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英;李纲
目的:建立鉴定短乳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方法:根据GanBank登录的乳酸杆菌序列,以gyrB基因为靶目标设计引物和探针,对啤酒中分离到的6株乳酸杆菌进行实验,并对其中一个短乳杆菌样本作定量检测.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短乳杆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乳酸杆菌无响应.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7739,测得短乳杆菌样本浓度为15635拷贝/ml.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特异、灵敏检测短乳杆菌的方法.
作者:赵敏;潘劲草;叶榕;孟冬梅;汪皓秋;孙培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自来水中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仲丁威,异丙威,速灭威,甲萘威,灭多威,残杀威,苯氧威,猛杀威)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水样在离心或液液萃取后通过C18色谱柱,以含0.2%的甲酸的甲醇和0.2%的甲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离喷雾电离方式(ESI+),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定量.结果:在20 min完成分析,离心处理后8种农药在0.05~5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0.9973.加标回收率为96.67%~111.52%(添加水平分别为0.1,1和5 μg/ml),相对标准偏差5.4%~14.2%,低检出限介于0.02~0.03 μg/ml.对0.1 μg/L的加标样在液液萃取后回收率在75.5%~128.3%,相对标准差4.7%~31.5%.结论: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析时间短,适合于对水中该8种氨基甲酸酯类的分析.
作者:韩嘉媛;赵人(王争);乔善磊;张淳文;周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吹扫效应与室内空气污染.方法:对具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宾馆中的可吸入颗粒物、CO2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采样、检测分析.结果:有滤尘罩的中央空调系统管道送风口终端(客房送风口)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小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有显著性差异.气态污染物CO2在客房送风口端的浓度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房间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浓度的增高是由于送风口的吹扫气流使得房间静止的颗粒物被吹扫搅起的结果.CO2等气态污染物在送风口终端与房间中央的浓度差异应取决于新风量的大小.除颗粒物本身的致病因素外,作为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载体颗粒,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应避免在有污染可能的房间内吹扫效应所导致的进一步传播.室内空气污染在不同的建筑几何结构中表现为相应的、动态的变化规律,污染物的吹扫效应是对其一定规律的总结.
作者:谭天媛;李拥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兴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携带的状况,更好地为食品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取受检者静脉血,ALT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HBs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大兴区企业单位参加2004.6~2006.6年度健康体检的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44 182人,HBsAg阳性总检出率为2.05%,行业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食品卫生行业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公共场所(食品行业占73.2%,公共场所占26.8%);性别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占53.8%,女性占46.2%);属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外地人口明显高于北京本地(外地人口占84.8%,北京本地占15.2%);各年龄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尤其以21岁以下的小年龄组HBsAg阳性检出率较高;单纯ALT异常总检出率为1.96%,行业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食品卫生行业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公共场所(食品行业占61.8%,公共场所占38.2%);性别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占80.9%,女性占19.1%);属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外地人口高于北京本地(外地人口占57.9%,北京本地占42.1%);各年龄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尤其以21岁以上的大年龄组单纯ALT异常检出率较高.年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宣传力度,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每一个食品从业人员为了自己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重视并坚持每年进行的健康检查.
作者:付桂英;秦红;王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老年旅行者的血脂水平,为有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分别对137名55~80岁的中老年旅行者进行血清血脂4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58.3%;男、女性总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6.6%和11.6%,女性高于男性;甘油三酯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1.6%和10.3%,男性高于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51.6%和64.9%,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通过保健体检对血脂水平异常的中老年旅行者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给予正确的防治知识,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中老年旅行者晚年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对北京市朝阳区2005年11月~2006年4月流感爆发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集集中发热疫情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微量血凝抑制实验进行鉴定.结果:共采集标本177份,分离到流感病毒101株,流感病毒分离率57.06%.流感爆发占集中发热疫情的88.46%,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2005年11月~12月,为甲1型流感爆发,2006年3月~4月,为乙型流感爆发.结论:流感爆发是集中发热疫情的主要原因,且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北京地区3月份仍可出现流感爆发的流行高峰.
作者:白瑞婷;杨立清;邵希凤;张晓曦;马建新;张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采用不同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同一组尿碘实验平均值与其标准值进行比较,观测结果的溯源性及判定快速尿碘试剂盒法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t检验、正态分布小样本容量的简化检验(A法)和方差检验(B法)来判定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的异同.结果:检验表明:用A法分别对两种测定方法所测标样的平均值及测定均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均无差异.t检验两种测定方法的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意义,为准确评价快速法的测定结果,再采用B法进行统计比较,以提高数据质量.结论:应用不同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同一组实验观察平均值与其标准值的结果比较,快速法标样2结果偏低,其他经方差检验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表明测定数据有良好的溯源性.
作者:黄居梅;叶平;翟丽屏;王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农药由于具有高效、速效、方便、适应性广、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生产、采后保鲜等过程.
作者:陈芳;杨冰仪;龙军标;张健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苏丹红是一种非生物合成着色剂,致癌性很强,它是应用于油彩、腊、地板腊和香皂等化工产品中的一种着色剂,它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不允许掺人食品中调色.目前,一些生产厂家为达到盈利目的,违法掺人辣椒制品中.测定苏丹红的方法目前有国标法和欧盟法.国标法提取样品麻烦,欧盟法出峰时间太慢.本文在欧盟法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ESI-MSn)测定.方法:通过多级质谱和保留时间对样品进行确证.并用此方法对部分产品进行了调查.结果:以峰面积定量,苏丹红Ⅰ、Ⅱ、Ⅲ、Ⅳ检出限均为0.10 μg/ml.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苏丹红Ⅰ:92.3%~106.1%;苏丹红Ⅱ:91.2%~111.6%;苏丹红Ⅲ:96.1%~107.5%;苏丹红Ⅳ:91.7%~108.1%.结论:本方法具有提取样品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重复性好等特点.
作者:于红卫;曲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质控样品的检测验证优化后全血铅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全血标本经10%硝酸酸化,与基体改进剂同时进样,采用石墨炉原子化器原子化和Zeman效应背景校正,测量吸收峰面积,通过标准工作曲线得出血铅值,同时检测全血标本和质控样品.结果:优化后的处理条件检测质控样品结果满意.结论:本实验中对血铅检测条件的优化合理.
作者:张宜明;俞锡林;丁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SARS病毒在实验室造成人员感染事件后,世界各国都意识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2004年WHO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加拿大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我国也先后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2006)、《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CNAL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2005),使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作者:徐东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嵊泗县是个海岛县,由404个岛屿组成,总面积8 8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是我国严重缺水的海岛县之一,岛上陆域水资源严重不足,年降水量在1 000 mm左右,淡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嵊泗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永利;应年华;郑伟达;方海军;倪惠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3~2005年290份国产和进口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频率和用量.结果:290份样品共使用39种染发剂,其中间苯二酚、对苯二胺(及硫酸盐)、对氨基酚、间氨基酚(及盐酸盐)、2,5-二氨基甲苯(及硫酸盐)的使用频率较高,均在30%以上.结论: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繁多,某些组分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中应引起关注.
作者:杨艳伟;朱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体检人群脂代谢水平和脂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调查对象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分析14 918例健康体检人中进行了血脂检查的9 528例人群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血脂指标,比较不同年龄段及男女间脂代谢水平和各类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代谢异常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和血糖(GLU)的相关性.结果:9 528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脂代谢异常数为3853(40.4%),高TG2504(26.3%)、高TCl901(20.0%)、高LDL-C1573(16.5%)、低HDL-C383(4.0%),其中一项指标异常1978(51.3%)、两项指标异常1260(32.7%)、三项指标异常597(15.5%)、四项指标均异常18(0.5%);高TC、高TG和高LDL-C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而70~年龄段各项脂代谢水平和高TG和高LDL-C有降低的趋势;男性体检人群脂代谢水平和脂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性别、年龄、BMI、血压和GLU五项因素均对TG和LDL-C异常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影响TC代谢的因素是年龄、血压和GLU;性别、BMI和GLU对低HDL-C发生率也有显著影响.结论:脂代谢异常在重庆市体检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通过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而利于对脂代谢异常疾病的防治.
作者:郑隽;王永红;王继红;李启富;谢友红;谢微波;邓学洁;刘正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Taq Man-MGB探针Real-time荧光PCR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技术.方法:在对单增李斯特菌invA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基础上,设计一对特异性Taq Man-MGB探针法引物及探针,通过Real-time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实现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用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的李斯特菌invA基因阳参片段及不同菌株、食品标本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方法的灵敏性高,其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的对数值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低可检测57个拷贝数,经18 h增菌,可检测低至4.5 cfu/ml的细菌;特异性强,检测6株单增李斯特菌标准株和100株单增李斯特菌样品分离株的PCR循环域值(CT值)均小于25,而90株威氏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绵羊李斯特菌以及非李斯特菌PCR循环域值(CT值)大于35;快速,快1 h可出结果,实际样品20 h可出结果,而常规细菌培养法需要一周以上;对103份速冻米面食品进行检测,13份阳性,与常规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q Man-MGB探针的单增李斯特菌Real-time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易操作等优点,可推广应用.
作者:梅玲玲;王晶;孟真;朱敏;高筱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方法(ELISA)检测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方法:按要求采集农村集中式水厂源水,同时用HPLC法和ELISA法双盲测定,比较结果;选择微囊藻毒素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水体,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标准用ELISA法各进行6次测定,统计出相应的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结果:ELISA法检测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准确度及精密度较理想,与HPLC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LISA法实用、准确、简便、快速,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作者:余天莉;蒲朝文;何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自然水体中霍乱弧菌(VC)的分布,对收集的O139群VC进行选择性抗生素耐药性标记的流行病学分析.方法:2000~2004年霍乱流行季节,使用改良免疫荧光菌球法检测黄浦江原水;使用改良K-B法检测收集到的O139群VC两类菌的耐药性.结果:5年间从1963件水样中共检出57株VC,总阳性率2.90%,除1株稻叶1d外其余皆为O1或O139群VC的非流行株;耐药谱显示2000年和2001年的O139病人株对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和呋喃唑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部分O139甲鱼株的耐药谱与病人的相近,提示可能为相同来源.结论:改良免疫荧光菌球法可以同时检测水样中的O1和O139群VC,具有可推广性;2000年和2001年O139病人株可能属于不同的克隆群,甲鱼是潜在的传染源.
作者:许学斌;顾宝柯;金汇明;郑英杰;陈敏;胡培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测定土壤、蔬菜和水果中5种硫丹类农药残留.方法: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μ-ECD检测器,外标法定量.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0.001~0.1 μg/ml,在此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394~1.330 μg/kg,测定的回收率为64%~106%,相对标准偏差<1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作者:刘文杰;晋玉霞;马玲;庞新安;张利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便的测定金属硫蛋白(MTs)的共振光散射(RLS)新方法.方法:在pH 2.5 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茜素红(AR)与MTs作用,导致体系的RLS明显增强.结果:在实验适条件下,MTs-AR-SDBS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随着MTs的加入在505 nm处急剧增强,且增加的强度与MTs加入量成线性关系(r=0.9994).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6~16.5 μg/ml,检出限为19.05 ng/ml.结论:方法简便、灵敏、选择性好,检测加标样品中MTs,结果较满意.
作者:薛金花;王永生;欧阳运富;王英;李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铅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一种具有蓄积性的有害元素,当摄入过量时会对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危害.人体铅的主要来源是食品,每天约400 μg,生活饮用水10μg,空气20 ng.
作者:张丽云;刘淑晨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