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位溶出法测定儿童妆化品中铅的研究

程绪芳;万正杨;徐晓平;唐慧莉

关键词:化妆品, 铅, 电位溶出仪
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化妆品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应用电位溶出法测定儿童化妆品中铅的含量.结果: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计算,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方法回收率为85.00%~102.88%,RSD(n=10)为1.93%.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仪器价廉,是比较理想的测定化妆品中铅的方法.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8种肿瘤相关抗原检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对8种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用于检测肝癌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从而寻找一种真实可靠的肝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和正常血清中8种TAA抗体(包括C-myc,CyclinB1,IMP1,Koc,P16,P53,P62,Survivin),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各抗原检测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评价.结果:每种抗原检测结果单独进行判断时,大多数指标的灵敏度偏低;对8种TAA进行不同的组合,结果随着抗原种类的增多,诊断的灵敏度随之增加,8种抗原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了81%,特异度也达到了86.7%,阳性预测值92.1%,阴性预测值70.3%,提示8种抗原并联试验检测肝癌时大大提高了诊断质量.阳性似然比6.09,说明8种抗原联合检测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kappa值0.78,提示该试验诊断结果与真实值之间高度一致.结论:利用8种TAA抗原联合检测肝癌,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为现场高危人群的筛检和临床中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代丽萍;王凯娟;徐学琴;王鹏;周育森;张建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比值导数波谱法测定消毒液中醋酸氯己定

    醋酸氯己定的测定采用高氯酸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1],两者操作都很复杂;近来边疆等[2]提出多波长线性回归法测定复合消毒剂中的醋酸氯己定,简化了操作.比值导数波谱法是近年来提出的多组分波谱分析方法[3,4];现拟用比值导数波谱法测定消毒液中醋酸氯己定的含量,不需复杂的分离手段,测定两个波长的吸光度,即可求出醋酸氯己定的含量.

    作者:金英善;边疆;付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溴酸根

    目的:建立测定微量溴酸根的新方法.方法:在酸性介质中,溴酸根能使溴甲酚绿褪色且褪色的程度随溴酸根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溴酸根的新方法.结果:在实验条件下,溴酸根浓度在0~1.5μg/ml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999).测定波长为430 nm.方法检出限为0.05μg/ml.结论:方法应用于化学试剂中微量的溴酸根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林仁权;胡文兰;陈国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残留量

    目的:应用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含量.方法:选用IonpacAS11阴离子分析柱,0~15 mmol/L KOH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电导检测器.用纯水萃取样品,经高速离心、过C18柱、过滤膜后直接进样.结果:本法相关性好(r=0.9991),精密度高(RSD%<5.0),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8.9%~103%,低检出量0.050μg/g.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大批样分析.

    作者:颜金良;颜勇卿;王立;施家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两种方法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结果比较

    目的:正确使用有效检测方法,为掌握乳牛停药后挤奶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引进DeIvotest sp检测技术,对乳牛停药后休药期的生牛奶进行追踪检测抗生素残留情况(d),并同时与国标TTC方法进行对比,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行探讨.结果:DeIvotest sp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出率明显高于国标TTC法,DeIvotest sp检测阳性率为62.0%,停药后的第6天未检出阳性.TTC法检测阳性率为32.0%,停药后的第5天未检出阳性.乳牛同时使用2种抗生素比使用1种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时间长.结论: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DeIvotest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于国标TTC法.

    作者:高建新;卢兆芸;张霞;李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虾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放射免疫测定

    氯霉素是我国水产品药残监控的一个重点.这是因为:①氯霉素在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时具有效果较好、价格低的特点,曾在我国水产养殖上广泛使用.因为习惯,该药在水产养殖上还偶见使用,禁用尚不彻底,可能会在某些水产品中出现残留.②对氯霉素的检测限要求较高,欧盟规定是0.3μg/kg,日本为0.1μg/kg.如此严格的检测限,一旦检测方法上有问题,则容易导致假阳性出现.

    作者:倪梅林;章再婷;李佐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桐乡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以利于改进消毒管理工作.方法:抽样调查2004年到2006年桐乡市托幼机构的消毒灭菌状况.托幼机构空气采用平板暴露法检测细菌总数,物体表面、玩具、毛巾、幼儿及工作人员手指采用棉拭子抹拭法检测细菌总数,餐饮具用纸片法对大肠菌群进行定性检测.结果:样品的总消毒合格率78.37%(1533/1956).结论:桐乡市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落实不够完善,存在较大隐患.

    作者:严卓琳;张英英;蒋斌;陈国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包头市东河区部分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研究包头市东河区部分食品卫生状况.方法:对2001~2005年部分食品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样品1 003份,合格684份,合格率为62.1%.结论:食品安全问题在部分食品中很严重,应当加强对这类食品的监管力度.

    作者:王艳霞;王润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无偿献血梅毒筛查阳性标本分析和方法学评价

    目的:评价无偿献血梅毒筛查方法检测情况,为TTI实验室检验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102例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阳性标本皆采用TPPA、TP-HBsAg联合金标试纸和对照试剂进行平行检测.结果:102例筛查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85例阳性,总阳性符合率为83.33%,ELISA方法的阳性预测值(92.39%)高于TRUST方法的阳性预测值(77.27%);平行测试ELISA试剂检测一致性高于TRUST试剂检测水平;TP-HBsAg联合金标试纸检测阳性82例,阳性出现时间与ELISA S/CO值相关性分析:r=-0.348,P=0.002<0.01,两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结论:在目前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较高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现有TTI实验室检测策略进行相应变动,并增加献血前粗筛方法和阳性确认方法.

    作者:桑列勇;方放;朱飞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的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建立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方法:用玻璃纤维滤膜采样,丙酮解吸,C18反相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60%~99.14%,检出限为50 ng.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合工作场所空气中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丽;汪冀;王伯周;夏宝清;邢亚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空肠弯曲菌的主要表面抗原成分在细菌分型及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空弯菌)是全球性引起胃肠道感染细菌性肠炎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该菌广泛存在于家禽类动物的肠道中,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对成人、小儿可引起急性胃肠炎,也可导致心内腊炎、关节炎、败血症和血栓静脉等全身性疾病,还与人的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即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

    作者:杨庆文;李琦涵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005年常熟市酱腌菜及蜜饯中防腐剂含量调查

    为了了解常熟市市场上销售的酱腌菜蜜饯类产品中防腐剂的含量情况,以及对消费者会构成怎样的安全隐患,2005年我们对全市各大农贸市场的酱腌菜、蜜饯类产品进行了抽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华;陆卫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脂糕点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气相色谱测定

    目的:建立高脂肪糕点中富马酸二甲酯(DMF)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脂肪与DMF在乙腈和正己烷中溶解度的不同,用乙腈提取糕点中的DMF,经正己烷脱脂,注入气相色谱仪经OV-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后FID检测器测定.结果:本法的低检出浓度0.4μg/ml,线性范围4~250μg/ml,r=0.9999,RSD为1.17%~3.27%,回收率为92.5%~95.1%.结论:该法可简单地分离脂肪和DMF,操作简便、快速,测定灵敏度高,结果满意.

    作者:金良正;胡浩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高血糖模型实验观察

    目的:本实验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对形成的高血糖模型进行实验观察.方法:以150 m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生理盐水溶液,观察成模率、6 d、30 d、45 d血糖、体重变化.结果:造模后6 d模型复制成功率为83.3%,体重变化与造模后血糖高低有关.结论:以150 mg/kg体重剂量,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生理盐水溶液,通过45 d的饲养观察,空腹血糖值10~25 mmol/L之间小鼠可以作为成功高血糖模型.

    作者:宋立江;蒋东升;郭金铭;秦淑珍;刘长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宝鸡市2005年食品微生物污染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宝鸡市所销售食品的卫生状况.方法: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进行检测.结果:100份样品共检出5种致病菌36株,阳性检出率为36.00%.水产品、生猪肉和生鸡肉污染严重,阳性率分别是71.43%、66.67%和54.17%.结论:各类食品中均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主,表明该菌是我市目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

    作者:张丽萍;薛彩娥;高涛;席桂绒;张克俭;管秦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饮用水中碘元素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饮用水中碘元素的方法,并应用于日常检测工作.方法:以89Y作为在线内标,调节仪器测定参数,饮用水经净化过滤后直接上机检测.结果:本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测定碘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5,测得高、中、低3个加标水样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均<5%,加标回收率在95%~115%之间,方法低检出限为0.50 ng/L.结论:该方法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元素之间的干扰相对少,能适应不同基体的水质,是高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莫曦明;梁旭霞;陈砚朦;彭寨玉;杜二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等元素的检出限的探讨

    检出限常用的表示方法有3种:一是仪器检测下限-可检测仪器的小讯号,通常用信噪比来表示,当信号与噪声之比等于、大于3时,相当于信号强度的试样浓度定义为仪器检测下限.二是方法检测下限-即某方法可检测的低浓度,通常用低浓度工作曲线外推法求得方法的检测下限.三是样品检测下限-即相当于空白可检测的小样品含量,样品检测下限定义为:其信号等于测量空白溶液的信号的标准偏差的3倍时的浓度.

    作者:亚尔麦麦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市售生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市售散装生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污染状况,探索该菌在生鲜肉中流行特征.方法:采集农贸市场散装生鲜猪、牛、羊肉,鲜鱼,冷藏冷冻禽肉,生禽肉共95份检测该菌,并对检出的菌株进行血清和生化分型及ail,ystA,ystB,yadA,VirF毒力因子分析.结果:本室共从95份生肉品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4株,占14.7%.血清生化型有1A/O:9,1A/O:5,27,1A/O:7,8,1A/O:6,30,1A/O:10.14株菌毒力基因ail,ystA,yadA,VirF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10株菌ystB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我们从市售散装生肉中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均为生物1A型,毒力基因检测表明它们可能无致病性或致病性很低.

    作者:丁洁;许文炯;王炜;陈晓蔚;江晓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汕尾市食具大肠菌群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餐具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法检测餐具的大肠菌群,阴性为合格,阳性为不合格.结果:2005年抽取不同行业餐具2 990份,合格的2 103份,总合格率为70.33%,其中10~12月份不同种类餐具957份,合格的724份,总合格率为75.65%.结论:汕尾市部分行业餐具消毒效果的合格率严重偏低,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季节、不同种类餐具分别采取不同卫生监督和卫生监测,以提高餐具的卫生质量.

    作者:黄淑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锡林浩特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现状分析

    目的:为了解锡林浩特市桶装纯净水的卫生现状,进一步规范其生产,使其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方法:笔者于2005年11、12月对全市17家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根据GB14881-19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和GB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及卫生导则要求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的原因是生产车间卫生条件差,生产设备不按时清洗,过滤设备达不到预期效果,没有严格的自身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结论:提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纯净水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安全、卫生.

    作者:王瑞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