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东;蔡凤;梁俊杰;秦少妮;沙依拉
[目的]通过研制一种新的分离培养基(M-WS培养基),克服传统的EHECO 157:H7分离培养基(SMAC培养基)的鉴别能力和抑制杂菌能力较弱的缺陷.[方法]利用已知菌种生长评价实验和现场标本实验室评价实验,对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分离培养基的抑菌系统和显色系统进行筛选.[结果]研制出一种新的分离培养基M-WS培养基,其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和抑制杂菌的能力,且有效地将大肠杆菌O157:H7与其它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和变形杆菌等通过菌落颜色反应分离开来.[结论]M-WS培养基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SMAC培养基,而成为分离EHECO157:H7的理想鉴别培养基.适于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智;龙一兵;徐小菊;熊燕;蒋涛;姚泽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砷残留量是食品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指标,也是常见的卫生指标之一.而砷测定前样品的灰化法均按GB/T5009.11-1996,5.3[1]方法操作,该法存在耗时长的缺点.本文针对其存在的缺点,在该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探索,总结出一种耗时较短的灰化法即改进法.该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砷测定结果与原法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洪祥奇;陈志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苯系物的测定,目前常用色谱法报道甚多[1-2],但指甲油中苯系物含量的测定,至今尚无标准检验法,本文在[1-2]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实验表明应用顶空色谱法测定指甲油中的苯系物含量无需萃取等步骤,具有重现性好、干扰因素少、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者:张再春;符展明;郑海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工业的增长与发展,许多种类的有机溶剂如溶剂汽油、芳香烃、酯类广泛应用,工厂作业岗位职业接触多种有机危害物很普遍,这种情况下,存在的健康与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评价职业接触有害毒物的健康危害水平及进行职业病诊断,毒物的分析特别重要.文献[1]溶剂汽油、苯与乙酸乙酯分别用PEG6000柱分离测定,因保留时间非常接近,同时测定分离效果不好.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和乙酸乙酯的方法,它们在FFAP柱上能有效分离测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启冰;范衍琼;李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出血仍是急性白血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输注可起到暂时性止血作用,但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部分病人产生血小板抗体及血小板输注无效。为此,我们对59例急性白血病病人随机性分别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血小板(机采),及人工分离血小板输注,并对输注前后血小板抗体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琳;朱尊民;商保军;翟亚军;张茵;席雨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可用于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罐头及面制品,并有很强的抗微生物作用.BHA中砷是一个重要的卫生指标,它的测定可采用消化的方法进行预处理.由于样品消化过程费时费力,易造成样品的污染,而且作为一种低温元素,砷在消化过程中易造成损失.本文采用以有机溶剂四氢呋哺溶解,在氯化钯与硝酸镁组成的混合机体改进剂存在的条件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BHA中砷.该法简便快捷,且避免了污染和损失.
作者:丘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更有效的防治麻疹,广东省于1988年修改了麻疹疫苗(MV)免疫程序,将MV强化免疫时间提前到4岁前完成.为了解本市人群中麻诊抗体水平,我们于1999年~2000年,对市区的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IgG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耀波;钟秀珠;蔡访潺;黄宜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L-半胱氨酸(L-cysteine)是一种氨基酸.它有良好的水溶性,分子中的巯基具有强还原性.L-半胱氨酸的巯基、氨基和羧基对Cu2+、Hg2+、Tl+等金属离子有较强的络合作用.L-半胱氨酸对于砷、锑等元素的氢化物原子光谱测定具有高效的预还原能力、显著的去干扰作用和一定的增敏效果.L-半胱氨酸作为氢化物原子光谱法的新颖增效试剂引起了国内外原子光谱工作者的重视[1-3].该试剂已用于流动注射和连续流动分析砷含量.AFS-23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是一种新型的原子荧光仪,它采用断续流动进样,氩氢焰原子化,具有样品进样体积小、灵敏度高等优点.本文应用L-半胱氨酸作为预还原剂,采用断续流动进样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砷,还原酸度低、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申治国;黎雪慧;张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O157:H7大肠杆菌的血清学实验和针对O157:H7抗原而发展的其他检测方法,在O157:H7大肠杆菌的监测和实验室研究中,仍是判定菌种和测定菌型的主要依据.但在监测中,国内外均发现部分肠道菌与O157抗血清发生交叉凝集.我们在2000年12月根据卫生部食检所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课题的要求对福建省食品中O157:H7大肠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时,从龙岩韭菜园市场采集的一份带皮生猪肉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能与大肠杆菌O157单克隆抗体及H7血清交叉凝集的布氏枸橼谮酸杆菌,国内未见报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毓环;郑友限;陈宏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开展外环境霍乱弧菌的监测,及时发现、消灭致病源,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防疫站的霍乱监测计划,在本辖区内的水域进行布点监测.检测过程中,针对往年曾检测1例小川型霍乱弧菌,在检测时应注意的事项及体会进行整理,具体归纳如下:
作者:谢文忠;黄珍萍;郑建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高分子聚合体作为一种高性能吸水材料,现今被普遍应用于中、高档卫生巾及婴儿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而目前对这类卫生用品的质量检查多局限于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检测.为了解该类卫生巾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我们在实验室,以洁婷牌卫生巾为代表样品,进行了皮肤刺激试验、阴道粘膜剌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且进行了荧光剂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波;彭长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火锅汤料中罂粟壳类成分的提取与测定时,由于在汤料中存在胡椒、辣椒、花椒、八角、辣椒油等多种复杂成分的干扰,使得提取与测定颇为麻烦.
作者:严蕾;郭亚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国标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通常采用血平板、Baird-Parker培养基.但因血平板需要新鲜兔血,不少基层防疫站不具备相应条件,市场上半成品Baird-Parker培养基价格昂贵,自己配制很不方便,而且培养效果不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Baird-Parker培养基作了改进,介绍如下:
作者:黄斌;赵萍;袁俏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常见的重要病原菌属,其菌型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污染食物及餐具传播,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引起腹泻病及细菌性食物中毒.故对公共场所、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沙门菌带菌调查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单位1998年~2000年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海玲;柯碧霞;黎薇;钟豪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前,人体全血中铅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阳极溶出法等,本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了全血中铅的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及抗干扰能力均有提高,是一种较好的测定全血中铅的分析技术.
作者:徐卫红;张亚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2000年5月,我们从-例腹泻病人粪便中同时分离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报告如下:
作者:张保强;董力群;王逊;刘德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泛昔洛韦(famciclovir)是近年上市的一种抗疱疹病毒新药.为评价国产泛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 GH)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于2000年2月至2000年11月间,对国产泛昔洛韦与阿昔洛治疗复发性GH进行了随机对照开放性临床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敏;许洁;陈海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有变异指数法,Youden-Tonks作图法[1],标准值±2倍标准差,化学分析实验室国际专家考查协调方案的单项元素Z值总Z值(即Rsz值)平方和总Z值(即ssz值)以及考核数据与标准值偏离百分数[2].分析系数,简称CA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统计方法,由于它计算简单,容易理解并与目前广泛采用的统计方法又相关联,所以我们把它应用到我州质量控制中用评价各实验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作者:李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采用霍乱弧菌外膜蛋白合成一对引物,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PCR方法检测非01群霍乱弧菌.[方法]在实验室对42株来自外环境和病人中分离出的非01群霍乱弧菌采用PCR技术作了效果观察,并以大肠、痢疾、沙门菌等作为阴性对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验证.[结果]42株非01群霍乱弧菌采用外膜蛋白引物行PCR扩增,阳性率为100%,扩增片段为588bp,阴性对照扩增均为阴性.[结论]霍乱弧菌外膜蛋白引物快速检测非01群霍乱弧菌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检测手段.
作者:丁健清;田永琴;王书梅;王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来水中铅的测定标准方法系用双硫腙比色法或原子吸收法[1],前者用较大量有毒试剂,操作繁琐;后者仪器昂贵,火焰法灵敏度不够.极谱法测定水体中铅虽有较多报道[2-4],但大都是基于水相中PbI24-络阴离子在电极上还原而测定之.本文提出乙醇介质中,PBl24-络阴离子首先在电极上还原成零价铅,新生态零价铅迅速被反应层中的钒(Ⅳ)氧化,又生成PbI24-,经循环作用,使电极表面物质的还原电流集,从而提高测铅的灵敏度.本法低检测量为0.02μg,若取出100ml,则低检出限为0.2μg/L.方法的精密度为2.4%~6.8%,回收率为90%~115%.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对照,结果基本满意.
作者:李文最;李一丹;盛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