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

徐昌平;严菊英;卢亦愚;史雯;茅海燕;陈小芳

关键词:副流感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TaqMan-MGB探针
摘要:目的:建立特异、快速、灵敏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副流感3型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对副流感3型病毒的N基因应用ClustalW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在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并对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同时应用于疑似患者临床标本检测.结果:该方法对副流感3型病毒核酸检测有高度特异性,与副流感1、2、4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ID50,可从疑似患者含漱液标本中直接检出,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 h左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是一种快速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特异、敏感的方法,适用于临床早期诊断.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微量铅

    铅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一种具有蓄积性的有害元素,当摄入过量时会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危害.人体铅的主要来源是食品,每天约400 μg,生活饮用水10μg,空气20 ng.

    作者:张丽云;刘淑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检验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海(水)产品中霍乱弧菌新的增菌分离检验方法,提高方法的小检出量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海(水)产品等水生动物检样经搅碎后,应用四硼酸钠缓冲溶液,将污染在组织中的霍乱弧菌等微生物洗脱溶释游离在液体内,吸取上层清液加入5倍浓碱性蛋白胨,霍乱弧菌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有效增菌,然后分离鉴定.结果:四硼酸钠能有效地控制增菌条件.pH值变异系数0.63%,减少干扰物质组胺75.0%~80.0%,小检出量0.01~0.04 cfu/g,比原方法可提高5个对数的阳性检出量,检出率提高50%以上.结论:本方法具有防腐、抗干扰强、增菌条件稳定、分离平板上杂菌少、菌落易识别、菌型不易变异、操作方便和阳性检出率高的特点,可缩短检测周期1倍,节约成本65.0%~70.0%.不但适用于海(水)产品,也适用于其它固体食品的检测.

    作者:陈国雄;陈德云;巫结冰;胡伟宁;张慧红;符发雄;老倩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亚硝酸盐氮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淋洗液的选择,以Na2CO3-NaHCO3混合液为淋洗液,使亚硝酸盐氮与Cl-、NO-f-N、SO24-同时测定.结果:方法低检出限为5.0 μ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05~5.00 mg/L,相关系数0.9997,相对标准偏差RSD<4.2%,回收率92.5%~104.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适于基层单位日常检测中需要.

    作者:王海云;李倩;赵冬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山东省2003~2005年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山东省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的有关指标及相关资料,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ECL数据库和SPSS11.5统计软件对山东省2003~2005年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数据和网络直报个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3~2005年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703例,其中外来人员376例,占总数的53.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积极组织有针对性的HIV抗体专项调查工作,尤其是加强对流动人口、外来妇女的监测,尽快发现HIV感染者,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王同展;尤向东;吕翠霞;苏生利;傅继华;林琳;林彬;孙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肉中三氯联苯和五氯联苯

    目的:用铝粉做吸附剂,观察其对脂肪干扰三氯联苯和五氯联苯的消除效果以及其对测定值的影响.方法:取一定量的铝粉放人萃取池中做吸附剂,对鱼肉进行快速溶剂萃取.然后用本方法和国标法分别对其测定,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浓度在O.05~4.0 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3~0.9996),测定值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整个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尤其是简化了萃取过程,消除了脂肪对三氯联苯和五氯联苯的干扰,防止了污染,减少了损耗.

    作者:陈京闽;杨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广东省农村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及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健康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自然免疫状况.方法:采集2~13岁儿童血清标本共计418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结果:418份血清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阳性194人,抗体阳性率为46.41%,抗体含量均值为366 mIU/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12.86%)低,10~13岁年龄组的阳性率(90.00%)高.结论:建议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应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种水痘疫苗.

    作者:郭雪;郑焕英;刘冷;疏俊;何展;王彬;林永杰;梁剑;柯昌文;许桂锋;彭国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中甲胺磷的气相色谱分析及灌流吸附后的清除效率

    目的:研究血中甲胺磷的分析方法及血样灌流吸附后对毒物的定量清除率.方法:采用HA230树脂吸附柱对中毒血样进行灌流吸附,将吸附后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带有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计算清除率.结果: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ng,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4.3%~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4.38%~5.12%.灌流吸附后血中毒物的清除效率为94.3%%~98.9%.结论:用HA230树脂吸附剂进行血液的灌流吸附,能清除大部分毒物,迅速降低血中甲胺磷浓度.对抢救重度甲胺磷中毒的危重病人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雁君;高知义;卢英华;张建萍;程晓平;闫慧芳;王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茜素红共振光散射法检测金属硫蛋白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便的测定金属硫蛋白(MTs)的共振光散射(RLS)新方法.方法:在pH 2.5 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茜素红(AR)与MTs作用,导致体系的RLS明显增强.结果:在实验适条件下,MTs-AR-SDBS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随着MTs的加入在505 nm处急剧增强,且增加的强度与MTs加入量成线性关系(r=0.9994).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6~16.5 μg/ml,检出限为19.05 ng/ml.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选择性好,检测加标样品中MTs,结果较满意.

    作者:薛金花;王永生;欧阳运富;王英;李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食品中苏丹红一号的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固相萃取技术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一号.方法: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食品中的苏丹红一号,在C18色谱柱上,95%的甲醇水溶液做流动相,流速为1.00 ml/min,柱温为40℃,紫外检测波长为478 nm,可以较好地检测食品中的苏丹红一号,阳性样品由液相色谱-多极串联质谱联用仪确证.结果: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1.00%~2.36%之间,回收率在87.2%~95.0%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0.9992.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应用于食品中苏丹红一号的测定.

    作者:仲岳桐;陈春晓;徐锦洪;刘桂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实验室中的化学品安全管理

    SARS病毒在实验室造成人员感染事件后,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004年WHO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加拿大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我国也先后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2006)、《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CNAL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2005),使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作者:徐东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37名中老年旅行者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老年旅行者的血脂水平,为有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分别对137名55~80岁的中老年旅行者进行血清血脂4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58.3%;男、女性总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6.6%和11.6%,女性高于男性;甘油三酯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1.6%和10.3%,男性高于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51.6%和64.9%,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保健体检对血脂水平异常的中老年旅行者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给予正确的防治知识,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中老年旅行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鉴定短乳杆菌

    目的:建立鉴定短乳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方法:根据GanBank登录的乳酸杆菌序列,以gyrB基因为靶目标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啤酒中分离到的6株乳酸杆菌进行实验,并对其中一个短乳杆菌样本作定量检测.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短乳杆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乳酸杆菌无响应.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7739,测得短乳杆菌样本浓度为15635拷贝/ml.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特异、灵敏检测短乳杆菌的方法.

    作者:赵敏;潘劲草;叶榕;孟冬梅;汪皓秋;孙培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定量检测分析

    目的:为了掌握副溶血性弧菌在海水产品中污染情况,以不同季节,定量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在海水产品中污染程度的动态变化,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根据不同季节,从不同的农贸市场采取鱼类、虾类标本;采用MPN法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定量检测;并完成分离菌株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副溶血性弧菌在海水产品中的污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且与我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季节基本一致;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分布以O4/O5/O1/O11血清型为主;海产品分离株,其携带TDH基因明显低于食物中毒标本中分离株.结论:通过检测分析,得出副溶菌在鱼虾等海产品中的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虾和鱼的污染密度也有差别(x2=12.40;P<0.05).而且检测的两类海产品中,高污染量的副溶菌对食品安全存在高风险.加强对TDH阳性副溶菌的检测,是控制副溶菌食物中毒发生的重要方面.

    作者:程苏云;张俊彦;王赞信;童贵忠;孟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

    目的:建立特异、快速、灵敏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副流感3型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对副流感3型病毒的N基因应用ClustalW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在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并对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同时应用于疑似患者临床标本检测.结果:该方法对副流感3型病毒核酸检测有高度特异性,与副流感1、2、4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ID50,可从疑似患者含漱液标本中直接检出,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 h左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是一种快速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特异、敏感的方法,适用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徐昌平;严菊英;卢亦愚;史雯;茅海燕;陈小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潲水油等废弃食用油脂检测指标的建立研究

    目的:建立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废弃食用油脂鉴别的检测方法,提高检出率,为食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市售普通食用油和废弃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分、酸价等卫生指标以及氯化钠、谷氨酸钠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食用油和废弃食用油脂两类油脂酸价、羰基价、氯化钠、谷氨酸钠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脂酸C18:0含量和过氧化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照现有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无法判定油脂样品是劣质油还是来源于废弃油脂,卫生学指标酸价、羰基价作为初筛指标,结合氯化钠、谷氨酸钠残留检测或脂肪酸组分分析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可以有效鉴别普通劣质油脂与各类废弃食用油脂.

    作者:毛新武;贾煦;胡国媛;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酪蛋白磷酸肽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酪蛋白磷酸肽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处理后,采用不同比例的乙腈、0.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用带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方法检测限为10 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2%,回收率为91%~103%.结论:本方法前处理简便、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保健食品钙片中酪蛋白磷酸肽含量的测定.

    作者:田随安;张向兵;李永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全血铅测定的前处理优化与质控检测

    目的:通过质控样品的检测验证优化后全血铅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全血标本经10%硝酸酸化,与基体改进剂同时进样,采用石墨炉原子化器原子化和Zeman效应背景校正,测量吸收峰面积,通过标准工作曲线得出血铅值,同时检测全血标本和质控样品.结果:优化后的处理条件检测质控样品结果满意.结论:本实验中对血铅检测条件的优化合理.

    作者:张宜明;俞锡林;丁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北京市朝阳区2005年11月~2006年4月流感爆发分析

    目的:对北京市朝阳区2005年11月~2006年4月流感爆发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集集中发热疫情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微量血凝抑制实验进行鉴定.结果:共采集标本177份,分离到流感病毒101株,流感病毒分离率57.06%.流感爆发占集中发热疫情的88.46%,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2005年11月~12月,为甲1型流感爆发,2006年3月~4月,为乙型流感爆发.结论:流感爆发是集中发热疫情的主要原因,且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北京地区3月份仍可出现流感爆发的流行高峰.

    作者:白瑞婷;杨立清;邵希凤;张晓曦;马建新;张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建材市场污染状况及对从业人员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建材市场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水平;研究低浓度甲醛、苯系物暴露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了解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AHMT分光光度法及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现场的甲醛及苯系物浓度;应用临床检测的标准方法测定血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GSTY1基因型.结果:研究组现场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4种主要的污染物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苯浓度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现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甲醛、甲苯、二甲苯浓度在两个现场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分别为6.41、3.74、0.38 G/L,对照组分别为7.53、4.44、0.43 G/L,三者均为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但都在正常值范围内,其余血常规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按照GSTY1基因型分层,GSTY1基因缺失型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值为7.19、4.21 G/L,GSTT1基因非缺失型二者的值分别为6.14、3.15 G/L,GSTT1基因缺失型大于非缺失型,但其均数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建材市场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受温度及湿度的影响,冬季污染物的释放量减少,使板材市场的污染物浓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低浓度甲醛、苯系物暴露时,与对照组相比,机体的血常规观察到了变化,且GSTY1基因型对血常规的变化有影响.

    作者:常君瑞;王秦;董小艳;王桂芳;唐志刚;徐春雨;徐东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食品菌落总数检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

    目的:为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精确度,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样品中菌落总数不确定度的来源,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的方法来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结果:测量结果表明扩展不确定度为0.046%,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测结果.结论:方法简便,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结果的不断增加,可随时加入到合并样本中,重新计算合并样本标准差,更新其不确定度的取值范围.

    作者:范媛媛;王树祥;朱宇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