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缨;刘立荣;林晖;杨洁;吴疆
目的:自制凝血酶原片段F1+2单克隆抗体,探讨其在血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常规方法制备F1+2单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血浆F1+2片段.结果:血栓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塞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1+2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1+2片段是血栓性疾病的特异指标,自制的F1+2片段单抗可以用于检测F1+2片段水平.
作者:高欣;吴伟;鲍利;陈仁涉;高芳堃;张楠;盛爱珍;齐若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黄河兰州段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危害.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分布、来源和危害做了初步分析.结果:多环芳烃在底泥中的含量比水中高,水和底泥中含量均低于环境目标值.结论:底泥是多环芳烃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该河段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主要来源于石化燃料高温燃烧;其化合物含量尚不足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但其潜在危害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群;曾永;樊引琴;刘昕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甘草、黄芪中五氯硝基苯的检测技术.方法:使用正己烷提取样品,硅镁吸附预处理柱净化,玻璃填充柱,恒温测定.结果:本方法测定甘草、黄芪中五氯硝基苯,在1~1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Y=2568.6X-563.8,相关系数r=0.9998,线性回归良好;回收率范围为95.2%~98.7%;相对标准偏差为3.7%;当取样量5.0 g时,低检出浓度为5μg/kg.结论:本方法样品提取简便、快捷,仪器配置要求低,测定结果无干扰,适用于甘草、黄芪中五氯硝基苯的测定.
作者:张正尧;苗春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志贺菌肠毒素1基因(ShET-1B)、志贺菌肠毒素2基因(ShET-2)、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和侵袭相关基因(ial)的多重PCR鉴定方法,实现志贺菌多基因同时检测.方法:选择志贺菌的4种毒力基因作为靶基因,应用Touchdown PCR方法,在一个反应管中同时进行扩增,根据产物分子量定性判断结果.结果:多重PCR同时检测与单基因PCR分别检测4种毒力基因两种方法具有相同的灵敏度与特异性.624株志贺菌具有6种毒力基因型,571株福氏志贺菌(包括11个血清型)中556株ShET-1B阳性.结论:多重PCR鉴定志贺菌毒力基因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适用于毒力基因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ShET-1B基因可能广泛存在于福氏志贺菌之中.
作者:马宏;王建丽;黄丽莉;沈刚健;殷毅峥;靳会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在形成骨骼组织、牙齿釉质以及钙磷的代谢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氟缺乏可出现龋齿、生长发育迟缓、贫血、骨密度降低等问题.但是,摄入过量的氟也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主要造成骨和牙的损害,如所谓的氟骨病.
作者:夏玲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法,减小手工检测中出现的信息、加样等操作错误、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和服务水平、缩短检验周期.方法:采用全自动ELISA方法与手工方式对305件样本进行检验,比较两者之间阳性率的差异以及工作量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手工方法比较,全自动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验结果与手工检测结果没有差异,检验人员工作时间缩短约40%.结论:全自动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公共卫生实验室内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林长缨;刘立荣;林晖;杨洁;吴疆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探讨消毒液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本区三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液进行连续6年的监督监测.结果:共监测样本5 195份,合格4 365份,合格率84.22%.其中,戊二醛消毒液合格率高,其次是酒精,新洁尔灭合格率低.结论:加强消毒管理制度,使用高效消毒剂,减少霉菌等污染,是控制消毒液污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雅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233例肺炎患儿血清(MP-IgM)抗体,阳性率31.7%,少于1岁年龄组感染率稍低,其他各年龄组基本相近,春季感染率达46.4%,病程超过4周者阳性率达58.3%.结论:MP是迁延性或慢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
作者:金玲飞;黄宾芬;魏金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肾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ELISA法检测35例肾细胞癌肿瘤组织及肿瘤旁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并分析端粒酶活性与肾细胞癌的关系.结果:肾细胞癌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68.6%.肿瘤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为阴性,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肾细胞癌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作为肾细胞癌诊断的标志物.
作者:康郑军;张亚光;李宇辉;赵明义;杨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评价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微菌落技术.方法:按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含氯消毒剂杀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试验,用醋酸纤维素膜作为载体,直接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计数,评价杀菌效果.结果:微菌落法与常规平板计数法比较,所得含氯消毒剂杀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有效剂量相同.结论:该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
作者:乔宏;李凤玲;王劲;肖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软饮料中的微量苯.方法:采用静态顶空技术提取饮料样品中的微量苯,顶空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 min,DB-5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苯与其他干扰物,采用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方式进行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并依据选择离子丰度比进行确证.结果:苯在0.5~5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回收率在85.2%~11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测定低限为0.1μg/L.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合于软饮料中微量苯的测定.
作者:陈志锋;孙利;储晓刚;李军;雍炜;代汉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制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单扫描极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50%的乙醇溶液超声振荡提取,用拟定的极谱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在0.05 mol/L硫酸、3 mol/L亚硝酸钠、2.5 mol/L乙酸钠介质中,绿原酸峰电位为-172 mV(vs.SCE).绿原酸浓度在5.0~50.0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3,回归方程Y=2.6923X-2.36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0%~6.66%(n=5).加标回收率为94.3%~97.1%(n=9).结论:建立的单扫描极谱法测定绿原酸的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仪器廉价、易于普及.适于实验室检测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
作者:彭科怀;赵年华;汤晓勤;郑娟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卫生检验信息系统运用中应注意的管理问题.方法:从管理角度介绍了遵循我国现行质量体系要求,紧密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的数字化卫生检验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该信息系统在应用中的管理体会.结果:卫生检验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遵循ISO/IEC17025质量体系要求;必须牢固树立系统管理的思想,质量体系文件修改完善在先的思想,重视系统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结论: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做到监测检验工作规范化、流程化、数字化和信息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高效性,提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陈欣然;弓巧玲;程春荣;赵瑞臻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锶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组织成份.锶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我国饮用水源水中锶含量甚微,不少矿泉水中都含有丰富的锶,锶含量在0.20~0.40 mg/L和偏硅酸含量在20~30 mg/L为天然饮用矿泉水[2].矿泉水中的锶测定方法GB/T8538-1995技术规范为EDTA、高浓度镧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在实验运用时,前法加入EDTA2Na后标准曲线和样品管均产生大量晶状沉淀物,无法测定,后法因大量的金属离子对锶测定干扰使检测结果回收率偏高.为此,我们对此做了相应的研究改进,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作者:段光顺;曹慧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研究一种适用于白酒样品中的甜蜜素测定方法.方法:用乙醚将甜蜜素从酸化后的样品中提取出来,挥去乙醚,通过测定其与亚硝酸酯化后生成的硫酸根含量间接测定甜蜜素.结果:线性范围0~0.35 g/kg,方法低检出限0.02 g/kg,加标回收率为86.7%~105%,精密度RSD为8.58%(0.060 g/L)、3.75%(0.250 g/L)与3.66%(0.500 g/L).结论:方法成功应用于白酒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黄会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内蒙地区(对照区和患病区)的水砷和人体血、尿砷含量的测定,进一步了解内蒙巴盟地区砷地方病对人体的危害及暴露水平.方法:0.5 ml血样,5.0 ml尿样用4+1 HNO3+HClO4消化,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结果:对照区人群血砷、尿砷含量的几何均值分别为1.98μg/L和11.02 μg/L,病区血砷、尿砷含量的几何均值分别为16.04 μg/L和135.64μg/L,病区地区人群血、尿砷明显高于对照区人群血砷、尿砷含量.对照地区水中砷含量为0.0151 mg/L,病区水中砷含量为0.268 mg/L,病区水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水砷含量.结论:本试验报告的方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适合对大批量样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董兵;刘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随着抗生素在乳畜饲养业中的广泛应用,造成牛奶中药物的残留,这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影响牛奶的品质,因此,寻求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以保障人们饮用牛奶的卫生和安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C4分析柱,二极管矩阵检测器进行检测.前处理采用三氯乙酸脱蛋白质,用草酸作流动相,整个试验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结果: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OTC为89.3%,TC为86.78%,平均相对标准误OTC为6.96%,TC为7.21%,小检出浓度为0.05 μg/ml,并得到土霉素及四环素的良好的相关性.市场采集牛奶159份,检出土霉素残留奶14份,阳性率为8.8%,检出四环素残留奶2份,阳性率为1.2%.结论:本方法只是对牛奶中残留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了分析检测,阴性结果并不代表奶品中不含有抗生素,其它类型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都是乳畜业中比较常用的抗生素,因此,寻求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对牛奶中残留的各种抗生素进行检测,以规范牛奶市场,从而保障饮用牛奶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金霉素由于较少使用,本试验未加以考虑.
作者:罗侃;孙润泰;孙晓红;于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食品中过氧化氢的方法.方法:利用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与钛离子生成稳定的橙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过氧化氢含量在25.0~500μg范围内,采用410 nm波长、5.0 ml钛显色剂、比色时间在30~60 min内,该方法的相关系数r在0.9993以上,平均加标回收率98%.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食品中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
作者:范华锋;张忠义;刘振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钱塘江水系中致癌物大致污染情况.方法:以淳安千岛湖作为对照点,以钱塘江水系中闻家堰、兰江和衢江段为调查区,对各个采样点野生鲫鱼鳃DNA加合物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兰江、闻家堰和衢江段鱼鳃相对DNA加合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为对照的4、2.2和1.9倍.结论:鱼鳃DNA加合物水平的显著升高,表明水体中致癌物含量升高,可能导致人体致癌危险度增加,这对人体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饮用水标准时,应该将水源水中除氮磷外的其它污染物尤其是致癌物考虑在内.
作者:蔡德雷;傅剑云;陈玉满;郑云燕;鹿伟;陈江;赵家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校山西籍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我校2003~2005级3 218名新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①被检新生HBsAg阳性35人,总阳性率为1.09%.2003~2005级三届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8%、0.98%、0.93%.②在HBsAg阳性者中,HBsAg、HBeAg和抗-HBc均为阳性(即大三阳)的有12人,占HBsAg阳性人数的34.29%;HBsAg、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即小三阳)的有10人,占HBsAg阳性人数的28.57%.③男女生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城乡籍学生间及入学前所居住地域间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新生进行HBsAg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HBV感染,以便及时治疗,防止HBV在校园内传播.
作者:白光梅;刘丽华;米亚英;叶锦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