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肠中总糖

戴志英

关键词:总糖, 蒽酮-硫酸溶液, 分光光度法
摘要:本法利用蒽酮-硫酸法,制得有色的糖醛衍生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香肠中总糖进行测定.与现行国家标准分析法比较.结果满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人感染2型猪链球菌快速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用多重PCR从临床标本中同时检测猪链2型特异性及5个毒力相关基因,建立SS2实验室快速诊断及应急检测的核酸鉴定方法.方法:根据已报告的引物序列设计并合成8对引物(含1对内对照引物),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与组合,采用同一PCR反应条件与循环程序,直接从临床标本或培养物中同时一次性扩增属特异性(tuf)、种特异性(16S rRNA)、荚膜多糖(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蛋白因子(ef)、溶血素(sly)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等基因;并对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估.结果: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可直接从临床疑似猪链感染患者的脑脊液、血液、双相培养液和血培养物中一次性扩增出上述8对引物的目的基因,并经基因序列分析、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进一步证实.其敏感性为78cfu(克隆形成单位).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简便的特点,可应用于SS2感染应急检测、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快速诊断.

    作者:杨婷婷;程苏云;王复甦;张政;徐宝祥;朱水荣;徐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动态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符合VMC诊断标准儿童VMC患者67例,ELISA法对患儿病程各阶段进行血清cTnI动态检测,并观察患儿心功能、检查纪录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LVEDd和LVEF)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VMC患儿病程中血清cTnI水平呈动态变化;血清cTnI水平与心功能损害程度一致,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以血清cTnI浓度1峰与2峰的峰值比k值为指标,治疗前后,k值>1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显示预后指标均显著优于k值<1组(P均<0.05).结论:动态检测血清cTnI对儿童VMC病情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血清cTnI浓度1峰与2峰的峰值比k值可作为儿童VMC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余新超;王慧;王立金;李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全自动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法,减小手工检测中出现的信息、加样等操作错误、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和服务水平、缩短检验周期.方法:采用全自动ELISA方法与手工方式对305件样本进行检验,比较两者之间阳性率的差异以及工作量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手工方法比较,全自动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验结果与手工检测结果没有差异,检验人员工作时间缩短约40%.结论:全自动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公共卫生实验室内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林长缨;刘立荣;林晖;杨洁;吴疆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的砷

    目的:建立测定食品中砷的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原子荧光法分析测定.结果:砷标准系列浓度在0~8.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本方法检出限为0.11ng/ml,样品中砷回收率为88.0%~93.2%,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静;彭新然;何弘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凝血酶原片段PF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目的:自制凝血酶原片段F1+2单克隆抗体,探讨其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常规方法制备F1+2单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血浆F1+2片段.结果:血栓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塞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1+2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1+2片段是血栓性疾病的特异指标,自制的F1+2片段单抗可以用于检测F1+2片段水平.

    作者:高欣;吴伟;鲍利;陈仁涉;高芳堃;张楠;盛爱珍;齐若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浙江省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水平.方法:根据GB4789.4-94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用VITEK微生物分析系统GNS121药敏卡片测定沙门菌的耐药性.结果:从1 047份生肉、生奶、生水产品和生食蔬菜中分离到74株沙门菌,总阳性率为7.07%.主要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圣保罗沙门菌.对其中66株沙门菌的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对1种以上的抗生素敏感的沙门菌占51.52%,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株占7.58%.在15种药敏试剂中,对呋喃妥因、安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妥布霉素的耐药性达33.33%、16.67%、12.12%、9.09%和9.09%;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存在一定的耐药菌株(约达5%~8%);所有菌株对丁氨卡那霉素、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与2001年所测菌株的耐药性相比,被测菌株的耐药性有所增强,耐药谱有所变宽.

    作者:潘雪霞;朱敏;梅玲玲;张严峻;张俊彦;汪炜;潘军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化妆品不同剂量增菌液比较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SCDLP增菌液对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5个不同菌浓度比较.结果:2 ml菌液加入18 ml SCDLP增菌液和10 ml 菌液加入90 ml SCDLP增菌液结果相同.结论:SCDLP增菌液用量可减少.

    作者:符晓梅;乔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鄞州1999~2004年消毒液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探讨消毒液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本区三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液进行连续6年的监督监测.结果:共监测样本5 195份,合格4 365份,合格率84.22%.其中,戊二醛消毒液合格率高,其次是酒精,新洁尔灭合格率低.结论:加强消毒管理制度,使用高效消毒剂,减少霉菌等污染,是控制消毒液污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雅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以DNA加合物为生物标志物研究钱塘江水系致癌物水平

    目的:研究钱塘江水系中致癌物大致污染情况.方法:以淳安千岛湖作为对照点,以钱塘江水系中闻家堰、兰江和衢江段为调查区,对各个采样点野生鲫鱼鳃DNA加合物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兰江、闻家堰和衢江段鱼鳃相对DNA加合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为对照的4、2.2和1.9倍.结论:鱼鳃DNA加合物水平的显著升高,表明水体中致癌物含量升高,可能导致人体致癌危险度增加,这对人体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饮用水标准时,应该将水源水中除氮磷外的其它污染物尤其是致癌物考虑在内.

    作者:蔡德雷;傅剑云;陈玉满;郑云燕;鹿伟;陈江;赵家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头发中的砷

    砷在工农业生产,如农药、染料、防腐剂以及有色金属合金的生产中有广泛用途.砷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导致了它对环境的污染.砷是一种毒性元素,砷化氢,无机砷酸盐及三氧化二砷等都可对肠胃、皮肤引起急性中毒作用.长期吸入少量砷化物,也会因在人体内积累而引起慢性中毒,发生肝硬变、肝肿大等病症[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定期检测体内有毒有害的元素有助于一般居民的保健和调养.砷的测定方法有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锌-硫酸系统新银盐分光光度法、砷斑法、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2,3].砷斑法重现性差,作为半定量分析方法;银盐法操作繁琐,干扰因素多,且用到氯仿,毒性大,污染环境和影响实验人员身体健康;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仪器和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中氢化物发生装置比较昂贵,普及面不广,而且容易损坏.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后加入基体改进剂硝酸镍的方法[4],用石墨炉进行测定.与以上方法比较,本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高且试样用量少等优点.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33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233例肺炎患儿血清(MP-IgM)抗体,阳性率31.7%,少于1岁年龄组感染率稍低,其他各年龄组基本相近,春季感染率达46.4%,病程超过4周者阳性率达58.3%.结论:MP是迁延性或慢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

    作者:金玲飞;黄宾芬;魏金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气相色谱ECD-FPD检测器串接法测定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量

    目的:建立并探讨了气相色谱ECD-FPD检测器串联同时检测有机氯及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用有机溶剂将果蔬中六六六、滴滴涕和6种常见有机磷农药提取出来,净化后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在ECD通道上能很好地将六六六、滴滴涕8种异构体分开,加标回收率为87.5%~90.5%,检出限为0.0007~0.0016 mg/kg.在FPD通道上能很好地将6种有机磷农药分开,加标回收率为79.4%~93.1%,检出限为0.03~0.10 mg/kg.结论:该方法能同时测定六六六、滴滴涕和部分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作者:柯华;刘巧;郑申西;陈柯星;林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阴沟肠杆菌所致食物中毒细菌学及防止对策研究

    阴沟肠杆菌属于肠杆菌属,为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阴性无牙胞杆菌.肠杆菌属是肠杆菌科常见的环境菌群,但不是肠道常居菌群,是条件致病菌[1,2].为探讨阴沟肠杆菌所致食物中毒细菌学、防止对策,对滕州市两起食物中毒分离到12株阴沟杆菌进行了细菌学、毒力及防止对策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杰;张娟;戴峰;高祖水;李艳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关于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和卫生规范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自1985年颁布以来,为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执行和实施提供了统一的方法(以下简称国家标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饮用水源污染物种类急剧地增加,急需制定一套适合形势发展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为此卫生部于2001年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以下简称卫生规范),对原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一些标准限值作了修改并增加了许多新的项目.对于国家标准和卫生规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和缺陷,现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

    作者:何望喜;左春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原子吸收法测定咖啡桑叶粉中锌含量的不确定度探讨

    长期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评定方面自成体系,致使给国际间进行的量值比对和实验室数据的共享带来极大的困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7个国际组织于1993年联合发布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作为各国共同遵守的标准.该指南采用当前国际通用的观点和方法,对涉及测量的技术领域和部门,提出用测量不确定度准则对测量结果和质量进行评定.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同采用了ISO等7个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指南和基本内容,于1999年颁布了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1],且在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使用要求>中提出了明确要求[2].本文根据JJF1059-1999技术规范要求,以原子吸收法测定咖啡桑叶粉中锌含量为实例,对其测量过程进行全面分析,从不确定度来源和量化不确定度分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玮玮;季爱玲;高双斌;史永亮;王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进口鱼粉饲料中沙门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进口鱼粉饲料中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将进口鱼粉饲料经前增菌和增菌后,划线分离至SS和DHL培养基上,继而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结果:有6份标本检出10株沙门菌,样品阳性率达8.00%,菌株阳性率达13.33%,其中,来自美国的鱼粉饲料中沙门菌阳性率高.结论:应加强对进口鱼粉饲料的加工、销售、加工、包装、保藏条件、运输等环节的卫生检验和卫生管理.

    作者:李海丹;谢一俊;罗朝晨;林震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探讨

    目的:探讨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湿法消化或干法消化后,在乙二胺-盐酸缓冲溶液中,三价铝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铬天青S形成绿色三元体系,其吸光度与铝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结果:吸光度与铝在0~8μg/50 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9,相对标准偏差在2.5%~3.7%之间,回收率在89.5%~104.5%之间.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灵敏,显色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用不同消化方法处理样品,适用于各实验室开展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作者:陈夏芳;胡浩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市售面点中铝残留量的调查

    目的:调查市售面点中铝的污染情况.方法:对辖区内流通市场上的面点进行随机采样,按照GB/T5009.182-2003规定的方法测定.结果:检测6类面点153份样品,总合格率为39.2%;其中,面包类、油条类、蛋糕类、饼干类、油炸小食类、其它类的合格率分别为:65.5%、4.8%、28.1%、72.4%、20.2%、29.4%.结论:部分面点中铝残留量过高是令人担忧的.这个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确保这类食品的食用安全.

    作者:何福德;陆鹏;姚创飞;李栋;何海燕;张明;劳爱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混合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锡

    目的:本文探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锡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湿法消解,以抗坏血酸和磷酸二氢铵作混合基体改进剂,采用热解涂层石墨管,塞曼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锡含量测定.结果:以抗坏血酸和磷酸二氢铵作混合基体改进剂具有很好的灵敏度,试验的精密度为5.2%~9.8%,回收率为91.3%~96.7%(n=6),检测限为0.48μg/L.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食品中锡的测定;而且试剂易于购得,成本低.

    作者:杨大鹏;朱力;刘裕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Ⅰ期尘肺患者心血管疾患调查

    目的:了解Ⅰ期尘肺患者心血管系统疾患患病情况.方法:对85例Ⅰ期尘肺患者体检资料中血压和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85名Ⅰ期尘肺患者高血压检出率65.53%,心电图异常检出率54.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早期尘肺患者心血管系统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作者:陈蓉;段迎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