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彬玮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下段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疤痕子宫妊娠择期手术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4,未行子宫下段修补术)与观察组(n=34,行子宫下段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新生儿出生情况(包括新生儿体质量 、出生5min Apgar评分)、术中 、术后出血量 、产褥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 、术后出血量及感染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而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 、出生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修补术能显著减少疤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感染率,且其并未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对新生儿并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罗团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SDF-1α 由神经元或胶质细胞生成,CXCR4为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在脑组织主要表达于胶质细胞 、神经细胞,极有可能同其他信息传导通路共同构建出具有复杂功能的信息传导体系.SDF-1α/CXCR4还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展过程,参与疾病炎症反应 、免疫细胞等趋化作用以及组织修复过程.由于其分布的广泛性及作用的多样性,SDF-1α/CXCR4可能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靶点,或对预后水平进行判断的生物标记.
作者:林云鹏;许轶;江荣才;张建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CKC)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 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CINⅡ 级患者13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行CKC治疗,观察组行LEE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 、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管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与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Ⅱ 级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LEEP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宫颈粘连发生率,更为安全 、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的17%,且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乳腺癌是一种典型的异质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的异质性与治疗的复杂性体现在组织形态 、细胞起源 、复发转移潜能及治疗反应等多个方面.目前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 、辅助化疗 、放疗 、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但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虽然对化疗敏感,但在许多研究中并未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TNBC需要更为高效 、敏感的治疗方案.
作者:肖宝强;史雪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褥期产妇应对方式及健康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孕产妇14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7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在产妇出院后第3天进行电话随访及来电咨询,观察组在产妇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褥期应对方式及健康技能.结果:对照组护理后产妇积极应对评分比观察组低,消极护理评分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喂养知识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乳房护理知识 、产褥期注意事项 、腹部切口及会阴处护理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褥期产妇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健康护理技能.
作者:徐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钛片二次高压阳极氧化载锌生物膜层抗菌性以及细胞生物相容性的改变情况.方法:试件二次高压阳极氧化为A组,再经植酸处理的为B组,以B组为基化学镀锌(15g/L、20g/L、25g/L乙酸锌)分别为C、D、E组.将不同级别试样进行细胞黏附 、增殖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细胞相容性.结果:细胞增殖和黏附率均为E>D>C>B>A,且5组数据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碱性磷酸酶检测D、E两组细胞ALP吸光度值显著高于A、B、C三组,且E组高于D组.结论:纯钛二次高压阳极氧化经植酸处理载25g/L乙酸锌的生物相容性佳.且随着锌离子浓度增加,生物相容性成正相关.
作者:梁长龙;刘继光;张慧明;李慕勤;舒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且均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膝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2h、第1、2天及1周患者屈伸活动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生存质量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冯晓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医用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在掌握医学留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借助视频和PPT自助实验答疑课件等多种措施,对留学生医用物理实验教学包括内容安排 、实验过程指导 、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作出有益的改革探索,结果在实际授课中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留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明显提升了留学生对医用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实验主动性.
作者:徐生辉;贺奇才;李晓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手术在成人胸腰骶椎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住院的且稳定随访42例胸腰骶椎结核患者(病变节段 ≤2)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 、钛网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给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分析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 、植骨融合 、结核复发及腰腿疼痛改善情况 、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169.8±14.3)min,出血量(347.4±66.8)ml,术前腰腿痛VAS评分(5.5±1.0)分,术后1个月降至(1.7±0.6)分;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无重大并发症;所有患者植骨融合时间为(10.4±1.7)个月.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病变椎体周围皮下脓肿形成,予以穿刺抽脓并加强抗结核治疗,在术后3个月复查时均得到良好的疗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结论:采用单纯后路手术治疗成人胸腰骶椎脊柱结核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手术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赵涛;郝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5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住院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给予儿科常规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采用儿童ADL评定量表评定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评定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19%)(P<0.05);2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可快速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改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焦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患者中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术前,观察组包括SBP(收缩压)、DBP(舒张压)、HR(心率)在内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效果为0级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有利于降低麻醉对患者血压水平 、心率水平的影响,且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作者:陈文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择本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18例NSCLC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接受化疗,研究组在其基础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细胞免疫 、肿瘤恶性程度.结果:研究组IFN-γ 为(14.49±4.57)pg/ml,高于对照组的(7.10±4.04)pg/ml(P<0.05);对照组CEA为(82.29±5.13)ng/ml,高于研究组的(40.23±4.10)ng/ml(P<0.05).结论: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化疗及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细胞的免疫功能逐步提升,促使肿瘤的恶性程度逐渐下降.
作者:龚星;陈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患者应用慢性肾炎口服方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5)、研究组(n=45).参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辅助慢性肾炎口服方,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血脂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1%(P<0.05).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证患者应用慢性肾炎口服方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彩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共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0)与对照组(n=38).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病人听力障碍恢复情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听力障碍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听力障碍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P<0.05),且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P<0.05).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听力障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观察对象,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的12.5% 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政;彭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气管切开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5.3%,并发症发生率为1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 、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 、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菲;邢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与X线检查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并在术前行多层螺旋CT与X线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多层螺旋CT对毛刺征 、厚壁空洞 、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 、空泡征与支气管气象征 、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0.05).结论:相较于X线检查,多层螺旋CT应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圣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节化管理在手术病人安全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病人800例,其中2016年1-3月选取400例未实施细节化管理交接的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4-6月选取400例实施细节化管理交接的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细节化管理前 、后交接中错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交接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病人错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交接时间亦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管理在病人安全交接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病人交接错误事件发生,同时缩短了病人交接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作者:陈兰焕;叶俊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影响手术切除后的胆管癌患者预后特征及复发 、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行外科手术切除且获得随访的75例胆管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曲线比较,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7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8.7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8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肿瘤大小 、肿瘤分化程度 、血管侵犯 、AJCC分期可影响患者复发情况,而年龄 、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 、血管侵犯 、AJCC分期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是手术切除后胆管癌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显著性不良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 、血管侵犯是手术切除后胆管癌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显著性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阮萍;彭忠异;姚平;何婷婷;利华;刘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自愿接受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肺部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在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曼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