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余;樊惠华
近年来,我所按照卫生部、国家教委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卫生部颁发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采取建章立制、沟通联系、检查指导和定期培训等整顿办法,加强对市内幼儿园尤其是乡镇以上中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领导,促使我市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作者:何惠娟;茅惠玉;王效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2年级新生乙肝感染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对2002年级2005名新生统一进行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2002年级新生HBsAg阳性率7.13%,乙肝感染率24.74%.学生HBsAg阳性率及HBeAg阳性率为4.67%高于女生1.73%,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在学生中要进行乙肝健康教育,加强传染源管理的同时,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作者:黄晓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青霉素用药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种配青霉素皮试液的新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凤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近5年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因,各年龄段、不同季节的主要病原及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病原.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我院住院的685例感染性腹泻病患儿进行病原检测分析,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者留取粪便标本后置-20℃存放待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者留取粪便后立即送培养,迁延性、慢性感染性腹泻病每例均行粪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685例中检出各类病原共475例,其中轮状病毒阳性284例,检出率为59.79%,329例做粪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91例分离出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属97例,肠球菌59例,福氏Ⅱ型痢疾杆菌20例,鼠伤寒沙门氏菌8例,阴沟肠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氏菌2例,白色念珠菌3例.迁延性、慢性感染性腹泻病140例,大便培养阳性103例,其中肠球菌52例.结论婴幼儿腹泻病原以轮状病毒为主,发病高峰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肠球菌与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一;曹联宏;拜康利;王秀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市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找出职业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时发现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合理的防治对策.我们于2002年12月份,对本市某职业中专的在校生进行了抑郁心理的状况调查.
作者:孔德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身心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作为特殊人群的高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而有限的公费医疗拨款远远不能满足不断扩招的高校学生的医疗需求,通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的测算以及疾病别医疗费用测算,了解学生医疗费用消耗情况,从而为制定更合理有效的高校学生医疗保障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贺晓琼;江启成;杜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了解技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于2002年5月对我校部分技校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丹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因病休学的疾病类型和发生原因,制订相关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并为降低学生因病休学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安徽医科大学1994~2001学年学生因病休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鲁超;刘从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于1999年1月~2002年11月采用吗丁啉与雷尼替丁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罗国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更好的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我站于1997年起在学生健康查体工作中增添了检测HBsAg一项,并对没有感染者进行了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为了解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我站抽取了部分已接种乙肝疫苗的中学生进行了抗-HBs的检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颜廷方;李玉强;王连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和任务学校心理咨询是一种设立在学校校园内的为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而进行的咨询辅导,学校心理咨询辅导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但还包括学校职工、管理者和家长.
作者:刘爱余;樊惠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解梁山县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我们于2002年12月对16所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针对调查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措施.
作者:韩丽敏;张月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绿茶多酚涂膜对乳牙的防龋作用.方法实验组90名儿童的第一乳磨牙和乳中切牙涂布绿茶多酚涂膜,隔6个月重复涂布1次,1年后复查患龋情况,记录dmft和dmfs.另88名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涂布牙新患龋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实验组非涂布牙新患龋牙、新患龋牙面和新患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绿茶多酚涂膜对后牙防龋作用大于前牙.结论表明绿茶多酚涂膜具有显著的防龋作用.
作者:黄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学校预防AIDS教育,促进学生预防AIDS知识、态度和技能,为在我国中学开展预防AIDS教育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方法对学校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为评价教育前后学生预防AIDS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变化,对约8 000名参与此项研究的初一、高一学生进行了教育前和教育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学生预防AIDS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7.3提高到11.2(满分为15分);知道如何避免感染AIDS的比例由教育前的47.9%上升到83.8%;与家长及朋友谈论HⅣ/AIDS的比例分别由教育前的31.1%、39.6%上升到44.2%和59.2%;表示愿意与HⅣ感染者/AIDS病人同班上课的比例由教育前的7.4%上升到26.1%;反对男青年及女青年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分别由教育前的45.3%、50.6%上升到54.9%和61.2%.结论学校预防AIDS健康教育对增加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培养正确的性道德观念、不歧视HⅣ感染者以及促进学生谈论和宣传预防HⅣ/AIDS知识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晶琦;王佳;胡佩瑾;杨先根;张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市中学生对青春期卫生知识的需求,寻求对中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于2002年9月对市区内两所中学的初、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乃;杨淑玲;牛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计算机系学生电脑终端视疲劳的患病情况,探讨电脑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方法对计算机系2000级大学生进行电脑终端视疲劳的问卷调查.结果85%的学生在操作电脑的过程中出现视疲劳,10%的学生有肩背酸痛、四肢和手关节麻木等不适,4.8%的学生无任何症状.结论长期使用电脑会导致大学生视力下降并产生电脑终端视疲劳.应对使用电脑的学生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并制订合理的电脑使用时间.
作者:韦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我们采取拉西地平联用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2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刘坤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为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两所建筑业大学1~4年级2 494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建筑业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防治性病、艾滋病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但其KAP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大学教师和医务人员.大学生中主动关注、学习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者不足1/3.12%的大学生有婚前性交行为,未使用安全套者近80%,一部分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行为尚未形成.结论建筑业大学生目前防治性病、艾滋病的KAP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行为尚未形成,提示大学生仍然是目前防治性病、艾滋病的重点人群之一,预防重点应放在健康行为的保护与培养上.
作者:段信美;苏汉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儿童中弱视患病率达2%~4%,常导致严重的视功能障碍,矫治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将1991~2001年在沈阳地区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琪媛;刘伟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接触、利用网络和网络交往行为及态度的年级差异.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合肥高校920名1~4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上网情况(网龄、上网投入时间、上网内容以及上网动因)、网络交往和网上交往道德问卷调查.结果在上网动因和网上交往的责任上,持积极态度的分别为75.3%、51.2%,女生分别为55.2%、43.5%,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网络时代下的高校德育和心理卫生工作要根据高低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邱杰;张承业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