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吹扫效应与室内空气污染

谭天媛;李拥军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 吹扫效应,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碳
摘要:目的:探讨吹扫效应与室内空气污染.方法:对具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宾馆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O2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检测分析.结果:有滤尘罩的中央空调系统管道送风口终端(客房送风口)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小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有显著性差异.气态污染物CO2在客房送风口端的浓度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房间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浓度的增高是由于送风口的吹扫气流使得房间静止的颗粒物被吹扫搅起的结果.CO2等气态污染物在送风口终端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差异应取决于新风量的大小.除颗粒物本身的致病因素外,作为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应避免在有污染可能的房间内吹扫效应所导致的进一步传播.室内空气污染在不同的建筑几何结构中表现为相应的、动态的变化规律,污染物的吹扫效应是对其一定规律的总结.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2006年杭州市麻疹病毒分离株N和H序列分析

    目的:分析杭州市2006年杭州麻疹病毒分离株N与H核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用RT-PCR对6个临床急性期麻疹病人的咽拭子标本及其麻疹病毒分离株的(Vero-slam细胞培养)扩增核蛋白(N)和血凝素蛋白(H)基因片段,并对本次分离株的核酸序列与近期分离株和疫苗株进行对比.结果:从标本中直接检测N片段基因的结果与细胞培养病毒的结果完全相符.本次分离株N片段基因与分离株浙江CHN/9.05/7、浙江CHN/02/2相似性分别为98.96%、96.04%,与疫苗株Shanghai-191、Changchun-47相似性均为94.58%;分离代表株H基因片段与分离株浙江CHN/02/2、浙江CHN/9.05/7相似性分别为99.59%、99.07%,与疫苗株Shanghai-191、Changchun-47相似性分别为95.14%、95.04%.结论:RT-PCR直接从标本中检测相关基因片段可作为分子病毒学研究的方法,但经细胞培养增殖后效果更好.麻疹病毒尽管遗传稳定,但还是存在着变异.

    作者:黄志成;濮小英;祝水芬;于新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吹扫效应与室内空气污染

    目的:探讨吹扫效应与室内空气污染.方法:对具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宾馆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O2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检测分析.结果:有滤尘罩的中央空调系统管道送风口终端(客房送风口)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小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有显著性差异.气态污染物CO2在客房送风口端的浓度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房间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浓度的增高是由于送风口的吹扫气流使得房间静止的颗粒物被吹扫搅起的结果.CO2等气态污染物在送风口终端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差异应取决于新风量的大小.除颗粒物本身的致病因素外,作为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应避免在有污染可能的房间内吹扫效应所导致的进一步传播.室内空气污染在不同的建筑几何结构中表现为相应的、动态的变化规律,污染物的吹扫效应是对其一定规律的总结.

    作者:谭天媛;李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广东省农村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及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健康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自然免疫状况.方法:采集2~13岁儿童血清标本共计418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结果:418份血清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阳性194人,抗体阳性率为46.41%,抗体含量均值为366 mIU/ml.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12.86%)低,10~13岁年龄组的阳性率(90.00%)高.结论:建议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应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种水痘疫苗.

    作者:郭雪;郑焕英;刘冷;疏俊;何展;王彬;林永杰;梁剑;柯昌文;许桂锋;彭国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深圳市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卫生专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开展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卫生专项监测,了解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的卫生状况,为提高南山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及GB15982-1995,GB15979-2002中检验方法进行样品检验.结果:61所医疗机构共抽查786份样品,总合格率为91.2%,其中医院合格率95.5%,社康中心合格率90.1%,社会医疗机构合格率86.4%;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78.3%及88.1%.结论: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监测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质量优于社康中心和社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应加强清洁及消毒.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对各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加强监督、指导,督促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1].

    作者:袁月明;刘楚云;李保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

    目的:建立特异、快速、灵敏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副流感3型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对副流感3型病毒的N基因应用ClustalW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在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并对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同时应用于疑似患者临床标本检测.结果:该方法对副流感3型病毒核酸检测有高度特异性,与副流感1、2、4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ID50,可从疑似患者含漱液标本中直接检出,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 h左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是一种快速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特异、敏感的方法,适用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徐昌平;严菊英;卢亦愚;史雯;茅海燕;陈小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水中大肠菌群快检纸片的研究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大肠菌群快检纸片的研制方法及其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可行性.方法:大肠菌群快检纸片制作、包装和使用;以国标试管发酵法为对照,对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抗干扰和各种类型水样进行大肠菌群平行检测,比较两法的符合率.结果: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效果与国标试管发酵法结果无显著差异,符合率97.1%.结论: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法可用于检测水中的大肠菌群.

    作者:马乐好;阚方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3~2005年290份国产和进口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频率和用量.结果:290份样品共使用39种染发剂,其中间苯二酚、对苯二胺(及硫酸盐)、对氨基酚、间氨基酚(及盐酸盐)、2,5-二氨基甲苯(及硫酸盐)的使用频率较高,均在30%以上.结论: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繁多,某些组分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中应引起关注.

    作者:杨艳伟;朱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用于禽流感H9亚型检测的压电免疫蛋白芯片的研制

    目的:研制禽流感H7亚型检测的压电免疫蛋白芯片.方法:采用聚乙烯亚胺(PEI)粘附、戊二醛(Glu)交联的方法,将禽流感H9抗原固定于石英晶体的金电极表面.研究了敏感材料的浓度、pH值对其固定的影响.结果:该芯片用于检测浓度范围为0.123~1.23 mg/ml的禽流感H9血清时,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854.结论:检测阳性样品的响应值与阴性样品的噪声值之比大于2,可用于定性定量检测.

    作者:刘毅新;刘仲明;王弘;孙远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气管骨形成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气管骨形成症(tracheopathia osteoplastica,TO)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素,提高对TO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确诊的3例T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和诊疗依据.结果:3例TO患者均为男性,均有慢性咳嗽、咯痰,反复肺部感染的病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气管、支气管软骨部结节样或鹅卵石样突起,活检可见粘膜下软骨和骨组织形成.结论:综合上述3个病历和文献认识到TO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清的临床病理变化,可能与化学物质、油烟等慢性刺激及病人自身内分泌变化导致钙磷代谢异常有关.慢性不明原因的咳嗽应警惕本病的存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发现和确诊此病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歆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宁波市江北区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托幼机构是急性传染病容易发生和传播的地方,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为了解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工作状况,本中心在2005年的春、冬两季,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芬;徐奋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惠城区部分市售食品的微生物学质量调查

    目的:了解惠城区市售食品的卫生状况.方法:于2005年1月~5月对惠城区6类食品进行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6类食品(饮料、凉拌菜、糕点、灌肠类、酱卤肉类、果脯)的超标率分别为7.70%、47.06%、13.34%、11.11%、40.00%、6.25%.除饮料和果脯外其余食品均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6.12%.结论:凉拌类和酱卤肉类食品的污染较严重,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以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毛露甜;王绍芬;曾伟;陈蔡国;梁锦灿;杜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亚硝酸盐氮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淋洗液的选择,以Na2CO3-NaHCO3混合液为淋洗液,使亚硝酸盐氮与Cl-、NO-f-N、SO24-同时测定.结果:方法低检出限为5.0 μ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05~5.00 mg/L,相关系数0.9997,相对标准偏差RSD<4.2%,回收率92.5%~104.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适于基层单位日常检测中需要.

    作者:王海云;李倩;赵冬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提取剂对春花胡枝子黄酮含量及抑菌活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溶剂提取对春花胡枝子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水、乙醇、甲醇做提取剂,可得粗黄酮粉,将粗黄酮经大孔树脂纯化得精制黄酮.采用盏碟法及平板计数法测定4种黄酮粉抑菌活性.结果:以甲醇、乙醇、水作溶剂可从春花胡枝子叶粉中提取到黄酮含量不同的粗黄酮粉,经大孔树脂纯化后可得到含黄酮74.8%的精制黄酮粉.4种黄酮粉对6种受试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存在很大差异.相同条件下,春花胡枝子黄酮粉对酵母菌、小麦赤霉菌、苹果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pH值对春花胡枝子黄酮粉的抑菌活性有较大的影响,超过或低于佳pH值范围时,抑菌活性急剧下降.结论:不同溶剂提取的春花胡枝子黄酮粉黄酮含量及体外抑菌活性不同.

    作者:陈乃东;周守标;罗琦;胡金蓉;柳后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辅酶Q10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辅酶Q10对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攻击作用四方面观察辅酶Q10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和溶剂对照组(植物油)比较,辅酶Q10 8.0、12.0和24.0 m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4.0、8.0和12.0 mg/kg·BW剂量组均能增加小鼠左后足跖部厚度差24 h测量值;12.0和24.0 m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溶血空斑数;4.0、8.0、12.0和24.0 m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12.0 mg/kg·BW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结论:辅酶Q10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辅酶Q10能激活NK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功能及清除氧自由基、稳定膜电位等有关.

    作者:徐彩菊;孟佳;傅剑云;陈玉满;毛光明;陈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潲水油等废弃食用油脂检测指标的建立研究

    目的:建立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废弃食用油脂鉴别的检测方法,提高检出率,为食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市售普通食用油和废弃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分、酸价等卫生指标以及氯化钠、谷氨酸钠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食用油和废弃食用油脂两类油脂酸价、羰基价、氯化钠、谷氨酸钠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脂酸C18:0含量和过氧化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照现有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进行检测无法判定油脂样品是劣质油还是来源于废弃油脂,卫生学指标酸价、羰基价作为初筛指标,结合氯化钠、谷氨酸钠残留检测或脂肪酸组分分析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可以有效鉴别普通劣质油脂与各类废弃食用油脂.

    作者:毛新武;贾煦;胡国媛;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实验室中的化学品安全管理

    SARS病毒在实验室造成人员感染事件后,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004年WHO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加拿大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我国也先后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2006)、《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CNAL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2005),使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作者:徐东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37名中老年旅行者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中老年旅行者的血脂水平,为有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分别对137名55~80岁的中老年旅行者进行血清血脂4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58.3%;男、女性总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6.6%和11.6%,女性高于男性;甘油三酯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1.6%和10.3%,男性高于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51.6%和64.9%,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保健体检对血脂水平异常的中老年旅行者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给予正确的防治知识,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中老年旅行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6年吉林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吉林省高危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我省乃至我国食源性疾病的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有效地预防、预测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6年度工作手册进行.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蔬菜、速冻面米食品、非发酵豆制品共625件,检出沙门菌97株,检出率15.5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4株,检出率13.44%;大肠杆菌O157:H7 9株,检出率2.5%;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检出率13.4%;副溶血弧菌3株,检出率3%;未检出弯曲菌.结论:吉林省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生肉速冻生制面米食品品种污染较重,另外熟肉制品、蔬菜色拉、非发酵豆制品等即食食品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作者:辛生;刘桂华;龚云伟;杨红;孔祥云;安笑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微量铅

    铅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一种具有蓄积性的有害元素,当摄入过量时会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危害.人体铅的主要来源是食品,每天约400 μg,生活饮用水10μg,空气20 ng.

    作者:张丽云;刘淑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建材市场污染状况及对从业人员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建材市场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水平;研究低浓度甲醛、苯系物暴露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了解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AHMT分光光度法及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现场的甲醛及苯系物浓度;应用临床检测的标准方法测定血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GSTY1基因型.结果:研究组现场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4种主要的污染物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苯浓度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现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甲醛、甲苯、二甲苯浓度在两个现场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分别为6.41、3.74、0.38 G/L,对照组分别为7.53、4.44、0.43 G/L,三者均为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但都在正常值范围内,其余血常规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按照GSTY1基因型分层,GSTY1基因缺失型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值为7.19、4.21 G/L,GSTT1基因非缺失型二者的值分别为6.14、3.15 G/L,GSTT1基因缺失型大于非缺失型,但其均数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建材市场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受温度及湿度的影响,冬季污染物的释放量减少,使板材市场的污染物浓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低浓度甲醛、苯系物暴露时,与对照组相比,机体的血常规观察到了变化,且GSTY1基因型对血常规的变化有影响.

    作者:常君瑞;王秦;董小艳;王桂芳;唐志刚;徐春雨;徐东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