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补肾法与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 不孕疗效的系统评价

张娟

关键词:中医补肾疗法, 克罗米芬, 排卵障碍性不孕
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中医补肾法与克罗米芬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补肾活血类中药进行配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妊娠率(70%)明显优于对照组(4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时,应用全当归和菟丝子等补肾活血类的中药给予治疗,可有效促进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生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硫酸镁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硫酸镁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MG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30例.MG组于麻醉开始时静脉输注硫酸镁负荷量25mg/kg,输注时间为30min,然后以12.5mg·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NS组持续输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 、OLV即刻 、OLV 30min,OLV 90min,膨肺后30min(TLV 30min)及术后2h的6个时间点记录HR、SBP、DBP和SpO2值;采血测定血清镁离子浓度 、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记录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的使用次数.结果:术后2h两组HR、SBP均升高(P<0.05、P<0.01),且MG组低于NS组(P<0.05、P<0.01).术中两组SpO2于OLV前即刻及TLV 30min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组的血清镁离子在OLV前即刻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并高于NS组(P<0.01).两组MDA水平在术中术后各时点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1),且MG组低于NS组(P<0.05).两组SOD水平在术中术后各时点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且MG组高于NS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麻黄碱和阿托品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OLV患者静脉输注硫酸镁可以减弱OLV导致的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程芳;孟凡珍;颜凤凤;万军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12例,采取分层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经尿道双极气化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单极气化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 、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黄卫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砷致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精确调控细胞质和细胞核内蛋白质有序降解的途径,由泛素(Ub)、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26S蛋白酶体和去泛素化酶(DUBs)组成.UPP存在于真核细胞整个生命过程中,参与并调节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UPP出现异常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显示UPP通过调节Keapl/Nrfs-ARE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砷致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机制.本文介绍了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组成 、功能,及其在砷致氧化应激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莹;胡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乌苯美司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乌苯美司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70例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化疗方案,实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联用乌苯美司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TNF-α 水平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TNF-α 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可有效调节TNF-α 水平,从而发挥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韩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研究新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以睡眠期间反复发作呼吸暂停 、白天嗜睡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由于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近年来已逐渐引起全球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内科 、外科 、中医对此病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病发生后,将对患者相关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就其主要危害表现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刘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质量管理在中药房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质量管理在中药房中的运用效果,以促进中药房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中药房中的中药进行质量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 、后的管理质量.结果: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与运用后的中药质量变质情况,运用后发霉 、生虫 、受潮 、泛油的总发生率(1.5%)比运用前低(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的患者满意度是87.0%,运用后的患者满意度是98.0%,运用后比运用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中药房中的中药进行质量管理,能够明显减少中药质量变质,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并运用.

    作者:吴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纵裂入路与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 鞍结节脑膜瘤临床比较

    目的: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采用经纵裂入路和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额下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切除有效率 、神经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除有效率高达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4%(P<0.05).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结论:经纵裂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效果显著,切除有效率高,神经功能改善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苏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在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 脑炎新生儿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VE)新生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EV71感染HFMD并发VE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实验组,n=30)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30).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 、临床症状(皮疹 、发热 、精神萎靡)消退时间差异,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和出院时患儿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与症状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儿PedsQL TM 4.0各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EV71感染HFMD并发VE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加快其临床症状消退进程,对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与住院满意度等干预效果较好.

    作者:郑淑敏;连莲淑;郑月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骨骼化与非骨骼化技术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导致术后胸骨感染的差异分析

    目的:探究骨骼化与非骨骼化获取双侧乳内动脉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于术后胸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了单中心共321例采取双侧乳内动脉作桥血管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资料.根据动脉桥血管获取技术的不同,分为骨骼化组与非骨骼化组.结合文献,对潜在的导致术后胸骨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并在控制已知可导致感染的单因素后,对两种获取技术是否导致术后胸骨感染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骨骼化组有1例胸骨感染,非骨骼化组有5例胸骨感染.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体重指数过大 、合并2型糖尿病 、合并周围血管病 、女性患者与术后胸骨感染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骨骼化获取动脉技术能够明显降低术后胸骨感染率.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采用骨骼化技术采取双侧乳内动脉作桥血管,可减少术后胸骨感染的发病率.此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

    作者:荆朝辉;荣晓松;李明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关节活动度 、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关节活动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VA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源;李军利;毋剑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在我院接受中医药治疗的90例患者及开具处方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中医药治疗的90例患者及开具处方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2015年,我院中药房采取常规管理制度,自2016年1月起,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加强调剂质量监督管理,对比两组中药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中药房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对照组为15.56%,观察组为4.4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为96.6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房管理中加强对于调剂质量的监管,对于提高中药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孟克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导乐分娩镇痛仪在自然分娩第一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导乐分娩镇痛仪在自然分娩第一产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产科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导乐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分娩镇痛仪.比较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时间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VAS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时间及VAS评分 、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分娩镇痛仪在自然分娩第一产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缓解产妇在第一产程的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从而减少产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观察两组的睡眠质量及血压晨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得分与血压晨峰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SQI得分与血压晨峰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其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芦雪峥;李惠;张倩;刘亚楠;樊昕妮;董禄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 在老年妇科患者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在老年妇科患者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全麻下行妇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注射舒芬太尼和布比卡因,对照组注射布比卡因,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和给药后5min HR、DBP、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后10、15、20、30min HR、DBP、S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用于老年妇科患者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夏绍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补肾法与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 不孕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和观察中医补肾法与克罗米芬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补肾活血类中药进行配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妊娠率(70%)明显优于对照组(4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时,应用全当归和菟丝子等补肾活血类的中药给予治疗,可有效促进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生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临床上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 、抗生素感染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独的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治疗,观察组在次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 、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可以缩短治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颜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对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58例,依据是否行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未接受任何急救处理,直接由家属或其他人送至急诊科进行救治,观察组患者获得院前急救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救治效果,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治疗结束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首次救治时间和院内接诊反应时间显著缩短,入急诊时MMSE评分和患者生存率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电解质紊乱 、中枢性高热 、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GOS预后评估 Ⅴ 级 、Ⅳ 级发生率明显升高,而 Ⅲ 级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院前急救能够明显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金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生素结合芒硝外敷治疗阑尾脓肿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阑尾脓肿患者施以抗生素+芒硝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阑尾脓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阑尾脓肿患者对应的治疗方式分别为抗生素以及抗生素+芒硝外敷;终对两组阑尾脓肿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脓肿消失时间等指标施以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78.05%),且观察组脓肿消失时间等指标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脓肿患者施以抗生素+芒硝外敷治疗,对于脓肿消失时间等指标可显著改善,终获得确切的阑尾脓肿疗效.

    作者:周春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应用于肿瘤外科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对肿瘤外科患者使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肿瘤外科患者共66例,对其加强心理护理,将护理前 、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更佳;而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后显著高于护理前(P均<0.05).结论:在肿瘤外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纯钛表面含银硅烷偶联剂抗菌薄膜的制备和抗菌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含银硅烷偶联剂处理纯钛表面形成的抗菌薄膜的抗菌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得含银有机硅烷偶联剂,在纯钛表面制备抗菌层,用薄膜覆盖法研究其抗菌性.结果:抗菌性能:当Ag+浓度达3%以上时抗菌率达90%以上,选取Ag+掺入浓度佳的纯钛试件实验组进行老化处理,检验其抗菌的长效性,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银硅烷偶联剂处理纯钛表面,其抗菌性能明显提高,且经过含银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纯钛具有抗菌长效性.

    作者:王友文;高士军;侯玉泽;黄信隆;刘洪芳;程美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