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归国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动力染毒柜内气体中毒死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2个多孔板玻璃吸收管串联,以甲醇为吸收剂,用个体采样器采集动力染毒柜中雾化的毒死蜱热雾剂,吸收液直接进样测定,液相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乙腈80%+水20%,紫外检测波长300 nm.结果:采样效率达100%,RSD小于1%.结论: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动力染毒柜气体中毒死蜱的测定.
作者:马永民;渠志华;李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基因异常.方法:用两种序列特异性探针D13S272(13q14.3)、ATM(11q23),一种着丝粒探针,以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选择性的对28例CLL进行检测,并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检出10例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其中5例检出+12,仅一例检出13q-,其余均为未涉及13q-、11q-的异常.两种位点特异性探针检出12例(44%)异常,del(13q14.3)9例,del(11q23)7例.12号着丝粒探针检出6例有+12,而且D13S272(13q14.3)、ATM(11q23)缺失常发生在常规检测正常的核型.3种探针异常检出率为57%(16/28).结论:FISH技术可以检测出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无法检出的较小片段缺失,因此,位点特异性FISH是检测CLL患者基因异常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倩;杜兵;杨军军;刘国君;季抗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污染物在室内装修、作业场所及环境中大量的存在.这些物质在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极易挥发.苯在染料工业、溶剂和粘合剂、农药生产及香料制作的原料等用途广泛,特别在室内装修后也会大量存在.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者表现为兴奋、欣快感、步态不稳、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长期反复接触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造成损害,白血球、血小板大幅减少.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因此苯系物的检测是众多的检验机构繁重的任务之一.
作者:李学梅;赵敏;杨章萍;邱晓枫;姚怀芳;魏根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及相关病患的预防、诊断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SARS、猪链、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更加警示我们要不断提高微生物的检验技术水平.为了保障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开展质量控制,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地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也是上一级实验室对各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的手段.参加由各省临床检验中心或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控,会遇见一些平时罕见或未见过的菌株,通过质控检验对它们的生长条件、菌落形态、染色、镜下、形态等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日后工作中倘若再遇见这些菌将不再会漏检.室间质控是建立在一个较好的室内质控基础上的,做好室内质控直接关系到日常检验工作的质量.室内质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实验室前的质量控制、标本接种前的质量控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染色液及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常用仪器的质量控制、发报告前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应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阶段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作者:齐春华;王文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是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文章就目前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制备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基的水化、灭菌、平板的制备、接种和培养、物理学和生物学质量控制及贮存等方面,讨论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春梅;蔡芷荷;吴清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摸索纯化麻疹病毒的方法,并以其为包被抗原,制备麻疹IgG酶联免疫(EIA)诊断试剂.方法:将L4株麻疹病毒液先后用超滤、PEG沉淀的方法进行浓缩,再分别用连续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进行纯化,比较不同方法纯化后的效果,终建立制备高纯度麻疹病毒包被抗原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备麻疹IgG酶联免疫(EIA)诊断试剂.结果:用超滤、PEG沉淀及连续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后的麻疹病毒的比活性为775.76 HAU/mg,SDS-PAGE及Western-blot证明纯化产物的纯度符合要求,电镜结果显示纯化物中含大量麻疹病毒.以该纯化抗原制备的EIA检测试剂与血凝抑制实验(HI)相比,该试剂的灵敏度为99.46%,特异度为81.82%,一致性为97.58%.与SIGMA麻疹IgG EIA诊断试剂盒的一致率为95.12%.结论:采用超滤、PEG沉淀及连续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可制备满足麻疹IgG EIA诊断试剂要求的包被抗原.
作者:詹曦菁;秦晓勇;刘丽英;孔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二氧化氯消毒剂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低有效剂量.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在3%和0.3%牛血清白蛋白条件下,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15、2 mg/L,作用1 min和10 min对大肠杆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在3%和0.3%牛血清白蛋白条件下,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20、6 mg/L,作用1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在3%和0.3%牛血清白蛋白条件下,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100、60 mg/L,作用5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结论:实验室的结果略低于生产企业申报检测时的二氧化氯消毒剂作用浓度,在不同实验室有效剂量也有差异,可能由于二氧化氯生产原料和工艺不同所致,终应以实验数据为准.
作者:李涛;周铁生;张流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性能.方法:杀菌试验,HBsAg灭活试验,几种有机物、pH值、作用时间、浓度、温度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杀菌影响试验.结果:5%水溶液25℃时有良好的杀菌作用.杀灭细菌的繁殖体需2 min,作用15 min可将细菌芽孢全部杀灭.作用30 min可将HBsAg完全灭活.结论:提高浓度、温度,延长作用时间或降低pH值,可加强其杀菌作用.
作者:严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乙肝在文成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感染情况及血清中HBV感染模式,为有关单位进一步管理乙肝感染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12 800例从业人员进行血清HBV检测.结果:12 800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总携带率为3.1%,低于全国及本县平均普通感染水平,抗-HBs总阳性率高达46.2%,不同年度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sAg阳性血清中HBV感染模式共7种.结论: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检测HBV五项指标,早期发现乙肝感染人员.
作者:赵淑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回流消化技术在食品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动回流消化仪替代国标法蛋白质测定中使用凯氏定氮烧瓶进行消化的方法.由于样品与试剂的反应是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进行,所以在消化过程中分解产生的大量酸雾、硫的氧化物等刺激性气体溶于冷凝水中排出,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分析人员毒害大大减小.结果:实档验结果表明,回流消化法与国标法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测定样品蛋白质含量在1.59%~23.55%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4%~1.96%(n=5),平均回收率为98.3%.结论:自动回流消化法仪器价格便宜,不需要消毒通风柜,可节约经费开支,消化时间较为缩短,减轻了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相对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基层卫生检验实验室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舒向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5种添加剂的检测技术.方法:利用反相高效色谱法同时检测饮料、酱菜以及发酵性豆制品中5种添加剂含量.结果:本方法测定食品中5种添加剂,溶液浓度范围在0.5~5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0.999;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脱氢乙酸、山梨酸、糖精钠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62,0.074,0.066,0.037,0.105 mg/L;标准偏差均小于5.0%;饮料、酱菜和发酵性豆制品中添加剂的回收率为96.8%~101.6%.结论:方法快速简便,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何云亚;陆昱养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过氧化氢产品中总有机碳的方法.方法:采用铂催化法对过氧化氢进行自催化处理,非散射红外吸收法测定过氧化氢中的总有机碳含量.结果:样品前处理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检测限为:0.1 mg/kg.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过氧化氢产品中总有机碳的检测.
作者:王春娥;潘振球;鲁兵;李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蔬菜及水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情况,为有关部门加强农药生产销售及使用各个环节的管理,从而提高农产品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地市售蔬菜及水果按国家标准方法[1]进行12种常见有机磷农药残留抽检,对抽检结果按国家卫生标准[2]进行评价分析.结果:90件蔬菜及水果共检出有机磷农药10种,检出其残留超标的有机磷农药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合格样品61件,合格率67.8%.结论:本地市售蔬菜及水果的生产过程中有机磷农药的不正当使用和滥用情况严重.
作者:罗军;向晓霞;周江;李世荣;程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超市,作为现代流通渠道的代表,正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主渠道.随着市场经营方式的变革,超市开始设立食品加工场所,提供各类可直接进口的熟食制品,极大地方便了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广大消费者[1].但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媒体及相关部门对超市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的增强,超市熟食制品存在安全隐患的报道却不断见诸于报端.
作者:胡珍娣;吴清平;张菊梅;郭伟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在社会上日益被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中,担负着主要的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如何快速准确地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查清事件主要的危害因子,对有效的启动应急预案,防止事件进一步地扩大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些具体情况,对怎样做好应急检测技术的储备,提高检测能力,作一些探讨.
作者:朱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蔗糖含量是奶粉的一项重要的质量和卫生评价指标,其含量检测也是一般食品检测实验室常覆盖的能力范围,也是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经常选择的项目.但由于GB/T5009.8-2003中规定的蔗糖含量测定方法操作步骤多,涉及试剂多,产生不确定度的因素也较多,因此对一般检测实验室,蔗糖含量的测定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能较好评价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的项目.本文结合我们实验室的检测经验,同时通过多个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探讨了奶粉中蔗糖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小平;姚浔平;范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通用H点标准加入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的原花青素方法.方法:利用样品及加标样品的200~350 nm扫描光谱,直接用matlab软件编制的通用H点标准加入法计算原花青素浓度.结果: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05%~9.60%之间,且方法与经典铁铵盐催化比色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方法简便、快捷、节省试剂,适用于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快速测定.
作者:郑波;张克荣;李梦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探讨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分型方法.方法:用Sfi Ⅰ酶和Not Ⅰ酶切O139群霍乱弧菌染色体DNA,经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片段分离.结果:14株O139群霍乱弧菌经Sfi Ⅰ酶切后电泳分离可得一个PFGE型,用Not Ⅰ酶切电泳可分为2个PFGE型.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O139群霍乱弧菌,分型发现微小差别有助于分析追踪疫情和来源.
作者:金春光;石优章;徐景野;郑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方法:从管理角度介绍了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流行病学原理,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的心得体会.结果: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要依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从流行病学的思路出发,按照流行病学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开展工作,并配合人员培训和硬件建设,实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现代化管理.结论:有效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实验室传播.
作者:姚丽;高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生物液体样品中砷的新方法.方法:应用Triton X-100稀释样品,横向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样品中痕量砷.结果:选定了佳测量条件,该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均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本法对砷的低检出量为0.73 pg,回收率在82%~99%之间.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一般生物液体样品中痕量砷的测定.
作者:汤滗;应英;于村;俞莎;张念华;马冰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