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纪春江;万德玉

关键词:辨证施治, 西医,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腹胀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4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94例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则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1.49%;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8.72%,组间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5.12%,组间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发率是6.38%,对照组病发率是21.28%,组间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保障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推拿学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建立适合于小儿推拿学课程教学特点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得以充分体现.方法 采用改良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卷咨询以确定指标条目,并通过专家评分测定指标权重.结果 终确定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以及相应指标权重.结论 本体系适用于小儿推拿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并同时对其他医学临床专业课程也有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王列;马铁明;王树东;曹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医住院医师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法

    目的 探索提高中医院规范化培训医师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方法 在中医住院医师神经外科轮转培训教学中随机抽取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名,试验组运用问题导向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重点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协作,乐于共享的良好习惯;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应用调查问卷评分及出科考试评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综合评估2组的培训效果.结果 应用问题导向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中医住院医师在神经外科轮转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宋光荣;王革生;王雷;杜勇;东潇博;刘佳霖;周玉嘉;蔡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郁金、姜黄、莪术、片姜黄鉴别

    郁金、姜黄、莪术、片姜黄这四种药材都来源于姜科植物.通过文献查阅及经验鉴别以明晰它们之间相互关系,避免混同.发现郁金的物种来源有四种,其中有三种来源和莪术来源相同,一种来源和姜黄相同.郁金和莪术是药用部位不同;姜黄和片姜黄物种来源与加工方法都不相同,功效主治也就不同.

    作者:张付轩;卢红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从五行生克法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本文从五行生克学说探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责之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导致中焦气机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治疗上以补母泻子、抑强扶弱为治疗原则,采用泻心火以清肝、降肺气以疏肝、培中焦以平肝及“以情治情”之法.

    作者:闫赵斌;张晓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1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分娩后服用生化汤并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10 U;研究组在采取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子宫恢复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62%,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剖腹产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中效果显著,降低了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可有效促进其子宫恢复.

    作者:钟小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抗肿瘤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药有效成分为纯天然的中药提取物及单体,其抗肿瘤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中药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近期中药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日后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张智岩;张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多媒体式病例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黄疸病教学中的运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再依赖于老师,而是主动掌控课堂,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临床思雏能力,为进一步的临床医疗活动打下基础.黄疸病篇在《中医内科学》中是较重要的章节,黄疸是临床常见病证,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采用多媒体病例结合PBL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黄疸病篇的相关知识,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庄昆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金东明教授治疗自闭症验案举隅

    金东明教授为吉林省名医,临床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自闭症属于典型的疑难杂症.自闭症的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病程可持续一生,难以逆转,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本例诊断为湿热痰扰心神为主,采用清湿热、涤痰宁心为主的治疗大法,疗效显著.用药点睛之处:牡蛎与龙骨相配共为君药.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对自闭症进行系统地分析,有助于对自闭症的认识与治疗.中医疗法对于自闭症的改善及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力.

    作者:贾朝旭;金东明;史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CBL教学法在呼吸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通过微信平台推送CBL教学法,在呼吸科规培生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第二呼吸内科轮转的189名规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借助微信平台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进行传统讲授式教学.结果 2组规培学员的出科时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成绩较入科时均有较大提高,试验组的出科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CBL教学法能够调动规培学员理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增强学员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临床中药学微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本文从临床中药学开展微课教学改革实践中所遇到实际问题出发,指出微课教学在中医教学中大范围推广和继续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和提出有效对策,后就微课教学法在临床中药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作者:谢伟;刘洋;周鹏;金华;刘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效果

    目的 分析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针灸疗法配合补阳还五汤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郑永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于WORKSHOP的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模式探讨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革新已成为教学事的创新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大院校纷纷积极探索及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其中,工作坊(workshop)是中医骨伤科学教育的热点之一,但是其运用,优势及不足仍待研究.而为了提高我校的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水平及技能操作能力,在发挥workshop教学的优势上,在2015~2016学年我校在中医本科骨伤方向班的教学中,实施“workshop”教学,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曾展鹏;陈柏行;黄枫;赵长青;舒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患者选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麻杏石甘汤,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经过1个疗程(7 d)治疗周期,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38%,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

    作者:王丽娟;王明杰;孙中莉;黄亚会;王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胰肾康丸加中药足浴治疗老年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胰肾康丸加中药足浴治疗老年糖尿病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确诊的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在饮食控制、适量锻炼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组在饮食控制、适量锻炼的基础上予胰肾康丸加中药足浴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0周后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静脉血浆测值)、糖耐量实验负荷后2h血糖(2hPG).结果 2组治疗前后TC、TG、LDL-C、FBG、2hPG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HDL-C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HDL-C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HDL-C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胰肾康丸加中药足浴能明显降低TC、TG、LDL-C、FBG、2hPG和升高HDL-C,减缓了老年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进展.

    作者:段正富;陈明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护理下加用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条灸配合膀胱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HPLC法测定金银岗梅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金银岗梅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250×4.6 mm,5μm),流动相以水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24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栀子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在3.14 ~ 62.70μg/mL (r=0.9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73%,RSD为0.72%.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备、快速、简便、专属性好,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文昌;梅全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策略思考

    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升高,肾脏病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临床型研究生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不能独挡一面.笔者在中医院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中西医肾脏病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探讨,提出在研究生期间,应重视肾脏病理阅片能力、肾脏替代技术、中西医临床实践能力、临床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大内科基础能力、中西医结合科研创新能力等六大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培养出高质量的肾脏病专业人才.

    作者:张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红楼梦》林黛玉与王熙凤的中医体质对照分析

    《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该书虽非医学著作,但书中人物的病因、病情及病机分析却完全符合中医理论,无论从中医学理论角度,还是从文学欣赏角度,都值得深入分析研究.全书人物的中医体质的描绘占据了大量篇幅,对于全书剧情推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比王熙凤和林黛玉,揭示体质与身世生平、言语、外貌、性格特点、死因的联系,警醒人们应该认识体质,改善体质.

    作者:刘懿娴;马玉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医全科医学在二级中医医院的地位和培育模式探讨

    中医全科医学是全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二级中医医院全科医学建设刚刚起步,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推行中医全科医学建设是基层预防保健的需要,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需要,是二级中医医院发展的需要.培育中医全科医学的方法主要有:系统学习,提高防病治病的理论水平;临床实践,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手段;进修规培,在三级医院全面巩固和提升;师承教育,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之处.

    作者:黄赛忠;孙杰;于佳卫;马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浅析《道德经》静日复命之养生观

    《道德经》有丰富的养生思想,“静日复命”之养生观尤为突出,其体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慢饮食是养生的妙方,好睡眠是养生的基础,静心神是养生的核心,它与现代“慢生活”是一脉相承的.世界万物,只有平静下来、慢下来,才能延续生命、延年益寿;如私欲不止,患得患失,终日内心惶恐不安,心神无法安宁,就会疾病丛生,半百而衰.

    作者:赵瑞占;秦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