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芹;张明奎;张斌斌;王雪莲;宋家伟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应用ITAQ量表和MOA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及攻击行为倾向,并比较攻击行为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ITAQ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MO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ITAQ评分、MO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发现,观察组攻击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认知,提升治疗依从性和幸福感,从而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其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马泽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补肾安神胶囊是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具有补肾养心、益精养血、安神的作用.补肾安神胶囊主要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癌症患者抑郁焦虑症、顽固性失眠症、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梅核气、多汗症、心肾不交型不寐症等,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本文旨在对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金颖;岑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及对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情况及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胃黏膜组织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Hp根除率,改善胃黏膜组织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富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并评估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选取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比,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6例,评估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结论:保证方案安全的基础上,为了尽快缓解关节疼痛、体温异常、肌无力等症状,增进总体疗效,帮助预后的改善,建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
作者:文锐;李芊;覃娇;李佳丽;李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之后行术后辅助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根治手术及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根治手术以及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之后应用DC-CIK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功能性量表中社会家庭生活、日常活动以及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措施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活动能力、日常活动、社会家庭生活以及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开展术后辅助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能够提高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君;张成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耳聋患者负性情绪及听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和听力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听力损失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听力损失值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听力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勇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预防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我院R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相关指标、VAP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相关指标、VAP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RICU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稳定血气分析相关指标,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对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陆雪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0~24h)康复护理应用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在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出136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组,对照组患者于发病后2周开始接受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于生命体征稳定后的0~24h内接受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指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后遗症发生率(7.04%)低于对照组(20.00%),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的康复护理应用有助于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霞;薛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药组100例和联合组100例.单药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联合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LVEF、LVEDV、LVESV等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显效52例,有效40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单药组患者显效42例,有效34例,无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优于美托洛尔单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旺强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HICH患者148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4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4例)患者进行多学科协作FTS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患者生活质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ADL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分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活动、自理、情绪)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分数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18.92%,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FTS护理干预HICH手术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ADL和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6)例采用传统术式,观察组(n=40)采用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输注红细胞悬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均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刘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对患者认知功能和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78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术前两组均行相同麻醉诱导,手术时对照组静脉等速滴注生理盐水,观察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以0.5μg/(kg·h)剂量维持至手术结束,采用MMSE量表和Ramesay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镇静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Rame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观察组2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采用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提高镇静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瑞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比两种减压方法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88例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胃管减压治疗、肠梗阻减压治疗,观察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效果、腹胀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液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效果、腹胀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液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减压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牛增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对新鲜冰冻血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4—10月我血站全血50袋(400ml/袋),均接受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处理,比较处理前后凝血功能、凝血因子以及制备冷沉淀质量.结果:处理后,APTT长于处理前,FⅨ:C活性、FⅧ含量低于处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经滤除白细胞与病毒灭活处理后,其冷沉淀质量等均符合相关标准,利于满足输血安全性的要求.
作者:李炜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检验仪器及方法学的进步,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实验条件对于实验实施的限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开展,提高了教学水平.
作者:秦辛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囊肿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伤口愈合良好;随访2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思源;阳珍英;邓美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临床教学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环境的改变,传统的临床教学遇到一些困境,现有的临床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扩招之后的教学需求,医学模拟课程提供了安全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此环境中可以反复练习,使得岗位胜任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陆洋;顾术东;刘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中频结合红外偏振光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应用单纯偏振光照射进行干预,治疗组(25例)应用中频+偏振光照射联合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上肢功能评分等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提升,两组患者上肢水肿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尤以治疗组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中频+红外偏振光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与单纯偏振光照射治疗相比优势明显,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还可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陈俊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氯替泼诺治疗中重度干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中重度干眼病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氯替泼诺滴眼液,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干眼症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较对照组(82.9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干眼症症状评分、FL评分及BUT均改善,且观察组干眼症症状评分及FL评分较对照组低,BUT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替泼诺可有效提升中重度干眼病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泪膜,加快角膜损伤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用于电子支气管镜治疗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实施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实施麻醉,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且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行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患者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既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又可改善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提高麻醉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