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鉴定

何晓青

关键词: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鉴定
摘要:近几年来,报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比较多,撰文介绍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鉴定方法的也比较多.可以说明这一类细菌正在受到更密切的关注.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气相色谱法测定海产食品中甲基汞的研究

    目的: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海产食品中甲基汞的方法.方法:样品以氯化钠盐析,盐酸浸提苯萃取的方法,分离样品中的甲基汞.以海产品为基质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水平为0.15 μg/g.结果:本方法相对标准偏差8.0%,检出限为0.01 μg/ml,回收率在75.7%~82.4%之间.结论:本方法测定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日常海产食品中甲基汞的测定.

    作者:柯华;刘巧;郑申西;陈柯星;林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SYBR Green Ⅰ实时PCR检测甲肝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SYBR Green Ⅰ实时PCR方法检测甲肝病毒.方法:对SYBR Green Ⅰ实时PCR检测甲肝病毒方法的反应条件、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同时与传统RT-PCR方法进行灵敏度比较,提高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并用该方法对甲肝病毒毒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1~6型)毒株、贝类水产品标本进行检测.结果:SYBR Green Ⅰ实时PCR与传统RT-PCR检测甲肝病毒方法的灵敏度无明显区别,但检测时间缩短了1/2.该方法能特异检测出甲肝病毒,不能扩增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1~6型)毒株,对农贸市场40份贝类水产品进行甲肝病毒核酸检测,检出3份.结论:建立的SYBR Green Ⅰ实时PCR方法用于甲肝病毒检测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等优点,可用于甲肝的病原学监测.

    作者:朱兆奎;张曦;滕峥;邵俊杰;赵百慧;卢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脂中叔丁基对苯二酚和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食用油脂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用乙腈提取食用油脂中TBHQ和BHA后,以反相C18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光度检测器,于激发波长290 nm,发射波长330 nm定量检测.结果:溶剂、TBHQ和BHA可基线分离,TBHQ和BHA的线性范围均为0.2~8.0 mg/L(r>0.999).低检测限:TBHQ、BHA为1.0 mg/kg.平均回收率范围:TBHQ为95.2%~115.4%,BHA为87.0%~96.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7.8%以下.结论:本法准确、可靠、简便,检测限低,适用于食用油脂中TBHQ和BHA的同时分析测定.

    作者:陈毓芳;奚星林;李宪华;李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健康人群绿脓杆菌带菌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健康人群绿脓杆菌带菌状况.方法:对建湖3个乡镇的流脑免疫水平监测人群,采集双份咽拭子样本,通过现场接种和增菌后接种,同时检测脑膜炎奈瑟氏菌和绿脓杆菌.结果:在监测人群364人中共检出53株绿脓杆菌,健康人群带菌率为14.56%,15岁以上年龄组带菌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的带菌率(χ2=159.56,P<0.01).结论:健康人群咽部可携带绿脓杆菌.

    作者:吴巨飞;邵荣标;毕诚;王海燕;郑春早;王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黔南州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中残留二氧化硫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贵州省黔南州2004~2006年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所生产加工的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方法:GB/T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结果:2004年合格率为45.8%;2005年合格率为74.6%;2006年合格率为85.1%.结论:说明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添加亚硫酸盐量过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经整顿后2006年有所提高,但形势仍然不够乐观.

    作者:陈晓;黎进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汽油使用工作场所空气中MTBE的检测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汽油作业场所空气中甲基叔丁基醚的检测方法.方法:用活性碳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HP-1(100 m ×0.25 mm ×0.5 μm)的毛细管柱分离甲基叔丁基醚后检测.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 000 μg/ml,其相关系数r=0.9999;MTBE的检出限为3 μg/ml.每100 mg活性碳的穿透容量大于7.2 mg,MTBE在活性碳管里贮存稳定,解吸效率均在95%以上,采样效率大于99.5%.结论:此方法的指标达到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规范要求,适用于汽油使用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叔丁基醚的的检测.

    作者:张念华;于村;沈向红;俞莎;汤鋆;应英;宋国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慈溪市城乡自备井水质微生物污染调查

    目的:了解慈溪市各乡镇自备水井卫生状况与水质微生物污染情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甲副伤寒等急性肠道传染病的介水传播.方法:对19个乡镇的水井的使用权、位置、介水疾病发生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抽取井水水样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检测.结果:共调查检测了1 716口水井的1 716份水样,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70.1%,其中细菌总数合格率69.8%、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6.5%、4口水井中检出甲副伤寒沙门菌、8.5%的水井存在被粪便污染的可能;公用井与私有井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水井合格率与周围有无污染源有关并随距污染源由近到远逐渐升高;45.0%的乡镇井水合格率不到平均值.结论:保护水资源,加强城乡自备水井卫生管理,改善水井周围卫生环境,远离污染源,方能消除甲副伤寒等介水传染性疾病.

    作者:吴建根;岑迪;马旭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富阳市农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富阳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与杭州相邻.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雨水充足,常年降雨量150 ml,大部分集中在4~9月份,自然灾害频繁,洪水连年不休[1].富阳市农村食用新鲜海产品的人群不断扩增,此菌引发的卫生问题也显得更为重要.根据这一情况于1997~2006年对农村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污染现状、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季节性分布、菌型动态、食物中毒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建荣;何连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支原体专用培养试剂盒对358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药敏检测表明解脲支原体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螺旋霉素、壮观霉素的耐药性大于72%.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治疗时宜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提示:在进行治疗前做支原体药敏试验很有必要.

    作者:郭瑞林;苏冰;王晓华;任忠良;张晓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黄敏片中胆红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氨咖黄敏片中胆红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选用Agilent C18分析柱,甲醇-氯仿-1%磷酸溶液(80:1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9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结果:胆红素的线性范围为0.008~0.083 μg(r=1.000),平均回收率100.2%.结论:方法准确,回收率好.

    作者:梁云霞;李杰滨;谭秀敏;谭博;赵悦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荞麦不同组成部分中金属元素含量及分析

    目的:测定荞麦不同组成部分茎、叶、花中金属元素(铜、铁、锌、钙、锶、硒、锰、铅、砷、汞、镉)的含量.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结果:荞麦茎中铜、铁、锌、锶、硒、锰、砷、镉均高于叶和花;荞麦叶中钙、铅、汞明显高于茎和花.结论:荞麦茎、叶、花中铅含量较高均超过国家标准;砷、镉、汞无超标现象.

    作者:刘清;王敏群;孙丽枫;王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烷烃类、芳烃类污染物

    目的:对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烷烃类、芳烃类污染物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检测三类样品.方法:通过氢氧化钠-乙醇皂化处理,用正已烷萃取,用石油醚溶解,测量萃取物荧光强度值进行定量.结果:测得标准油在0.00~1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9,检出限为0.2 mg/kg,平均回收率90.2%,RSD 5.4%.结论:本法准确度、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稳定性好.

    作者:薛强;钮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谷胱甘肽含量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谷胱甘肽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R) 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和辛烷磺酸钠混合溶液∶乙腈=96∶4;流速1.00 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本方法检出限为0.125 μg/ml,加标回收率在97.2%~103.0%之间,RSD在1.27%~3.17%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保健食品中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爱月;解魁;李发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关于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鉴定

    近几年来,报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比较多,撰文介绍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鉴定方法的也比较多.可以说明这一类细菌正在受到更密切的关注.

    作者:何晓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合肥市屠宰生猪主要微生物学指标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合肥市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加工产品的卫生质量以及加工生产的卫生状况.方法:应用国标法对5个定点生猪屠宰场500份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及200份胴体肉样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沙门菌的检测.结果:生猪胴体肉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总超标率达46%和22.5%;生猪胴体体表样品和肉样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4.2%和17%;大肠菌群和沙门菌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合肥市生猪胴体的卫生质量急需提高,屠宰生产加工水平亟待改善,在肉品生产过程中重视大肠菌群的控制则有利于降低沙门菌的污染程度,实施宰前管理和宰前检验是保证病健隔离分宰,减轻对加工环境和产品污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郁;焦新安;魏建忠;王桂军;李春芬;张吉贵;黄金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抗体

    浙江省曾经是血吸虫病流行区.长兴县虽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但随着市场经济开放,来自和往返血吸虫病疫区人员务工和流动频繁,以及县部分乡镇仍有残存钉螺,因此流行隐患依然存在.按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流动监测点实施方案》要求,于2006年在做好常住居民病情监测基础上,开展了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工作.

    作者:李苏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组织中的钒

    目的:糖尿病大鼠经钒化合物治疗后,大鼠内脏各器官中钒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经钒化合物治疗后的糖尿病大鼠体内各种组织中的钒含量.结果:钒化合物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肺、脾脏和胰腺钒的残留量相对较高,而大脑、肝脏和心脏等器官钒残留量相对较少.结论:本实验筛选出了适合于大鼠组织的消化条件和方法.

    作者:张玲;冀海伟;夏作理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福建闽江细菌种类及分布的调查

    目的:了解福建闽江江水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采集闽江不同水域的水样,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果:从闽江中分离出细菌320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189株(59.1%),弧菌科细菌41株(12.8%),非发酵菌35株(10.9%),革兰阳性杆菌29株(9.1%),革兰阳性球菌26株(8.1%).结论:闽江细菌种类多、分布广泛,此项调查对于该水域细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姜涛;王大鹏;王强;邵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汕头出口化妆品微生物检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内出口化妆品的卫生质量,防止不合格化妆品出口.同时通过对化妆品不合格原因分析,指导企业改善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卫生质量.方法:按GB7918-87《化妆品卫生标准》进行微生物检测,按《化妆品卫生规范》进行检测结果合格评定,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讨产品不合格原因.结果:共检测化妆品1 189份,检出不合格样品41份,不合格率为3.40%.不合格原因为细菌总数超标(41份),或同时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19份),或同时检出粪大肠菌群(2份),但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拟从汕头口岸出口的化妆品卫生质量总体是好的,只有少部分受污染.产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原料不洁或生产储存过程卫生控制不良.因此,应重视对化妆品原料卫生把关,加强对化妆品的生产和储藏过程的卫生控制.

    作者:马少玲;陈冠武;许如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肾脏疾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对肾脏损害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NP特种蛋白分析仪分别测定20例正常人和81例肾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浓度,同时采用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将血清Cystatin C与Scr和Ccr相比较.结果:肾病患者Cystatin C水平随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逐渐升高.Ccr>80 ml/min的肾病患者有55%显示Cystatin C异常.Ccr与Cystatin C、SCr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Ccr与Cystatin C、SCr均有强的相关性,以Ccr与Cystatin C的相关性为密切(r=-0.76),呈显著负相关,与SCr方向一致(r=0.68).结论:Cystatin C比Scr更能够反应肾脏滤过功能的损害.可替代内生肌酐清除率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作者:马雪平;郝钦芳;杨晓莉;王贝晗;张小丽;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