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田桂香;巫远华

关键词: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行动能力
摘要:目的:观察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行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行动能力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行动能力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程序化疼痛护理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评价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疼痛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抑郁情绪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部位主要集中于口咽部和放射野皮肤等部位,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放化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24 h内疼痛持续超过2h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和SDS评分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受、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白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究炎琥宁粉针剂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7―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以信封法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病毒唑进行治疗,研究组(25例)采用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相关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症状指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炎琥宁粉针剂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患儿发热、咳嗽、哮鸣音等症状恢复更快.

    作者:彭尊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团体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观察团体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心理康复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团体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程度,并进行护理有效性评估.结果:实施团体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团体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珩;曲良珂;王淑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总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可疑冠心病患者13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CHD组(82例)和对照组(56例),测定两组TBi、hsCRP及血脂水平,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CHD组患者TB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Bi、hsCRP水平与CHD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CHD患者TBi水平下降、hsCRP水平上升.TBi、hsCRP的检测对CHD的预测、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建良;洪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在减轻经产妇产后宫缩疼痛、促进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在减轻经产妇产后宫缩疼痛、促进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经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加以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刻宫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后6h时宫缩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d、2d时研究组宫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可显著减轻经产妇产后宫缩疼痛,缩短产妇住院时间,产妇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钟美蓉;郭昱君;黄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自然受孕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但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即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极为罕见,其异位妊娠大多数发生于输卵管,尤其是输卵管壶腹部[1]. 我院近年来发现1例,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施冬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红蛋白电泳联合平均红细胞体积检测诊断孕妇地中海贫血的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amoglobin,Hb)电泳联合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检测在孕妇地中海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孕期检查的2800例孕妇病例资料,629例孕妇经Hb电泳及MCV检测为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并对其中90例已确诊的表型阳性患者实施地中海基因测定.结果:在90例表型阳性孕妇中,经基因检测共确诊地中海贫血者51例,占56.67%,非地中海贫血39例,占43.33%;MCV与Hb电泳单项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4.31%、72.55%,特异度分别为41.03%、61.54%,平行联合检测时灵敏度为98.04%,系列联合检测时特异度为94.87%,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电泳联合MCV检测在孕妇地中海贫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平行联合检测灵敏度较高,系列联合检测特异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检测效能.

    作者:陈康银;汤一榕;蒋煌丹;唐宝佳;陈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在中风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中风后卧床便秘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中风卧床后便秘患者中抽取82例作为观察对象,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将其平均分组,其中接受传统药物方案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接受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的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便秘改善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首次排便、排便间隔以及每次排便三方面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后卧床便秘患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手指点穴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干预,在减轻患者便秘痛苦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珍;吴峰宇;李丽权;周彩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3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组(O组),每组15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0)、意识消失时(T1)、扩张宫颈时(T2)及术毕苏醒后(T3)不同时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后30min(T4)、1h(T5)、2h(T6)的下腹疼痛评分(VAS)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T0以及T1时期的MAP、HR与SpO2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患者在T2、T3时期MAP数值均低于S组(P<0.05);O组患者在T2时期HR数值低于S组(P<0.05),2组T3时期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患者在T2时期SpO2数值高于S组(P<0.05),2组T3时期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患者在T4、T5、T6三个不同时期VAS评分均低于S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情况发生.O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进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循环功能影响小,更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而且术后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婵娟;卢欢;林传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产妇中选取11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产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7例),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7例),比较两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此外观察组产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雅萍;石吉平;谢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不同浓度血清尿酸、胆红素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血清尿酸、胆红素与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测定患者入、出院时的血清尿酸(血清UA)、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通过NIHSS评分的降低幅度对出院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根据不同疗效分为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入院时各项生化指标均高于正常水平,经过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中显效组低、其次为有效组,而无效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胆红素与脑梗死患者预后呈负相关:血清尿酸、胆红素水平越低,预后越好,反之预后越差.

    作者:许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椎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脊柱手术患者的诊疗及护理情况.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脑脊液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颅内压反应、伤口延迟愈合和伤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脑脊液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脊椎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雪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行喉罩全麻,观察组行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前(T0)、喉罩置入时(T1)、切皮时(T2)、剥离骨膜时(T3)、切口缝合时(T4)、取出喉罩时(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对比术后3h、6h、12h、24h两组疼痛程度,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对比术前、苏醒后15min、45min两组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T3、T4、T5时HR、MAP水平较对照组低,HR、MAP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术后3h、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后15min、45min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麻醉起效快,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远铭;廖建祥;黄天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腰段单节段去松质骨化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后路腰段单节段去松质骨化截骨(VCD)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42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L2单节段VCD截骨矫形手术.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胸椎后凸(TK)、腰椎前凸(LL)及矢状面平衡(SVA),进行统计;记录矫形前后ODI评分、BASFI评分和BASDAI评分(术后>2年);分析总结患者影像学指标、临床症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56±3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450±150)ml.平均TK角度由(49.6±11.7)°矫正为(37.3±9.2)°,平均LL角度由(-1.8±8.9)°矫正为(-36.9±8.5)°,平均SVA由(110.8±30.7)mm矫正为(39.7±34.3)mm.所有患者的ODI、BASFI、BASDAI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影像学指标的改善与不同的临床症状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后路腰段单节段VCD截骨矫形可矫正TK角度,明显改善患者的外观、生活质量及功能评分.

    作者:洪俊轩;张文彬;黄丽萍;徐佳宝;吴晓尉;周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抗心脏 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靶剂量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靶剂量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心衰控制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衰控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靶剂量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加速血清中抗心脏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和心功能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采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左、右下肢患者分别为27例和16例,双下肢患者为15例,共73条肢体.结果:58例患者73条患肢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顺行激光治疗49条,逆行8条,顺逆结合16条.单个患肢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手术时间(69.32±17.47)min.术后随访半年,所有患者静脉曲张症状均消失,下肢酸胀肿痛感消失或缓解,足靴区溃疡均愈合,色素沉着、湿疹等症状均减轻,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手术耗时短、切口少、恢复快,兼具微创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海周;陈骁;张小燕;沈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无痛分娩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法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试产的产妇7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未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予以无痛分娩法镇痛,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法镇痛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钱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医辨治与整合医学初探

    整合医学是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认知与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结合社会环境及心理现实进行调整,使之成为更适合人体健康或疾病治疗的医学体系.笔者从医学的整合与分科;中医辨治与症状的药疗;中医辨治与辅助检查;中医辨证与身心调节四方面阐述中医辨治的整体观与整合医学的内涵相吻合,且弥补其不足,由此提出中国特色整合医学的概念.

    作者:陈新海;李世梅;徐丽娟;龙铟;李峰;刘文聘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建中安肠汤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建中安肠汤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内科联合建中安肠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ESR、hs-CRP、IL-6、Mayo指数、结肠镜及黏膜组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BDQ评分、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中安肠汤能够调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及屏障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作者:黄晓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大学生HIV感染者心理痛苦的研究及护理策略

    目的:深入了解大学生HIV感染者相关心理痛苦的真实体验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和半结构式访谈对18例大学生HIV感染者进行深入研究,运用SPSS21.0软件、现象学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在18例大学生HIV感染者中,显著心理痛苦的发生率为83.33%;引起大学生HIV感染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疾病的预后、自责、感知歧视、恋爱及婚姻受限.结论:大学生HIV感染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痛苦问题;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大学生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莫园园;陆春燕;石素洁;苏丽西;刘桂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