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超;王慧;王立金;李枫
目的:以体外试验研究野生蔬菜守宫木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生(Ⅰ)和煮熟(Ⅱ)的守宫木匀浆液分别以40 000、20 000、10 000、5 000、2 500、1 250μg/ml浓度对CHL细胞染毒,每一浓度分别在24、48和72 h时间点以中性红摄入方法对守宫木的细胞毒性进行评定;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则以同样的浓度分别以生和煮熟的守宫木匀浆液染毒2 h后,收获细胞制备中期相,对染色体结构畸变进行分析.结果:中性红摄入细胞毒性试验:在生的与煮熟的守宫木匀浆液细胞毒性剂量效应关系分析中,低剂量组随着染毒浓度加大细胞毒性增强,而在较高剂量组则出现随染毒浓度加大细胞毒性减弱,20 000和40 000 μg/ml剂量组出现细胞的增殖现象;时间效应分析中有和剂量效应分析相似的现象,即在低剂量组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胞毒性增强,而从10 000μg/ml剂量组开始随着染度时间的延长细胞毒性减弱并出现细胞的增殖现象;对生的与煮熟的守宫木细胞毒性进行比较分析,仅在染毒24 h的20 000μg/ml剂量组发现煮熟的守宫木匀浆液的细胞毒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高于生的守宫木匀浆液.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阴性.结论:守宫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溶酶体和高尔基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未观察到守宫木对细胞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有损害作用,未发现不同的食用习惯对守宫木的毒性有影响.
作者:李欣;熊习昆;黄俊明;张文改;王京滨;张静;谭剑斌;陈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食品中砷的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原子荧光法分析测定.结果:砷标准系列浓度在0~8.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本方法检出限为0.11ng/ml,样品中砷回收率为88.0%~93.2%,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静;彭新然;何弘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梅毒在高危人群的传播情况,为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卖淫人员的血清进行梅毒血清凝集试验(TPHA).结果:396人中梅毒血清凝集试验(TPHA)阳性13人,阳性率3.28%.结论:卖淫嫖娼是性传播疾病如梅毒、HIV的重要传播途径,应严厉打击和取缔.
作者:李素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泌尿外科、皮肤科门诊健康男性无临床表现、要求进行监测感染性病的状况.方法:选择126例有不洁性生活史,无自觉症状和体征,要求监测性病项目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以检验科检测报告为诊断依据.结果:检出性病30例,感染率为23.8%.结论:把性病检测列入健康监测的内容很有必要.
作者:张俊梅;孙永谦;尹计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前,我国在计量测试和疫病控制分析领域,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和评定已较为普遍,但在分析化学领域[1],尤其是在食品分析领域,对分析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还较少见.本文依据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编写的<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运用现代统计学理论对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就食品饮料糖精钠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确定了分析结果的报告值.
作者:张双凤;黄百芬;虞晓珍;曹芳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锶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组织成份.锶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我国饮用水源水中锶含量甚微,不少矿泉水中都含有丰富的锶,锶含量在0.20~0.40 mg/L和偏硅酸含量在20~30 mg/L为天然饮用矿泉水[2].矿泉水中的锶测定方法GB/T8538-1995技术规范为EDTA、高浓度镧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在实验运用时,前法加入EDTA2Na后标准曲线和样品管均产生大量晶状沉淀物,无法测定,后法因大量的金属离子对锶测定干扰使检测结果回收率偏高.为此,我们对此做了相应的研究改进,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作者:段光顺;曹慧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同时测定食品中阿斯巴甜、阿力甜两种甜味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度洗脱.使用Symmetry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43+57)为流动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08 nm处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的低检出量分别为阿斯巴甜4.0 ng、阿力甜3.0 ng,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7,回收率在90.5%~9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5%.结论:该法简洁、快速且灵敏度高.
作者:陈金东;李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豆制品铅污染状况.方法:对宁波市菜市场和超市卖场售卖的豆制品进行抽样监测,依照国家标准评价豆制品铅指标监测的合格率.结果:2004年4月~6月厂家生产工艺未改进之前非香干类豆制品合格率为100%,香干类豆制品合格率为53.3%.生产工艺改进后,即从2004年7月起,所有豆制品铅指标合格率均为100%.结论:传统香干生产工艺存在着严重的铅污染隐患,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厂家尽快加以改进.
作者:王立;金永高;颜金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233例肺炎患儿血清(MP-IgM)抗体,阳性率31.7%,少于1岁年龄组感染率稍低,其他各年龄组基本相近,春季感染率达46.4%,病程超过4周者阳性率达58.3%.结论:MP是迁延性或慢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
作者:金玲飞;黄宾芬;魏金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本法利用蒽酮-硫酸法,制得有色的糖醛衍生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香肠中总糖进行测定.与现行国家标准分析法比较.结果满意.
作者:戴志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本文探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锡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湿法消解,以抗坏血酸和磷酸二氢铵作混合基体改进剂,采用热解涂层石墨管,塞曼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锡含量测定.结果:以抗坏血酸和磷酸二氢铵作混合基体改进剂具有很好的灵敏度,试验的精密度为5.2%~9.8%,回收率为91.3%~96.7%(n=6),检测限为0.48μg/L.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食品中锡的测定;而且试剂易于购得,成本低.
作者:杨大鹏;朱力;刘裕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符合VMC诊断标准儿童VMC患者67例,ELISA法对患儿病程各阶段进行血清cTnI动态检测,并观察患儿心功能、检查纪录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LVEDd和LVEF)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VMC患儿病程中血清cTnI水平呈动态变化;血清cTnI水平与心功能损害程度一致,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以血清cTnI浓度1峰与2峰的峰值比k值为指标,治疗前后,k值>1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显示预后指标均显著优于k值<1组(P均<0.05).结论:动态检测血清cTnI对儿童VMC病情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血清cTnI浓度1峰与2峰的峰值比k值可作为儿童VMC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余新超;王慧;王立金;李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006年4月8日18时40分,我们接到某(广西钦州市)自来水公司报告,称该厂水源被污染,水质混浊,有异味,造成水厂生物池内的各种鱼类突发性死亡,我们接到报告后,立即前往调查.
作者:黄余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宁海县各类食品的卫生质量现状,为相关部门对产品的卫生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实验室按GB/T4789-200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02~2005年宁海县食品微生物平均合格率为79.37%,合格率比较高的产品是罐头、酒类和糕点食品,分别为100%、97.54%和96.26%.散装的豆制品和熟肉制品的合格率为低,分别为37.82%、46.29%.结论:豆制品和熟肉制品偏低是导致食品合格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提示卫生行政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这类产品的执法力度,以保障食品的安全.
作者:章根华;洪因之;应可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IC卡公用电话是人们接触多的公用物品,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其被细菌污染的机会较多,使用者极易感染致病菌.
作者:王佳彬;王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丙酮-石油醚(20:80)混合液研磨提取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旋转真空蒸发除去大部分溶剂,用弱氮气流吹干,然后用丙酮-石油醚(5:95)混合液定容至2 ml,取适量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Lichrosorb RP-18(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乙酸乙酯-三乙胺(80:10:10:0.05);检测波长为450 nm.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0.4~2 500 ng,检出限为0.4 ng,相对标准偏差为4.0%,回收率为85.5%~89.5%.所测不同产地的14个不同品种甘薯样品中β-胡萝卜素含量范围为0.59~231.1 mg/kg.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甘薯中微量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吴鑫;杨柳桦;曾果;孙成均;龙慧;赵剑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砷在工农业生产,如农药、染料、防腐剂以及有色金属合金的生产中有广泛用途.砷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导致了它对环境的污染.砷是一种毒性元素,砷化氢,无机砷酸盐及三氧化二砷等都可对肠胃、皮肤引起急性中毒作用.长期吸入少量砷化物,也会因在人体内积累而引起慢性中毒,发生肝硬变、肝肿大等病症[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定期检测体内有毒有害的元素有助于一般居民的保健和调养.砷的测定方法有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锌-硫酸系统新银盐分光光度法、砷斑法、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2,3].砷斑法重现性差,作为半定量分析方法;银盐法操作繁琐,干扰因素多,且用到氯仿,毒性大,污染环境和影响实验人员身体健康;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仪器和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中氢化物发生装置比较昂贵,普及面不广,而且容易损坏.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后加入基体改进剂硝酸镍的方法[4],用石墨炉进行测定.与以上方法比较,本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高且试样用量少等优点.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用多重PCR从临床标本中同时检测猪链2型特异性及5个毒力相关基因,建立SS2实验室快速诊断及应急检测的核酸鉴定方法.方法:根据已报告的引物序列设计并合成8对引物(含1对内对照引物),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与组合,采用同一PCR反应条件与循环程序,直接从临床标本或培养物中同时一次性扩增属特异性(tuf)、种特异性(16S rRNA)、荚膜多糖(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蛋白因子(ef)、溶血素(sly)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等基因;并对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估.结果: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可直接从临床疑似猪链感染患者的脑脊液、血液、双相培养液和血培养物中一次性扩增出上述8对引物的目的基因,并经基因序列分析、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进一步证实.其敏感性为78cfu(克隆形成单位).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简便的特点,可应用于SS2感染应急检测、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快速诊断.
作者:杨婷婷;程苏云;王复甦;张政;徐宝祥;朱水荣;徐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校山西籍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我校2003~2005级3 218名新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①被检新生HBsAg阳性35人,总阳性率为1.09%.2003~2005级三届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8%、0.98%、0.93%.②在HBsAg阳性者中,HBsAg、HBeAg和抗-HBc均为阳性(即大三阳)的有12人,占HBsAg阳性人数的34.29%;HBsAg、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即小三阳)的有10人,占HBsAg阳性人数的28.57%.③男女生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城乡籍学生间及入学前所居住地域间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新生进行HBsAg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HBV感染,以便及时治疗,防止HBV在校园内传播.
作者:白光梅;刘丽华;米亚英;叶锦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保证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为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承担着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可比性直接关系到食品卫生日常监督的科学性、权威性以及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性.为保证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微生物检验工作者进行了不断探索,现就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现状分析如下.
作者:周红雨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