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衡火罐疗法对伴负面情绪高血压病影响的护理观察

张春明

关键词:平衡火罐, 高血压, 负面情绪, 护理, 眩晕
摘要:目的 观察平衡火罐疗法对伴随负面情绪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伴有负面情绪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辨证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平衡火罐疗法,2组均需观察4周.2组患者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4周,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护理SAS及SDS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火罐疗法能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且在促进患者血压平稳方面有一定帮助,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且无不良反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诊断学教学在提升毕业生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实验室检查无论对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专业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课程建设给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验诊断环节的强化训练提供了良好途径.通过在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增设实验诊断的教学内容,对实验诊断的基础理论、拓展项目、临床应用三方面内容进行教学.形式上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及pBL的教学的模式,以锻炼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引导实习生合理应用现有的实验室检测项目辅助临床疾病的诊断,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病例分析的能力.

    作者:王瑛;沈建雄;蒋文燕;陈云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医护理干预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月经不调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且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评价2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25%,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小妹;陈荣珍;叶青华;周玉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金东明教授治疗自闭症验案举隅

    金东明教授为吉林省名医,临床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自闭症属于典型的疑难杂症.自闭症的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病程可持续一生,难以逆转,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本例诊断为湿热痰扰心神为主,采用清湿热、涤痰宁心为主的治疗大法,疗效显著.用药点睛之处:牡蛎与龙骨相配共为君药.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对自闭症进行系统地分析,有助于对自闭症的认识与治疗.中医疗法对于自闭症的改善及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力.

    作者:贾朝旭;金东明;史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研讨、论证,形成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方案,建立高效、自主、开放、全过程管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平台的搭建和体系的运行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师生满意度高,为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

    作者:姜姗;林燕;闫永红;王英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和Treg细胞的水平,探讨玉屏风颗粒在调节HSP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作用以及治疗HSP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初发的50例儿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各25例,疗程2周.25名同年龄段儿保科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前后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水平.结果 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玉屏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其相关因子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Treg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但常规治疗组患儿Th17、Treg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玉屏风治疗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显著的Th17细胞及1L-17水平增高和Treg细胞减少.玉屏风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h17细胞及IL-17水平,升高Treg细胞水平,增加HSP的疗效.

    作者:段炤;林智平;彭宇;徐琨;邓宇虹;王智;李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策略思考

    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升高,肾脏病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临床型研究生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不能独挡一面.笔者在中医院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中西医肾脏病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探讨,提出在研究生期间,应重视肾脏病理阅片能力、肾脏替代技术、中西医临床实践能力、临床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大内科基础能力、中西医结合科研创新能力等六大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培养出高质量的肾脏病专业人才.

    作者:张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医住院医师在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法

    目的 探索提高中医院规范化培训医师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方法 在中医住院医师神经外科轮转培训教学中随机抽取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名,试验组运用问题导向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重点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协作,乐于共享的良好习惯;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应用调查问卷评分及出科考试评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综合评估2组的培训效果.结果 应用问题导向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中医住院医师在神经外科轮转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宋光荣;王革生;王雷;杜勇;东潇博;刘佳霖;周玉嘉;蔡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1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分娩后服用生化汤并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10 U;研究组在采取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子宫恢复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62%,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剖腹产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中效果显著,降低了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可有效促进其子宫恢复.

    作者:钟小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温阳祛风湿止痛法结合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温阳祛风湿止痛法结合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象均来源于我院的门诊患者,参照有关阳虚寒凝型KOA的诊断标准,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寒凝型KOA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予以温阳祛风湿止痛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再选-择30例阳虚寒凝型KOA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VAS评分、Lvsholm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Lvsholm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 (23/30) (P<0.05).结论 温阳祛风湿止痛法结合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KOA的临床效果较西医治疗好.

    作者:占欢腾;梁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颈椎角度牵引配合项痹舒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颈椎角度牵引配合项痹舒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符合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纳入标准的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颈椎仰卧位角度牵引,配合中药熏蒸及口服项痹汤和甲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仰卧中立位牵引,配合中药熏蒸及口服甲钴胺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45例,好转15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26例,无效4例.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1.98±0.81)分,对照组(2.33±0.96)分,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角度牵引配合项痹舒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疗效确切.

    作者:于晓超;毛书歌;毛晓艳;陈汉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痤疮与月经周期的相关性探讨及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体系,阐发痤疮的发病机制并论述月经生理机制,从而探讨月经与痤疮的相关性.总结现有文献中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中药、针灸、西药治疗方案及解释各种诊疗方案的优点和理论依据,收集各方案中痤疮皮损的表现情况和月经周期的异常表现.意在提高冲任不调型痤疮的治疗准确率,有效降低月经病患者的痤疮发病率.

    作者:丁琳译;夏庆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郁金、姜黄、莪术、片姜黄鉴别

    郁金、姜黄、莪术、片姜黄这四种药材都来源于姜科植物.通过文献查阅及经验鉴别以明晰它们之间相互关系,避免混同.发现郁金的物种来源有四种,其中有三种来源和莪术来源相同,一种来源和姜黄相同.郁金和莪术是药用部位不同;姜黄和片姜黄物种来源与加工方法都不相同,功效主治也就不同.

    作者:张付轩;卢红委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针剌加运动想象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探索

    目的 观察针刺加运动想象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9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加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 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BMI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MA和BMI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刺加运动想象疗法能明显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ADL亦有提高.

    作者:谢潇侠;强小风;赵生祥;姜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行气散寒药物贴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行气散寒药物贴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利巴韦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外用贴膏贴神阈穴,配合小儿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1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肠系膜淋巴结彩超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高频彩超检查肠系膜淋巴结指标(纵径、横径、纵横比)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行气散寒药物贴脐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小肠系膜淋巴结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神经性皮炎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究神经性皮炎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并配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选取所在科室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试验样本为30例.对照组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研究组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配合心理护理,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治疗效果更好,均P<0.05.结论 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对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康燕;陈荣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补肾除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目的 观察补肾除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补肾除痹汤口服加药渣热敷肾俞穴,对照组口服祛风止痛胶囊,4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停止服药,分别于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24周后进行远期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5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除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檀书庭;王海娟;王丽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省级名老中医张华主任医师治疗肺系病症临证举隅

    张华主任医师系芜湖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为安徽省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内科数十年,中医理论扎实,并博采众长,颇有建树,并且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同时其医风淳朴,医德高尚.其在临证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系病证有其独到的见解.本篇文章通过四则病案来总结张华主任医师临证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体会以及其诊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陈志祥;马啸;杨俊;吴文龙;王婷;徐彬;张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62)杨氏3A+疗法“肘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杨氏3A+疗法—“肘五针”埋线针刀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10例尺骨鹰嘴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杨氏3A+疗法“肘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疗法结合常规推拿按摩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72例,显效2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28例,好转2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杨氏3A+疗法—“肘五针”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作者:肖菊层;杨才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越鞠丸合黛力新治疗更年期抑郁症20例

    目的 观察越鞠丸合黛力新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以越鞠丸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以黛力新单药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HAMD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 (P<0.05).结论 越鞠丸联合黛力新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操儒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随症采集法实施眩晕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观察

    目的 以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为依据,运用随症采集方法,探讨眩晕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60例眩晕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随症采集方法,通过患者症状信息采集,以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为依据,为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症状缓解及治疗效果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随症采集方法,实施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闵俊英;芦盛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