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药有效成分为纯天然的中药提取物及单体,其抗肿瘤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中药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近期中药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日后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张智岩;张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慕课具有资源广泛、免费开放、支持多人同时学习、可进行交互即时反馈等优点.将慕课概念与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运用多种软件建立基于慕课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其开放性、互动性的优势,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作者:张颖颖;王彦芳;李兰;朱庆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背俞穴针罐疗法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ALB/Cr)的影响,以探讨防止高尿酸血症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无症状高尿酸血症U-ALB/Cr阳性者87例,随机分观察组(入选45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组8例,实际统计37例)采用背俞穴针罐疗法,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对照组(入选42例,因药物反应脱组9例,实际统计33例)口服别嘌呤醇,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 在对U-ALB/Cr的影响方面,观察组有明显的逆转作用,37例有22例降为正常值,占59.46%,>300 mg/g的由12例减少为2例,下降率为83.33%,100~300mg/g的由16例减少为4例,下降率为75%;对照组对U-ALB/Cr的逆转作用不确切,33例仅有3例降为正常值,占9.09%,>300mg/g的由9例减少为5例,下降率为44.44%,100~300mg/g的由13例减少为9例,下降率为30.77%,30~100mg/g的由11例增加到16例.结论 背俞穴针罐疗法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U-ALB/Cr有明显的逆转作用,且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杨贤海;彭春花;钟君华;柴进华;石刚;王荣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颈椎角度牵引配合项痹舒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符合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纳入标准的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颈椎仰卧位角度牵引,配合中药熏蒸及口服项痹汤和甲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仰卧中立位牵引,配合中药熏蒸及口服甲钴胺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45例,好转15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26例,无效4例.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1.98±0.81)分,对照组(2.33±0.96)分,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角度牵引配合项痹舒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疗效确切.
作者:于晓超;毛书歌;毛晓艳;陈汉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是高等西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重要临床课程之一,其中的骨伤手法内容具有教学内容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内容多等特点.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视频库作为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骨伤手法教学网络视频库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制作视频的原则及方法,探讨了应用网络视频库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梁文;谭永振;梁嘉恺;周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革新已成为教学事的创新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大院校纷纷积极探索及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其中,工作坊(workshop)是中医骨伤科学教育的热点之一,但是其运用,优势及不足仍待研究.而为了提高我校的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水平及技能操作能力,在发挥workshop教学的优势上,在2015~2016学年我校在中医本科骨伤方向班的教学中,实施“workshop”教学,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作者:曾展鹏;陈柏行;黄枫;赵长青;舒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药脐敷方治疗肿瘤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予以中药脐敷方治疗,对照组予以地榆升白片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9%.2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药脐敷方治疗肿瘤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能使白细胞计数升高,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副作用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瑞雪;卢航剑;李昕;苏雅慧;蔡春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站收治的36例老年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研究组定眩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及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并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应用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根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通过广泛调研、研讨、论证,形成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建立高效、自主、开放、全过程管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平台的搭建和体系的运行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师生满意度高,为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
作者:姜姗;林燕;闫永红;王英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阐述胸痹的病机多起于阳郁阴结而非阳微不运.宗气的传输和敷布是影响心血运行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虚里络脉郁闭学说:肺胃气机的郁结、膈膜的塞滞、胸次的狭隘是胸痹发病的始动因素;虚里脉络闭塞、宗气传输敷布失常是导致心脉痹阻的病理结果.以宣肺和胃、宽胸利膈法治疗胸痹,缓解和改善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常志强;张良;李春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实验室检查无论对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专业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课程建设给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验诊断环节的强化训练提供了良好途径.通过在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增设实验诊断的教学内容,对实验诊断的基础理论、拓展项目、临床应用三方面内容进行教学.形式上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及pBL的教学的模式,以锻炼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引导实习生合理应用现有的实验室检测项目辅助临床疾病的诊断,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病例分析的能力.
作者:王瑛;沈建雄;蒋文燕;陈云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该书虽非医学著作,但书中人物的病因、病情及病机分析却完全符合中医理论,无论从中医学理论角度,还是从文学欣赏角度,都值得深入分析研究.全书人物的中医体质的描绘占据了大量篇幅,对于全书剧情推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比王熙凤和林黛玉,揭示体质与身世生平、言语、外貌、性格特点、死因的联系,警醒人们应该认识体质,改善体质.
作者:刘懿娴;马玉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主要讲述傅青主治疗经水先期的证治方药.经水先期即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或1个月两潮,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傅氏认为月经先期之病因为阴虚血热,导致经血不按期而下.经水循月而至,实有赖于肾水肾火之平衡.如二者失调,即可导致月经先期与后期,经血量多与量少之变异.傅氏治疗经水先期的主方有二则,月经先期量多者用清经散,经量少者用两地汤.
作者:刘春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紫丹纱条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糖尿病足Ⅰ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与基础降糖、抗炎及清理疮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紫丹纱条,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疮面红肿消退时间和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疮面红肿消退时间及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紫丹纱条外敷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缩短疮面红肿消退时间及愈合时间.
作者:类玮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补肾除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补肾除痹汤口服加药渣热敷肾俞穴,对照组口服祛风止痛胶囊,4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停止服药,分别于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24周后进行远期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5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除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檀书庭;王海娟;王丽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行气散寒药物贴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利巴韦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外用贴膏贴神阈穴,配合小儿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1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肠系膜淋巴结彩超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高频彩超检查肠系膜淋巴结指标(纵径、横径、纵横比)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行气散寒药物贴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体系,阐发痤疮的发病机制并论述月经生理机制,从而探讨月经与痤疮的相关性.总结现有文献中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中药、针灸、西药治疗方案及解释各种诊疗方案的优点和理论依据,收集各方案中痤疮皮损的表现情况和月经周期的异常表现.意在提高冲任不调型痤疮的治疗准确率,有效降低月经病患者的痤疮发病率.
作者:丁琳译;夏庆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1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分娩后服用生化汤并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10 U;研究组在采取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子宫恢复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62%,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剖腹产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中效果显著,降低了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可有效促进其子宫恢复.
作者:钟小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治未病理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治疗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进行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比较2组咳嗽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肺喘鸣音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哮喘复发率和再次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5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3.33%、再住院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未病理论防治小儿哮喘关键是积极的养生调护、配合治疗及防治,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平衡火罐疗法对伴随负面情绪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伴有负面情绪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辨证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平衡火罐疗法,2组均需观察4周.2组患者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4周,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护理SAS及SDS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火罐疗法能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且在促进患者血压平稳方面有一定帮助,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春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