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训中的构建

贺文静;王威;吴秋成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教学法, 模拟教学, 中医院校, 临床实训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探讨其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7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8人,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对照组38人,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课程结束后,考核2个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情景式教学模型的应用与传统的课堂讲授配合实训练习相比,显著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效果,在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急救操作水平和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方面取得了优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60例

    目的 观察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参鹿的候丸对本病的治疗有效性,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自月经第5d开始,口服参鹿的候丸,1次1丸,1日3次,连服14d.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月经第五天开始口服,每次50 mg,每日1次,连用5d.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妊娠率、排卵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基础体温、优势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血清激素,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发生率的改变.结果 参鹿的候丸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子质量;可改善生殖内分泌激素环境;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虚症状;调节月经;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薛俊宏;王光辉;张复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48例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观察

    目的 了解带下病湿热蕴结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F-36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60岁的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生存质量状况和影响因素.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SF-36各维度得分分别为:PF:90.54±10.82、RP:69.29±34.94、BP:86.68±17.01、GH:63.05±24.47、VT:69.61±18.77、MH:74.64±19.52、SF:81.71±17.11、RE:78.12±30.25.影响患者PCS、MCS和SF-36总分的因素主要是“是否有合并病症”和“中医证候得分”.结论 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对偏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是否有合并病症”和“中医证候得分”.

    作者:段锦绣;张红宇;刘应科;叶财德;方静;范新六;刘新颖;薛武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分析和改进措施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常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门诊药房差错,对出现的差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发现差错的原因主要有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不牢固,未能及时与医师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结论 加强对药师的责任心教育和知识学习,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确保儿童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彭诗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反流性胃炎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与饮食调节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并对2组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3个月后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进行治疗的观察组84例患者中显效54人者占64.28%;有效28人,占33.33%;无效2人,占2.38%;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9人 (34.52%),有效42人(50%),无效13人 (15.47%),总有效率84.52%.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旋复代赭汤结合艾灸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果显著,同时,艾灸还具有操作简单,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路雪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标本中气理论探微

    探讨标本中气的内涵与从化关系及临床意义.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以经解经,追本溯源研究标本中气理论.标指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本是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现象;中气是天气,用三阴三阳表示,与标气相应,互为表里,标气与中气互为表里,互为制约,共同作用,体现动态天气阴阳变化规律,表现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本的特征性天气变化.标本中气有其固定的从化关系,凡治病,必知天地标本之为害,明其顺逆,方可言诊.标本中气理论属于《内经》运气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邹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皂角丸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32例

    目的 观察皂荚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于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皂荚丸口服;2组连续治疗14d后,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咳嗽、痰量、咳痰性状、呼吸困难临床积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EV1、FEV1%改善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皂荚丸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甘德堃;孟泳;李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培土补肺汤治疗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证20例

    目的 观察培土补肺汤治疗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肺癌化疗后肺脾气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培土补肺汤,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服;对照组20例予参苓白术颗粒,1次1袋,每日3次.2组均14 d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根据临床积分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0%,对照组总体有效率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培土补肺汤具有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之功效,可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作者:徐桂梅;李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王檀教授从大肠湿热角度论治慢性咳嗽经验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近年来随着肥甘厚腻之品摄入的增多,慢性咳嗽中大肠湿热型呈逐年增多趋势.王檀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肠中湿热循经上行薰蒸肺金.在治疗上,用木香槟榔丸导肠中湿热下行消除其对肺金的熏蒸,兼以宣肺止咳屡获奇效.笔者跟随王檀教授出诊一年余,常蒙点拨教诲.今将王檀教授部分经验试分析总结如下,以期有益于同道.

    作者:刘正操;崔庆科;王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杨氏3A+疗法“菱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

    背肌筋膜炎是以背部僵硬、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封闭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一.笔者运用“菱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具体定点、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

    作者:李彦蓉;张伟强;杨才德;宋建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张有民运用升阳益胃汤临床心得

    大连市中医医院张有民主任医师是辽宁省名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各家经典,在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遣方用药,独具匠心.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临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收获颇丰.

    作者:高兵兵;唐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西医院校中医学专业中药学实践教学初探

    实践教学在中药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借助西医院校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我们已搭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中药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模拟环境和见习实习真实环境.该实践教学体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辨证用药水平,又可以使学生会用药也会认药,达到“医药相长”的效果.

    作者:林海燕;于佳宁;林莺;于京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缓慢、隐匿,病势缠绵难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癌变倾向,可发展为胃癌,因而备受关注.CAG病因繁多,病情复杂,临床上多由寒热之邪互搏损伤脾胃而为病,故以寒热错杂之证多见,而半夏泻心汤作为治疗寒热错杂证的经典方剂,在CAG的治疗上已经展现出一定的优势.本文从中医对CAG的认识分析半夏泻心汤在临床治疗上的作用.

    作者:门前坤;李慧臻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药治疗反复性口疮

    口疮是口腔黏膜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又称“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非常剧烈,进食、说话困难,影响睡眠.具周期性发作的规律,称为“反复性口疮”.轻者数月1次,重者慢性迁延数年,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文献报道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药治疗口疮取得了很好疗效,临床实践中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同病异治,中药具有解决这一难题的优势.

    作者:李宏芸;杨慧屏;李其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院校生理学教学思考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培养质量.针对中医药院校的特色,在生理学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和总结,以兴趣导向,中西医结合,从PBL教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统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实践和临床技能、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唐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益肾通络方浓缩合剂的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 通过观察小鼠灌胃给药后的中毒反应,考察益肾通络方浓缩合剂的安全性.方法 将益肾通络方浓缩合剂以大浓度(2.5 g/ml)和大体积(0.4 ml/10 g)24 h内3次给药,连续观察14d内小鼠的活动情况和死亡数量,小鼠死亡0只,未测出LD50,测其大耐受量.结果 给药后14 d内小鼠生存状态良好,活动和饮食情况均无变化,部分小鼠有轻微腹泻,无死亡,空白组与给药组体重无统计学明显差异,血常规指标及生化指标也无明显差异,对两组小鼠的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两组小鼠的主要脏器经肉眼及镜检均无病理性差异.结论 经实验测得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是300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剂量的181倍.益肾通络方浓缩合剂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马中华;张宸铭;孙自学;祝莉;孙赫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方治愈顽固性眩晕兼慢性肾盂肾炎1例

    老年女性,慢性肾盂肾炎病史30年,长年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此次自觉有气聚于胃脘部,每日不定时上冲头部多次,随即出现头晕头痛,尿急,尿不净,西医诊断为非系统性眩晕(心源性眩晕可能性大),慢性肾盂肾炎.予疏肝解郁胶囊、倍他司汀片、银杏叶片常规口服4月余无效,运用经方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合五苓散,同时酌加清利湿热之品20余天痊愈,随诊1年未复发.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桂枝汤类方男科运用方证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有关古今医案专辑、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桂枝汤类方医案,总结其男科运用方证规律.方法 对搜集到的符合研究要求的医案,进行多样本统计分析,归纳临床表现,探讨男科经方应用指征.结果 共收集医案84则,涉及遗精等男科疾病13种.发现桂枝汤类方方证均基于营卫不和、阴阳不调、气血失调的病机,但各有侧重,故各方方证同中有异.结论 桂枝汤类方方证研究进一步拓展经方男科运用范围.

    作者:谢作钢;陈盛镱;徐潘;欧阳帆;王忠建;姚憬;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人参五味子水提工艺

    目的 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人参五味子水提工艺,确定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L9(34) 正-交试验设计,以人参总皂苷、五味子醇甲含量及干膏量为指标,以加水量、水煎时间及水煎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含量.并以人参总皂苷、五味子醇甲得率和出膏率为指标,采用加权评分法进行综合评判.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h.结论 该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于敏;翟颖;焦连庆;姚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中医思维培养的《温病学》课程教学探讨

    《温病学》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特色,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温病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备课艺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注重临证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以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宋素花;孙美灵;张思超;展照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俞募配穴法联合逍遥散治疗月经不调50例

    目的 观察俞募配穴法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配合逍遥散加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俞募配穴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在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精神不振、乳房胀痛、痛经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症状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在月经不调的治疗中,俞募配穴法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具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尤其在改善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精神不振、乳房胀痛、痛经等症状方面有较满意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婷;许明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