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生
本文主要对徐金星主任医师应用消托补法治疗鼻窦炎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和说明.徐金星老师认为鼻窦炎的病理过程与中医疮疡相似,可归属入疮疡之内疡范畴,治疗上可采用疮疡消托补法治疗.初期开窍宣肺法即鼻窦炎之消法,在鼻窦炎各个阶段皆可应用.中期毒盛正不虚,脓涕已成可用透托;正气已虚,无力托毒外出,须用补托.后期用补法,使窦腔恢复正常之自净功能,避免复发.
作者:马斯风;徐金星;陈丽杰;徐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毛书歌教授通脉健步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正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1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毛书歌教授通脉健步汤治疗1个疗程,临床随访3个月,对比治疗后患者康复及复发情况,疗效评定采用腰椎JOA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疗效、复发情况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脉健步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
作者:毛晓艳;吴一梦;毛书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连市中医医院张有民主任医师是辽宁省名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各家经典,在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遣方用药,独具匠心.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临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收获颇丰.
作者:高兵兵;唐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带下病湿热蕴结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F-36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60岁的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生存质量状况和影响因素.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SF-36各维度得分分别为:PF:90.54±10.82、RP:69.29±34.94、BP:86.68±17.01、GH:63.05±24.47、VT:69.61±18.77、MH:74.64±19.52、SF:81.71±17.11、RE:78.12±30.25.影响患者PCS、MCS和SF-36总分的因素主要是“是否有合并病症”和“中医证候得分”.结论 带下病湿热蕴结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对偏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是否有合并病症”和“中医证候得分”.
作者:段锦绣;张红宇;刘应科;叶财德;方静;范新六;刘新颖;薛武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通过1例典型病例,介绍赵坤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思路、处方用药,认为本病以虚为主,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治宜益气养阴、化痰祛瘀为主,疗效较好.
作者:李芸;赵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口疮是口腔黏膜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又称“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非常剧烈,进食、说话困难,影响睡眠.具周期性发作的规律,称为“反复性口疮”.轻者数月1次,重者慢性迁延数年,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文献报道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运用中医药治疗口疮取得了很好疗效,临床实践中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同病异治,中药具有解决这一难题的优势.
作者:李宏芸;杨慧屏;李其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将2012年5月-2015年3月呼吸科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76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7例依据指南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39例则联合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及中药汤剂,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积分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CD4+T、CD3+T、CD4+/CD8+T水平未明显改变,观察组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联合中药汤剂对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冯良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收集儿科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电刺激治疗.2组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较优(P<0.05),2组Ashworth评分降低,GMFM-88评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shworth评分较低,GMFM-88评分较高(P<0.05).结论 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作者:刘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刮痧配合艾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现将10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刮痧配合艾灸加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病情观察、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治疗组总的有效率是90%,痊愈率为28.3%;对照组分别为72.5%、10%.2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刮痧配合艾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无副作用的方法.
作者:宋瑞;杨巧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常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门诊药房差错,对出现的差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发现差错的原因主要有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不牢固,未能及时与医师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结论 加强对药师的责任心教育和知识学习,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确保儿童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彭诗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老年性便秘辨证施治,分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脾肾两虚、阴虚肠燥四型,运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216例病人,治愈89例(肠道实热型43例、肠道气滞型22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10例),占41.2%;好转103例(肠道实热型16例、肠道气滞型12例、脾肾两虚型29例、阴虚肠燥型46例),占47.7%;未愈24例(脾肾两虚型14例、阴虚肠燥型24例),占11.1%;总有效率88.9%.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病程短,疗程亦短,疗效好;脾肾两虚证、阴虚肠燥证病程长,疗程亦长,疗效较差.
作者:宋连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我科实习模式探讨实习单位如何从论文选题到论文答辩的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努力打造优秀教育团队,端正学风,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从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作者:谈超;葛朝亮;程钢;张申升;尤世年;夏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理气宽肠汤治疗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收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理气宽肠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有效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临床起效时间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理气宽肠汤治疗术后胃瘫综合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德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近年来随着肥甘厚腻之品摄入的增多,慢性咳嗽中大肠湿热型呈逐年增多趋势.王檀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肠中湿热循经上行薰蒸肺金.在治疗上,用木香槟榔丸导肠中湿热下行消除其对肺金的熏蒸,兼以宣肺止咳屡获奇效.笔者跟随王檀教授出诊一年余,常蒙点拨教诲.今将王檀教授部分经验试分析总结如下,以期有益于同道.
作者:刘正操;崔庆科;王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建立心肺复苏术情景式教学模型,探讨其在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7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8人,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对照组38人,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课程结束后,考核2个班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成绩.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情景式教学模型的应用与传统的课堂讲授配合实训练习相比,显著提高了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效果,在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急救操作水平和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方面取得了优势.
作者:贺文静;王威;吴秋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参鹿的候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参鹿的候丸对本病的治疗有效性,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自月经第5d开始,口服参鹿的候丸,1次1丸,1日3次,连服14d.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月经第五天开始口服,每次50 mg,每日1次,连用5d.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妊娠率、排卵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基础体温、优势卵泡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血清激素,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发生率的改变.结果 参鹿的候丸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子质量;可改善生殖内分泌激素环境;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虚症状;调节月经;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薛俊宏;王光辉;张复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中医西化、中药创收率低等现状分析导致中医诊疗技术参与度低的原因.结合中医药诊疗技术的优越性,探讨中医院组建以中医为核心的院内医疗团队对增加中医药诊疗手段的参与度,对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提升基层中医院中医特色.
作者:刘统治;金国娥;李万东;任明顺;沈明雷;朱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进行翻转教学成为教育的潮流和趋势,本文即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双语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分析和问卷调查统计功能,对学生的参与度及课堂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结果 学生的微信平台参与度逐步上升,课堂满意度较好.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进行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双语课程的推广和翻转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学生的认可.
作者:陈芳;高爱社;孙洁;张炅;李姗;王丽;王幼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医内科学见习主要包括搜集四诊资料和书写病历两大部分,前者是基础,问诊在四诊中尤为重要,而学生对于见习内容的掌握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将自编自演学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模式引入见习课程,结果发现,该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问诊能力,加深了对病证的理解,提高了病历书写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而且促进良好的医患沟通,提升了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秋红;肖永华;朱立;孙慧怡;赵进喜;储真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背肌筋膜炎是以背部僵硬、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封闭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一.笔者运用“菱五针”埋线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具体定点、操作方法及操作技巧.
作者:李彦蓉;张伟强;杨才德;宋建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