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极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铅

李文最;李一丹;盛丽娜

关键词:极谱法测定, 自来水, 络阴离子, 石墨炉原子吸收, 双硫腙比色法, 灵敏度, 还原, 电极表面, 最低检出限, 原子吸收法, 有毒试剂, 循环作用, 铅的测定, 标准方法, 新生态, 精密度, 检测量, 火焰法, 回收率, 反应层
摘要:自来水中铅的测定标准方法系用双硫腙比色法或原子吸收法[1],前者用较大量有毒试剂,操作繁琐;后者仪器昂贵,火焰法灵敏度不够.极谱法测定水体中铅虽有较多报道[2-4],但大都是基于水相中PbI24-络阴离子在电极上还原而测定之.本文提出乙醇介质中,PBl24-络阴离子首先在电极上还原成零价铅,新生态零价铅迅速被反应层中的钒(Ⅳ)氧化,又生成PbI24-,经循环作用,使电极表面物质的还原电流集,从而提高测铅的灵敏度.本法低检测量为0.02μg,若取出100ml,则低检出限为0.2μg/L.方法的精密度为2.4%~6.8%,回收率为90%~115%.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对照,结果基本满意.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测定食品砷含量样品灰化法的改进

    砷残留量是食品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指标,也是常见的卫生指标之一.而砷测定前样品的灰化法均按GB/T5009.11-1996,5.3[1]方法操作,该法存在耗时长的缺点.本文针对其存在的缺点,在该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探索,总结出一种耗时较短的灰化法即改进法.该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砷测定结果与原法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洪祥奇;陈志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动电位滴定法连续测定酱料调味品中总酸和氨基酸态氮

    目前,国家卫生标准中测定酱料调味品中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的方法是人工电位滴定法,但人工滴定操作误差大,试验条件不容易控制.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可以连续自动测定酱料类调味品中的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的特点,作者用自动电位滴定仪代替人工操作测定酱料类调味品中的总酸和氨基酸态氮,结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继峰;卢玉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桐油的快速检验方法

    桐油(Tung oil)是由桐子榨出的油,子的含油量约35%~50%,呈淡黄至金黄色,无异味,比重轻,干燥快,在工业上广泛用于油漆和涂料,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油.桐油中含有桐子酸(9,11,13-十八碳三烯酸)的甘油酯,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因此,人食用桐油后,能引起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肾功能,甚至呼吸困难,抽筋,心脏麻痹而身亡.所以,桐油绝不准食用.但是,一些商贩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将桐油掺入食用植物油中,销售或制造食品,如炸油条、炸鸡等,严重损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2000年11月,潍坊市一些居民,就是由于食用了含有桐油的植物油及其炸货而引起了食物中毒.在对样品检测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桐油的常规检验方法不便于现场操作.因此,我们研究了一种便于现场检测的新方法-试纸法.

    作者:邵建新;李慧;邓树娥;翟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酸度计法测定味精中麸氨酸钠方法的探讨

    在国标方法中,味精中麸氨酸钠的测定方法有旋光计法和酸度计法.我们经多次实验证明,酸度计法与旋光计的测定结果相差较大.我们通过摸索,认为单纯靠改变滴定终点来改善结果的准确度不是办法[1],经改用高氯酸-非水滴定法标定后的大于99%的味精(作为标准)来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2],以pH 9.2为滴定终点[3],浓度以滴定度表示.其测定结果(简称改进法1)与旋光计法及高氯酸-非水滴定法比较,均无差异显著性,精密度好.

    作者:杨义凤;傅益伦;谢立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脱脂鲜牛奶冻结方法保存菌株的研究

    菌株是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实验及教学的基础资料,因此,菌株保存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由于保存不当致使一些菌株死亡而影响实验的进行.冷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株需要有一定的设备,而定期移植保存法易使菌株变异和死亡.为了探索一种简便、实用,长效保存菌株的方法,在总结几十年实践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脱脂鲜牛奶-15℃~-20℃冰箱保存,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雪云;陈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紫外线吸收剂检测方法的改进

    [目的]为了对<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所提供的紫外线吸收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完善,以便对化妆品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实验证明.通过对标准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修改,方法准确度和回收率提高近一倍;同时通过改变测试条件,可以有效的排除4-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Eusolex1000)在测定时对3-(4-甲基亚苄基)-d-1-樟脑(Eusolex 6300)产生的干扰,该方法准确性好,相对标准偏差RSD<5%,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9.5%~104.0%,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结论]修改后的方法是对目前<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紫外线吸收剂检测方法的必要补充.

    作者:胡静;杨业;杜达安;梁辉;朱杰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如何在卫生检验中实现工作的信息化

    在我国的各级卫生防疫工作中,卫生检验工作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是进行卫生监督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检验的手段先进与否实际上代表着一个防疫站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作者:孙航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火锅汤料中罂粟壳类成分萃取法

    在火锅汤料中罂粟壳类成分的提取与测定时,由于在汤料中存在胡椒、辣椒、花椒、八角、辣椒油等多种复杂成分的干扰,使得提取与测定颇为麻烦.

    作者:严蕾;郭亚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钒一钼磷酸比色法测定水质中总磷

    食物中的磷质在人体中经过新陈代谢排出磷酸盐,生产企业的废水中,以及岩石、沙土中也含有磷酸盐.这些含有磷的盐类容易对水源造成污染.我国目前均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总磷[1],但须先将水中有机物消解,在消解时使用硝酸一高氯酸,易发生危险.为此,我们采用钒一钼磷酸比色法测定水质中总磷,实验操作简便、安全,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好,显色物稳定,适用于各种水质中总磷的测定.

    作者:刁映红;杨东霞;张萍;陈萌丽;杨暑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伤寒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在一起伤寒暴发中的应用

    伤寒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LPS-PHA)是一种简便易行,适合基层推广使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1].1999年9月,本市某中学发生一起伤寒暴发流行,我们采用LPS-PHA对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伤寒抗体检测,并对血液,肛拭及外环境进行病原学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国;张建民;王文英;金莞尔;叶承华;汪尤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在防疫检验工作中如何善用计算机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及信息管理的各个领域.卫生检验档案及记录是一项重要的卫生防疫信息工作,同时也是卫生防疫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卫生检验工作进行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但如何善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科学管理,在各个单位依然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现仅就我们在检验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微机应用的问题,谈谈一点看法:

    作者:莫浩联;曾敏;杨柳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含高分子聚合体类卫生巾的毒性观察

    高分子聚合体作为一种高性能吸水材料,现今被普遍应用于中、高档卫生巾及婴儿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而目前对这类卫生用品的质量检查多局限于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检测.为了解该类卫生巾在使用中的安全性,我们在实验室,以洁婷牌卫生巾为代表样品,进行了皮肤刺激试验、阴道粘膜剌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且进行了荧光剂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波;彭长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目的]为改善目前SOD活性测定结果混乱的现状,提高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对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就测量波长、底物浓度、加样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测定了79例健康儿童血清和29例健康成人红细胞中的SOD活性.[结果]测定结果分别为49.0±19.2U/ml(x±s)和6187±1236U/g Hb(x±s).[结论]建议尽快建立标准化的测定方法,严格控制测定条件,以获得满意的测定结果.

    作者:赵云斌;刘敏;余忠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冷却水管道结瘤的原因分析

    我市化工厂冷却水出现臭味、泡沫、管道结瘤.结瘤为褐色的胶团状,取下结瘤,又有新的结瘤产生,阻塞管道,影响生产.为了查找产生结瘤的原因,我们对结瘤物做了铁细菌培养,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颖;廖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997年~1999年深圳市婴儿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轮状病毒在全世界分布广泛,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病的重要病原,在腹泻的病毒病因中,它占整个腹泻病的1/4,无论在发达或发展中国家A组(婴幼儿)轮状病毒起起的腹泻都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婴幼儿发病和致死的重要病因.因此,对婴幼儿腹泻及时明确病因,对治疗、预防和流行病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深圳市1997年~1999年195例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感染状况进行分析.

    作者:林奕芝;何雅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透明胶带法检查蠕形螨的探讨

    透明胶带法检查蠕形螨是目前临床、科研及流行病学等领域广泛使用并公认的理想方法.它具有痛苦小、价廉、方便且检出阳性率高等优点.我们在1999年用此对法对达州市大、中专学生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该方法看似简单易行,实则影响因素复杂.透明胶带的选择、观察时间的长短、清洁度等都可引起阳性率的大幅度下降,甚至引起整个试验失败.由此提示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中应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力争检出结果与实际相符.下面就上述几个方面分别加以探讨.

    作者:张元玲;谭兴恒;李永平;肖学贵;王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分离培养基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制一种新的分离培养基(M-WS培养基),克服传统的EHECO 157:H7分离培养基(SMAC培养基)的鉴别能力和抑制杂菌能力较弱的缺陷.[方法]利用已知菌种生长评价实验和现场标本实验室评价实验,对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分离培养基的抑菌系统和显色系统进行筛选.[结果]研制出一种新的分离培养基M-WS培养基,其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和抑制杂菌的能力,且有效地将大肠杆菌O157:H7与其它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和变形杆菌等通过菌落颜色反应分离开来.[结论]M-WS培养基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SMAC培养基,而成为分离EHECO157:H7的理想鉴别培养基.适于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智;龙一兵;徐小菊;熊燕;蒋涛;姚泽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误差分析

    1 引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已广泛用于食品、饲料、饮料、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测定[1-2].如ELISA法检测黄曲霉素B1(AFB1)[3-4].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对操作人员和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正逐渐被广大分析工作者掌握运用[5-6].然而,由于样品的复杂多样,以及酶的不稳定性,使得分析人员在实际检测样品中,出现假阳、阴性结果.为此,本文以ELISA检测AFB1测试盒为例,针对样品特性,探讨含盐量、酸碱性、金属离子含量、提取溶液组分四个主要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消除这些影响的改进方法.

    作者:赵晓联;赵春城;钮伟民;李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纸片法快速检测矿泉水大肠菌群与发酵法的对比

    2000年沈阳市卫生防疫站对进校矿泉水进行监督监测,在按国家标准方法检验的同时,我们进行了纸片与发酵方法的对比实验.经过对235份矿泉水水样检验大肠菌群的对比实验,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进一步证明纸片法简易可行、快速方便,更适用于基层化验室.

    作者:任羽光;董雪;王侠;谷晶;付希坤;于翠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微波消解技术在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方面的应用

    本文通过微波消解的原理、测定方法、测定条件的选择、其与国标中湿法消化的比较,和其测定的精密度、准确度等几个方面的讨论,论述了微波消解技术在分析食品微量元素方面的可行性.并结合其具有节能、省时、污染少、分解完全等优点,进一步阐明了这项技术对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方面的应用前景.且指出其目前还存在着每次处理样品少,对大批量、多重复的实验较烦锁,以及在操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刘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