乙肝免疫传感器中抗体的固定条件探讨

    目的:优化乙肝传感器中抗体的固定条件以制得免疫传感器.方法:以金电极为基底,自组装半胱胺,通过戊二醛交联法将抗体蛋白固定在电极上,制成乙肝修饰电极.以Fe(CN)36-/Fe(CN)46-为电活性指示剂,利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该修饰电极在不同阶段的电化学性能.结果:结果显示优化抗体固定条件后的传感器能对乙肝HBsAg阴阳性抗原进行区分检测.结论:用半胱胺/戊二醛方法固定乙肝抗体制得免疫传感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具有实际应用的前景.

    作者:覃柳;刘仲明;邹小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