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尔麦麦提
目的:对桐庐县近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为建立食物中毒病原菌的主动监测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引起2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家卫生标准方法进行病原菌检验.结果:2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各类样品246份,检出病原菌100株,总检出率40.7%.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1.1%,金黄色葡萄球菌9.76%,蜡样芽胞杆菌7.32%,溶藻性弧菌1.63%,变形杆菌0.81%.各类样品中以患者和厨工肛拭的检出率高,分别为49.4%和50.0%,其次是食物,检出率为39.4%.5~10月多,5月和7月为高峰,2个月发生15起,占65.2%.结论:我县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
作者:谢勤美;虞精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了南平市餐桌化学污染的现状.方法:结合福建省下达的餐桌污染监测任务,采用GB/T5009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餐桌污染相关食品项目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各种类别食品745份3 526项次,合格3 467项次,总合格率为98.3%.其中添加剂检品111份,超标46份,超标率为41.3%,农药残留检品113份,超标9份,超标率为8%.蟹、贝类海产品中镉和铅的检出含量较高.结论: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突出;部分茶叶中农药残留严重;改善近海养殖水质是降低海产品重金属富集措施之一.
作者:陈大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研制无需血淋球菌培养基.方法:同一检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试验比较.结果:相同浓度淋球菌菌液在血琼脂和牛奶琼脂平板上菌落数无显著性差异,和T-M琼脂上菌落数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牛奶琼脂和血琼脂效果相当,且牛奶培养基制备更简单,价格更便宜,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张秋香;胡宗平;毛爱玲;康英芳;郝瑞娥;吴立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食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传统方法(即国标法:GB4789.4-2003)和新建立的方法(以下简称改良法)对600件各类食品进行沙门菌的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时效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敏感度.结果:使用改良法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比传统方法快至少47 h.改良法达到了传统方法的敏感度.改良法使用的生化鉴定试剂比传统法少得多.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改良法的阳性率为8.8%,高于传统法的7.3%.结论:新建立的快速方法能缩短检测时间,节省培养基和生化试剂,尤其是节省了大量的工作量,使用该新方法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王颖;顾其芳;刘诚;张美英;周培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牛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Bonus-RP色谱柱(5 μm,4.6 mm×150 mm),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波长330 nm,柱温为25℃,在柱前进行衍生反应后直接进样.结果:线性范围:30.3~252.0 ng,r=0.9997(n=8).加标回收率98.3%~101.7%.低检测限(S:N=3)为4.1 ng.低定量限(S:N=10)为13.7 ng.结论:本法测定条件下所用色谱柱对测定组分专一性较好,简便快速,定量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保健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万玉萍;段志敏;林佶;卿雪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本实验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对形成的高血糖模型进行实验观察.方法:以150 m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生理盐水溶液,观察成模率、6 d、30 d、45 d血糖、体重变化.结果:造模后6 d模型复制成功率为83.3%,体重变化与造模后血糖高低有关.结论:以150 mg/kg体重剂量,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生理盐水溶液,通过45 d的饲养观察,空腹血糖值10~25 mmol/L之间小鼠可以作为成功高血糖模型.
作者:宋立江;蒋东升;郭金铭;秦淑珍;刘长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应用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含量.方法:选用IonpacAS11阴离子分析柱,0~15 mmol/L KOH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电导检测器.用纯水萃取样品,经高速离心、过C18柱、过滤膜后直接进样.结果:本法相关性好(r=0.9991),精密度高(RSD%<5.0),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8.9%~103%,低检出量0.050μg/g.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大批样分析.
作者:颜金良;颜勇卿;王立;施家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一起污染二次供水引起的腹泻病暴发的成因.方法:用常规方法分离水源水中的致病菌;用平板法检测HEC毒素;用乳鼠灌胃法检测ST毒素.结果:从污染供水中分离到能产生HEC毒素、肠毒素等毒力因子的嗜水气单胞菌.结论:相关住宅楼的二次供水设施存在明显的卫生设计隐患,暴发腹泻病与相关蓄水池二次供水受污染有关.
作者:花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瓶装泥螺中的卫生细菌状况,为制订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瓶装泥螺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153份瓶装泥螺合格率为37.9%.执行地方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前,合格率为24.8%,其中抽检样品的合格率为8.6%,送检样品的合格率46.5%.执行地方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后,合格率为63.5%,其中抽检样品的合格率为59.4%,送检样品的合格率70.0%,两者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01).结论:瓶装泥螺的细菌合格率比较低,既要保证其卫生质量,又要保持其独特的风味,降低和控制瓶装泥螺后期制作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非常重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和一整套规范的卫生管理等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作者:王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正确使用有效检测方法,为掌握乳牛停药后挤奶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引进DeIvotest sp检测技术,对乳牛停药后休药期的生牛奶进行追踪检测抗生素残留情况(d),并同时与国标TTC方法进行对比,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行探讨.结果:DeIvotest sp检测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出率明显高于国标TTC法,DeIvotest sp检测阳性率为62.0%,停药后的第6天未检出阳性.TTC法检测阳性率为32.0%,停药后的第5天未检出阳性.乳牛同时使用2种抗生素比使用1种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时间长.结论: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DeIvotest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于国标TTC法.
作者:高建新;卢兆芸;张霞;李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腊肉中食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选用IonpacAS14分离柱,4.5 mmol/L Na2CO3/0.5 mmol/L NaHCO3作淋洗液,抑制电导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的低检出限为食盐(以NaCl计):0.010 g/kg;亚硝酸盐(以NaNO2计):0.005 g/k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结论:方法简单可靠,样品经前处理后,7 min内可完成两种物质的测定.
作者:郭小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快速检验食品中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定性检验方法,完善卫法监法[2001]159号文附件2中的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确定吊白块定量检验的检测限和几种常见食品的甲醛本底值.方法:定性方法是利用吊白块在酸性条件下分解出甲醛和二氧化硫等化合物,将蒸馏液用蒸馏水吸收,用显色剂变色酸或乙酰丙酮与蒸馏液中的甲醛反应,对某些食品同时测定蒸馏液中的二氧化硫,在甲醛和二氧化硫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判定为吊白块的存在.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测定.定量测定方法中用外推法求得检测限.结果:变色酸法的回收率86.8%~93.7%;乙酰丙酮法的回收率88.3%~93.7%.变色酸法的检测限是2.2 mg/kg;乙酰丙酮法的检测限是1.3 mg/kg.结论:用变色酸和乙酰丙酮法定性测定食品中吊白块,具有操作简单、方法灵敏、结果可靠,可用于食品中的吊白块的定性检测.卫法监法[2001]159号文附件2中的吊白块的测定方法缺乏应有的严密性.
作者:李光;赵建民;高中灿;王秋霞;高素贞;员利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无偿献血梅毒筛查方法检测情况,为TTI实验室检验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102例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阳性标本皆采用TPPA、TP-HBsAg联合金标试纸和对照试剂进行平行检测.结果:102例筛查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85例阳性,总阳性符合率为83.33%,ELISA方法的阳性预测值(92.39%)高于TRUST方法的阳性预测值(77.27%);平行测试ELISA试剂检测一致性高于TRUST试剂检测水平;TP-HBsAg联合金标试纸检测阳性82例,阳性出现时间与ELISA S/CO值相关性分析:r=-0.348,P=0.002<0.01,两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结论:在目前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较高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现有TTI实验室检测策略进行相应变动,并增加献血前粗筛方法和阳性确认方法.
作者:桑列勇;方放;朱飞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吉林省高危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为国家食品安全监测网提供数据.方法:增菌后,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分离,AIP生化板和泰国产血清鉴定.结果:检测生畜肉、生禽肉、非定型包装熟肉制品、生牛奶、淡水鱼、蔬菜共1 021件,检出沙门菌102株,检出率10.0%;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样品共1 181件,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69株,检出率14.3%.结论:3年来沙门菌监测结果05年高,阳性率每年有连续增长趋势.阳性率以生猪肉高,生鸡肉次之.3年中李斯特菌连续监测阳性率变化,以05年高,03年次之.生鸡肉阳性率高,生猪肉次之,生蔬菜少见.
作者:辛生;刘桂华;杨红;龚云伟;黄鑫;孔翔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漯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为安全输血及制订梅毒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TRUST与ELISA两种方法进行两次检测,阳性结果均用TPPA进行确认.结果:2003年共检测献血员4 131人,阳性33份,其中TRUST阳性8份,阳性率0.19%,ELISA阳性33份,阳性率0.79%,二种方法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TRUST阳性结果ELISA检测均为阳性.33份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阳性31份,ELISA与TPPA二者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TRUST与TPPA二者阳性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作为梅毒感染的检测指标其灵敏性、特异性基本达到TPPA检测水平.可作为筛查无偿献血人员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良好检测手段,对控制梅毒的血源性传播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姬铁闯;法爱玲;张悦;李爱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餐具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法检测餐具的大肠菌群,阴性为合格,阳性为不合格.结果:2005年抽取不同行业餐具2 990份,合格的2 103份,总合格率为70.33%,其中10~12月份不同种类餐具957份,合格的724份,总合格率为75.65%.结论:汕尾市部分行业餐具消毒效果的合格率严重偏低,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季节、不同种类餐具分别采取不同卫生监督和卫生监测,以提高餐具的卫生质量.
作者:黄淑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一种中药成方制剂中薄荷脑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甲氧基硅烷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测定;相对保留时间定性,校正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理论塔板数大于25 000,回收率82.3%~101.7%,低检测浓度0.51μg/L.结论:本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干扰少、分离效率高,适用于各种中药成分制剂中薄荷脑含量分析.
作者:赵秀香;王洪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伊敏-伊尔施铁路各已有和新建给水点的水质状况,以便进一步选择和改善给水条件.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及其修订版《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对伊敏-伊尔施铁路各给水点的水质进行分析检测.结果:1号浑浊度、铁超标;1、3、4、5、6号锰超标;7号氨氮超标;2、3、4、5、7号亚硝酸盐氮超标;3、4号耗氧量超标;9号菌落总数超标;8、9号大肠菌群超标.结论:9个采样点各有不同指标的超标,需进一步改善给水条件,以保证施工人员及当地居民饮用到合格的饮用水.
作者:牛国立;孙海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本市2005年不同来源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表型和ctxA毒力基因特征.方法:以PCR方法,对所有菌株进行ctxA毒力基因检测.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所有菌株均进行了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从病人和外环境中分离出的O139群霍乱弧菌均为产毒株;从病人中分离出的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均产毒,外环境中分离出的非流行株少数也产毒.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耐药谱较O1群霍乱弧菌菌株广;两者对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本市2005年霍乱的流行株都是产毒株,但产毒株不一定是流行株.药敏结果显示,对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应采取不同抗菌治疗,O139群霍乱弧菌多重耐药应引起重视.
作者:屠丽红;胡培玉;张曦;陈敏;王刚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经过情况该市场位于霞山至麻斜的渡口旁边,离海边近约300 m.在该市场经营活海鱼的33户,自备活鱼用海水的16户,其余17户由供海水专业户郑××(下称郑××)供应.
作者:宁工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