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

周青

关键词:抑郁症, 睡眠障碍, 西酞普兰, 米氮平,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联合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中选取100例,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睡眠质量、抑郁状态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各项PSQI评分、HAMD-17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联合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状态,可推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囊肿患者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诊断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对卵巢囊肿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卵巢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行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超声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P<0.05).与病理金标准诊断结果相比,经腹超声对卵巢囊肿漏诊率、误诊率明显增高(P<0.05);经阴道超声对卵巢囊肿漏诊率、误诊率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比经腹超声对卵巢囊肿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更高,有利于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纪亚梅;王文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立体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急性脑干卒中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立体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干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脑干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干预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立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急性脑干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阿萌;朱玉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的特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的特点.方法:选择我院T2DM住院患者120例为T2DM组,以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超声测量其内脏脂肪(包括EAT、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及皮下脂肪厚度,分析T2DM患者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的特点及其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EAT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5),且EAT厚度与HbA1c、TG、TC及LDL-C存在正相关性,与HDL-C存在负相关性;而两组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及皮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T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TG是EAT厚度增加的危险因素,而HDL-C升高是保护性因素.结论:T2DM患者的EAT厚度较正常人群厚,EAT厚度与HbA1c、TG、TC、LDL-C及HDL-C存在相关性,且EAT容易被超声检测.

    作者:徐向东;朱小虎;黄杨;刘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手术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及结节的血流动力学.结果:彩色多普勒检测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74.19%、诊断符合率为80.95%;甲状腺结节恶性组PSV与RI均较良性结节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结节>2cm、低回声、钙化等声像学指标均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不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还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无创伤性等优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樊洁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与联合组(n=60),对照组患者单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疗效显著,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党水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苏醒躁动期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手术室的110例全身麻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观察对比2组手术应激情况、生命体征情况及低体温、寒战、躁动情况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生命体征波动较对照组更低,低体温、寒战及躁动发生例数较对较对照组更少,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应用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不仅减少了手术应激反应,还减少了躁动的发生.

    作者:肖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围术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围术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生存质量以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于我院行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的5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成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26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田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PE)患者应用内科胸腔镜(MT)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择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不明原因PE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MT对病灶进行观察并取病理,经病理金标准诊断,计算诊断阳性率,明确PE病因,分析PE颜色与病理结果的关系,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2例不明原因PE患者MT检查61例明确诊断,诊断阳性率为84.72%;不明原因PE主要由肿瘤与结核引起;血性PE患者恶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血性PE患者(65.52%VS 34.38%,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未出现空气栓塞、大出血、心跳骤停等危险并发症.结论:不明原因PE应用MT诊断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宋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组45例,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和(或)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试验组45例,在上述药物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平板运动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前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运动持续时间、运动总做功以及运动至ST段下移1mm的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但2组患者收缩压和率压积(心率×收缩压)、静息和运动高峰时的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辅助治疗可有效减轻心绞痛症状,增加运动耐量,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张国宁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早期乳腺癌采用常规保乳与整形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常规保乳手术与整形保乳手术应用在早期乳腺癌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我院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130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乳手术,观察组采取整形保乳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0.77%,高于对照组的70.7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术后感染0例,切口裂开0例,血肿1例,乳头坏死0例,皮肤褶皱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术后感染8例,切口裂开6例,血肿12例,乳头坏死7例,皮肤褶皱13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形保乳手术应用在早期乳腺癌中可以提升乳房美容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滔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与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93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47例联合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术后1、3、7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3个月Har-ris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能够显著提升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仇丽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康复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50)与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认知功能(MMSE)、精神状态(BPRS)及康复效果(IPR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MSE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PRS评分及IPRO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天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2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研究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孕妇的FPG、2 hPG及HbA1 c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较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好,且安全性高,两者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接近.

    作者:沈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后对其依从性、焦虑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不适感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2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期间护理措施的分析;对照组(56例):选择一般护理措施完成;观察组(56例):选择一般护理+心理干预措施完成;终就两组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依从性、焦虑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不适感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适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于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选择心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于依从性提升、焦虑缓解、术后并发症减少以及不适感降低可以获得确切效果,从而证明心理干预措施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卢佳燕;王佳;陈翠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围术期健康宣教对颌面部创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围术期健康宣教对颌面部创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86例颌面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于术后2d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简化McGill疼痛问卷-2(SF-MPQ-2)],护理1个月后评估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和患者生活质量[Spitzer提出的生命质量指标(QL-Index)],记录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估情况.结果:手术2d后研究组SF-MPQ-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NSNS评分和QL-Index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健康宣教对提高颌面部创伤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其疼痛情况、改善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均有一定帮助,于患者病情转归有利.

    作者:朱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64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64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肠壁缺血性病变48例患者,术前均进行64排CT诊断,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患者64排CT诊断的符合率,并对肠壁缺血性病变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肠壁缺血性病变,其病理改变为血管狭窄病变,并伴有不同程度黏膜充血、局部水肿、接触性出血、溃疡等,其中24例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15例为肠系膜上下动脉均狭窄,9例为腹主动脉狭窄;64排CT诊断总符合率为95.83%,其中24为肠系膜下动脉狭窄,诊断符合率为100.00%,其中14例为肠系膜上下动脉均狭窄,诊断符合率为93.33%,其中8例为腹主动脉狭窄,诊断符合率为88.89%,64排CT诊断总符合率与病理诊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特征:肠壁发生缺血性病变时,肠壁环形呈现增厚及分层强化,并出现肠壁节段性扩张、狭窄、肠壁变薄现象,且未见病变肠袋;肠腔、肠壁及静脉均呈现积气现象;肠系膜呈细小状,且出现密集增粗影/稀疏细小征象;部分患者还表现出肠系膜水肿、腹水现象.结论:64排CT扫描对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其诊断符合率较高,且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王明坤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RICU综合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RICU综合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90例RI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住院ID号的随机数表排列,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实施干预.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RICU住院时间,并对PaCO2、pH值及SpO2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患者转归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R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PaCO2、pH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及SpO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P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CU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将首次确诊的81例Ⅲb或Ⅳ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GP方案化疗)40例和观察组(LMWH联合GP方案化疗)41例.治疗2周期后评价其疗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卡氏评分(KPS)及不良反应.结果:(1)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PT、FIB、D-二聚体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现白细胞减少5例,2例肝功能轻度异常;对照组发现白细胞减少4例,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近期疗效优于GP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李陆风;刘佳慧;张润;李殿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及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羊水过少孕妇17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羊水正常孕妇172例作为对照组,分娩结束后,对两组围生儿结局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围生期的危险信号,可反映胎儿宫内状况,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合理措施对围生儿结局进行改善.

    作者:方胜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围术期应激反应防治新进展

    术前禁饮禁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术后疼痛等应激刺激能导致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增加手术及麻醉风险.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超前镇痛以及多模式镇痛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后康复.

    作者:黄仕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