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干扰素 α1 b治疗41例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评价

杨德彬

关键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重组人干扰素α1b, 血清因子
摘要: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 α1 b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止咳、退热、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3~5d).观察记录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总病程、退热及全身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总病程、退热时间及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75.6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与对照组(4.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予以重组人干扰素 α1b雾化吸入治疗,有效缩短病程,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研究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与卵子质量、受精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病例,按照取卵日经阴道穿刺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分成四组:A组未行卵泡冲洗;B组冲洗1~5次;C组冲洗6~10次;D组冲洗11~15次.比较各组MII卵率、受精率以及妊娠率的不同,分析卵泡冲洗次数同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MII卵率、受精率及妊娠率无明显差异,C组和D组各项值均低于A组和B组,其中D组的受精率和妊娠率更低.C组和D组的MII卵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取卵术中卵泡冲洗次数可以预测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和妊娠率,冲洗次数越少,卵子成熟度越好,受精率越高,妊娠结局越好,反之则越低.

    作者:席玉;王环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瘢痕子宫妊娠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探究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诊断的准确率,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主要可以分为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型、包块型及瘢痕处肌层内孕囊型三种类型,超声对三种类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检出的准确率为92.7%.结论:采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正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彻底清除术治疗胸壁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彻底清除术治疗胸壁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壁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病灶清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彻底清除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胸壁结核患者中开展彻底清除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易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教学路径在呼吸内科全科医师带教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教学路径在呼吸内科全科医师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实习的70名全科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名.对照组全科医师采取传统带教方式,观察组全科医师采用临床教学路径,带教时间皆为2个月.结果:观察组全科医师带教后基本理论、病例分析、临床医嘱技能掌握的考核成绩皆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教学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教学路径在呼吸内科全科医师的带教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宋素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头孢曲松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致过敏性休克1例

    头孢曲松钠是临床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过敏反应较青霉素低等特点,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 随着头孢曲松钠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本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有所增多,严重可致过敏性休克. 笔者在援疆期间,曾成功抢救1例头孢曲松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致过敏性休克,报道如下.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渗温盐水鼻腔盥洗对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高渗温盐水鼻腔盥洗对血管运动性鼻炎(VM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VMR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仅给予糖皮质激素鼻腔喷雾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高渗温盐水鼻腔盥洗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鼻腔盥洗液标志物[感觉神经肽P(SP)、黏蛋白5B(MUC5B)]、鼻腔结构参数(鼻腔容积、鼻腔总阻力)水平变化,分析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3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鼻腔总阻力、鼻腔盥洗液SP、MUC5B水平及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鼻腔容积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温盐水鼻腔盥洗可有效提升VMR患者生活质量,对疾病预后转归有利.

    作者:王元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指尖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远程血糖监测,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治疗3d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各临床指标情况(住院时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平准血糖达标天数)、疾病知晓情况及患者治疗态度转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d后,FPG及2hPBG达标率分别为82%、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33%,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低于对照组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总天数、住院期间胰岛素使用总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及治疗态度转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自我护理、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具有极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琳;石文焕;陈曼丽;郑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成药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CPI)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66例CPI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妇可靖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超检查结果及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疗效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B超检查显示盆腔积液深度及炎性包块直径均明显缩小,且试验组缩小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试验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1年复发率均明显缩小(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随访期间患者自觉症状、生理、心理功能及日常生活方面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CPI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临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鼻饲并发症及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鼻饲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认知功能、鼻饲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鼻饲并发症及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梁亚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哮喘应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9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EF、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SaO2和PEF均明显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憋喘、肺部哮鸣音以及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哮喘患儿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林小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给药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考察

    目的:探究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地佐辛给药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4月21日—2016年4月20日本科室进行上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第一组作为对照组,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关腹前30min不给予地佐辛,第二、三、四组作为实验组,分别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1mg/kg、0.2mg/kg、0.3mg/kg,并对其减轻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第三组的VAS评分低,其次为第四组,由此可知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可以有效的改善VAS评分.4组患者的苏醒期不良反应显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寒战发热第四组发生情况较多(P<0.05),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腹部手术患者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能安全有效地减轻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痛觉过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虹;孟瑞霞;叶建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致血小板减少并鼻衄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8岁,于2017年9月18日因右上肢活动不灵1d入院,查血小板224 ×109/L,低密度胆固醇2.96 mmol/L,同型半胱氨酸36.5μmol/L,糖化血红蛋白5.5%,颅脑MRA+DWI示:左侧颈内动脉虹吸弯段节段性血管狭窄;左侧额顶叶多发斑片状亚急性脑梗死灶.

    作者:刘伟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胎儿肾脏囊性病变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胎儿肾脏囊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特征,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超声科检出的32例胎儿肾脏囊性病变的病例,探讨其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共有26400例产前超声检查,检出32例胎儿肾脏囊性病变,发病率为0.121%,其中婴儿型多囊肾6例(18.8%),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4例(43.8%),成人型多囊肾4例(12.5%),梗阻性囊性发育不良肾8例(25.0%).结论:胎儿肾脏囊性病变的产前超声表现复杂多样,而产前超声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并给予客观的预后评价,进而为临床评估及干预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冯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维生素K拮抗剂Ⅱ诱导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

    高危人群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对于肝细胞癌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研究表明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在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中,其敏感性、特异度明显优于传统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大.手术切除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射频消融术(RFA)术后随访动态监测可以有效预测预后.

    作者:胡迪;武文娟;王凤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微创术患者41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病情观察、体征检测、镇痛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尿失禁,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及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尿失禁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贺姣;徐娜娜;陈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剂量左卡尼汀保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卡尼汀保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50mg/kg左卡尼汀,对照组采用100mg/kg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4d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4d后心肌酶谱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小剂量左卡尼汀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功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陈静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临床诊断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8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螺旋CT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计算螺旋CT对胃癌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35%、94.12%、95.00%,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螺旋CT对胃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率为100.00%,对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后动脉、胃短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5.35%、93.02%、97.67%、97.67%,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胃癌予以灵敏、准确诊断,还可对患者肿瘤血供情况进行明确,可应用到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

    作者:钟荣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近期疗效及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口服恩替卡韦片,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ALT、AST、HBsAg、HBeAg、HBV-DNA变化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ALT、AST、HBsAg、HBeAg及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T、AST、HBeAg及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HBsA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HBeAg及HBV-DNA水平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2例食欲减退,观察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AST、HBeAg及HBV-DNA水平,提高患者转阴率,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术中风险防范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术中风险防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二胎高龄剖宫产产妇术中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吸入不同药物治疗COPD合并呼衰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COPD合并呼衰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COPD合并呼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OPD合并呼衰常规药物及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B组患者予以雾化吸入塞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2d后,根据临床症状、血气指标等的改善情况对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d后的血气指标、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d后的血气指标(血液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A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B组(P<0.05).A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可更快改善COPD合并呼衰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贻照;严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