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锦绣;张红宇;刘应科;叶财德;方静;范新六;刘新颖;薛武更
口疮是口腔黏膜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又称“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非常剧烈,进食、说话困难,影响睡眠.具周期性发作的规律,称为“反复性口疮”.轻者数月1次,重者慢性迁延数年,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文献报道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药治疗口疮取得了很好疗效,临床实践中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同病异治,中药具有解决这一难题的优势.
作者:李宏芸;杨慧屏;李其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收集儿科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电刺激治疗.2组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较优(P<0.05),2组Ashworth评分降低,GMFM-88评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shworth评分较低,GMFM-88评分较高(P<0.05).结论 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作者:刘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分析有关古今医案专辑、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桂枝汤类方医案,总结其男科运用方证规律.方法 对搜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医案,进行多样本统计分析,归纳临床表现,探讨男科经方应用指征.结果 共收集医案84则,涉及遗精等男科疾病13种.发现桂枝汤类方方证均基于营卫不和、阴阳不调、气血失调的病机,但各有侧重,故各方方证同中有异.结论 桂枝汤类方方证研究进一步拓展经方男科运用范围.
作者:谢作钢;陈盛镱;徐潘;欧阳帆;王忠建;姚憬;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黄连温胆汤出自清·陆延珍《六因条辨》,由《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加黄连演变而来.黄连温胆汤为和解之剂,功于清热祛湿、化痰和胃、解郁除烦,主治低热、痞满纳呆、恶心呕吐、口苦泛恶、胸脘烦闷、苔黄腻等中焦湿热病症.此方现成为治疗痰热壅盛证2型糖尿病常用方剂.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了关于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其相关药理研究近况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瑞帅;吴少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主要对徐金星主任医师应用消托补法治疗鼻窦炎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和说明.徐金星老师认为鼻窦炎的病理过程与中医疮疡相似,可归属入疮疡之内疡范畴,治疗上可采用疮疡消托补法治疗.初期开窍宣肺法即鼻窦炎之消法,在鼻窦炎各个阶段皆可应用.中期毒盛正不虚,脓涕已成可用透托;正气已虚,无力托毒外出,须用补托.后期用补法,使窦腔恢复正常之自净功能,避免复发.
作者:马斯风;徐金星;陈丽杰;徐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下脑户穴(枕骨隆凸下缘之凹陷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疗效.方法 将5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组)25例和对照组(针刺组)2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解下脑户穴,间隔7d进行第2次治疗,14d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辨证取穴的针刺拔罐常规治疗方法,每日1次,14d判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松解下脑户穴治疗腰突症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常规的针刺拔罐治疗.
作者:李华;文蕾;张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河南省中医院崔应麟教授,乃石冠卿先生入室弟子.崔师临证30余载,擅治内科杂病,临床中不囿时方、经方之成见,常将二方同炉共冶,知守善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亲聆其训,兹以跟师所见,简介数例,以供同道.
作者:陈茜;杨鑫;崔应麟;袁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电针手法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行全身麻醉下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全身麻醉复苏后及术后连续7d予以术后常规治疗,电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针百会、内关穴.于术后第1、3、7d比较2组患者社会功能问卷FAQ和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结果 2组患者术前FAQ、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 05).术后第1d,两组患者FAQ、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改变(P<0.05).术后第7d,两组患者 FAQ、MMSE评分均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间MMSE评分与FAQ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后予电针百会、内关穴可改善全身麻醉术后老年患者MMSE评分和FAQ,并加快其认知功能恢复.
作者:王婧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对客观结构化考试的认识态度,研究如何提高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学生对标准化病人在教学当中的应用态度”问卷和“学生标准化病人对客观结构化考试的认识态度”问卷,调查护生和学生标准化病人对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态度.结果 80%以上的学生认为将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有助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结论 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起着积极作用,教师也应进一步优化标准化病人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以适当报酬调动学生标准化病人的积极性.
作者:邓璐璐;刘少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温病学》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特色,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温病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备课艺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注重临证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以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宋素花;孙美灵;张思超;展照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建立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探讨其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7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8人,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对照组38人,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课程结束后,考核2个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情景式教学模型的应用与传统的课堂讲授配合实训练习相比,显著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效果,在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急救操作水平和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方面取得了优势.
作者:贺文静;王威;吴秋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毛书歌教授通脉健步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正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1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毛书歌教授通脉健步汤治疗1个疗程,临床随访3个月,对比治疗后患者康复及复发情况,疗效评定采用腰椎JOA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疗效、复发情况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脉健步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
作者:毛晓艳;吴一梦;毛书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培土补肺汤治疗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培土补肺汤,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服;对照组20例予参苓白术颗粒,1次1袋,每日3次.2组均14 d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根据临床积分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0%,对照组总体有效率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培土补肺汤具有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之功效,可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作者:徐桂梅;李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2、3、4、5、6、7、8、9、10、11月份采集的茵陈样品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为确定其合适的采收季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采收期2、3、4、5、6、7、8、9、10、11月份采收的茵陈样品.采用Agilent C18 (250 mm×4.6 mm,5p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5 nm.结果 绿原酸和咖啡酸均在一定浓度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采收期茵陈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均高于咖啡酸的含量,绿原酸在4月份达到峰值,咖啡酸在5月份达到峰值,并且春季样品含量明显优于其他时间采收期.结论 茵陈同一入药部位不同采收期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均会发生变化,综合考虑4~5月份为茵陈的佳采收期.该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有效,可为茵陈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和CT影像学表现在脑梗死(CI)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CI患者144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A组,n=64),痰瘀阻络组(B组,n=43),阴虚阳亢组(C组,n=37),观察并比较3组CT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与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经CT检查结果显示,3组病灶均于基底节区分布比例较高,而在丘脑及脑干分布比例相对较低,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B组脑叶区病灶比例、腔梗病灶比例及大面积病灶比例均显著高于A、C组(P<0.05),而腔隙性病灶比例显著低于A、C组(P<0.05),且A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3组间局灶性病灶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3组基底节区低密度型病灶比例、脑叶区腔梗病灶比例差异显著(X 2=6.06,P<0.05;X2=7.41,P<0.05);而其他部位病灶不同性质类型的病灶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I患者头颅CT病灶性质及部位与标准证型具有显著相关性,可将其作为CI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刘国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通过对中医外科学学科特点的分析,我们遵循“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洞察能力为基础,分析、动手能力为核心,协作、创新能力为拓展,创立和不断完善5A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改变了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对能力培养过程进行分解细化,分别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途径,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在提高中医临床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梁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背肌筋膜炎是以背部僵硬、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封闭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一.笔者运用“菱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具体定点、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
作者:李彦蓉;张伟强;杨才德;宋建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解表法为《伤寒论》中治疗外感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运用时机对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出现表证则用解表剂外,其运用时机还要遵循以下规律:服后汗不出,可续用解表剂;汗后病不解,可续用解表剂;汗后病解,停用解表剂;汗后病去大半,可改用解表轻剂;汗后病解,而后复发,可复用解表剂;时发热自汗,先其时发汗;自衄后表证不解,可复发汗;特殊情况下可针药并用,等等.此外,对于阳气不足、津液不足、尺中不足、汗后疾病趋势改变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病人,应慎用或禁用解表剂.
作者:刘媛;郑韦莎;司国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传统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践教学相对分离的教学体制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现状,强调实践教学是高校职业教育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方面的改进措施.实践教学改革实践初步表明,该项改革受到了学生、教师的广泛欢迎,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输送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彭买姣;杨晶;夏新华;罗堃;焦筱淇;颜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常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门诊药房差错,对出现的差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发现差错的原因主要有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不牢固,未能及时与医师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结论 加强对药师的责任心教育和知识学习,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确保儿童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彭诗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