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分析痕量碘

谯斌宗;杨元;高玲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碘, 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近十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分析痕量碘,内容包括提高分析灵敏度的方法、碘的形态分析、方法抗干扰能力等方面,涉及文献29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南昌市西湖区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血清学分型及药敏试验

    [目的]探讨饮食、付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检出状况,血清型分布、菌株耐药状况和沙门菌检出率相关的技术因素.[方法]按何晓青主编的<卫生防疫细菌检验>相关章节;国家标准GB4789.31-94肠杆菌科噬菌体检验方法及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125-1999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等方法对2001年度西湖地区预防性健康体检中检出的222株沙门菌,死亡29株,实际193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193株沙门菌鉴定为30个血清型,分属于B、C1、C2、、D、E1、和E4血清群.多的为B群中的德尔卑血清型101株(52.3%)和阿贡纳血清型12株(6.2%).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菌株对常用药物较敏感,产生耐药主要集中为亚胺培南、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少数几种药物;但不同来源的菌株耐药状况不尽相同.沙门菌带菌检出率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11月至来年3月份检出率非常低,8月份为检出高峰.沙门菌带菌检出率与增菌液的增菌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自配的增菌效果好,灵敏度可达到10-8.

    作者:熊国强;杨红;应艳;余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的监测结果分析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它对人类及某些动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毒性和致癌性强.花生是易受污染的食品之一[1],由其制取的花生油AFB1污染情况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于2002年1月至12月对本地区的花生油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骆建祥;涂若望;陈皖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室内空气污染物处理器净化及杀菌功能测试分析

    随着室内装修材料使用量的增加,室内污染物的种类日趋增多;建筑物密封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可扩散.

    作者:李秀珍;黄愈玲;李锦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利用化学发光抑制效应测定尿碘含量

    碘(Iodine)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人体平均含碘14mg,主要分布在甲状腺,用于合成甲状腺素.体内碘离子(Iodide)主要通过尿液排泄,通常情况下,当每天尿中碘离子排泄量少于80μg时,是机体缺乏碘的信号[1].

    作者:姚群峰;宁勇;周宜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O157:H7大肠杆菌的调查研究

    自1982年在美国发生了首次由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小型暴发以来,O157:H7大肠杆菌的散发病例和小型暴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地不断发生.

    作者:陈妤;刘守芝;罗不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广东省市售化妆品标签标识现状分析

    市售化妆品的卫生质量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除了化妆品本身品质要求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外,其外部包装标签标识及使用说明也是反映化妆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经营市场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我室协同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子2002年11月至12月对广东省内市售国产化妆品及进口化妆品标签标识进行了抽查检验,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作者:席静;许毅;陈文锐;吴宏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六种元素含量在血浆、红细胞中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人血浆、红细胞中铁、铜、锌、钙、镁、锰含量的关系.[方法]血样经分离、消化后,用岛津-6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浆、红细胞中六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六种元素在血浆、红细胞中的含量是不同的,与国外文献参考值基本一致.[结论]六种元素在血浆、红细胞中的含量无相关性.各元素在正常人体内的分布是比较固定的,可用元素分布的变化来探讨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张旸;叶军安;陈文华;刘彦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凯时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出现心力衰竭往往是冠心病的终末发展阶段,是一种常见而有严重的临床综合症,它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心血管病患者丧失劳动力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积极的治疗.近几年我们应用凯时(即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注射液LipoLGE1)在扩冠、强心、利尿的基础上治疗此型心衰受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改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GFAAS法测定高钙食品中铅的基体干扰及消除试验研究

    [目的]针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钙食品中铅时钙的基体干扰情况,采用磷酸二氢铵-氯化钯作混合基体改进剂,提高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减少灰化阶段中铅的损失和原子化阶段的气相干扰.[方法]用仪器自动进样,分别加入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氯化钯和磷酸二氢铵-氯化钯,改变灰化温度或原子化温度,测定不同钙离子浓度条件下铅的吸光度,并比较它们消除干扰的程度.[结果]根据测定的回收率及背景吸收值,确定磷酸二氢胺-氯化钯作基体改进剂,发现它消除钙对铅的干扰效果较为理想.[结论]用选定的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标准物中铅的含量结果符合其标准;对照纯水溶液和含0.5%Ca的铅标准溶液曲线斜率较为一致,说明测铅时加入基体改进剂能消除食品中含钙(5%)以内的基体干扰.

    作者:粱红洁;梁春穗;胡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包头市氟污染地区粮食及饲草料中氟含量的调查研究

    包头地区排氟企业较多,大气氟污染十分严重[1],地理位置处于我国北方沙漠外围自东向西分布的高氟带上[2],浅层地下水处于高氟本底区内[1],因此农作物和水中的氟含量有可能高于其他地区.若人体摄入过多的氟,会导致氟斑牙和氟骨症的发生.为了解本地区粮食及饲草料中的氟含量,进而为预防人畜患氟病提供依据,我们对包头地产40余种粮食及饲草料中的氟进行测定.

    作者:张桂莲;李美鲜;许秀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强化戊二醛性能的实验室观察及研究

    2%强化戊二醛为戊二醛类复方消毒剂,其中加有强化剂、改良剂、增效剂.为了解其杀灭微生物与破坏HBsAg抗原性效果、对金属的腐蚀性、储存稳定性等性能,对含有2%戊二醛的强化戊二醛的杀灭微生物效果及金属腐蚀性、储存稳定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含0.5%的戊二醛作用5min,对载体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99.93%;作用3min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达99.91%;含1%的戊二醛作用8h,对载体表面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达99.91%;当戊二醛含量为2%时,作用10h可将不锈钢片表面HBsAg的抗原性完全破坏.小牛血清对其杀菌效果有一定影响;含2%戊二醛的强化戊二醛对四种金属片浸泡72h,依据腐蚀速率标准判断,对不锈钢片、铝片、铜片、碳钢片均属无腐蚀;该样品在54℃、RH>75%的条件下,放置14d后,其有效成分下降率为5.18%.

    作者:乔玫;赵春兰;贾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同消解技术在食品磷脂测定中的应用

    目前,测定食品中磷脂的方法较多,其中有钼蓝定性法、纸层析定性法、喹钼柠铜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定量)及高压液相色谱法,但高压液相色谱法仪器昂贵且需磷脂各种标准品.

    作者:张晓炜;周桦;吴晓芳;吕维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检测水相中的1,4-二(口恶)烷

    固相微萃取法(SPME)是一种集采样、萃取和富集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干扰少、快速、不需有机溶剂、灵敏度高等特点,在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方面已比较成熟.

    作者:奚星林;钟崇泳;陈捷;黄华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蔬果洗涤剂对农药残留去除率的研究

    建立蔬果洗涤剂对农药残留去除率测定方法.用浸泡法和喷洒法分别沾污青菜,经处理后,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出农药残留.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浸泡法比较简单,易于操作,可用于评价各类厨房用洗涤剂去除农药的效果.

    作者:宗荣芬;刘文卫;梅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化学蒸气发生-原子光谱分析(1)氢化物发生-原子光谱分析

    1引言通过化学反应使某些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生成挥发性化合物,已有较长的历史.其中为成功地应属这些元素的氢化物发生(HG).

    作者:高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从活甲鱼体表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

    自1992年印度首次检出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大暴发以来,由于人流和物流频繁,交往增多,O139群霍乱弧菌作为霍乱病原对世界各地的威胁日益严重,时有暴发流行发生.2002年10月中下旬我区发生了一起人群感染菌型与市场销售的活甲鱼体表检出的菌型相一致的O139群霍乱暴发流行.现将其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建武;张洪琼;赵娜;李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有机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并引起环境、食品污染等问题.绝大多数有机磷农药具有很强的毒性,经过皮肤、呼吸以及肠胃吸收等途径进入机体会引起严重的疾病.要预防和处理有机磷农药引起的环境、食品污染等问题,有效的策略就是及时、准确检测有机磷.目前,报道的检测有机磷的方法有光谱法、试纸法技术、色谱法、免疫学方法、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技术.本文对有机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宗贤;高志贤;马成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洁肤霜中氯霉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洁肤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四氢呋喃作溶剂直接将洁肤霜溶解,用乙腈-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结果]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为0.9998,回收率分别为100.6%,RSD分别为1.3%.[结论]HPLC法可用于洁肤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亚南;嵇扬;贺吉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液相色谱法测定冷饮专用粉中添加剂的方法探讨

    以往在使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添加剂(以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为例)仅限于液体样品,将其调至中性后即可.

    作者:陆卫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结核患者全血中锰、铬、钙、镁的测定

    微量元素与肺结核的关系已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证实了一些元素与肺结核的关系,而有关全血中锰、铬、钙、镁微量元素与肺结核关系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为了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对67例肺结核患者全血中的锰、铬、钙、镁进行了测定,同时以72例健康人的测定结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