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电针疗法对老年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效果研究

王婧博

关键词:电针, 麻醉, 认知功能, MMSE评分, FAQ, 老年科, 呆证
摘要:目的 研究电针手法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行全身麻醉下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全身麻醉复苏后及术后连续7d予以术后常规治疗,电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针百会、内关穴.于术后第1、3、7d比较2组患者社会功能问卷FAQ和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结果 2组患者术前FAQ、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FAQ、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变(P<0.05).术后第7d,两组患者 FAQ、MMSE评分均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间MMSE评分与FAQ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后予电针百会、内关穴可改善全身麻醉术后老年患者MMSE评分和FAQ,并加快其认知功能恢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经方治愈顽固性眩晕兼慢性肾盂肾炎1例

    老年女性,慢性肾盂肾炎病史30年,长年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此次自觉有气聚于胃脘部,每日不定时上冲头部多次,随即出现头晕头痛,尿急,尿不净,西医诊断为非系统性眩晕(心源性眩晕可能性大),慢性肾盂肾炎.予疏肝解郁胶囊、倍他司汀片、银杏叶片常规口服4月余无效,运用经方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合五苓散,同时酌加清利湿热之品20余天痊愈,随诊1年未复发.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张怀亮教授运用封髓丹验案举隅

    目的 总结张怀亮教授运用封髓丹的临床经验.方法 以张怀亮教授运用封髓丹治疗的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其对本方的认识及临床运用经验.结果 临床中运用封髓丹,苦辛温直走中下二焦,取其药简力专,治疗相火外浮,湿热内蕴所现诸证多有佳效.结论 封髓丹治疗湿热相火妄动,上浮于外所现之牙痛、目涩、眩晕、呃逆、咳嗽、多寐等证,较常规方药有殊效,在临床中用途广泛,可大大拓展其治疗范围,尤其是在疑难杂症方面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张文龙;张怀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院校生理学教学思考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培养质量.针对中医药院校的特色,在生理学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和总结,以兴趣导向,中西医结合,从PBL教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统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实践和临床技能、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唐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人参五味子水提工艺

    目的 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人参五味子水提工艺,确定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L9(34) 正-交试验设计,以人参总皂苷、五味子醇甲含量及干膏量为指标,以加水量、水煎时间及水煎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含量.并以人参总皂苷、五味子醇甲得率和出膏率为指标,采用加权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判.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h.结论 该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于敏;翟颖;焦连庆;姚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刀松解下脑户穴治疗腰突症术后复发25例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下脑户穴(枕骨隆凸下缘之凹陷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疗效.方法 将5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组)25例和对照组(针刺组)2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解下脑户穴,间隔7d进行第2次治疗,14d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辨证取穴的针刺拔罐常规治疗方法,每日1次,14d判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下脑户穴治疗腰突症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常规的针刺拔罐治疗.

    作者:李华;文蕾;张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皂角丸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32例

    目的 观察皂荚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于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皂荚丸口服;2组连续治疗14d后,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咳嗽、痰量、咳痰性状、呼吸困难临床积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EV1、FEV1%改善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皂荚丸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甘德堃;孟泳;李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胆囊炎从肺论治思路探讨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西医常规治疗以饮食调整、利胆消炎、解痉止痛、手术为主,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中医认为胆囊炎一病基本病机为胆失通降,依据这一病机以及肺与肝胆、全身气机的联系,从肺入手,兼顾肝及脾胃,终可使全身气机通畅,肝胆疏泄有度,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自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反流性胃炎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与饮食调节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并对2组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3个月后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进行治疗的观察组84例患者中显效54人者占64.28%;有效28人,占33.33%;无效2人,占2.38%;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9人 (34.52%),有效42人(50%),无效13人 (15.47%),总有效率84.52%.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果显著,同时,艾灸还具有操作简单,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路雪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多元人才观的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中医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既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外语应用能力的多元人才.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有利于多元人才的培养.这既是新时期英语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进步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中医院校复合型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促进其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作者:王珊珊;丁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益肾通络方浓缩合剂的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 通过观察小鼠灌胃给药后的中毒反应,考察益肾通络方浓缩合剂的安全性.方法 将益肾通络方浓缩合剂以大浓度(2.5 g/ml)和大体积(0.4 ml/10 g)24 h内3次给药,连续观察14d内小鼠的活动情况和死亡数量,小鼠死亡0只,未测出LD50,测其大耐受量.结果 给药后14 d内小鼠生存状态良好,活动和饮食情况均无变化,部分小鼠有轻微腹泻,无死亡,空白组与给药组体重无统计学明显差异,血常规指标及生化指标也无明显差异,对两组小鼠的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两组小鼠的主要脏器经肉眼及镜检均无病理性差异.结论 经实验测得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是300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剂量的181倍.益肾通络方浓缩合剂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马中华;张宸铭;孙自学;祝莉;孙赫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王檀教授从大肠湿热角度论治慢性咳嗽经验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近年来随着肥甘厚腻之品摄入的增多,慢性咳嗽中大肠湿热型呈逐年增多趋势.王檀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肠中湿热循经上行薰蒸肺金.在治疗上,用木香槟榔丸导肠中湿热下行消除其对肺金的熏蒸,兼以宣肺止咳屡获奇效.笔者跟随王檀教授出诊一年余,常蒙点拨教诲.今将王檀教授部分经验试分析总结如下,以期有益于同道.

    作者:刘正操;崔庆科;王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标本中气理论探微

    探讨标本中气的内涵与从化关系及临床意义.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以经解经,追本溯源研究标本中气理论.标指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本是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现象;中气是天气,用三阴三阳表示,与标气相应,互为表里,标气与中气互为表里,互为制约,共同作用,体现动态天气阴阳变化规律,表现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本的特征性天气变化.标本中气有其固定的从化关系,凡治病,必知天地标本之为害,明其顺逆,方可言诊.标本中气理论属于《内经》运气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邹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37例

    目的 探究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收集儿科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电刺激治疗.2组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较优(P<0.05),2组Ashworth评分降低,GMFM-88评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shworth评分较低,GMFM-88评分较高(P<0.05).结论 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作者:刘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系列(Ⅶ)带下证

    傅氏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复因“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损伤任带而成带下之病.治带五方,完带汤以脾虚湿盛为主,兼理气机;清肝止淋汤滋补阴血为主,兼清虚火;加减逍遥散疏肝解郁为主,兼利湿热;易黄汤补涩为主兼有清利,利火汤清热解毒、燥湿止带为主,兼健脾化湿,活血通经.后介绍了夏氏及杨氏的带下辨治经验.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张有民运用升阳益胃汤临床心得

    大连市中医医院张有民主任医师是辽宁省名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各家经典,在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遣方用药,独具匠心.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临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收获颇丰.

    作者:高兵兵;唐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议戒断综合征中医治疗及验案赏析

    近年来,毒品滥用已逐步成为全球性社会公害[1],不仅危害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也严重破坏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全国名老中医张怀亮教授巧妙运用中医辩证思维审证论治,帮助患者减轻戒断后症状,效果颇佳.现将张师临床验案一则与各位分享.

    作者:王鑫;张怀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崔应麟教授治疗内科杂病经验拾粹

    河南省中医院崔应麟教授,乃石冠卿先生入室弟子.崔师临证30余载,擅治内科杂病,临床中不囿时方、经方之成见,常将二方同炉共冶,知守善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亲聆其训,兹以跟师所见,简介数例,以供同道.

    作者:陈茜;杨鑫;崔应麟;袁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60例

    目的 观察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参鹿的候丸对本病的治疗有效性,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自月经第5d开始,口服参鹿的候丸,1次1丸,1日3次,连服14d.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月经第五天开始口服,每次50 mg,每日1次,连用5d.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妊娠率、排卵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基础体温、优势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血清激素,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发生率的改变.结果 参鹿的候丸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子质量;可改善生殖内分泌激素环境;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虚症状;调节月经;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薛俊宏;王光辉;张复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48例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观察

    目的 了解带下病湿热蕴结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F-36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60岁的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生存质量状况和影响因素.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SF-36各维度得分分别为:PF:90.54±10.82、RP:69.29±34.94、BP:86.68±17.01、GH:63.05±24.47、VT:69.61±18.77、MH:74.64±19.52、SF:81.71±17.11、RE:78.12±30.25.影响患者PCS、MCS和SF-36总分的因素主要是“是否有合并病症”和“中医证候得分”.结论 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对偏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是否有合并病症”和“中医证候得分”.

    作者:段锦绣;张红宇;刘应科;叶财德;方静;范新六;刘新颖;薛武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216例

    老年性便秘辨证施治,分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肾两虚、阴虚肠燥四型,运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216例病人,治愈89例(肠道实热型43例、肠道气滞型22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10例),占41.2%;好转103例(肠道实热型16例、肠道气滞型12例、脾肾两虚型29例、阴虚肠燥型46例),占47.7%;未愈24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24例),占11.1%;总有效率88.9%.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病程短,疗程亦短,疗效好;脾肾两虚证、阴虚肠燥证病程长,疗程亦长,疗效较差.

    作者:宋连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