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郭金强;周伟新;冯春宇;凌学民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居家延续性护理,对其夏冬季节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2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居家延续性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夏冬季血压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夏冬季血压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对照组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居家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理想,有效控制了患者夏冬季节血压变化,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和平;张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马尔尼菲蓝状菌的双相培养鉴定体会,以期提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HIV抗体阳性的38例患者的血液及骨髓样本进行培养,培养仪器为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报警后转种于沙保罗琼脂平板上分别于25℃与37℃进行培育,对菌落特征与镜下形态进行观察.结果:马尔尼菲蓝状菌为双相型真菌,25℃培养为霉菌样菌落,周围有水溶性玫瑰红色素.镜下为卵圆形或圆形,光滑的孢子,孢间连体明显,菌丝细长分隔,帚状枝典型,两轮生多见,少数单轮生;37℃培养为酵母样菌落,镜下为圆形、卵圆形、腊肠样孢子,无色素.结论:艾滋病患者容易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沙保罗培养基双相培养鉴定是确诊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主要方法.
作者:熊劲芝;张林;袁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教学路径在呼吸内科全科医师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实习的70名全科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名.对照组全科医师采取传统带教方式,观察组全科医师采用临床教学路径,带教时间皆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全科医师带教后基本理论、病例分析、临床医嘱技能掌握的考核成绩皆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教学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教学路径在呼吸内科全科医师的带教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宋素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局部持续炎症性疾病,因症状轻微且诊断困难,在临床中一直被忽视.但研究表明,慢性子宫内膜炎与不孕,尤其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反复植入失败有关.全球夫妇约有15%患有不孕不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治疗方式,但术后15%~20%出现反复植入失败.反复植入失败与卵母细胞或胚胎异常、植入胚胎的数量以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有关.现辅助生殖技术已能提供高质量胚胎,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改善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主要研究对象.慢性子宫内膜炎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导致反复植入失败.
作者:王莉;曾智;肖星星;卢燕玲;曾海涛;孙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渗温盐水鼻腔盥洗对血管运动性鼻炎(VM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VMR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仅给予糖皮质激素鼻腔喷雾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高渗温盐水鼻腔盥洗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鼻腔盥洗液标志物[感觉神经肽P(SP)、黏蛋白5B(MUC5B)]、鼻腔结构参数(鼻腔容积、鼻腔总阻力)水平变化,分析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3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鼻腔总阻力、鼻腔盥洗液SP、MUC5B水平及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鼻腔容积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温盐水鼻腔盥洗可有效提升VMR患者生活质量,对疾病预后转归有利.
作者:王元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术中风险防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术中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并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顺利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完成甲状腺切除,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8~190min,平均手术时间114.5min,术中出血量20~60ml.术后未见颈前区炎性包块、发音嘶哑、饮水呛咳、出血、抽搐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口角轻度麻木,未予以特殊处理,随访3周后均完全恢复正常.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5d.手术美容效果良好.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术后美容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作者:刘治昆;李清平;颜建文;周文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彻底清除术治疗胸壁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壁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病灶清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彻底清除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胸壁结核患者中开展彻底清除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易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鼻饲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认知功能、鼻饲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鼻饲并发症及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梁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 α1 b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止咳、退热、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3~5d).观察记录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总病程、退热及全身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总病程、退热时间及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75.6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与对照组(4.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予以重组人干扰素 α1b雾化吸入治疗,有效缩短病程,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德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外伤科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4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GCS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GC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GCS评分,护理效果更优,患者对护理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指尖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远程血糖监测,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治疗3d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各临床指标情况(住院时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平准血糖达标天数)、疾病知晓情况及患者治疗态度转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d后,FPG及2hPBG达标率分别为82%、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33%,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低于对照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总天数、住院期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及治疗态度转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自我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具有极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琳;石文焕;陈曼丽;郑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给药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4月21日—2016年4月20日本科室进行上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第一组作为对照组,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关腹前30min不给予地佐辛,第二、三、四组作为实验组,分别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1mg/kg、0.2mg/kg、0.3mg/kg,并对其减轻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第三组的VAS评分低,其次为第四组,由此可知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可以有效的改善VAS评分.4组患者的苏醒期不良反应显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寒战发热第四组发生情况较多(P<0.05),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腹部手术患者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能安全有效地减轻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痛觉过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虹;孟瑞霞;叶建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用于测定丁桂散中丁香酚含量的效果.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丁桂散样品中的丁香酚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根据基线噪音2倍开展计算可知,丁香酚的低检出量为0.01μg左右;平均回收率为103.0%,RSD为1.19%丁桂散中所具备的丁香酚含量分别为97.4mg/g、99.27mg/g以及101.33mg/g.结果:HPLC法可有效测定丁桂散中丁香酚含量,效果显著.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8岁,于2017年9月18日因右上肢活动不灵1d入院,查血小板224 ×109/L,低密度胆固醇2.96 mmol/L,同型半胱氨酸36.5μmol/L,糖化血红蛋白5.5%,颅脑MRA+DWI示:左侧颈内动脉虹吸弯段节段性血管狭窄;左侧额顶叶多发斑片状亚急性脑梗死灶.
作者:刘伟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高危人群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对于肝细胞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研究表明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在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中,其敏感性、特异度明显优于传统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大.手术切除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射频消融术(RFA)术后随访动态监测可以有效预测预后.
作者:胡迪;武文娟;王凤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干预对育龄女性剖宫产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586例于我院进行孕期保健的孕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93例.干预组予以孕期营养干预和常规保健,常规组予以常规孕期保健.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晚期体重增长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干预组孕妇妊娠晚期体重增长低于常规组,血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褥期感染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可改善孕妇膳食、营养及体重状态,进而降低孕妇剖宫产率,减少妊娠期和产后并发症,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吴丽;王慧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胎姿势用不同的手法手转胎头术纠正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1)胎头枕部与胎背在同一方向时,枕左横、枕左后位分别采取逆时旋转45°、90°,枕右横、枕右后位分别采取顺时针旋转45°、90°,即成枕右前;(2)胎头枕部与胎背在不同方向时,枕左横、枕左后均应先顺时针旋转15°,再分别逆时针旋转60°、105°.枕右横、枕右后应先逆时针旋转15°,再分别顺时针旋转60°、105°,即成枕左前、枕右前.结果:第一种胎姿势与第二种胎姿势各取100例.第一种胎姿势用第一种手法手转胎头术成功率63%.用第二种手法,成功率为28%.第二种胎姿势用第一种手法成功率5%,第二种手法手转胎头术成功率为68%.提高自然分娩率.结论:第二种手转胎头法也均适用于两种胎姿势,更优于胎头枕部与胎背不在同一方向.其目的是让胎头退位,也可纠正胎儿姿势扭曲,再根据胎方位进行旋转,可使头位难产转为阴道顺产.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刘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患者应用微创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经肌间隙入路组(研究组,n=29)和传统切开入路组(对照组,n=29).于术前(T1)及术后7d(T2)观察患者伤椎情况(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于T1及术后1个月(T3)时评估患者胸腰椎功能[腰椎功能量表(JOA)]和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差异.结果:T2时,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均较T1时增加,Cobb角则均较T1时减小(P均<0.05);两组T1、T2时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3时,两组JOA、MBI评分均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升幅大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失血量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肌间隙入路相对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可在保证良好矫正效果的同时改善手术情况,对促进患者胸腰椎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有一定帮助.
作者:蔡成;何光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8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人工扣背排痰,观察组42例给予振动排痰机排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生素应用时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均低于对照组(P<0.05),排痰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能够有效提升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改善症状体征,减少抗生素应用量,促进血气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付志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