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展鹏;陈柏行;黄枫;赵长青;舒雯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Bobath治疗法,配合正确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比较2组患儿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及肌张力评分),及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GMFM水平较前升高,肌张力评分则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观察组为9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熏蒸配合正确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对于降低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效果明显.
作者:张小丽;李赵荣;洪恩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和Treg细胞的水平,探讨玉屏风颗粒在调节HSP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作用以及治疗HSP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初发的50例儿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各25例,疗程2周.25名同年龄段儿保科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前后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水平.结果 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玉屏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其相关因子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Treg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但常规治疗组患儿Th17、Treg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玉屏风治疗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显著的Th17细胞及1L-17水平增高和Treg细胞减少.玉屏风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h17细胞及IL-17水平,升高Treg细胞水平,增加HSP的疗效.
作者:段炤;林智平;彭宇;徐琨;邓宇虹;王智;李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从五行生克学说探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责之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导致中焦气机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治疗上以补母泻子、抑强扶弱为治疗原则,采用泻心火以清肝、降肺气以疏肝、培中焦以平肝及“以情治情”之法.
作者:闫赵斌;张晓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提高中医院规范化培训医师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方法 在中医住院医师神经外科轮转培训教学中随机抽取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名,试验组运用问题导向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重点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协作,乐于共享的良好习惯;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应用调查问卷评分及出科考试评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综合评估2组的培训效果.结果 应用问题导向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中医住院医师在神经外科轮转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宋光荣;王革生;王雷;杜勇;东潇博;刘佳霖;周玉嘉;蔡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日渐加快,中老年人罹患缺血性中风的比例逐年上升,加之本病具有高致残率、后遗症明显、恢复缓慢等特点,对患者及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沉重地负担.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本病优势可见.吾师裴正学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地黄饮子合冠心Ⅱ号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确切.
作者:李国莹;马泉;裴正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紫丹纱条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足Ⅰ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与基础降糖、抗炎及清理疮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紫丹纱条,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疮面红肿消退时间和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疮面红肿消退时间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紫丹纱条外敷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缩短疮面红肿消退时间及愈合时间.
作者:类玮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月经不调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且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评价2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25%,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小妹;陈荣珍;叶青华;周玉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张华主任医师系芜湖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为安徽省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内科数十年,中医理论扎实,并博采众长,颇有建树,并且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同时其医风淳朴,医德高尚.其在临证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系病证有其独到的见解.本篇文章通过四则病案来总结张华主任医师临证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体会以及其诊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陈志祥;马啸;杨俊;吴文龙;王婷;徐彬;张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主要讲述傅青主治疗经水先期的证治方药.经水先期即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或1个月两潮,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傅氏认为月经先期之病因为阴虚血热,导致经血不按期而下.经水循月而至,实有赖于肾水肾火之平衡.如二者失调,即可导致月经先期与后期,经血量多与量少之变异.傅氏治疗经水先期的主方有二则,月经先期量多者用清经散,经量少者用两地汤.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背俞穴针罐疗法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ALB/Cr)的影响,以探讨防止高尿酸血症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无症状高尿酸血症U-ALB/Cr阳性者87例,随机分观察组(入选45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组8例,实际统计37例)采用背俞穴针罐疗法,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对照组(入选42例,因药物反应脱组9例,实际统计33例)口服别嘌呤醇,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 在对U-ALB/Cr的影响方面,观察组有明显的逆转作用,37例有22例降为正常值,占59.46%,>300 mg/g的由12例减少为2例,下降率为83.33%,100~300mg/g的由16例减少为4例,下降率为75%;对照组对U-ALB/Cr的逆转作用不确切,33例仅有3例降为正常值,占9.09%,>300mg/g的由9例减少为5例,下降率为44.44%,100~300mg/g的由13例减少为9例,下降率为30.77%,30~100mg/g的由11例增加到16例.结论 背俞穴针罐疗法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U-ALB/Cr有明显的逆转作用,且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杨贤海;彭春花;钟君华;柴进华;石刚;王荣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阐述胸痹的病机多起于阳郁阴结而非阳微不运.宗气的传输和敷布是影响心血运行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虚里络脉郁闭学说:肺胃气机的郁结、膈膜的塞滞、胸次的狭隘是胸痹发病的始动因素;虚里脉络闭塞、宗气传输敷布失常是导致心脉痹阻的病理结果.以宣肺和胃、宽胸利膈法治疗胸痹,缓解和改善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常志强;张良;李春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我院院内中药制剂生产和使用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制剂室院内制剂配制记录,收集2013-2016年我院院内制剂的剂型、品种、产值、科室使用金额、委托加工等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结果 近3年来,我院制剂J室生产的品种基本稳定,院内中药制剂品种占87.67%,中药制剂的产值占比达90%以上.剂型品种数多的是合剂,但产值只排第4.从院内中药制剂使用金额计算,门诊使用占94.76%,住院使用占5.24%.结论 院内制剂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在逐步下降,虽然需要通过委托配制弥补自身的生产能力不足,但对中医医院来说仍不可或缺.医院中医特色专科和院内中药制剂品种相互依存.应尽快建立院内中药制剂的“新陈代谢”机制.
作者:沈洁;周易天;赵黎;张立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4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94例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则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1.49%;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8.72%,组间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5.12%,组间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发率是6.38%,对照组病发率是21.28%,组间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保障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
作者:纪春江;万德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护理下加用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体系,阐发痤疮的发病机制并论述月经生理机制,从而探讨月经与痤疮的相关性.总结现有文献中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中药、针灸、西药治疗方案及解释各种诊疗方案的优点和理论依据,收集各方案中痤疮皮损的表现情况和月经周期的异常表现.意在提高冲任不调型痤疮的治疗准确率,有效降低月经病患者的痤疮发病率.
作者:丁琳译;夏庆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传统中医具有思维发散性和概括性的双向特点,中医学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觉思考和创新意识,如何建立一种良好教学模式是值得探讨的.目前,自主训练系统的构建为大家所推崇;怎样建立一个自主训练系统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方案,实施效果如何,本文将围绕这两方面论述.
作者:刘平安;唐源苑;张国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道德经》有丰富的养生思想,“静日复命”之养生观尤为突出,其体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慢饮食是养生的妙方,好睡眠是养生的基础,静心神是养生的核心,它与现代“慢生活”是一脉相承的.世界万物,只有平静下来、慢下来,才能延续生命、延年益寿;如私欲不止,患得患失,终日内心惶恐不安,心神无法安宁,就会疾病丛生,半百而衰.
作者:赵瑞占;秦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消瘤止痛口服液+蟾乌巴布膏+针刺+氢溴酸高乌甲素针”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癌痛住院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轻度疼痛:内服消瘤止痛口服液25 mL,4次/日+外敷蟾乌巴布膏1帖,1次/日,共3d;中度疼痛:轻度癌痛方法+电针治疗,共3d;重度疼痛:中度癌痛方法+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8mg,肌肉注射,1次/日治疗,共3d.对照组:参考WHO制定的癌痛三阶梯止痛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四联疗法有明显治疗癌痛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且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值,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爱国;杨正春;黄建清;罗飞燕;钟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针刺加运动想象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9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加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 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BMI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MA和BMI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刺加运动想象疗法能明显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ADL亦有提高.
作者:谢潇侠;强小风;赵生祥;姜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金东明教授为吉林省名医,临床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自闭症属于典型的疑难杂症.自闭症的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病程可持续一生,难以逆转,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本例诊断为湿热痰扰心神为主,采用清湿热、涤痰宁心为主的治疗大法,疗效显著.用药点睛之处:牡蛎与龙骨相配共为君药.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对自闭症进行系统地分析,有助于对自闭症的认识与治疗.中医疗法对于自闭症的改善及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力.
作者:贾朝旭;金东明;史安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