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尿碘检测条件的研究

覃东立;战培荣;孙平

关键词:正交试验, 尿碘, 条件
摘要:食盐补碘可以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疾病,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然而食盐中碘含量过低不能有效抑制甲状腺肿[1],如碘过量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如碘致甲亢[2~4]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5].尿碘监测可以有效评价身体的补碘状况,尿碘检测的准确性对地方病防治以及指导人们科学补碘具有重要意义.尿碘检测通常使用的方法为卫生部颁布的《尿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107-1999).针对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科技工作者对该方法进行了修订[6].为进一步提高尿碘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试验在以往科研积累的基础上,探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实验条件,使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显著提高.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黄敏片中胆红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氨咖黄敏片中胆红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选用Agilent C18分析柱,甲醇-氯仿-1%磷酸溶液(80:1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9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结果:胆红素的线性范围为0.008~0.083 μg(r=1.000),平均回收率100.2%.结论:方法准确,回收率好.

    作者:梁云霞;李杰滨;谭秀敏;谭博;赵悦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环境水样中表面活性剂的光度分析进展

    表面活性剂由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憎水基两部分组成,是能够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通常将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四种.

    作者:虞精明;谢勤美;吴爱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北京市昌平区人群布鲁氏菌病调查研究

    目的:加强人畜共患病的监测与预防,通过调查昌平区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状况,探讨昌平区布鲁氏菌病防治对策.方法:依照《布鲁氏菌病监测标准》(GB16885-1997)内容,制定监测方法与评价方法.结果:对昌平区572名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检查率为48.72%,以个体养殖户的检查率较低(36.05%),本次共检测出2例血清学阳性病例,阳性率为0.35%.结论:加强昌平区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并与畜检部门协作是防治人畜共患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邢卫东;徐志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汽油使用工作场所空气中MTBE的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汽油作业场所空气中甲基叔丁基醚的检测方法.方法:用活性碳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HP-1(100 m ×0.25 mm ×0.5 μm)的毛细管柱分离甲基叔丁基醚后检测.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 000 μg/ml,其相关系数r=0.9999;MTBE的检出限为3 μg/ml.每100 mg活性碳的穿透容量大于7.2 mg,MTBE在活性碳管里贮存稳定,解吸效率均在95%以上,采样效率大于99.5%.结论:此方法的指标达到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规范要求,适用于汽油使用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叔丁基醚的的检测.

    作者:张念华;于村;沈向红;俞莎;汤鋆;应英;宋国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肾脏疾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肾脏损害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NP特种蛋白分析仪分别测定20例正常人和81例肾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浓度,同时采用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血清Cystatin C与Scr和Ccr相比较.结果:肾病患者Cystatin C水平随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逐渐升高.Ccr>80 ml/min的肾病患者有55%显示Cystatin C异常.Ccr与Cystatin C、SCr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Ccr与Cystatin C、SCr均有强的相关性,以Ccr与Cystatin C的相关性为密切(r=-0.76),呈显著负相关,与SCr方向一致(r=0.68).结论:Cystatin C比Scr更能够反应肾脏滤过功能的损害.可替代内生肌酐清除率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作者:马雪平;郝钦芳;杨晓莉;王贝晗;张小丽;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检测食(饮)品大肠菌群纸片法与发酵法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为了用纸片法检测食饮品中大肠菌群,掌握其正确操作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我们于2006年5~10月对纸片法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进行了研究,对所需培养时间、结果判定标准、影响因素、纸片法与发酵法平行检测食品标本中大肠菌群结果的符合率进行试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阚方琦;马乐好;王方木;薛彦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GC-MS法测定肉中雌激素残留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GC-MS法测定肉中雌二醇、戊酸雌二醇、炔雌醚、苯甲酸雌二醇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萃取、离心,提取液经二氯甲烷反萃取、浓缩至干,残留物经交联葡聚糖LH-20柱净化后作TMS化反应,用GC-MS的SIM方法测定.结果:4种组分分离良好,并得到浓度与峰面积成正比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0.997;其变异系数CV≤1.2%(n=6),低检出限≤20 ng/g,回收率范围为84.6%~92.4%.结论:该法具有灵敏、准确、精密、无杂质干扰等优点.

    作者:林奕芝;司徒潮满;刘奋;梁伟;戴京晶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柱后衍生法测定婴幼儿食品中的叶酸

    目的:检测婴儿食品中叶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选用含12%乙腈+88%0.05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3.5)作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经ODS C-18反相色谱柱分离,柱温设为40 ℃,以0.5%过二硫酸钾溶液为衍生剂,流速为0.3 ml/min,反应温度为60 ℃,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定量,激发波长为365 nm,发射波长为450 nm,外标法测定叶酸含量.结果:本法测定线性范围能达到40~500 μg/L,相关系数为0.9992,低定量检测限为28.72 μg/L,平均回收率能达到86.6%~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5%.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灵敏,满足日常分析要求.

    作者:刘莉治;罗晓燕;周洪伟;林玉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健康人群绿脓杆菌带菌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健康人群绿脓杆菌带菌状况.方法:对建湖3个乡镇的流脑免疫水平监测人群,采集双份咽拭子样本,通过现场接种和增菌后接种,同时检测脑膜炎奈瑟氏菌和绿脓杆菌.结果:在监测人群364人中共检出53株绿脓杆菌,健康人群带菌率为14.56%,15岁以上年龄组带菌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的带菌率(χ2=159.56,P<0.01).结论:健康人群咽部可携带绿脓杆菌.

    作者:吴巨飞;邵荣标;毕诚;王海燕;郑春早;王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合肥市屠宰生猪主要微生物学指标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合肥市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加工产品的卫生质量以及加工生产的卫生状况.方法:应用国标法对5个定点生猪屠宰场500份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及200份胴体肉样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沙门菌的检测.结果:生猪胴体肉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总超标率达46%和22.5%;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肉样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4.2%和17%;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合肥市生猪胴体的卫生质量急需提高,屠宰生产加工水平亟待改善,在肉品生产过程中重视大肠菌群的控制则有利于降低沙门菌的污染程度,实施宰前管理和宰前检验是保证病健隔离分宰,减轻对加工环境和产品污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郁;焦新安;魏建忠;王桂军;李春芬;张吉贵;黄金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10种水溶性维生素

    目的:建立水溶性维生素的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直接用乙腈∶水∶甲酸(15∶85∶0.1,v/v/v)为流动相进行反相液相色谱分离,用电喷雾正离子源进行离子化,选择反应监测方式(SRM)对这10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母离子及子离子进行监测,三级四极质谱测定.结果:该方法抗干扰能力强,方法重现性好,RSD为0.6%~2.4%,回收率97.9%~104.7%,相关系数0.9967~0.9998,检出限0.1~0.8 ng/L.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合测定各种样品中的水溶性维生素.

    作者:王一红;冯家力;潘振球;李帮锐;李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志贺菌菌型调查及耐药谱R质粒检测

    目的:本文报道了1986~2005年度滕州市志贺菌型、耐菌谱、耐药性R质粒转移检测情况.方法:从6862例腹泻病人中检出志贺菌812株.结果:阳性率11.83%,分属于A、B、C、D 4个群28个血清型,其中以B群为主,481株占59.24%,C群次之156株占19.21%,A群103株占12.68%,D群72株占8.87%.812株志贺菌80%以上呈敏感和中度敏感,其耐药率均在21.67%~95.19%.检测200株志贺菌R质粒接合转移率为52.00%,以B、C群转移率高于A、D群.结论:检测表明,福氏志贺菌仍是我市流行的主要菌群,而细菌耐药性绝大多数为R质粒介导.

    作者:黄长敏;徐文杰;李艳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血液中铅

    目的:改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血液中铅的方法.方法:使用Triton X-100为血液稀释剂,Mg(NO3)2为基体改进剂,通过优化仪器测定条件,直接进样测定血液中铅.结果:血铅浓度为0~100 μg/L时,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0,检出限为1.13 μg/L,回收率为97.2%~110%,RSD为1.8%~3.2%.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结果准确,适用于测定血液中铅.

    作者:高全成;李亚峰;马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组织匀浆法测定青蒿素初探

    目的:建立组织均浆法测定青蒿中青蒿素的方法.方法:青蒿药用成分多为胞内产物,提取时有效成分从胞内释放.通过高速匀浆破坏细胞,使待测成份更加充分地溶解在提取液中,将冷浸提取法中的每24小时更换一次溶剂改为以13 500 r/min高速匀浆3 min,然后用溶剂洗至无色.结果:用原法和该法对青蒿叶末中的青蒿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测定,方法的选择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9~0.9997.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1.08%~1.54%之间,回收率为98.5%~103.7%,该方法的检出限0.52 μg/ml.结论:该方法不但提取较完全,而且可以大大节省检测时间,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秦宗会;谢朝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食品中沙门菌的检测

    目的:检测超市奶类和肉类制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初步评价检测食品中沙门菌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增菌后,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ELISA法、国标法对超市的奶类和肉类制品中的沙门菌进行平行检测,并对其灵敏性和特异性、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320份奶类制品和肉制品,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ELISA法、国标法阳性样品数分别为23份、26份、20份,其阳性率分别为7.2%、8.1%、6.3%.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99%,与国标法的符合率达99.1%.ELIS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98%,与国标法符合率98.1%.ELISA法与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的符合率为99.1%.157份奶类制品,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ELISA法、国标法检测阳性样品数分别为6、6及5份,阳性率分别为3.8%、3.8%和3.2%,有2份检测结果不一致.163份肉类制品,阳性样品分别为17、20、15份,阳性率分别为10.4%、12.3%和9.2%,有5份肉食品检测结果不一致.结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ELISA法和国标法对超市的奶类和肉类制品中的沙门菌进行平行检测,符合率高.利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ELISA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进行批量初筛,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别培养特异性好,更适合食品沙门菌的分离与初筛检测.

    作者:田素娟;徐海燕;王战争;黄树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一起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分型研究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变形杆菌进行分析.方法:对本地区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常规鉴定后,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PFGE分析,观察引起食物中毒的菌型是否为同一菌株引起.结果:此次食物中毒共分离到6株奇异变形杆菌,其中4株肛拭子中分离,2株剩余食品中分离,除一株从肛拭子分离的外,其余5株的PFGE型别相同.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的爆发为同一株奇异变形杆菌引起,PFGE可以作为食物中毒中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作者:陈辉;俞慕华;黄锐敏;刘楚云;鞠长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洗脱液对白色念珠菌活菌计数的影响

    杀菌试验是评价消毒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杀菌试验中活菌计数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洗脱液对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中的白色念珠菌活菌计数有较大影响.为此我们采用布片作染菌载体对3种洗脱液在载体活菌计数中的影响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张立山;王建红;杜淑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片剂和注射液中的甲硝唑

    目的:建立了片剂和注射液中甲硝唑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甲硝唑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形成黄色配合物的新指示反应,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样品中的甲硝唑含量.结果:选定了佳测量条件,回收率在98.0%~102.5%之间,方法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测定结果与药典法基本一致.

    作者:陈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实时定量PCR分析健康人外周血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

    目的: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健康人外周血线粒体DNA 4 977 bp的缺失情况.方法:收集27例年龄在17~44岁的健康人外周血,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对每个样品同时检测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的量和无4 977 bp缺失的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27例健康人外周血样品中,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的阳性率为70.37%(19/27);19例有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的样品,其扩增产物的CT值在第35个循环到第39个循环之间;无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的扩增产物的CT值在第15个循环到第21个循环之间;不同年龄组间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和无线粒体DNA4 977 bp缺失的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文中超过2/3的健康人外周血含有线粒体DNA 4 977 bp的缺失;在有该缺失的样品中大约每106~107拷贝中携带有一个线粒体DNA 4 977 bp缺失;随年龄的增长外周血中线粒体DNA 4 977 bp的缺失未显示出累积现象.

    作者:陈晓培;王平;赵阳辉;韩林;王喜爱;吕玉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关于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鉴定

    近几年来,报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比较多,撰文介绍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鉴定方法的也比较多.可以说明这一类细菌正在受到更密切的关注.

    作者:何晓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