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娇
目的 探索提高中医院规范化培训医师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方法 在中医住院医师神经外科轮转培训教学中随机抽取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名,试验组运用问题导向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重点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协作,乐于共享的良好习惯;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应用调查问卷评分及出科考试评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综合评估2组的培训效果.结果 应用问题导向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中医住院医师在神经外科轮转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宋光荣;王革生;王雷;杜勇;东潇博;刘佳霖;周玉嘉;蔡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收集文献,了解我国临床营养研究现状.方法 采用计量学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0--2016年公开发表的临床营养研究文献,分析文献的发表时间、基金支持数、研究类型、科研单位以了解临床营养研究现状.结果 研究类型中综述占总篇数的84.0%,临床研究占总篇数的16.0%.有基金支持的有41篇,从2000年到2012年每年发表篇数成递增趋势.结论 临床营养相关研究受到的关注仍不够,并且基金支持仍较少,研究类型相对单一,仍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所有检索到的临床营养文献中中医营养相关文献数量远少于西医,中医临床需增加此方面研究.
作者:王雪颖;冉俐;徐芳;陆征丽;王泓午;步怀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护理下加用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革新已成为教学事的创新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大院校纷纷积极探索及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其中,工作坊(workshop)是中医骨伤科学教育的热点之一,但是其运用,优势及不足仍待研究.而为了提高我校的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水平及技能操作能力,在发挥workshop教学的优势上,在2015~2016学年我校在中医本科骨伤方向班的教学中,实施“workshop”教学,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曾展鹏;陈柏行;黄枫;赵长青;舒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和Treg细胞的水平,探讨玉屏风颗粒在调节HSP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作用以及治疗HSP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初发的50例儿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各25例,疗程2周.25名同年龄段儿保科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前后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水平.结果 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玉屏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其相关因子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Treg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但常规治疗组患儿Th17、Treg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玉屏风治疗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显著的Th17细胞及1L-17水平增高和Treg细胞减少.玉屏风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h17细胞及IL-17水平,升高Treg细胞水平,增加HSP的疗效.
作者:段炤;林智平;彭宇;徐琨;邓宇虹;王智;李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从临床中药学开展微课教学改革实践中所遇到实际问题出发,指出微课教学在中医教学中大范围推广和继续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和提出有效对策,后就微课教学法在临床中药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作者:谢伟;刘洋;周鹏;金华;刘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郁金、姜黄、莪术、片姜黄这四种药材都来源于姜科植物.通过文献查阅及经验鉴别以明晰它们之间相互关系,避免混同.发现郁金的物种来源有四种,其中有三种来源和莪术来源相同,一种来源和姜黄相同.郁金和莪术是药用部位不同;姜黄和片姜黄物种来源与加工方法都不相同,功效主治也就不同.
作者:张付轩;卢红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医全科医学是全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二级中医医院全科医学建设刚刚起步,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推行中医全科医学建设是基层预防保健的需要,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需要,是二级中医医院发展的需要.培育中医全科医学的方法主要有:系统学习,提高防病治病的理论水平;临床实践,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手段;进修规培,在三级医院全面巩固和提升;师承教育,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之处.
作者:黄赛忠;孙杰;于佳卫;马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站收治的36例老年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研究组定眩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及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并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应用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根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说课程包括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课程建设与特色.积极开展教研室说课活动,通过课程负责人说课程、青年教师说课堂教学,可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素质和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裴芸;陈书;朱旭;邓思思;魏歆然;魏高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高血糖“代谢记忆”是指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对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造成持久性损伤,本文从中西医角度出发,论述代谢记忆的西医相关机制:氧化应激、硝化应激、糖基化终产物以及中医“伏邪”“伏毒”理论与“代谢记忆”的联系.在治疗方面,西医提出早期强化血糖控制的原则以及预混胰岛素的优势;而中医则提出活血益气通络的思路在伏邪未发之时进行清透和攻伐.本文中西医并举,罗列对照两者对“代谢记忆”的认识和治则,为后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黄亚会;贺三美;程倩倩;陆鹏;任凤艳;刘丽香;潘迪;易丹;文思;曹瑞;胡志鹏;呼永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自从孔子早“义利之辨”之后,先秦儒道都表述了各自的“义利之辨”的观点而且成为中国哲学中探讨的重要内容.儒家“重义而轻利”但并非不言“利”,只是将“义”置于“利”之上;道家则主张“绝义弃利”,将“义”和“利”都看作“与我何有”的外物;墨家“重义亦重利”,将“义”和“利”统一起来;法家则“利以生义,以利为义,以法制利”.通过浅析先秦义利观从而找到对现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启示.
作者:杨俊;陈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传统中医具有思维发散性和概括性的双向特点,中医学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觉思考和创新意识,如何建立一种良好教学模式是值得探讨的.目前,自主训练系统的构建为大家所推崇;怎样建立一个自主训练系统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方案,实施效果如何,本文将围绕这两方面论述.
作者:刘平安;唐源苑;张国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日渐加快,中老年人罹患缺血性中风的比例逐年上升,加之本病具有高致残率、后遗症明显、恢复缓慢等特点,对患者及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沉重地负担.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本病优势可见.吾师裴正学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地黄饮子合冠心Ⅱ号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确切.
作者:李国莹;马泉;裴正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神经性皮炎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并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选取所在科室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试验样本为30例.对照组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研究组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配合心理护理,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好,均P<0.05.结论 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对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康燕;陈荣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补肾除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补肾除痹汤口服加药渣热敷肾俞穴,对照组口服祛风止痛胶囊,4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停止服药,分别于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24周后进行远期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5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除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檀书庭;王海娟;王丽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药脐敷方治疗肿瘤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予以中药脐敷方治疗,对照组予以地榆升白片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9%.2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药脐敷方治疗肿瘤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能使白细胞计数升高,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副作用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瑞雪;卢航剑;李昕;苏雅慧;蔡春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行气散寒药物贴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利巴韦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外用贴膏贴神阈穴,配合小儿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1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肠系膜淋巴结彩超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高频彩超检查肠系膜淋巴结指标(纵径、横径、纵横比)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行气散寒药物贴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杨氏3A+疗法—“肘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10例尺骨鹰嘴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杨氏3A+疗法“肘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疗法结合常规推拿按摩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72例,显效2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28例,好转2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杨氏3A+疗法—“肘五针”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肖菊层;杨才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适合于小儿推拿学课程教学特点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得以充分体现.方法 采用改良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卷咨询以确定指标条目,并通过专家评分测定指标权重.结果 终确定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指标权重.结论 本体系适用于小儿推拿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同时对其他医学临床专业课程也有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王列;马铁明;王树东;曹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