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 800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分析

赵淑雯

关键词:乙肝病毒, 感染模式, 乙肝标志物
摘要:目的:了解乙肝在文成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感染情况及血清中HBV感染模式,为有关单位进一步管理乙肝感染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12 800例从业人员进行血清HBV检测.结果:12 800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总携带率为3.1%,低于全国及本县平均普通感染水平,抗-HBs总阳性率高达46.2%,不同年度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sAg阳性血清中HBV感染模式共7种.结论: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检测HBV五项指标,早期发现乙肝感染人员.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5种添加剂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5种添加剂的检测技术.方法:利用反相高效色谱法同时检测饮料、酱菜以及发酵性豆制品中5种添加剂含量.结果:本方法测定食品中5种添加剂,溶液浓度范围在0.5~5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0.999;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脱氢乙酸、山梨酸、糖精钠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62,0.074,0.066,0.037,0.105 mg/L;标准偏差均小于5.0%;饮料、酱菜和发酵性豆制品中添加剂的回收率为96.8%~101.6%.结论:方法快速简便,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何云亚;陆昱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氯联苯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近年来,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微波-顶空固相微萃取(MA-HS-SPME)、超声波法、加速溶剂萃取(ASE)技术、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GC)、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双聚焦磁式质谱联用仪(HRGC-HRMS)、高分辨质谱(HRMS)、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GC-IT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重组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法、电化学法、分子活化分析、海洋海绵皂等传统技术和新仪器、新方法在PCBs的检测中得到应用.

    作者:边归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尿镉

    目的:找出能消除基体干扰的基体改进剂,建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简便、快速、准确地直接测定尿中镉的方法.方法:选择几种基体改进剂组合,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找出效果好的一组,调整基体改进剂的不同成分,找出佳改进剂.结果:含1.0%HNO3+0.5%NH4H2PO4的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效果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33μg/L,相对标准偏差2.5%,回收率为96.9%~102%.结论:利用含1.0%HNO3+0.5%NH4H2PO4的混合基体改进剂直接测定尿中镉能有效消除基体干扰,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尿中镉的方法.

    作者:李月欢;徐淑暖;彭寨玉;杜二青;莫曦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ICP-AES检测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小麦和玉米中8种微量元素

    目的:检测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用小麦和玉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探讨其与食管癌的可能关系.方法:深入食管癌高发区现场按发病率分组随机选取当地居民正在食用的小麦样品59份和玉米样品57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小麦和玉米中镉、铜、锰、铁、锌、铝、铅及砷8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8种微量元素在小麦和玉米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24%~120.52%和80.32%~107.7%;标准偏差分别为1.63%~4.43%和1.11%~3.76%.食管癌高发区小麦和玉米中铜和锌的含量低于低发区.结论:食管癌高发区主粮中低锌、镉、铜、砷,高锰.

    作者:李增宁;马莉;何燕;张祥宏;崔晋峰;王俊灵;申海涛;汲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序列探针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异常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基因异常.方法:用两种序列特异性探针D13S272(13q14.3)、ATM(11q23),一种着丝粒探针,以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选择性的对28例CLL进行检测,并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检出10例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其中5例检出+12,仅一例检出13q-,其余均为未涉及13q-、11q-的异常.两种位点特异性探针检出12例(44%)异常,del(13q14.3)9例,del(11q23)7例.12号着丝粒探针检出6例有+12,而且D13S272(13q14.3)、ATM(11q23)缺失常发生在常规检测正常的核型.3种探针异常检出率为57%(16/28).结论:FISH技术可以检测出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无法检出的较小片段缺失,因此,位点特异性FISH是检测CLL患者基因异常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倩;杜兵;杨军军;刘国君;季抗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硒

    目的:建立茶叶中硒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方法:茶叶经硝酸-高氯酸消化后,在铁氰化钾-盐酸体系中,选用佳测定条件,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0~120 μg/L,检出限为0.17 μg/L,回收率为88%~112%,相对标准偏差为4.7%~7.7%.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快速,是测定茶叶中硒的理想方法.

    作者:查河霞;于平胜;缪吉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回流消化技术在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回流消化技术在食品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动回流消化仪替代国标法蛋白质测定中使用凯氏定氮烧瓶进行消化的方法.由于样品与试剂的反应是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进行,所以在消化过程中分解产生的大量酸雾、硫的氧化物等刺激性气体溶于冷凝水中排出,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分析人员毒害大大减小.结果:实档验结果表明,回流消化法与国标法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测定样品蛋白质含量在1.59%~23.55%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4%~1.96%(n=5),平均回收率为98.3%.结论:自动回流消化法仪器价格便宜,不需要消毒通风柜,可节约经费开支,消化时间较为缩短,减轻了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相对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基层卫生检验实验室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舒向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生活饮用水中三卤甲烷

    目的:研究生活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定量快速分析方法.方法:水样直接进样,用毛细管柱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采用内标法定量,可同时测定水中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结果: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低检出浓度<1 μg/L.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检验要求.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作者:孙润泰;孙晓红;于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罐装果汁饮料中的锡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罐装果汁饮料中锡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硝酸和高氯酸消化后,导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在224.6 nm波长下,灯电流为4.0 mA,狭缝宽度为0.2 nm时,该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100 mg/L,回归方程为:Y=0.0017+0.0011X,r=0.9994,检出限为0.75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66%~2.15%,加标回收率为93.7%~102.9%.结论:本法具有干扰少,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金属罐装果汁饮料中锡的测定.

    作者:练翠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木聚糖酶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木聚糖酶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根据GB1519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设104.2、208.4、416.7、833.3 mg/kg4个剂量组,进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木聚糖酶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各指标均未显示明显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木聚糖酶在833.3 mg/kg剂量下未显示有毒性作用.

    作者:程东;韩晓英;鲁传宏;张天亮;姚文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前国家标准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有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和蒸馏法[1].盐酸副玫瑰苯胺法中样品前处理浸泡时间为4 h以上,没有确切的时间界定.笔者把浸泡时间对二氧化硫测定结果的影响作了实验探讨,同时与蒸馏法作比较.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美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云南省1996~2005年化妆品理化指标分析

    目的:调查云南省10年间的化妆品卫生质量,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化妆品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1996-2005年化妆品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检测方法依据GB7917及《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结果:共检测化妆品理化指标1 494件,合格1 461件,合格率97.8%;其中省内产品1 264件,合格1 234件,合格率97.6%;省外产品182件,合格178件,合格率97.8%;省内产品与省外产品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别(Χ2=0.38,P>0.05).结论:应加强对化妆品的经常性监督,尽快建立禁用、限用物质的检测方法.

    作者:王建华;孙灿;董海燕;陶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饮食更加关心,不仅要求更多的营养,也要求食品中尽量少地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亚硝酸盐就是人们关心的物质之一.目前在城市、乡镇还是农村都有误食亚硝酸盐中毒的报道.无论是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的亚硝酸盐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危害.摄人高剂量的亚硝酸盐可产生急性中毒,导致青紫症.而低剂量的亚硝酸盐进人人体后,会在胃内与胺结合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酸盐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或产生致畸作用[1].

    作者:吴雪静;滕波;梁成可;莫宝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检测方法进展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具有侵袭性[1],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2],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3].该菌的生化反应很不典型[1].引起的痢疾样腹泻依然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可爆发流行或散发,亦可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O28ac)[1],由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报告,因而其病原学的诊断对该病的防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包芳珍;方叶珍;徐丹戈;高海明;黄世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ICP-MS同时测定食盐中的Pb、Cd、Cu、As和Ba

    目的:建立ICP-MS同时测定食盐中Pb、Cd、Cu、As和Ba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0.1%HNO3溶解后直接用ICP-MS进行分析.结果:整个方法的检出限为0.008~0.044 mg/kg,可以满足测定的要求,精密度优于3.5%,回收率为96.0%~106%.对3个标准参考物质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结论:可用ICP-MS同时测定食盐中Pb、Cd、Cu、As和Ba,整个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和准确的特点.

    作者:彭荣飞;甘平胜;黄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平南县茶叶锰的含量及饮茶习惯与锰摄入量的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我县茶叶锰的含量情况及饮茶习惯与摄入量的关系.方法:获取我县不同茶厂的50份茶叶参照GB/T5009.57-2003和GB/T5009.48-2003的有关方法测定.结果:所有样品均检出不同程度的锰.结论:建议茶叶的卫生标准中增加锰的检测.

    作者:潘世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戊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用于无偿献血筛查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无偿献血HEV筛查的必要性和选择适当的方法.方法:使用抗-HEV IgG和抗-HEV IgM检测方法对绍兴市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3 701份街头无偿献血标本进行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RT-PCR确认是否为病毒血症.结果:3 701份标本抗-HEV IgG和抗-HEV IgM阳性率分别为29.91%和1.35%,与RT-PCR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0.45%和12.00%.结论:在目前献血人群中确实存在HEV病毒血症,有必要增加相应的检测项目,抗-HEV IgM检测相比抗-HEV IgG检测更适合作为无偿献血人群的HEV筛查方法.

    作者:桑列勇;傅立强;方放;吴士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利用荧光素原位分子杂交检验水样中嗜肺军团菌的研究

    目的:利用针对嗜肺军团菌种特异性16S rRNA和军团菌致病基因-巨噬细胞感染增强因子(mip)序列探针原位分子杂交建立嗜肺军团菌的快速、特异性检验方法.方法:设计特异性针对嗜肺军团菌种特异性16S rRNA和mip探针,采用荧光素标记探针对采自西安市8家宾馆中央空调冷凝水、贮水池水各8份进行原位分子杂交,并且结合细菌分离、生化鉴定技术检验水样中嗜肺军团菌.结果:细菌分离鉴定表明2份冷凝水、5份贮水池水分离到可疑菌落,抗体凝集实验证实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3份、Ⅴ、Ⅵ型各1份,2份阴性.实验周期约10~12 d;原位分子杂交显示16S rRNA、mip的探针杂交信号成堆分布于原虫细胞内,形如杆菌状,16S rRNA与mip的杂交信号存在完全双标记,但有少数mip的杂交信号不与16S rRNA共存,5株鉴定为嗜肺军团菌Ⅰ、Ⅴ、Ⅵ型的水样原虫中,经16S rRNA、mip探针杂交均为阳性,对2株非嗜肺军团菌水样原虫进行16S rRNA、mip的杂交结果均为阴性.实验周期约20 h.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对存在于原虫内致病性嗜肺军团菌进行检验,是种快速、特异性的致病性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

    作者:吴守芝;汪宗江;李恒新;黄河清;张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水中多环芳烃分离技术的进展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两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化合物,如萘、蒽等.多环芳烃是早发现且数量多的致癌物[1],目前已经发现的致癌性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已超过400种.由于其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而被列入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受到国际上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林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啤酒中微量甲醛的光谱法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啤酒中微量甲醛的新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将溶解于啤酒中的游离甲醛随水蒸出,与乙酰丙酮作用,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2,5-二乙酰基-1,4-二氢卢剔啶,在414 nm处测吸光度,即可得到啤酒中甲醛含量.结果:测定微量甲醛的线性范围为0.0~2.4 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98.4%~100.9%.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啤酒中甲醛的测定.

    作者:熊小莉;陈尚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