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消解技术在食品磷脂测定中的应用

张晓炜;周桦;吴晓芳;吕维颖

关键词:技术, 食品, 磷脂, 测定, 高压液相色谱法, 定性法, 分光光度法, 重量法, 纸层析, 标准品, 仪器, 钼蓝, 方法, 定量
摘要:目前,测定食品中磷脂的方法较多,其中有钼蓝定性法、纸层析定性法、喹钼柠铜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定量)及高压液相色谱法,但高压液相色谱法仪器昂贵且需磷脂各种标准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铜水管卫生安全性评价的几点建议

    铜水管作为供水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铜水管作为供水管的使用比例达到86%,英国已达到95%.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铜水管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应用也在逐步扩大.

    作者:张岚;毛洁;张玮;鄂学礼;陈亚妍;陈昌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广东省市售化妆品标签标识现状分析

    市售化妆品的卫生质量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除了化妆品本身品质要求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外,其外部包装标签标识及使用说明也是反映化妆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经营市场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我室协同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子2002年11月至12月对广东省内市售国产化妆品及进口化妆品标签标识进行了抽查检验,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作者:席静;许毅;陈文锐;吴宏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锌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多种酶的组成成份,对儿童的智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体内锌的含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应检测方法也引起实验室关注.人体内锌可通过尿排出,测定尿锌可以间接反映机体摄入锌的多寡和体内含量.

    作者:张文远;沙良彩;戚光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活污水中粪大肠菌群快速监测方法-纸片法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地面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水域水质难以满足各种用水功能需求,水质恶化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

    作者:韩桂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六种元素含量在血浆、红细胞中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人血浆、红细胞中铁、铜、锌、钙、镁、锰含量的关系.[方法]血样经分离、消化后,用岛津-6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浆、红细胞中六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六种元素在血浆、红细胞中的含量是不同的,与国外文献参考值基本一致.[结论]六种元素在血浆、红细胞中的含量无相关性.各元素在正常人体内的分布是比较固定的,可用元素分布的变化来探讨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张旸;叶军安;陈文华;刘彦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验净化实验室的设计建造

    卫生医疗单位及相关行业的微生物检验项目,如产品的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病原体分离和鉴定、组织培养和病毒分离、分子生物学研究、疫苗的研究生产及有潜在生物危害的检验等,对于其实验室要求能防止交叉污染,避免外界不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实验室传染,以人为本的既能防尘又能防生物污染的净化工作环境.为此,我们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设计建造了微生物净化实验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清;杨更发;林军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结果判断的实验研究

    探讨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的结果判断标准.对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的大肠菌群检测纸片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后,将纸片以无菌操作转入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中,用发酵法来证实其大肠菌群的阴阳性.按GB14934-94[1]判断纸片法大肠菌群的阴阳性,其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98.8%;若按作者提出的标准进行判断,其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89.8%.二者比较灵敏度有显著性差异.消毒剂的残留可能是导致结果判断出偏差的主要原因.建议完善纸片法测大肠菌群的判断标准,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大肠菌群的真实情况.

    作者:陈茂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999-2002年大兴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为了解我区水质卫生状况,现将1999~2002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对现存问题进行改进.

    作者:王海云;朱久峰;郭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草药类保健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测定的研究

    由于目前保健食品中有关膳食纤维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保健功能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对用中性洗涤剂法测定保健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进行了重复性、平行性试验.发现该法重复性、平行性良好.重复性试验R.S.D.为2.28%~4.18%,双平行试验的R.S.D.为0.37%~1.58%.另外还研究了方法中加入α-淀粉酶(α-amylase)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认为淀粉类样品经洗涤剂处理后,需经淀粉酶来处理,用以水解残留淀粉,而非淀粉类样品,可省去用α-淀粉酶的处理步骤,对结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于村;俞莎;虞晓珍;陆德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L-甘油醛与氟化钠对血葡萄糖测定的保护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L-甘油醛与氟化钠对血葡萄糖的保护效果.[方法]对30份志愿者肝素抗凝血标本分别用L-甘油醛、氟化钠抗红细胞糖酵解处理及加生理盐水对照,观察不同时间内血中葡萄糖水平.[结果]与Oh比较,L-甘油醛组在12h内葡萄糖水平未见明显改变(均P>0.05);氟化钠组在2~4h内分别下降6.1%、7.3%,差别均有意义(均P<0.05),而在4~12h内基本保持衡定.氟化钠组与L-甘油醛组比较,在2、4h时差别均有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12h内呈线性下降,2、4、12h分别下降9.4%、21.9%、65.5%.[结论]氟化钠在4h之后才充分发挥抗酵解作用;L-甘油醛在12h内保持血葡萄糖浓度稳定,保护效果比氟化钠好.

    作者:胡云良;楼哲丰;楼文文;吴起朝;陆永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筛选试验在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中的应用

    [目的]用分步筛选的方法检测致病性气单胞菌,以简化实验步骤,加快检测速度,减轻工作强度.[方法]初筛项目为氧化酶、无盐、6%NaCl胨水3试验,复筛项目为肌醇、精氨酸双水解酶、靛基质、赖氨酸脱羧酶等4项试验,凡氧化酶、靛基质阳性;无盐生长;6%NaCl胨水不生长;肌醇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不定的菌株为疑似气单胞菌,再进一步作系统生化鉴定试验,确定其种类.[结果]13种2024份海产品经初筛,检出疑似气单胞菌2668株,检出率为131.8%,其中542份样品同时检出2种以上疑似气单胞菌,进一步复筛筛去非气单胞菌880株,提高筛选率32.0%,系统生化试验后,确定致病性气单胞菌1667株,符合率为93.2%.[结论]分步筛选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过筛分离方法.与常法相比,简化了检测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减轻了工作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基本上解决了分离难的问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徐景野;于梅;杨元斌;叶鹿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情况,并对病原菌加以分析,探讨对策.[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科1997~2002年血液病患者中561株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间感染病原菌总体分布G+菌有逐渐上升趋势;G+菌、G-菌、真菌感染分别为28.2%、62.2%、9.6%;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杆菌占11.6%、铜绿色假单胞菌占8.9%、肺炎克雷伯菌占8.2%、阴沟肠杆菌占8.2%、肠球菌占7.5%.[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应加强免疫保护及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王继军;克晓燕;刘振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O157:H7大肠杆菌的调查研究

    自1982年在美国发生了首次由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小型暴发以来,O157:H7大肠杆菌的散发病例和小型暴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地不断发生.

    作者:陈妤;刘守芝;罗不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危女青年感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调查研究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是指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疾病,国外报道其中以淋病的发病率为高,约占80%以上[1].近年来,由于国际交流频繁,曾在我国一度灭绝的STD死灰复燃.据国家性病监测中心监测,我国报道的性病患者每年递增30%以上.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危女青年即(某些从事服务行业或性伙伴的多元化的女青年)是STD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1].

    作者:王书才;胡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土壤中铀的分析

    铀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岩石、动植物等各种样品中,一般情况下样品中铀的含量很低.铀的固体荧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是基于铀酸盐与氟化钠在高温下熔融制成熔球,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下所产生的荧光强度与铀的含量成正比,因此达到了定量分析的目的.

    作者:唐丽;吴小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硬PVC饮水管材管件萃取液中的铅和镉

    硬PVC饮水管材和管件中的铅主要来自加在原料中的铅盐热稳定剂,镉来自原料杂质.它们可直接污染水质,测定它具有重要意义.现有GB9644-88:硬聚氯乙烯饮水管材和管件铅、锡、镉、汞的萃取方法及允许值,但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

    作者:黄建钦;凌龙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起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2年7月1日,三门县高枧乡部分村民在一流动饮食摊买来熟食,带回家食用,陆续引发食物中毒.

    作者:章跃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化学蒸气发生-原子光谱分析(1)氢化物发生-原子光谱分析

    1引言通过化学反应使某些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生成挥发性化合物,已有较长的历史.其中为成功地应属这些元素的氢化物发生(HG).

    作者:高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GC-MS/SIM检测中毒病人血样中毒鼠强

    毒鼠强是当前中毒事件常见的毒物[1],1949年由德国拜尔公司合成.我国是80年代开始出现毒鼠强,由于认识到其对人畜剧毒,在环境或生物体内代谢缓慢,不易降解,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中毒,1991年即被禁止生产与使用.

    作者:马永建;徐瑞平;仓公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论证酸(氧)化电位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简称EOW)是在自来水中加入0.05%氯化钠,通过离子隔膜电解在阳极产生高氧化还原单位(ORP)、低pH值的水,这种电位水具有氧化能力和较强的杀灭微生物作用.我们为了准确地论证EOW对细菌、芽胞的消毒效果及其消毒效果的稳定性、有机物影响等,现对氧化还原电位为1125~1130mV,pH值为2.27~2.31的EOW原液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学实验.

    作者:李锦光;黄愈玲;李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